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高温水热条件下,N,N-二甲基甲酰胺(DMF)水解生成甲酸配体,合成九配位的配合物Eu(HCOO)3,配合物通过红外光谱,X-射线单晶衍射和元素分析.结果显示:配合物为三方晶系,R3m空间群.a=104972(3) nm,b=104972(3) nm,c=040011(2) nm,α=9000°,β= 9000°,γ=12000°,V=038182(2) nm3.配合物中,甲酸根以三齿配位方式桥联,每 1 个铕(Ⅲ)离子与 9 个甲酸根的氧原子配位,形成了EuIIIO9的九配位三帽三角棱柱体结构,具有高度对称结构.同时对配合物进行了荧光测试,发现配合物具有下转换发光,荧光寿命较长为11 ms.  相似文献   

2.
合成了红色荧光配合物Eu(NO3)3(Phen)2并测定了其晶体结构.配合物属单斜晶系,Cc(#7)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1.1161(2)nm, b=1.7963(4)nm, c=1.3042(3)nm, α=90.00(0)°, β=100.57(3)°, γ=90.00(0)°.晶胞体积V=2.5704(9)nm3,Z=4. 晶体密度Dc=1.805g·cm-3.最终的偏离因子R=0.0293.中心Eu3 离子为10配位,配位原子分别为3个NO-3根的6个氧原子和2个中性螯合配体Phen的4个氮原子,构成高度畸变的双冠四方反棱柱体,或双冠四边形顶蝶形底扭棱柱体.  相似文献   

3.
在水和乙醇混合溶液中合成了配合物[Cu(p-ClBA)2(Im)2](p-CIBA=对氯苯甲酸,Im=咪唑).并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重分析对其进行了表征,用单晶X-射线衍射测定了配合物的晶体结构.结果表明,此配合物属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1,a=1.015 98(15)nm,b=1.051 35(15)nm,c=1.055 49(15)nm,α=101.649(8)°,β=96.998(8)°,γ=102.394(8)°,V=1.062 3(3)nm3,Z=2,F(000)=514.配合物中的铜离子除了与2个对氯苯甲酸根的2个氧配位,还和2个咪唑分子的2个氮配位,从而形成四配位的变形四方锥.配合物通过静电引力、π-π堆积作用和丰富的氢键构建为二维结构.  相似文献   

4.
通过混合溶剂热反应合成了一个三维框架结构的稀土配位聚合物,La(HCO2)3(化合物1).对化合物1进行了X-射线单晶衍射以及粉末衍射、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重性质等表征工作.单晶衍射结果显示该化合物结晶与三方晶系,R3m空间群,晶胞参数a=1.0683(9)nm,b=1.0683(9)nm,c=0.4139(7)nm,β=101.117(3).甲酸根离子是N,N-二甲基甲酰胺(DMF)溶剂的原位分解而产生的.中心离子La(Ⅲ)具有九配位的配位构型,其九个位置被来自不同九个甲酸根离子中的一个氧原子所占据.而一个甲酸根离子连接三个La(Ⅲ)形成一个新颖的双节点(3,9)-连接的三维骨架结构化合物,具有(4.62)3(46.621.89)Schlfli符号.此外,我们还研究化合物1掺杂其他稀土离子(Eu,Tb,Dy)所形成三个化合物1-La/Eu,1-La/Tb,1-La/Dy的固体荧光性质.  相似文献   

5.
以单核钴配位聚合物[Co(dmgH)(dmgH_2)Cl_2](1)为合成中间体,以4,4′-联吡啶(4,4′-bipy)为桥联配体,并加少量的乙二胺调节pH,进行水热合成得到一个新的二维网状配聚物[Co_(1.5)(4,4’-bipy)·(dmgH_2)_(1.5)·(H_2O)]_n·(en)_n·(13H_2O)_n(2),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结果表明,该配聚物属正交晶系,Pbcn空间群(60号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2.546 30(8)nm,b=1.591 56(6)nm,c=1.636 22(5)nm;α=90.00°,β=90.00°,γ=90.00°,V=6.630 9(4)nm_3,Z=4,F(000)=2 812.00.晶体结构分析表明,配聚物Co(Ⅲ)中心离子为六配位扭曲的八面体构型,通过4,4-联吡啶的N原子桥联成二维网状结构,二维网状结构通过苯环之间弱的π-π作用力堆积成三维固态结构.循环伏安和荧光淬灭实验表明,该化合物具有较低的氧化还原电位,并对曙红Y(EY~(2-))具有很强的荧光淬灭作用,可作为潜在的光化学还原催化剂用于光催化分解水制氢.  相似文献   

