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患者,男27岁,因持续24h少量咯血于2002年8月8日就诊,患者无胸痛及咳嗽史,胸部X线片检查未见异常,无出血性疾病及咽喉部、胸部外伤史,无声嘶及咽喉痛等不适.体检:T37.0.C,P82次/分,BP100/70mmHg(1mmHg=0.1333kPa),R18次/分,全身皮肤无黄染及出血,心肺腹(-),颈部无肿胀及压痛,咽部无充血,双侧扁桃体无红肿,用间接喉镜检查喉部,见左侧会厌谷出血,无搏动,量不多,会厌无红肿,给予静滴止血敏2.0g,口服云南白药胶囊及口服抗生素,观察1天后,出血未止,故在直接喉镜下经1%地卡因多次喉部喷雾,采用EBH-ZV型微波治疗仪(珠海和佳医疗器械厂产)的针型辐射器插入出血会厌谷粘膜约1~1.5cm,热凝时间为2s,功率30W,一次完成,出血停止.术后给予口服阿莫西林及云南白药,未再出血,随诊2周无复发.  相似文献   

2.
患者杨某,男性,34岁。因左眼角膜贯通伤于1994年6月30日在我院治疗20余日。痊愈出院。不久患者又于7月25日因左眼胀痛流泪,伴有偏头痛经门诊以左眼外伤白内障。左眼虹膜睫状体炎,再次入院。每日静点地塞米松10mg,口服量75m。住院40日患者出现咳嗽、痰中带血、左胸痛,伴有全身乏力。给予对症治疗。住院第50日,上述症状突然加重,并伴有呼呼困难。查体:体温:36℃,呼吸30次/分,心脏正常,左肺听诊呼吸音明显减弱。化验室检查:白细胞8.6×10~9/L,分叶80,痰菌(一)。X线检查:9月15日胸片可见左肺以肺门为中心呈大片模糊阴影,密度浓淡不均,心膈正常。  相似文献   

3.
观察联合平胃胶囊根除幽门螺杆菌的新方案在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性慢性胃炎肝郁脾虚兼湿热证的临床疗效。将180例患者随机分为平胃胶囊组、果胶铋组及双歧杆菌组各60例。3组均给予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10 mg/次、2次/d,口服、阿莫西林1.0 g/次、2次/d,口服、克拉霉素0.5 g/次、2次/d,口服,此外平胃胶囊组给予平胃胶囊2 g/次、3次/d,口服,果胶铋组给予胶体果胶铋150 mg/次、3次/d,口服,双歧杆菌组给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片1.5 g/次、3次/d,口服。疗程为14 d,观察3组的临床疗效,比较3组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中医症状积分,检测3组的不良反应。平胃胶囊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为89.7%,果胶铋组为85.5%,双歧杆菌组为73.2%。平胃胶囊组与果胶铋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双歧杆菌组与其他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与本组治疗前相比较,3组的中医症状积分明显降低,平胃胶囊组与其余2组治疗后的临床症状积分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果胶铋组与双歧杆菌组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的总有效率分布差异显著(P<0.05),其中平胃胶...  相似文献   

4.
杨宇璇 《甘肃科技》2011,27(9):151-152
研究应用黄龙止咳颗粒治疗急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及安全性。将60例急性、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黄龙止咳颗粒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给予黄龙止咳颗粒,成人给予10g,一日3次,7天为一疗程,对照组30例,给予复方甘草片5片/次一日3次,口服,7天为一疗程。黄龙止咳颗粒对成人急慢性支气管炎具有良好的疗效,其总有效率为93.33%。复方甘草片对成人急慢性支气管炎也具有一定的疗效,其总有效率为68.5%,两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同时,黄龙止咳颗粒对血常规,尿常规、血糖、肝功能及肾功能无明显影响,其耐受性强,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5.
患者史某,男。因心悸,气短30年,加重伴头晕4天入院。30年前自觉劳累后心悸、气短、伴咳嗽、咳少量粘液痰,能胜任一般体力劳动,末经诊治,病情缓慢进展,逐渐加重,曾到医大就医,诊断风心病,二尖瓣窄漏,未系统治疗,常口服利心丸等药物,症状可缓解。4天前工作中突然心悸、气短、头晕、门诊以风心病,二尖瓣窄漏、房颤、心衰Ⅲ°收入院。 查体:神清语明,颈静脉轻度怒张,双肺音清,心音强弱不等,律不整,二尖瓣区可闻及Ⅰ级收缩期及二级舒张期杂音,腹平软、肝脾肋下未及。 辅助检查:心电图:房颤合并Ⅱ°房室传导阻滞;心脏彩超:二尖瓣狭窄合并关闭不全,心房纤颤。 入院诊断:风心病、二尖瓣窄漏、房颤、Ⅱ°房室传导阻滞、心功能Ⅲ级。 治疗经过:入院后,给予扩冠,营养心肌药物及电复律除颤治疗。8月2日9时开始口服硅尼丁0.1,无不适反应,8月3日6时开始口服奎尼丁0.2,8月4日10时电击除颤,功率为100焦耳,心电监护示窦性心律伴房早,继续口服奎尼丁0.2/6小时一次维持,8月11日减为0.2/8小时一次口服,8月15日改为0.2/12小时一次口服,8月18日又为房颤,立即改为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辛伐他丁联合藻酸双酯钠治疗肾病综合症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应用辛伐他订20mg,口服,每晚一次,藻酸双酯钠100mg 5%葡萄糖250ml,静点,10-14天为一疗程。对照组给予脂必妥,9粒/日,分三次口服,两组均另给予强的松1mg/kg.d,低盐、潘生丁25mg,口服,一日三次,双氢克尿塞,25mg,口服,一日两次。用药4周后比较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89.97%,无效10.20%,对照组显效64.28%无效35.71%。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辛伐他丁与藻酸双酯钠合用治疗肾病综合症高脂血症疗效肯定,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7.
患者 ,女 ,55岁 ,因咳嗽、咳痰 ,胸痛半月于1999年7月5日收住传染科治疗。摄胸片示左侧胸腔中等量积液。胸水化验李凡他实验阴性 ,白细胞计数200×106/L,蛋白55g/L。胸水化验未发现肿瘤细胞及抗酸杆菌。诊断为结核性胸膜炎 ,给予2HL2EZ/4HL2及强的松进行抗痨治疗 ,2个月后胸水吸收 ,症状消失 ,给予出院 ,出院后继续抗痨治疗。半年后患者再次出现上述症状并少量咯血10天 ,再次于2000年1月10日收住传染科。胸腹部CT检查提示1、左膈下腹膜后囊性占位病灶约10×7 8×7cm3。2、左侧胸腔少量积液。入院后2个月行剖腹探查 ,术中显示左膈下 ,脾…  相似文献   

