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天津科技》2005,32(1):64-64
1壳聚糖/明胶网络支架材料 本发明采用相分离法制备的壳聚糖/明胶多孔支架材料,材料价格低廉,生物相容性好,亲/疏水平衡性可调,适用于软骨组织细胞附着生长和不同类型细胞的需要,可避免交联剂产生的细胞毒副作用,同时保证了多孔材料的力学强度和生物(细胞)亲和性。  相似文献   

2.
以吐温80为发泡剂,采用乳化发泡/冷冻—解冻法制备多孔的聚乙烯醇(PVA)和改性聚乙烯醇/明胶(PVA/Gel)支架材料,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其形貌进行观察,并通过体外细胞培养对支架的生物相容性进行评价.实验结果表明,用该方法制备的多孔支架具有良好的贯通性,且PVA/Gel支架贯通性高于PVA支架;细胞结果显示,乳化发泡法制备的多孔支架对细胞的黏附、增殖和形貌无不良影响;荧光染色结果表明,PVA/Gel支架由于引入了大量氨基,使得细胞的黏附力优于PVA支架,具有更好的生物相容性.  相似文献   

3.
壳聚糖多孔支架的制备与生物学性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一种蛋白改性壳聚糖,通过冷冻干燥方法制备三维多孔支架,对支架材料的细胞毒性、贴壁率和细胞增殖等生物学特性进行评价.结果显示,采用-20,-70,-196 ℃不同温度预冻后冻干,可以制成孔结构不同的支架材料.通过冻干法制备的蛋白改性壳聚糖多孔支架对细胞没有毒性,L929细胞和人成纤维细胞可以在支架表面和内部正常生长和增殖,角质细胞在材料表面可以正常老化、角质化.  相似文献   

4.
利用气/液界面自组装法和溶液浸渍转移法制备了单层和双层氧化铟多孔有序气敏薄膜,并对其进行了气敏特性测试,同时利用多物理场耦合进行气敏特性仿真研究.结果表明,制备的气敏薄膜具有规则的孔道结构,孔壁呈现为具有大比表面积的片状结构.基于该气敏材料的气体传感器对丁酮表现出优良的气敏特性,单层In2O3多孔有序气体传感器在最佳工作温度350℃的条件下对质量分数为100×10-6的丁酮的灵敏度为15.37,响应时间仅为4.3s;双层In2O3多孔有序气体传感器在最佳工作温度375℃的条件下对质量分数为100×10-6的丁酮的灵敏度为20.45,响应时间为22.7s.仿真结果与气敏特性测试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5.
利用Pechini溶胶-凝胶法在石英玻璃基底上成功镀制了稀土离子Eu3 掺杂的YVxP1-xO4和RVO4(0≤x≤1;R=Y,La,Gd)纳米发光薄膜,研究了x值和不同的R3 对Eu3 发光的影响.结果表明,在YVxP1-xO4/Eu3 (0≤x≤1)薄膜中,随着x值的增加,R3 发光强度增大,Eu3 的红橙比随之增大.VO3-的蓝光发射减弱.  相似文献   

6.
以氯化钨(WCl6)、无水乙醇(C2H5OH)和二甲基甲酰胺(C3H7NO)为前驱体,以聚乙二醇(PEG-1000)为造孔剂,采用非水解溶胶-凝胶法制备WO3多孔薄膜,考察了PEG与WCl6添加比例对薄膜形貌结构和气敏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EG与WCl6添加比例为0.5时可获得形貌均一、孔隙率高、比表面积大的WO3多孔薄膜.所获WO3薄膜具有单一的单斜晶系结构,主要由直径为20~60nm的纳米颗粒所构成.气敏特性研究结果表明,WO3多孔薄膜呈现n型半导体特性,在最佳工作温度100℃时表现出对NO2良好的气敏性能;WO3薄膜的成膜机理表明,造孔剂PEG-1000引导无机材料形成高孔隙率和高比表面积的三维多孔薄膜结构,该多孔结构有望作为NO2气体的潜在气敏材料.  相似文献   

