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在模拟生理条件下(0.15mol/LNaCl溶液),应用多核(1H和51V)多维(DOSY)NMR以及变温技术等谱学方法研究双过氧钒配合物[OV(O2)(2D2O)]-/[OV(O2)(2HOD)](-简写为bpV)与4,4'-联吡啶(简写为bipy)的相互作用.竞争配位的结果,导致溶液中既有6配位的过氧钒物种[OV(O2)(2bipy)]-的生成,还有([OV(O2)2)(2bipy)]2(-6配位)的存在.采用密度泛函理论(B3LYP方法),在3-21 G*水平下计算表明,bipy和bpV生成[OV(O2)(2bipy)]-和([OV(O2)2)(2bipy)]2-的ΔG分别为-53.35和-55.85kJ/mol,较好地支持了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2.
在模拟生理条件下(0.15 mol/L NaCI溶液),应用多核(1H和51V)多维(DOSY)NMR以及变温技术等谱学方法研究双过氧钒配合物[OV(O2)2(D2O)]-/[OV(O2)2(HOD)]-(简写为bpV)与4,41-联吡啶(简写为bipy)的相互作用.竞争配位的结果,导致溶液中既有6配位的过氧钒物种[OV(O2)2(bipy)]-的生成,还有[(OV(O2)2>2(bipy)]2-(6配位)的存在.采用密度泛函理论(B3LYP方法),在3-21 G*水平下计算表明,bipy和bpV生成[OV(O2)2(bipy)]-和[(OV(O2)2)2(bipy)]2的AG分别为-53.35和-55.85kJ/mol,较好地支持了实验结果.图5,参11.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取代基团和杂环类型对反应平衡的影响,在模拟生理条件下(0.15 mol/LNaCl溶液),应用多核(1H、13C和51V)NMR技术研究双过氧钒配合物NH4[OV(O)2(2picolinamide)].H2O(简写为bpV(picamd),其中picamd为皮考林酰胺)与唑系配体的相互作用,研究表明bpV(picamd)与有机配体有较强的的反应性,其从强到弱的顺序为:咪唑2-甲基咪唑吡唑≈3-甲基吡唑,这说明咪唑类配体的配位能力强于吡唑类,咪唑环上2位取代基影响反应,而吡唑环上3位取代基团不影响反应;竞争配位导致一系列新的6配位过氧钒物种[OV(O)22L]-(L=唑系配体)生成.  相似文献   

4.
在细胞和动物实验水平上,研究了双过氧钒化合物NH4[OV(O2)2(C8H7N3)]×4H2O(简写bpV(Imi-Py))对癌细胞的增殖作用,碱性磷酸酶的活性抑制和体内抗肿瘤作用.研究结果显示bpV(Imi-Py)对胃癌细胞株MGC-803、肺癌细胞株95D和L342的IC50值分别为8.27、26.37和9.54μmol/L,而对人正常肾胚胎细胞HEK293的IC50值达6 642μmol/L,表明该化合物对肿瘤细胞具有特异杀伤作用.研究还表明bpV(Imi-Py)对MGC-803细胞提取液的碱性磷酸酶(ALP)也有明显抑制作用,呈现量效关系.动物体内抗肿瘤实验发现bpV(Imi-Py)能抑制肝癌细胞生长,肿瘤体积实验组较对照组下降35.6%,表明bpV(Imi-Py)有较好的抗肿瘤活性.另外,小鼠急性毒性实验的LD50为147.2mg.kg-1,说明bpV(Imi-Py)是一种中等毒性的抗肿瘤化合物.图4,表1,参15.  相似文献   

