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拉萨市拉鲁湿地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拉鲁湿地是位于拉萨市区,面积超过5平方公里的天然湿地,由于河流淤塞而成的内陆沼泽,是一个典型的、保存相对完整的高原湿地生态系统,该湿地在维持拉萨城市生态平衡、保持生物多样性、改善城市环境质量、调节局地气候、增加空气湿度、补充氧气、防洪防涝、涵养水源和平衡地下水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此外,在科研、宣传教育和景观方面也具有很高的价值。但是,自六十年代中期,特别是近几年来人类活动的强烈干预。已使得拉鲁湿地的面积逐年缩小,植被组成趋于简单、干化、退化现象十分明显,本将对拉鲁湿地的植被组成、演化及存在的问题,应采取的相应对策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2.
文章采用双向指示种分析(TWINSPAN)和典范对应分析(CCA)法,对拉鲁湿地植被群落组成、分布格局与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拉鲁湿地29种主要植物种隶属17科25属,其中最常见的种类有苔草、嵩草、芦苇、委陵菜和水蓼。TWINSPAN表明,28个样方分为四个主要样方组,分别代表不同的生境类型并与CCA排序结果基本一致。CCA分析反映了拉鲁湿地植物群落组成和分布格局随环境因子变化的趋势,并且由CCA渐进选择分析确定了影响拉鲁湿地植物群落组成和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包括放牧、水位和践踏干扰等。  相似文献   

3.
南洞庭湖湿地生态退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概述了南洞庭湖湿地的基本情况,对湖区湿地生态退化进行了分析,认为湿地存在泥沙淤积严重、自然湿地面积减少、生物多样性降低、水质污染加剧、湿地功能衰退等生态问题,并对退化原因进行初步分析,认为人为因素是南洞庭湖湿地生态退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2001年至2003年,对西藏拉萨市拉鲁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脊椎动物多样性进行了调查,共记录了7种鱼类、1种两栖类、2种爬行动物、62种鸟类和6种哺乳动物。7种鱼类中有2种在拉鲁湿地属外来物种。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相比,有不少珍稀物种已消失,包括草原雕(Aquila nipalensis)、草原鹞(Circus macrourus)、燕隼(Falco subbuteo)、彩鹳(Mycteria leucocephalus)等鸟类以及水獭(Lutra lutra)、兔狲(Feris manu)l等哺乳动物。  相似文献   

5.
2001年至2003年,对西藏拉萨市拉鲁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脊椎动物多样性进行了调查,共记录了7种鱼类、1种两栖类、2种爬行动物、62种鸟类和6种哺乳动物。7种鱼类中有2种在拉鲁湿地属外来物种。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相比,有不少珍稀物种已消失,包括草原雕(Aquila nipalensis)、草原鹞(Circus macrourus)、燕隼(Falco subbuteo)、彩鹳(Mycteria leucocephalus)等鸟类以及水獭(Lutra lutra)、兔狲(Feris manu)l等哺乳动物。  相似文献   

6.
基于神经网络的扎龙湿地土地覆盖分类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主要研究神经网络在土地覆盖分类方面的应用问题.采用四层神经网络结构,对扎龙湿地的TM影像进行了分类研究,并提出一种基于鲁棒误差函数的自适应反向传播学习算法.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对扎龙湿地TM影像进行分类.所采用的四层网络结构可减轻存储量大的负担,鲁棒误差函数有效地抑制了大误差,自适应反向传播算法使误差下降更快,而且最终得到的分类精度高于三层神经网络和最大似然法的分类精度。  相似文献   

7.
湖滨湿地是陆地和湖泊水体的连接带,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通过对长江中游湖泊龙感湖湖滨湿地和湖泊沉积物中化学元素和生物硅藻的研究,表明湖滨湿地对入湖物质具有明显的拦截作用和生态功能,由于人类活动对龙感湖湿地的破坏,减弱了湿地对流域物质的拦截,造成了湖泊生态功能的退化。  相似文献   

8.
长江中游湿地生态恢复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长江中游是我国较有代表性和典型意义的湿地分布区,进行湿地生态恢复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受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综合影响,长江中游湿地生态呈现恶化趋势,江湖关系发生巨大变化,影响了湿地生态系统正常演化和湿地功能的发挥.必须大力加强湿地生态恢复研究,采取积极的生态恢复措施,据此,提出了长江中游湿地恢复的基本目标和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9.
1980-2015年扎龙湿地景观动态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扎龙湿地1980—2015年7期土地利用数据、近35年气象数据和统计年鉴数据,利用数理统计、空间分析与景观格局指数等方法,对扎龙湿地近年来景观类型时空变化、景观格局变化及驱动因素进行分析,并对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等问题进行探讨.结果表明:1)近35年来,扎龙湿地西北、中东和西南部地区景观类型空间变化明显,受人类干扰严重.沼泽地面积减少最多,耕地面积增加最多,草地、林地、未利用地面积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水域和建筑用地面积变化不大.2)在1995—2005年扎龙湿地景观破碎度较高,且2000—2005年变化显著.耕地、林地和草地面积增加,水域、沼泽地面积减少对景观破碎化有直接影响.3)温度增加使湿地水体的潜在蒸发量增大,影响湿地水量平衡.大型水利设施、补水工程的修建有效缓解湿地缺水状况,同时也打破湿地的自然生态水文模式,加剧湿地景观破碎化.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湿地生态系统功能与可持续发展都面临重大挑战.   相似文献   

