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焦化废水混凝深度处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焦化废水来自于炼焦、煤气净化及焦化产品回收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其成分复杂多变,属于难处理的工业废水.经生物处理后的焦化废水很难达到相关标准的要求,因此采用混凝法对焦化废水进一步进行深度处理.实验选择了几种混凝剂如聚合硫酸铁(PFS)、硫酸铝(Al2(SO4)3)及聚丙烯酰胺PAM.通过实验确定各种混凝剂处理焦化废水的最佳pH值、最佳投加量、并确定无机混凝剂、有机絮凝剂配合使用时的最佳实验条件.结果表明:不同混凝剂适用的pH值各不相同,最佳的混凝处理条件是PFS和PAM组合,其能进一步去除色度、CODCr,提高出水水质.  相似文献   

2.
壳聚糖絮凝剂对焦化废水生化出水的COD去除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壳聚糖对经过A/O生物处理后的焦化废水进行深度处理,考察pH值和投药量对混凝作用的影响。焦化废水生化出水的CODCr为367 mg·L-1,浊度为44 NTU,色度为75。通过对不同pH值(4~10)的混凝实验可以看出,当pH值为6时相同投药量下焦化废水生化出水的色度、浊度以及CODCr去除率达到最佳。当絮凝剂的投药量达到10 mg·L-1时各项指标的去除率最高,其色度、浊度和CODCr去除率分别为66.67%、50%和68%。最终出水达到了国家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3.
通过活性炭吸附固定微生物絮凝剂对淀粉废水进行絮凝沉降,探讨活性炭吸附固定微生物絮凝剂处理淀粉废水的最佳实验条件。结果显示:在不同的条件下进行正交试验,选择出处理淀粉废水的最佳絮凝条件为温度40℃、pH值9、投加量5 mL、絮凝时间180 min,废水浊度去除率达到97.7%以上。  相似文献   

4.
大豆乳清废水是一种有机物含量非常高的食品废水,如果直接排放会对环境产生严重的污染.实验研究了聚合氯化铝、聚合氯化铁、聚丙烯酰胺这几种絮凝剂处理大豆乳清废水的工艺,以蛋白质去除率为主要指标,分析了pH值、投加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絮凝工艺的影响,确定了最佳絮凝条件.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无机絮凝剂MgCl2·6H2O对成衣水洗废水的处理效果,考察了废水PH值、絮凝剂用量、搅拌时间等因素,得到最佳工艺条件为:pH值为10.00,絮凝剂用量为3g·L^-1,搅拌脱色时间为70min此条件下,经絮凝处理后成衣水洗废水的脱色率为83.04%,CODCr去除率为80.73%.  相似文献   

6.
从活性污泥中分离筛选出3株对高岭土悬浊液具有较好絮凝作用的絮凝剂产生菌,通过对培养基初始pH和培养时间的优化及对采油废水絮凝处理效果的研究以了解其絮凝性能.结果表明:在培养基初始pH接近中性(pH6.0~7.0),培养时间为12~24h条件下,3种菌株对高岭土悬浊液的絮凝效果最佳,最大絮凝率达91.5%;3种菌株对采油废水具有一定的处理效果,其絮凝率为30%~40%,CODCr去除率可达40%.  相似文献   