5.
采用DFT(UB3LYP)方法,在6—311++G^**基组水平上,计算研究了硝基甲烷2种带电结构[CH3NO2]^+和[CH3NO2]^-分子内H原子向O原子转移后的O-N键的解离机理和反应位垒.结果表明,[CH3NO2]^+发生氢转移后,O-N键的断裂是2步反应,第一步是分子内的H原子转移到O原子上,生成中间体[CH2N(OH)O]^+,反应位垒为106.5kJ/mol;第二步是中间体中O-N键断裂,这步的反应位垒为105.5kJ/mol,理论计算得出的产物带电状态与实验一致.[CH3NO2]^-中H原子向O原子转移及O-N键断裂反应一步完成,生成一氢键复合物(H-Complex),该反应位垒为176.2kJ/mol,H—Complex进一步解离成CH2NO自由基和OH^-,或是OH自由基和[CH2NO]^-.  相似文献   

6.
用光谱法研究了Ni[(C4H9O)2PS2]2(简称NiL2)与2,2’-联吡啶(简称B)温度为32℃时在乙醇溶剂中的加合反应.Ni[(C4H9O)2PS2]2与2,2’-联吡啶生成1:1的六配位的加合物NiL2·B,且加合物的吸收光谱是由NiS4N2的发色基团所引起的.实验测定了加合反应的平衡常数值K^θ=3.40×10^6.  相似文献   

7.
以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在H2O/N,N’-二甲基甲酰胺(DMF)混合溶剂中成功实现了丙烯腈(AN)和2-乙烯基吡啶(EPD)的共聚反应,研究了共聚反应动力学规律和AN/EPD共聚物的热解反应动力学规律,得到了共聚反应动力学方程和AN/EPD共聚物热解反应表观活化能.当H2O/DMF(重量比)=100/0时,共聚反应动力学方程为R∝[AIBN]^0.695[AN]^1.89[EPD]^1.41,AN/EPD共聚物热解反应表观活化能为84.8kJ/mol;当H2O/DMF(重量比)=0/100时,共聚反应动力学方程为R∝[AIBN]^0.542[AN]^1.15[EPD]^1.02,AN/EPD共聚物热解反应表观活化能为138.6kJ/mol.在H2O含量较多的反应体系中,共聚反应机理倾向于悬浮聚合;而在含DMF较多的反应体系中,共聚反应机理倾向于溶液聚合.随着EPD含量的增加,AN/EPD共聚物热解反应表观活化能降低,但当EPD/AN(摩尔比)超过3/100后,共聚物热解反应表观活化能变化不明显,当聚合反应条件为CAN=5.0mol/L,CAIBN=0.006mol/L,CPVA=0.20g/L,H2O/DMF(重量比)=100/0,T=60℃,t=18min,EPD/AN(摩尔比)=5/100时,合成得到的AN/EPD共聚物热解反应表观活化能为72.9kJ/mol.  相似文献   

8.
合成了一个具有零维孤立结构的新化合物β-(4,4'-H2bipy)[CdBr4](1)。化合物中包含有孤立的质子化的4,4’-联吡啶和CdBr4原子团。在CdBr4原子团中镉原子采用四配位的四面体构型和四个溴原子配位。4,4’-H2bipy基团和CdBr4原子团通过氢键联结形成二维层状结构。  相似文献   

9.
合成了一雏链状冠醚配合物:{[K(DB18-crown-6)]2(CH3CN)}[Pt(SCN)4]。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单晶X-射线衍射对配合物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配合物为单斜晶系,空间群c2/ca=2.5904(8),b=1.3654(4),c=1.817O(6)nm,β=123.811(4),V=5.339(3)nm^3,Z=4,Dcalcd=1.577g/cm^3,F(000)=2552,R1=0.0511,wR2=0.1411。配合物由两个[K(DB18-crown-6)]^ 配阳离子、一个[Pt(aSCN)4]^2-配阴离子和一个CH3CN分子组成。相邻[K(DBl8-crown-6)]2[Pt(aSCN)4]离子对通过CH3CN分子中的N原子形成一维链状结构。  相似文献   

10.
在二丙胺存在的条件下,Ge,S,Cd^2 或Mn^2 于150℃水热反应生成[(C3H7)2NH2]4(H2O)4Ge4S10单晶。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显示:该单晶为四方晶系,空间群I4(1)/amd;晶胞参数a=20.9275(4)A,c=11.3351(2)A。此晶体由分隔的[Ge4S10]^4-团族构成,每个[Ge4S10]^4-团族周围被四个丙二胺分子所包围。  相似文献   