7.
针对可控复杂孔隙结构的多孔生物陶瓷支架难以通过传统方法制备、强度低、脆性大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将光固化工艺和渗透明胶工艺相结合的方法,制备了具有优异力学性能的多孔硅酸钙/明胶复合支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了不同明胶质量浓度复合支架的微观结构,探讨了明胶溶液质量浓度对多孔硅酸钙/明胶复合支架Z向和X-Y向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渗透明胶后,明胶填充了支架的部分微观孔隙并涂覆在支架表面。当明胶质量分数为5%和7.5%时,试样宏观孔隙连通性较好,强度和韧性得到了明显提高。此质量浓度范围下复合支架仍存在各向异性,在Z向的压缩强度提高了0.63~1.67倍,最高达到5.91MPa,应力能密度提高了0.84~1.77倍,最高达到530×104 J/m~3;X-Y向的压缩强度提高了1.56~2.07倍,最高达到10.01MPa,应力能密度提高了1.51~3.33倍,最高达到10.75×104 J/m~3。因此,明胶质量分数为5%~7.5%是制备多孔硅酸钙/明胶复合支架的合适浓度。  相似文献   

8.
以钨粉和双氧水为主要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WO3纳米薄膜,并用磁控溅射法在该WO3薄膜表面溅射掺杂了催化剂Pt。研究了该Pt/WO3纳米薄膜的结构和氢敏性能,结果表明,用此种方法制备的WO3基掺Pt薄膜具有良好的氢敏特性;平均膜厚160nm;薄膜经400℃以下退火处理后是非晶态结构,表面疏松多孔,氢敏效果好;经400℃以上退火处理后呈晶态结构,表面粗糙致密,氢敏效果差;Pt掺杂量对薄膜的氢敏效果有影响,掺杂量越多,氢敏效果越差。  相似文献   

9.
天然丝素制备三维多孔支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盐沥滤法制备三维多孔丝素支架,在丝素多孔支架上培养人成骨肉瘤细胞、成纤维细胞及肝细胞.研究材料的细胞相容性,发现多种动物细胞在盐沥滤法所制备的丝素多孔支架材料上能够很好地黏附和增殖.通过调整丝素水溶液的浓度、溶解丝素溶剂体系、NaCl添加量和NaCl粒径,制备出结构和性质可以调控的三维支架.该结果为丝素多孔支架材料的制备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可降解聚醚酯弹性体PTCG的合成及初步生物学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熔融缩聚法合成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co-聚对苯二甲酸环己烷二甲醇酯-b-聚乙二醇(PTCG)聚醚酯弹性体.按照ISO 10993标准,采用L929小鼠成纤细胞对其进行体外细胞毒性测试;以狗的血管平滑肌细胞 (SMCs)为模板细胞,测试细胞在材料表面的贴附性能.采用旋转成型/粒子洗出法制备三维血管支架,接种SMCs后在生物反应器上进行动态培养,探索PTCG作为组织工程血管支架材料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合成的PTCG聚醚酯弹性体无细胞毒性;SMCs在PTCG薄膜表面贴附生长良好;所制备支架的孔径、孔隙率和力学性能等满足组织工程血管支架的要求;体外培养3 d后,大量SMCs长入血管支架并开始分化.  相似文献   

11.
蚕丝蛋白/明胶多孔肝组织支架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冷冻干燥法制备了蚕丝蛋白/明胶多孔支架,并分别在-20℃和-70℃预冻,以观察支架的微孔结构,测量支架的孔隙率、溶胀吸水性及力学性能,研究HepG2细胞在支架中的生长增殖情况.结果表明:随预冻温度降低,支架的孔径减小且微孔分布更加均匀,孔隙率及力学性能均得到提高.细胞培养结果显示:随预冻温度降低,支架的细胞贴壁率减...  相似文献   

12.
激光脉冲法研究多孔SiO2薄膜的纵向热导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激光脉冲法成功地测量了Si基底上多孔SiO2 薄膜的纵向热导率 .致密SiO2 薄膜的热导率测试数据与已有多篇文献报导值一致 .对多孔SiO2 薄膜的热导率测试结果表明 :薄膜化有利于降低材料的热导率 ,提高隔热效果 ;随着孔率增大 ,薄膜热导率明显下降 ;溶胶 凝胶法制备的孔率为 4 0 %的SiO2 多孔薄膜的热导率为 0 11W /m·K ,属隔热材料 .  相似文献   

13.
利用锥映射不动点指数定理研究了二阶时滞微分方程的边值问题{y″(x)+f(x,y(x-τ(x)))=0,0≤x≤1y(x)=0,a≤x≤0或1≤x≤b}证明了其正解的存在性.  相似文献   