6.
报道了钴参与的2-苯基吡啶(ppy)sp~2碳氢键活化反应,通过钴催化的2-苯基吡啶氧化生成2-甲酸吡啶(pcl),以此为配体,合成了一个结构新颖的钴配合物.通过核磁共振氢谱和X射线单晶衍射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单晶X-衍射分析表明:该配合物属单斜晶系,C2/c空间群,晶胞参数a=23.6645(19)nm,b=9.1479(7)nm,c=15.5736(12)nm,α=90.00°,β=127.2720(10)°,γ=90.00°,V=2682.8(4)nm~3.  相似文献   

7.
目的 基于有机酸配体合成具有大孔洞的配位聚合物,配合物有望在客体吸附、气体存储、离子交换及催化方面具有应用前景.方法 采用水热法合成孔洞配位聚合物{[Co(HCOO)3]·2.5H20}n(1),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了单晶结构,并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分析等研究.结果 配合物属六方晶系,空间群R-3c;晶胞参数:a=0.821 2 5(11)nm,b=0.821 25(11)nm,c=2.235 1(5)nm,γ=120°;V=1.305 5(4)nm;Z=6;最终偏离因子R=0.036 9.结论 配合物中每个Co(Ⅲ)原子与6个甲酸根配位,每个甲酸根二齿桥联两个Co(Ⅲ)原子,形成了三维孔洞金属一有机框架(MOF)结构,孔洞的尺寸为1.018 8×1.018 8 nm,客体水分子呈少有的三角双锥构型正好排列在孔洞中心.热重分析研究表明配合物框架在205℃时开始坍塌.  相似文献   

8.
在 p H6.3时合成了苦味酸钆配合物并获得其晶体 ,X射线单晶衍射、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分析表明该配合物组成为 [Gd( pic) 2 · 6H2 O]( pic)· 6H2 O.晶体属单斜晶系 ,P2 ( 1 ) / n空间群 ,晶胞参数为 :a=0 .763 8( 1 )nm,b=2 .75 0 4( 5 ) nm,c=1 .780 1 ( 3 ) nm,β=99.2 9( 1 )°,V=3 .690 5 ( 1 2 ) nm3,Z=4,Dc=1 .90 4g/ cm3,μ=1 .92 7mm- 1 ,F( 0 0 0 ) =2 1 1 6,R1 =0 .0 2 41 ,w R2 =0 .0 5 3 2 .晶体结构分析表明 :钆与 2个苦味酸根离子和 6个水分子配位形成 9配位的畸变三冠三角棱柱体 ,配合物中还有 1个苦味酸根离子和 6个游离水分子未参加配位  相似文献   

9.
一种新的Zn(Ⅱ)配合物[Zn(mbt)2(phen)](2-Hmbt=2-巯基苯并噻唑;phen=邻菲啰啉)已经合成出来,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及X-ray单晶衍射进行表征.该晶体属单斜晶系,C2/c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53.018(12)nm,b=9.824(2)nm,c=14.149(3)nm,α=90.00°,β=90.10°,γ=90.00°,V=7369(3)nm3,Z=2.中心原子Zn与两个mbt的两个环外S原子及phen配体的两个N原子双齿螯合配位形成变形四面体构型.该配合物包含两个晶体学上独立的分子,通过X-ray单晶衍射分析表明这两个分子只是在键长和键角上略微不同.  相似文献   

10.
报道了一个基于柔性三硫醚配体(L=1 ,3,5 -三(苯基硫代亚甲基) - 2 ,4,6-三甲基苯)的新型Ag 配合物{[Ag3 (L ) 2 (Cl O4) 2 ](Cl O4) }∞(1 )的合成与结构表征.X-射线单晶衍射结果表明,配合物1为单斜晶系,C2 /c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3.4931 (7) nm,b=2 .1 5 84(8) nm,c=2 .8782 (4)nm,β=1 2 3.688(1 0 ) o,V=1 8.0 5 6(3) nm3 ,Z=8.配合物1的不对称单元中存在3个晶体学独立的Ag 离子,其中一个为四配位,另外两个具有线性二配位模式.每个配体中的3个硫原子通过与其邻近的3个Ag 离子配位,形成由6个金属离子和6个配体所组成的六边形48元大环重复单元,并且通过这种重复单元构成具有(6,3)拓扑结构的二维无限蜂窝状配位网络  相似文献   