11.
合成了开链冠醚:2,6-二(8′-喹啉氧甲基)吡啶,并研究了其与CdCl2·2.5H2O的配位反应,得到标题配合物:[Cd(C25H19N3O2)H2O](μ-Cl)[Cd(C25H19N3O2)Cl][CdCl4],并通过熔点、红外光谱、X-射线单晶衍射进行了表征.标题配合物由两个配阳离子[ClCd(C25H19N3)]^+,[ClCd(C25H19N3)H2O]^+和一个配阴离子[CdCl4]^2-组成,两个配阳离子中,中心离子Cd^2+除与开链冠醚中的N、O原子配位之外,还分别与Cl^-、H2O配位,配位几何构型均为变形五角双锥.两个配阳离子之间通过Cl桥键相连.配阳离子与配阴离子之间通过静电作用形成中性分子.  相似文献   

12.
以2-丙基-4,5-咪唑二羧酸(H2pimdc)及2,2’-联吡啶(2,2’-bipy)为配体,在水热的条件下合成了镍的配合物[Ni(Hpimdc)2(2,2’bipy)].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仪测定其结构,结果表明:晶体为单斜晶系,晶胞参数a=23.492(10)nm,b=11.490(5)nm,c=26.171(8)nm,β=127.28(3)°,z=8;Ni原子为六配位.配合物分子之间通过N-H…O氢键形成一维链,然后再通过C-H…O弱作用连接成三维超分子结构.  相似文献   

13.
采用N,N-二环己基碳酰亚胺(DCC)脱水法,以摩尔比为n((n-Bu4N)2[Mo6O19]):n(DCC):n(2-氨基酚盐酸盐)=1:2:1.34,在无水乙腈中加热至110℃回流14h,通过丙酮/乙醇溶液重结晶数次,得到红褐色针尖状晶体,探讨了最佳反应条件:DCC为2~2.3mmol,反应时间14h,通过元素分析,UV/Vis光谱,IR和^1HNMR谱的研究表明,该物质是一种新的六钼酸盐的有机亚胺衍生物(n-Bu4N)2[Mo6O18≡NAr](Ar=o-C6H4OH).利用其与丙烯酸发生酯化反应,通过进一步修饰表明可生成性能优异的有机一无机杂化材料。  相似文献   

14.
合成并表征了新化合物[Mn(H2O)(2,2'-bipy)V2O6],且对化舍物进行了相应的红外、热重分析.结果表明:该化合物的空间群是Pca2(1),其晶胞参数为n=9.1702(2),b=10.4773(8),c=14.5231(3)A,V=l393.54(10)A^3且Z=4;该化合物的结构特征是钒氧四面体[VO4]以共顶点构成的钒氧链,[MnMO4]八面体将钒氧链连成层;配体2,2’-联吡啶则分布于层的上下两侧,并以π-π相互作用将层与层之间连接起来.  相似文献   

15.
酸度对Strandberg结构磷钼酸盐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反应物、反应温度等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通过调控溶液的pH值,利用水热合成法得到了(C2H10N2)2[Mo5O15(HPO4)2](1)、(C2H10N2)3[Mo5O15(PO4)2]·6H2O(2)和(C2H10N2)[Na(H2O)5HPO4]2(3)3个化合物,并通过IR光谱、元素分析、热重分析和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溶液的pH值不同,生成产物不同.在弱酸性条件下生成Strandberg结构.当溶液为碱性时只得到简单化合物.化合物1和2中存在P2Mo5单元与质子化的乙二胺分子的静电作用.分子间通过N-H…O氢键相连形成无限的三维网状结构.化合物3中P2Mo5单元消失,PO4^3-与质子化的乙二胺构成简单的离子型化合物.PO4^3-单元之间通过O—Na—O桥键和分子间氢键作用形成无限三维孔道结构.  相似文献   