10.
采用GIS组件技术,以Visual C 6.0、Microsoft SQL Sever2000和组件MapX5.02为开发平台,对洪湖湿地保护与生态恢复监测信息系统的设计思路、系统结构和主要功能进行了探讨.通过系统开发,实现了对洪湖湿地水质、生物资源特征等多项指标信息进行动态管理,并能对洪湖湿地进行水质评价、湖区调蓄能力分析、景观空间格局分析和生态环境质量评价,能够为洪湖湿地保护与生态恢复措施的制定与决策服务.  相似文献   

11.
旅游景点公示语是旅游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旅游景点的公示语英语译文发挥着重要的外宣推介作用。文章运用语篇翻译的相关理论分析了布达拉宫、罗布林卡和拉鲁湿地三个景区的公示语篇汉英翻译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升西藏区内景点公示语语篇汉英翻译质量的具体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2.
湿地公园以"在保护中利用,在利用中保护"的先进生态思想为指导,在现代景观中处于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其中植物作为湿地景观设计的重要部分,也受到了相当的重视.本文对湿地公园景观设计中的植物选择、配置等方面进行了概述,旨在为今后湿地公园的植物设计起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论营造高原过水湖泊--新若尔盖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有效配合并满足“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在若尔盖湿地黄河段的过水要求,为开辟黄河南干流形成合理的源区布局,应当营造高原过水性湖泊——新若尔盖湖.面对若尔盖沼泽湿地严重沙化和退化的现实,主动造湖不失为一项保护和完善若尔盖湿地的生态工程,借此可形成一个以新若尔盖湖为中心的国际湿地生态旅游风景区.  相似文献   

14.
在对返湾湖湿地公园旅游资源进行系统、科学的调查基础上,选取湿地公园生态系统、湿地环境质量、湿地景观、基础设施、客源市场5个评价指标来定量化构建返湾湖国家湿地公园生态旅游开发评价体系,论证返湾湖湿地公园具有开发湿地生态旅游的潜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在坚持“人地和谐、保护和利用共赢”的生态设计理念基础上,宜开发以原生、绿色、科教、特色、文化为核心并颇具地方特色的湿地生态旅游产品和科学性旅游线路,达到在保护中利用和在利用中保护的湿地公园特色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模式的典范.  相似文献   

15.
 探讨了青藏高原高寒湿地的动态变化及演变趋势,分析了湿地面积变化、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退化现状与原因。分析表明,国家近20年来在青藏高原实施的生态保护、修复及生态工程项目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高寒湿地生态系统的退化形势依然严峻。生态保护和修复是一项系统、长期的工作,今后要加强生态修复技术研发项目与工程类项目的衔接,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提高退化湿地的自然恢复能力。同时,要构建适于青藏高原高寒湿地保护效应的评价模型和指标体系,完善重大工程项目的系统监测与评价。在黄河、长江上游源区布局高寒湿地生态系统的长期监测,将与三江源区同样重要的黄河首曲湿地、若尔盖湿地纳入国家公园管理体系,统筹规划,建立健全科技服务平台和信息共享机制。  相似文献   

16.
当前湿地科学已成为世界各国研究重点,湿地评价是湿地科学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其内容复杂繁多,方法多样,且目前湿地功能的评价没有统一的规范.笔者系统介绍了目前国内外湿地功能价值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并根据湿地的不同功能,列举了适合其某项功能的常用评价方法.根据每种方法的优缺点、适用范围等,可为我国的湿地评价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张掖国家湿地公园生态旅游开发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掖国家湿地公园是甘肃省唯一一个湿地公园,也是全国内陆河流域的第一个国家湿地公园.张掖国家湿地公园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完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但市场竞争力和区域条件较差、开展生态旅游既有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又可能对生态环境起到保护和促进作用.对张掖国家湿地公园采取统一开发与分区管理、完善湿地生态旅游立法制度、实施湿地生态恢复工程、建立监测生态环境的长效机制、增强经营管理人员的生态意识、加强对旅游者的宣传教育、鼓励周边居民积极参与等管理方式,从而实现湿地公园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随着湿地面积减少、结构退化和功能减弱等问题的出现,近年来有关湿地生态系统健康备受关注,已成为湿地科学的研究热点.笔者对近十几年来国内湿地生态健康研究状况进行了概述,综述表明:湿地生态系统健康概念逐渐成熟,但目前尚没有统一的定义;湿地生态健康评价的应用领域不断拓展,已经涉及湖泊、河流、沿海等多种湿地类型;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方法趋于多样化,由传统的指示物种法、指标体系法至运用3s等新技术多种方法相结合,使得研究过程更简便,评价结果更加精确.湿地生态健康的研究对湿地管理和保护有重要意义,但目前在健康评价中需要更加紧密的结合当地的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受威胁状况,选择和构建适宜的评价指标体系,作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公路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设施,修建高等级公路,逐步提高公路网的密度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湿地具有调节气候、保持水源、净化水质、蓄洪防旱、维护生物多样性等独特功能,保护湿地资源已成为人类社会刻不容缓的任务.以正在建设中的桂梧高速公路桂林-阳朔段为例,介绍了桂阳高速公路和会仙岩溶湿地的基本概况,从遥感的角度分析了工程建设对湿地环境产生的影响,并提出了公路运营期间合理保护湿地资源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