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尚红桃 《科技信息》2013,(2):364-365
从教材编排、教、学、考等角度发现诗歌阅读都处于零散而随意的状态,学生对遇到的诗歌题一般都是就题解题,对诗歌内容和情感的理解泛泛,要么拔高诗意,要么胡乱理解诗意,需要深入的地方也无法做进一步的探究。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笔者认为,年谱可以帮助我们建立一个诗人的档案录,在平时的教与学中运用它,可以有助于我们根据诗人的生平事迹来知人论世,来深入理解诗人的创作内容与情感与风格,来进行横向联系与比较,从而使诗歌的教与学变得有序而系统,不盲目。  相似文献   

2.
<正> 我一直想通过阅读找到开启杨小林诗歌的一把钥匙。我发现传统的阅读在杨小林的诗歌面前是无能为力的。他那怪异的诗化思维方式常常以一种类似恶作剧的词语组合让我惊愕于语言逻辑的柔韧性——尽管现在很少有痴愚的人用语法逻辑来框衡诗歌语言的非常规性,但杨小林的诗仍让我感到其意象和语法的怪诞特别需要我们注入更多的想象力。你可以说杨小林的诗不够深刻,但是它们足够怪异,足以形成最具有个性化风格的词语情境,这在一个日渐平庸的时代,是难能可贵的。  相似文献   

3.
诗人可以用语言为鞭子、短刀和流星锤,把自己武装成角斗士相互搏杀吗?地产商和媒体大腕真的热爱诗歌吗?让我们听听胡续冬是怎么说的吧。  相似文献   

4.
由于各种原因,"奸雄"几乎成了对曹操的定评,但从曹操的一些有代表性的诗歌入手,分析其诗歌中涵盖的主要内容及体现的曹操形象,可以让人们给曹操一个合适的评价.  相似文献   

5.
杨艳 《科技资讯》2012,(3):195-195
诗歌与音乐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们的结合是一种完美的艺术形式。在教授诗歌时,语文教师可以大胆地用音乐来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诗歌的积极性,让学生爱学诗歌。  相似文献   

6.
诗歌犹如世界,让我们惊叹也困惑,让我们同陷深邃之谜。围绕着诗歌创作的神秘性诞生了很多的神话:缪斯、迷狂、神笔、梦授、赫利孔山泉之类。诗歌复杂如人心,“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说的是诗本身就是无以言表的情感的表达,诗歌犹如难言。  相似文献   

7.
高媛 《科技资讯》2013,(36):185-185
古典诗歌是中国几千年灿烂文化遗产中的瑰宝。古典诗歌在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古典诗歌教学过程中,要让高中学生欣然地接受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教师可以通过诵读训练、引入趣闻、巧用流行歌曲、角色扮演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轻松愉快地体会古典诗歌之美,提高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8.
陈爱君 《甘肃科技纵横》2006,35(5):194-194,151
诗歌是人类流动不息的生命之河.学习诗歌,不仅可以让学生感悟、体会诗情画意,受到美的熏陶,还可以让学生了解客观世界、丰富生活经验、洞悉人生哲理,升华审美情感.本文通过在诗歌教学中引导学生从生活智慧的感悟中启示人生,从生命存在形式的感悟中启示人生,从自然规律的感悟中启示人生,来达到升华学生审美情感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从语言学角度分析,与诗歌意象相对应的大多是日常语言中表示具体物象、事象的名词性词语,这些名词性词语用在诗歌中便成为意象词语。诗歌中,担负一组意象语言可以是单个的意象词语,即名词性词语;也可以是一个固定的熟语;还可以是一个以意象词语为主体的非名词性短语或句子等。通过从语言学角度对担负诗歌意象语言主体的意象词语进行语言分析,认为诗歌意象语言具有具象性、隐喻性、民族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10.
石兰蕊 《科技信息》2009,(31):224-224
俗语说得好: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现在的社会人们会因为各种原因需要美。那么我们怎样能够让自己在短时间内变得更美丽呢?我认为服饰美可以帮助我们达成这个心愿。  相似文献   

11.
宇宙演化是一个熵增的过程,熵增驱动了生命的产生.但生命的出现让自然的部分变得有序,可以看成是一个熵减的过程.为什么整体无序的宇宙会产生高度有序的生命呢?生命起源时的熵是怎样改变的?  相似文献   

12.
边塞闺情诗是边塞诗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类诗从闺妇的独特视角观照战争中闺妇的内心情感。唐代前期的闺情诗多表达闺妇盼夫封侯的愿望,到中后期则是盼夫生还,思妇情感上的变化是时代变化的一个缩影。边塞闺情诗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解读这些诗歌可以让我们更好地认识整个唐代社会的变迁、人生观的改变和唐代由盛而衰的历史轨迹。  相似文献   

