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硅藻土对水相中啤酒酵母菌的吸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考察吸附条件对吸附率及吸附负载量的影响,研究了吉林长白硅藻土对水相中啤酒酵母菌的吸附特性·实验结果表明,硅藻土对啤酒酵母菌有较好的吸附效果;硅藻土对啤酒酵母菌的吸附在20min就达到吸附平衡;pH值在7 5时吸附效果最好;在硅藻土用量为20g/L,溶液中啤酒酵母菌质量浓度为40g/L时,硅藻土对其吸附率为64%,硅藻土吸附啤酒酵母菌的吸附负载量为160mg/g·吸附温度对该吸附过程影响不大,室温下操作即可·经测试显示,吉林长白硅藻土粒度小、比表面积大,其优势藻属为小环藻和直链藻,且其表面孔洞通畅,层次分明,分布均匀且排列有序,是一种天然的优质吸附剂·  相似文献   
2.
硅藻土对诺卡氏菌的吸附作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研究了吉林长白硅藻土吸附水相中诺卡氏菌的吸附过程,讨论了吸附时间、硅藻土用量、溶液初始pH值和吸附温度等实验条件对吸附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硅藻土对水相中的诺卡氏菌具有较好的吸附效果·该吸附过程进行得较快,在20min左右即可达到吸附平衡;在溶液初始pH值为7 0~9 0内都有较好的吸附效果;温度对吸附过程的影响不大,室温条件下操作即可;在诺卡氏菌浓度一定的条件下,适量增加硅藻土用量可以提高吸附效果·扫描电镜分析结果表明,硅藻土表面的微孔和诺卡氏菌表面的菌丝可能是吸附过程的主要吸附位·  相似文献   
3.
悬浮酵母菌对重金属Cd~(2+)的吸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研究了悬浮酵母菌菌株对水相中Cd2+的吸附过程,讨论了各试验因素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悬浮酵母菌菌株对水相中的Cd2+有吸附作用;吸附过程10 min就达到平衡;pH对吸附过程影响较大,在pH=5.41时,镉离子的吸附效果最好;溶液的初始质量浓度也是影响吸附效果的主要因素,在初始质量浓度为228.4 mg/L,悬浮酵母菌用量为14 g/L时,镉离子的吸附率达到99%.测试的红外光谱结果显示:悬浮酵母菌对Cd2+的主要吸附位点为-OH,C=O,P=O,-NH2及S=O.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以黄铁矿纯矿物为铁源,采用直接焙烧法合成出α-Fe_2O_3纳米颗粒,并利用XRD和SEM对制备出的α-Fe_2O_3纳米颗粒的晶体结构和微观形貌进行表征。结构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备出的α-Fe_2O_3纳米颗粒结晶良好、纯度较高,晶粒尺寸在100~200 nm之间,分散性良好。气敏测试结果表明,α-Fe_2O_3纳米颗粒对NO_2气体具有优良的气敏性能,并在最佳工作温度150℃时获得对10×10~(-6)的NO_2气体的最大灵敏度16.7,同时展现出了良好的稳定性、重现性以及选择性。通过电子耗尽层理论对α-Fe_2O_3纳米颗粒的气敏机理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5.
以金属碲粉为原料,在450℃下采用热蒸发法在镀金玻璃基板上成功合成TeO_2纳米线,利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对TeO_2纳米线的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并对其生长机理进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具有四方相晶体结构的TeO_2纳米线直径在70~200 nm之间,长度在几百微米至2 mm.通过对不同生长时间所获得产物的形貌观察,对TeO_2纳米线的生长过程进行了分析,推断TeO_2纳米线是通过气-固机制进行生长,镀金薄膜可能只是起到诱导和加速TeO_2纳米线生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以金属Te颗粒为原料,采用热蒸发法于镀金硅基板表面制备出TeO2纳米线,并以其为气敏材料制备成气敏元件.采用XRD,SEM和TEM表征TeO2纳米线的相组成和微观结构,结果表明,TeO2纳米线具有单一的四方相晶体结构,长度约为几十微米,直径约为80~600nm.在TeO2纳米线的顶端未发现Au颗粒,表明TeO2纳米线按照气-固机制进行生长.气敏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TeO2纳米线呈现p型半导体特性,在室温条件下对NO2气体具有良好的响应,气体灵敏度与NO2气体体积分数呈线性增加关系.最后对气敏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由于浸出液中铜氰络离子(CuCN2-3,CuCN3-4)和铁氰络离子(FeCN4-6)的存在造成金矿石氰化浸出过程中NaCN和活性炭的消耗量增加的问题,初步探讨了超盐体系下铜、铁氰络离子的存在形式,并对比分析了过氧化氢氧化法、氯氧化法和酸化法对上述络合离子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3种方法对铜氰络离子的去除率均在99%以上,而对铁氰络离子的去除率分别为73%,62%和55%;同时,对于超盐体系的氰化废水,质子化作用比氧化作用更有利于铜、铁氰络离子的分解和去除.  相似文献   
8.
水力旋流器入料口的最优尺寸尚无明确评价标准.基于数值试验方法,考察了入料口直径对流场特性和分离性能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内部稳定流场的入料口直径设计方法.结果表明,入料口直径的下限可根据能量消耗确定,当入料口直径低于下限时,流体碰撞加剧促使部分压力能转化为内能,外侧自由涡区域呈现出类似强制涡的特性.入料口直径的上限可根据流场稳定性确定,当入料口直径超过上限时,进入的液流将直接撞击在溢流管壁上,导致流场稳定性变差,粗颗粒在沉砂中的分配率减少,分离精度降低.最终确定了入料口直径的最优取值范围为0.18D≤Di≤0.26D.  相似文献   
9.
浮游球衣菌的分离及其对铅离子的吸附性能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利用改进后的菌种分离方法,从某污水中分离得到一菌株·研究了该菌株的菌落形态特征、菌株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生长曲线、菌种保藏方法及其对Pb2+的吸附特性·经研究确定该菌株为第十四群鞘细菌类(sheathedbacteria)球衣菌属(Sphaerotilus)浮游球衣菌(Sphaerotilusnatans)·吸附实验结果表明:浮游球衣菌对Pb2+有很好的吸附效果,在10min内即可达到吸附平衡;在pH值约为5 5,菌的质量浓度为0 6g/L,铅离子初始质量浓度不大于20mg/L时,Pb2+去除率接近100%·  相似文献   
10.
海藻酸钠吸附铜离子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研究了用海藻酸钠作为吸附剂去除水相中的Cu2 ,以及吸附过程中试验条件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吸附过程在10min左右就达到了平衡;在pH=6时吸附效果达到最佳;吸附温度以30℃左右为宜;海藻酸钠对Cu2 吸附的最大负载量为144~150mg/g·铜离子去除率的大小与水相中铜离子的初始质量浓度有关,对含铜量较高的水样(如铜离子质量浓度为800mg/L),海藻酸钠对溶液中Cu2 的去除率最高达81%,对含铜量较低的水样(如铜离子质量浓度为40mg/L),Cu2 的去除率达99 5%;因此采用海藻酸钠进行二次吸附,溶液中的Cu2 的残余质量浓度低于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铜离子的最高允许排放质量浓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