7.
高浓度味精废水预处理试验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絮凝法对味精高浓度有机废水进行了絮凝烧杯试验,讨论了絮凝剂的选择、投加量、pH值以及与有机高分子絮凝剂配合使用对絮凝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以自制的新型无机高分子絮凝剂聚硅硫酸铁(PFSS),用于万县高浓度味精废水处理表现出优良的絮凝性能,PFSS的最佳投药量为20 mg/L,最适pH值为7.5~8.0,在此条件下复合无机高分子絮凝剂PFSS对味精废水的CODcr去除率远远高于PFS和PAC,可达68%以上;浊度去除率为89.7%.此外,有机高分子絮凝剂的加入对PFSS的絮凝处理效果有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8.
本实验研究了无机、有机复合型絮凝剂对废乳状切削液的处理,应用对比实验确定出絮凝剂的种类和用量,通过正交试验法考察了pH值、温度、絮凝剂用量以及搅拌作用对絮凝效果的影响,优化了处理废乳状切削液的最佳絮凝操作条件.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微生物絮凝剂的产量,增强其絮凝效果,降低培养成本,以酱油废水替代发酵培养基对WN-2菌进行了培养,通过单因素培养条件优化,考察了外加碳源、外加氮源、培养时间、pH值等因素对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絮凝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以预处理过的酱油废水作为廉价替代培养基,高效絮凝菌株WN-2可以在此条件下产生微生物絮凝剂。且WN-2最佳絮凝条件为:外加氯化钙浓度为0.2 g/L、无需添加碳源和氮源、培养时间为36 h、pH为7.0、摇床转速为160 r/min,在最佳条件下,对高岭土悬浊液进行絮凝测定,其絮凝率达到93.6%。因此,利用酱油废水作为微生物絮凝剂的替代培养基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复合型微生物絮凝剂的絮凝作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复合型微生物絮凝剂是采用廉价底物经过多株菌混合发酵后制得的微生物絮凝剂。通过实验测定复合型微生物絮凝剂的絮凝效果。以松花江源水和强酸性废水为对象,测定出了絮凝剂的最佳投加量、最佳pH值范围和助凝剂CaCl2的投加量。实验表明,对于不同的水质,絮凝剂投加量不同,松花江源水的最佳投加量在14mL/L左右;对于酸性废水,投加量要高一些。最佳pH值在7.5左右。复合型微生物絮凝剂需要投加助凝剂才能起到絮凝效果,投加10%氯化钙1.5mL/L就可以达到最佳絮凝效果。温度对絮凝率的影响极小,并且沉降曲线表明,在10℃时,沉降所需时间最短。  相似文献   

11.
产絮凝剂双菌复合发酵体系的研究以及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土壤和活性污泥中筛选到三株絮凝剂产生菌,将其进行双菌混合培养的正交试验,构建出了比单一菌所产絮凝剂絮凝活性更高的复合菌群LH,通过16SrRNA序列分析,初步判定二菌分别为Micrococcus sp.和Paenibacill usvelaei菌.对其性质的初步研究发现,复合菌LH所产絮凝剂MBF-LH为胞外代谢产物,其热稳定性好.LH产絮凝剂的最适碳源、最适培养温度、最适pH值和通气量分别为蔗糖、30℃、pH8和120r/min恒温振荡培养.培养基中添加KCl、CaSO4、K2HPO4能明显提高发酵液絮凝率.絮凝剂MBF-LH处理废水时具有用量少、絮凝率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采用SBR-絮凝工艺对奶牛场废水CODCr进行处理,研究曝气时间、有机负荷、沉淀时间、污泥浓度以及絮凝剂种类、用量等因素对SBR-絮凝工艺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进水CODCr在500-3000mg/L、曝气6h、沉淀60min、污泥浓度2500mg/L左右时,SBR运行稳定,CODCr去除率达80%以上;以聚合AlCl3作絮凝剂对SBR出水进行絮凝,CODCr去除率达84%,出水CODCr含量达到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3.
无机-有机高分子复合絮凝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有机高分子化合物聚丙烯酰胺与硫酸亚铁制备了一种新型、高效、价廉无毒的复合絮凝剂(PFAM),并与PAC、聚合铁等传统絮凝剂进行对比,研究了PFAM的絮凝性能,并已将它应用于处理造纸生化废水.结果表明,PFAM对造纸生化废水絮凝性能优良,均超过PAC、聚合铁等传统产品,其CODCr去除率达到96%,上清液透光率为95%,对色度去除效果好,出水质量达到行业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壳聚糖和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即改性壳聚糖、壳聚糖及无机絮凝剂)处理洗浴废水的絮凝效果比较,选择了改性壳聚糖复配无机絮凝剂聚合氯化铝(PAC)处理洗浴废水并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改性壳聚糖絮凝性能优于壳聚糖且用量少于壳聚糖;改性壳聚糖复配PAC提高了洗浴废水的絮凝效果,比单独使用改性壳聚糖时,在用量减少50%的情况下,浊度和UV254去除率提高了11%和32%;比单独使用PAC时,浊度、UV254和CODCr去除率提高了13%、30%和43%;在改性壳聚糖和PAC投加量分别为2mg/L和30mg/L、pH值为中性、温度为30℃等最佳工艺条件下,进行强化混凝处理后的洗浴废水主要水质指标良好:浊度≤5、CODCr≤35mg/L、UV254≤0.090cm、阴离子表面活性剂≤1mg/L.  相似文献   