14.
§1.引言本文考虑双曲型方程u_(xy)=f(x,y,u,u_x,u_y) (1)满足u(x,0)=σ(x) 0≤x≤a (2_1) σ(0)=τ(0) (2) u(0,y)=τ(y) 0≤y≤b (2_2)的特征問題的解的唯一性問題。如果在矩形R:0≤x≤a,0≤y≤b上存在非負的连續函数C_i(x,y)(i=1,2,3),对于R上每点(x,y)及任意的u,p,q,(?),(?),q滿足  相似文献   

15.
骨组织修复材料的多孔结构是其发展的必然方向,本文中运用海绵浸渍法制备了多孔A/W生物微晶玻璃.结果表明,这种多孔生物微晶玻璃的孔径为200~500μm,且抗压强度明显高于其他同类材料.细胞实验显示骨髓基质细胞在这种多孔材料的表面和孔隙中生长良好.  相似文献   

16.
以LiTi2(PO4)3为基,用分析纯原料经高温固相反应(~900℃)制得一系列锂快离子导体材料Li1+2x+2yAlxMgyTi2-x-ySixP3-xO12(以下简称Ti—Mg—Lisicon).系统的合成温度随x和y的增大而降低.应用交流阻抗技术测定的电导率数据结果表明x=0.1,y=0.1的合成物室温电导率最好为1.31×10^-4S/cm,而673K时x=0.1,y=0.3的合成物的电导率最大,为2.93×10^-2S/cm.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表明在x=0.1,y≤0.7;x=0.2,y≤0.6的组成范围内均得到空间群为R3C的合成物.  相似文献   

17.
假定y(x)是在(0,a)上的绝对连续函数,y(0)=0,我们给出下面不等式∫_0~a|y~l(x)y′(x)|dx≤a~1/l+1∫_0~a|y′(x)|~(1+1)dx的简短证明。此处l是任意正数。  相似文献   

18.
电源功率对SiO_x薄膜包装材料阻隔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电源功率对磁控溅射制备的SiOx薄膜阻隔性的影响,获得了电源功率与薄膜阻隔性的变化曲线.实验结果表明,电源功率与SiOx薄膜的阻隔性成非线性关系,在电源功率为1 600 W时SiOx薄膜阻隔性最好,透氧率为0.01 cm3/(m2·kPa·24h),透湿率为0.003 g/(m2·kPa·24h).通过对3组不同电源功率下SiOx薄膜的红外光谱进行检测分析,得到薄膜的阻隔性与SiOx分子结构有关,x(1≤x≤2)越大阻隔性越好,x=2时,SiOx分子结构形成的薄膜阻隔性最好.  相似文献   

19.
采用晶胶模板法在载玻片上制备了无机多孔铈基材料,并对其物相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以人体胃癌细胞(BGC-803)为模型细胞,评价了无机多孔铈基材料对BGC-803细胞的生物相容性.将BGC-803细胞在浸有无机多孔铈基材料载玻片的培养液中进行培养,分不同时间段对BGC-803细胞的在无机多孔铈基材料载玻片上成活率进行测试,研究结果表明BGC-803细胞在无机多孔铈基材料上具有较好的黏附特性,无机多孔铈基材料对BGC-803细胞具有较低的毒性和较好的生物相容性.细胞迁移研究结果表明,无机多孔铈基材料的孔结构虽然可提高细胞黏附特性,但会引起小范围内细胞集落化,显示出在组织再生工程领域有潜在的应用价值.本文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无机多孔铈基材料的生物相容性,以便利用其作为生物支架材料应用于生物医学组织工程领域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制备EDC交联的明胶微球作为支架材料,并对其生物相容性进行评价,为构建工程化的脂肪组织奠定基础.方法制备明胶微球,并利用5 mmol EDC对其进行交联,获得75~150μm粒径大小的微球;扫描电镜观察,检测微球的细胞相容性和组织相容性.结果经EDC交联的明胶微球均呈圆球体,大小比较均匀,粒径75~150μm,细胞毒性等级为0~Ⅰ级;将微球植入SD大鼠皮下,植入部位未见明显红肿,伤口无红肿、渗液等炎性反应,组织学观察植入明胶微球局部无明显炎症细胞浸润,静态培养时脂肪组织来源干细胞(ADSCs)在微球上生长状态良好.结论 EDC交联的明胶微球是一种具有较好的细胞亲和性、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的天然高分子支架材料,以脂肪组织来源干细胞为种子细胞,可以为临床使用提供一种工程化脂肪组织填充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