13.
设计师区别于平常人的其中一个特质,是他们有突出的创新欲望。他们的不断假设、幻想、冲动,让不可能变得可能,也让我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美好。索契冬奥会的雪橇Night Train 2(夜车)、MIT的仿真义肢机器人、eatART的巨型机械蜘蛛……这些给人们带来巨大震撼的"神奇的应用"源于设计师们的异想天开,而最终帮助这些"异想"成真的是能够进行复杂设计和实现决策自动化的智能设计。  相似文献   

14.
刘卓  关玲 《科技信息》2007,(15):344
面对日益更新发展的社会,我们迎来了一个新的科技时代,“超导”时代。“超导”已经悄然的走进我们的生活,通过对“超导”电性的理论研究及其应用的了解,我们可以让生活变得更精彩,把我们带入用电的新时代。因此它涉及电子的电荷、自旋和轨道之间它们与晶格之间十分强烈的耦合,电子与电子,电子与声子以及声子之间的互作用等等,需要用到强关联系统来研究。  相似文献   

15.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文化大国诞生了许多杰出的诗人,也有许多脍炙人口的优秀诗歌创作.古典诗歌是我国语言文化的象征和中华民族的骄傲.在古典诗歌教学中,应该以教材为主要载体,除了做好在教学内容编写的教材,但也要注意丰富和拓展教学内容,使学生更好的方法,古典诗歌,使他们有更好的认识和中国古典诗歌的理解.古代诗歌鉴赏能力的话,初中文化,是初中语文能力培养的一部分,这是一个基础工程,是一项系统工程,相信这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积极的指导作用不可估量.但这仅仅是开始,不是结束.让我们珍惜这个项目,得到情感的归宿和新的生活安定,希望迎来21世纪文化建设的高峰.  相似文献   

16.
电子图书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的兴起以及人们的需要而出现的,它的出现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便利,让我们可以通过网络来得到更多有用的资料,让我们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我们可以对电子图书馆的资源进行学习,提高了阅读的效率。但是电子读书馆的建设仍然存在许多的问题,导致电子图书馆在智能手机面前显得并不被重视。该文将通过对社会环境的分析,探讨一下是什么因素阻碍了电子图书馆建设的步伐以及怎么去解决这些问题,从而促进电子图书馆的建设更好地进行。  相似文献   

17.
时间性是诗歌叙述学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话题,它既是叙述的潜在结构又是特殊的意义载体,研究当代诗歌中时间的静态叙述和动态叙述及其两者交融的模式和性质,可以为研究当代诗歌提供一个新的角度。  相似文献   

18.
陈娜娜 《遵义科技》2007,35(2):39-40
中国诗歌浩如烟海,我们所接触到的,只不过是沧海一粟。 何谓诗?诗是一种词语凝炼、结构跳跃而富有节奏和韵律、高度集中地反映生活和表达思想感情的文学体裁,常常带给我们一种赏心悦目和怡情悦性的美的感受。那么,该如何上好诗歌鉴赏课,才能让学生领略诗歌的唯美呢?  相似文献   

19.
<正>浪漫主义作为一种占主导地位的文学流派以其恢宏之势横贯欧洲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中叶整整一个世纪.我们无需像雪莱那样为了浪漫主义诗歌生存权作辩护,因为历史已经证明了浪漫主义诗歌是文学和生活中应有的成份.浪漫主义诗歌的一个显著艺术特色就是它的美学魅力.尤其济慈的《夜莺颂》,所展示的审美意境更具有艺术内涵力量.本文拟通过对查良铮先生所译《夜莺颂》一诗的分析,以揭示译者如何传达原诗的美学意蕴.仔细对照原诗可以发现,译者对原诗审美感兴的高峰体验及其美学意义进行了全方位的审视与理解,然后在译诗中相当准确地再现了原文的美学色彩,、让译文读者与原文读者一样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该诗郁勃喷薄的美学魅力.  相似文献   

20.
浅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学习兴趣的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鹏鹏 《科技信息》2009,(23):I0284-I0284
记得有位伟人曾经说过:“你可以把马拉到河边,但你却无法迫使它饮水。”一个安静坐在教室里的学生不等于就进入了主动学习的状态。如何与学生进行很好的沟通,让课堂变得开放生动,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让学生乐学、爱学,这是摆在我们教师面前最紧迫的问题,而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就等于成功了一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