11.
利用水热法制备了一种新型稀土配合物[Eu(NAA),(2,2'-bipy)](NAA=萘乙酸;2,2'-bipy=2,2'-联吡啶),通过x-衍射单晶结构分析、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分析以及荧光光谱分析进行了表征.结构分析表明,标题配合物属于三斜晶系,n空间群,晶胞参数a=1.21506(15)nm,b=1.28762(16)nm,c=1.3144(3)nm,α=96.792(3)°,β=94.331(3)°,γ=115.843(2)°,V=1.8191(5)nm3,z=2。金属离子Eu(Ⅲ)与三个NAA配体和一个2,2'-bipy配体配位,处于九配位的单帽四方反棱柱构型中。配合物中存在点对面式和面对面式的两种π-π堆积作用共同构筑了三维超分子结构。荧光分析表明,配合物发光主要表现为金属离子Eu(Ⅲ)的特征发光峰。  相似文献   

12.
采用水热法合成和组装具有发光性能的稀土金属配合物分子体系,得到了稀土与间苯二甲酸(H:isophth)配合物[Ln2(isophth),(H2O)].(Ln=Eu,Tb)),这两个配合物都属于单斜晶系P2(1)/n点群.其x射线单晶衍射表明,两个Ln离子处于不同的配位环境中,Eu(1)和Tn(1)离子分别处于9配位的五角双锥和8配位双帽三棱柱配位构型,而Eu(2)和Tb(2)则处于7配位的单帽四方棱柱构型.荧光测试结果表明:二者呈现出较好的荧光性能.  相似文献   

13.
水热条件下合成了新颖的三维网状配位聚合物[Ce4 (tzda)6 (H2O)10]n(H2tzda为1,3,4-噻二唑-2,5-二硫代乙酸),对其结构进行了红外、元素分析和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该配合物属三斜晶系,空间群P1,晶胞参数a=1.372 4(2) nm,b= 1.665 3(2) nm,c=1.815 2(3) nm,a=104.270(2)°,β=107.900(2)°,γ= 105.653(2)°,Z=2.在晶体结构单元中,存在有4个晶体学独立的Ce(Ⅲ)离子,4个Ce(Ⅲ)离子均与氧原子配位,其中3个为九配位,1个为八配位;配体阴离子tzda2-则展示了4种完全不同的配位模式,并通过这些配位模式将Ce(Ⅲ)离子连接成复杂的三维网状结构.此外,在室温条件下对配合物的荧光性质进行了测定.  相似文献   

14.
新型过渡金属配合物材料具有多变的结构和丰富的性能。为了拓展新型功能配合物的种类,利用水热合成方法,获得了一个一维拉链型钴配位聚合物:[Co(L)(3,4-TDC)(H_2O)_2]·3H_2O(1)(L=N,N′-双(3-亚甲基吡啶基)萘-2,6-二甲酰胺、3,4-H_2TDC=3,4-噻吩二羧酸)。配位聚合物的单晶结构为三斜晶系,P~(-1)空间群,a=1.149 9(3)nm,b=1.245 6(3)nm,c=1.282 6(3)nm,α=61.608(4)°,β=88.688(5)°,γ=75.884(6)°,Z=2,V=1.558 0(6)nm~3。对配合物1进行了红外、X射线粉末衍射以及固态荧光表征。研究结果表明,有机羧酸的配齿角度对配合物的结构具有重要影响。配合物1具有较好的相纯度以及蓝色荧光特性。  相似文献   

15.
以碱式碳酸铜、3-羟基-1-金刚烷甲酸(HOC10H14COOH)和邻菲啰啉为原料,水热法合成了配合物[Cu2(HOC10H14COO-)2(phen)4].(HOC10H14COO-)2·17H2O.用单晶X-射线衍射法测定了配合物的晶体结构.该配合物C92H126Cu2N8O29属于三斜晶系,空间群P-1,a=1.227 31(4)nm,b=1.657 44(6)nm,c=2.322 78(8)nm,α=93.604(2)°,β=92.518(2)°,γ=95.370(2)°,V=4.689 0(3)nm3,Z=1,Mr=3 826.12,F(000)=2 020,Dc=1.355 g.cm-3,μ=0.487 mm-1.结果表明:每个铜原子与2个邻菲啰啉中的4个氮原子和1个配位3-羟基-1-金刚烷甲酸根中的羧基氧原子配位,配位数为5.  相似文献   