16.
在准室温条件下,通过固相反应一步合成8-羟基喹啉(C9H7ON)过渡金属配合物:Co(oxine)2·2H2O、Ni(oxine)2·2H2O、Cu(oxnie)2,在HR-15型静态氧弹热量计上测定了配合物的燃烧热,根据热化学原理计算出配合物的标准生成焓:△fHm^-[Co(oxine)2·2H2O,(s)]=-994.36±6.65KJ/mol;△fHm^-[Ni(oxine)2·2H2O,(s)]=-1002.21±6.49KJ/mol;△fHm^-[Cu(oxnie)2,(s)]=-1703.90±3.02KJ/mol。  相似文献   

17.
在乙醇水溶液中合成了标题配位聚合物[Zn(bipy)(H2O)2SO4](bipy=2,2’-bipyri—dine),进行了元素分析、X射线衍射等表征。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此配合物属单斜晶系,空间群为Cc,晶胞参数为:a=1.5434(5)nm,b=1.2706(6)nm,C=0.6699(8)nm,β=102.106(0)°,V—1.2847(4)nm^3,Z=4,Dc=1.828g/cm^3,μ=2.101mm^-1,F(000)-720。配合物中的金属锌离子与一个2,2’-联吡啶、2个水分子和一个硫酸根离子配位,形成一个变形的四方锥结构。配合物通过硫酸根形成一维直链,一维链再通过π-π堆积形成双链结构,双链结构通过O—H…O氢键扩展成二维网,二维网进一步通过C—H…O氢键构建为三维超分子。  相似文献   

18.
以β-Anderson型{Cr(OH)6Mo6O18}^3-多酸阴离子为配体,质子化的4,4’-bpy为模板,利用电荷平衡阳离子,在水热条件下,合成了三种过渡金属Mn(Ⅱ)、Co(^3-)和Ni(^3-)的配合物:[4,4’-bpyH2]2[-Mn{Cr(OH)6Mo6O18}2]1、[4,4'-bpyH][-Co(H2O)2{Cr(OH)6Mo6O18)]·4H2O2和[4,4’-bpyH][-Ni(H2O)2{Cr(OH)6Mo6O18}]·4H2O3.通过元素分析、单晶X射线分析、红外表征、热重分析和X射线粉末衍射等技术确定了化合物的组成和结构.在配合物1中,{Cr(OH)eMo6O18}^3-多酸阴离子作为六齿配体,Mn(Ⅱ)采用八面体配位方式,形成一维带状结构.配合物2和3互为异质同构体,{Cr(OH)6Mo6O18}^3-多酸阴离子作为四齿配体,Co(Ⅱ)或Ni(Ⅱ)采用八面体配位方式,形成二维层状结构,[4,4’-bpyH]+填充在层间.  相似文献   

19.
绘制了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AA)/十二烷基硫酸钠(SDS)H2O拟三元相图,确定了不同类型微乳液区域;采用偶氮二异丁腈(AIBN)引发MMA/AA/SDS/H2O反相微乳液聚合,得到了具有明显孔穴结构的聚合物;研究了反相微乳液体系的聚合动力学,考察了AIBN用量、AA含量、SDS水溶液含量及反应温度对初期聚合速率(dC/dt)的影响,得到dC/dt∝[AIBN]^0.8[AA]^1.2[W]^0.7,聚合表观活化能为93.8kJ/mol,并提出了“微乳液双相聚合”的概念。  相似文献   

20.
通过钽酸钾溶液和粉状白钨酸的反应,合成了属于二十聚系列的钨钽杂多阴离子化合物[(C4H9)4N]5K2TaW1140H2,根据红外光谱、拉曼光谱、化学组成和化学行为,确认该阴离子具有二十聚偏钨酸阴离子[W12O40H2]^6-的结构骨架,可看作为[W12O40H2]^6-中一个WO6基团被TaO6基团取代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