15.
周鹏 《河南科学》2023,(1):129-135
进行絮凝处理是目前废弃泥浆实现快速脱水减量的主要处理方法或者主要工序之一.然而由于各地泥浆性质差异较大,需要通过絮凝试验先初步确定合理的絮凝剂和最优的添加量.针对某隧道工程中产生的废弃泥浆,采用多种絮凝剂开展泥浆絮凝试验,确定最优絮凝及其添加量,并基于上清液水质及粒径分布变化规律探讨了不同絮凝剂的絮凝机理.结果表明:有机高分子类PAM絮凝剂对废弃泥浆具有较好的快速泥水分离效果,絮凝5 min时,泥浆的含水率就能达到220%左右,而添加无机絮凝剂时,泥浆絮凝1 h后,其含水率仍然在500%左右.综合比较,阳离子型PAM为最优絮凝剂,最佳添加量为0.2%,经其分离的上清液中,pH值与SS含量均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对应排放标准;相比于无机絮凝剂,有机高分子絮凝剂的吸附架桥与网捕作用能够促进泥浆颗粒聚集成粒径更大团粒.  相似文献   

16.
采用物理吸附、光催化及化学絮凝三种方法对宜昌一化工有限公司湿法制磷酸中含As废水(砷含量为13.56mg/L)进行了消减研究,三种方法中:物理吸附法活性炭的饱和吸附含量是1.0 g/50mL,此时废水84.4%的As被吸附除去,黏土的吸附试验中未发现吸附饱和现象;化学氧化法中,Fenton试剂最佳浓度比为[H2O2]∶[Fe3+]=200∶1,此时可以将82.2%的As3+氧化为低毒的As5+;化学絮凝法中,絮凝剂-96、絮凝剂-98及硅藻土三种絮凝剂作用的最佳pH分别为12.6、12.6、11.8,絮凝剂的最佳用量分别为10、9、13.0 mg/mL对废水中As3+转化率分别为65.7%、73.2%、76.3%.设计了含As废水处理装置,经处理后废水中As的含量达到国家工业废水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7.
无机、有机复合絮凝剂对废乳化切削液处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实验研究了无机、有机复合型絮凝剂废乳状切削液的处理,应用对比实验确定出絮凝剂的种类和用量,通过正交试验法考察了pH值、温度、絮凝剂用量以及搅拌作用对絮凝效果的影响,优化了处理废乳状切削液的最佳絮凝操作条件。  相似文献   

18.
聚合硫酸铁在含表面活性剂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高分子絮凝剂聚合硫酸铁与石灰水配合处理含表面活性剂的废水,通过对废水CODCr的检测,找出了其在使用时的最佳质量浓度(600mg@L-1)和pH值(>10),并与其它的一些处理方法相比较,证明该方法对含表面活性剂废水的处理是非常有效的.  相似文献   

19.
利用生物聚合硫酸铁絮凝剂对废水中Pb~(2+)进行絮凝实验及机理研究。探讨了pH值、Pb~(2+)初始浓度、投加量、反应时间和温度对絮凝效果的影响。最佳工艺条件为:BPFS投加量5%、pH 6、反应温度20℃及搅拌时间30 min,Pb~(2+)去除率可达到98%,絮凝性能优于传统絮凝剂。通过XRD、FT-IR及XPS表征分析絮凝机理可知,生物聚合硫酸铁絮凝剂在处理含铅废水过程中可提供大量羟基硫酸铁聚合物,Pb~(2+)会与羟基发生络合,在聚合和网捕作用下迅速脱稳聚沉。  相似文献   

20.
为进一步研究基于优化工艺制备出的聚硅酸铝铁硼镁(PSAFBM)絮凝处理效果,对絮凝剂投加量、pH值两因素进行实验研究,以活性翠兰染料废水COD去除率、色度去除率为考察指标,得出PSAFBM处理该染料废水时最佳投加量和最佳pH。通过与聚硅酸铝铁、聚合硫酸铁、聚合氯化铝三种常用市售絮凝剂比较,在相同的投加量和pH值情况下,优化制备的新型絮凝剂在处理效果与成本方面,均表现良好,适合在水处理应用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