16.
报导了稀土Yb( )与系列氨基多羧酸类配体形成配合物的分子和晶体结构.根据九配位K3[Yb(nta)2(H2O)].5H2O(nta=氨三乙酸),(NH4)4[Yb2(dtpa)2].9H2O(dtpa=二乙三胺五乙酸),和八配位Na3[Yb(nta)2].6H2O,K3[Yb(nta)2].5H2O,NH4[Yb(Cydta)(H2O)2].5H2O(Cydta=反式-1,2-环己二胺四乙酸)配合物的结构,探索了稀土金属离子Yb( )与一系列氨基多羧酸类配体形成配合物的配位规律.  相似文献   

17.
在水-乙醇混合体系中,以2-羰基丙酸水杨酰腙(C10H10N2O4)、1,10-菲啉(C12H8N2,简称phen)与N d(NO3)3.4H2O反应,首次培养出黄色单晶[N d(C10H9N2O4)(C10H8N2O4)(H2O)3]2.phen.4H2O.该晶体属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1,晶胞参数a=1.390 1(2)nm,b=1.407 3(2)nm,c=1.764 5(3)nm,α=74.298(2),°β=68.911(2),°γ=71.703(2),°V=3.009 1(8)nm3,Z=2,μ=1.800 mm-1,Dc=1.690 g/cm3,F(100)=1 544,R=0.028 4,wR=0.063 0,GOF=1.010.所测单晶的每个配合物分子中含有两个N d(Ⅲ)的9配位结构单元,每个N d(Ⅲ)分别与两个2-羰基丙酸水杨酰腙和三个水分子配位;每个2-羰基丙酸水杨酰腙中的羧基氧、酰胺基中的羰基氧和C=N中的氮与N d3 配位,形成两个共边的稳定五元环,另三个配位原子则分别来自三个水分子中的氧原子,该结构单元呈扭曲的单帽四方反棱柱,而在每两个N d的九配位单元周围还有一个游离的1,10-菲啉分子和四个水分子.整个配合物通过氢键连结成一个三维网状超分子化合物.IR及热分析佐证了配合物的组成.  相似文献   

18.
β-二胺基锂与无水YbCl3在四氢呋喃(THF)中按摩尔比为1:1反应,可以高产率生成(β-二亚胺基)Yb-Li双核金属配合物LYbCl(μ-Cl)2Li(THF)2[L为{(C6H3-2,6-(CH3)2)NC(CH3)}2CH](1).配合物(1)经过元素分析、ED-TA络合滴定、红外光谱分析等方法表征,并测定了其晶体结构,属于单斜晶系,C2/c空间群,a=3.3179(3)nm,b=1.39234(9)nm,c=2071 9(2) nm,V=7.750(1)nm3,Z=8,Dc=1.449mg/m3,R=0.045 8,wR=0.0806.配合物(1)具有双金属结构,β-二亚胺基镱部分通过2个氯桥与Li 相连,Li 再与2个THF分子配位.Yb原子与β-二亚胺基上的2个N原子,3个Cl原子和1个THF上的O原子配位,形成一个八配位的扭曲的八面体结构.  相似文献   

19.
报道了一个基于柔性三硫醚配体(L=1,3,5-三(苯基硫代亚甲基)-2,4,6-三甲基苯)的新型AgI配合物{[Ag3(L)2(ClO4)2](ClO4))∞(1)的合成与结构表征.X-射线单晶衍射结果表明,配合物1为单斜晶系,C2/c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3.493 1(7)nm,b=2.158 4(8)nm,c=2.878 2(4)nm,β=123.688(10)°,V=18.056(3)nm3,Z=8.配合物1的不对称单元中存在3个晶体学独立的AgⅠ离子,其中一个为四配位,另外两个具有线性二配位模式.每个配体中的3个硫原子通过与其邻近的3个AgⅠ离子配位,形成由6个金属离子和6个配体所组成的六边形48元大环重复单元,并且通过这种重复单元构成具有(6,3)拓扑结构的二维无限蜂窝状配位网络.  相似文献   

20.
以邻菲罗啉(phen)和1,3,5-苯三甲酸(H3BTC)为配体,与ZnSO4.7H2O在水热条件下合成了一种新的三维波浪式超分子化合物[Zn(H2BTC)2(phen)].该晶体属于单斜晶系,C2/c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9.917(2)°A,b=15.984(3)°A,c=16.673(3)°A,α=90.00°,β=94.607(4)°,γ=90.00°,V=2634.4(9)°A3,Z=4.中心Zn(II)采取六配位的模式处于一个畸变的八面体几何构型中,并通过分子间O—H…O和C—H…O氢键作用构建成三维超分子结构.研究表明,该配合物具有较好的荧光性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