8.
探讨将微生态制剂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美常安)联合支链氨基酸营养粉(立适康)对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疗效。将2016年8月到2017年12月期间在武威肿瘤医院肝胆中心就诊的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4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20例,对照组26例,治疗组在上消化道出血停止后,常规给予普通饮食,加服支链氨基酸营养粉,45g/次,加入170mL温开水口服,2次/d,并给予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胶囊,2粒/次,3次/d口服;对照组仅给予常规的普通饮食。半月后比较两组患者血氨、血清白蛋白、总蛋白水平。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血氨下降(P0.05),血清白蛋白、总蛋白均上升(P0.05)。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后患者辅助应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以及支链氨基酸营养粉,可以促进白蛋白的合成,降低患者血氨含量。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蛤蚧定喘丸联合多索茶碱片治疗矽肺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将2018年3月~2019年3月期间,白银市中西医结合康复医院长期住院的60例职业病矽肺患者,随机单盲分为A、B两组,A组给予口服多索茶碱片常规治疗,B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口服蛤蚧定喘丸(水蜜丸)6g/次,2次/d;两组均治疗4周,对比观察治疗前后两组的咳、痰、喘等主要症状;同时进行血氧饱和度监测、肺功能检查来判断临床治疗效果。60例患者经临床治疗,病情得到不同程度改善,B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3.3%,A组总有效率为83.3%,有显著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蛤蚧定喘丸联合多索茶碱片中西医结合治疗矽肺咳、痰、喘,治疗效果显著,用药安全,基层职业病防治机构可借鉴应用。  相似文献   

10.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6岁.发热,咽痛2d,于2006年2月20日来我院就诊.查体:咽部充血,扁桃体Ⅱ度肿大,并有散在脓性分泌物,体温38.4℃.血常规检查:WBC11.0×109/L,N0.72,L 0.28.诊断为化脓性扁桃体炎.青霉素皮试阴性后给予注射用青霉素钠(江西东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051011)320万单位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180ml静滴,滴速40~50滴/min.静点结束,病人出现排尿次数增加的现象,每次排尿量不多,无尿痛.尿常规检查:正常.次日继续按上述剂量的注射用青霉素钠静滴,尿频现象加重,停用注射用青霉素钠,改为口服阿奇霉素颗粒治疗.2006年4月3日该患者因化脓性扁桃体炎复发再次来我院就诊,给予注射用青霉素钠400万单位静脉点滴,尿频症状再次发生.改用头孢唑啉钠1.5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00ml静滴.尿频症状未再发生.  相似文献   

11.
患者葛某,女,14岁,于1985年10月初无明显诱因出现四肢散在点片状出血点,逐渐增多并伴有咽部不适,呕吐,不能进食。于10月29日入空军某医院。入院查体:一般状态良,咽部无明显异常,心肺听诊正常,脉搏110次/分,腹平软,无压痛及肌紧张,肝脾未触及,四肢出血点呈点片状及紫癜,以双腿内侧为重,关节无红肿。既往史,曾患中毒性菌痢。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血小板、血沉、便常规、肝功均正常。入院诊断为:“过敏性紫癫”。给予强地松10mg~3/日,左旋咪唑45mg~3/日口服,间断合用地塞米松5mg,ACTH25~n能量合剂等静点,治愈出院。其后上述症状  相似文献   

12.
患者女,40岁,干部,于1991年6月12日入院。自述一年前,突发高热、流涕,全身关节疼痛,左眼睑肿胀,于我院治疗一个月,病情好转出院,继续消炎,激素治疗,病情稳定。近一周因停用上述药物,左眼上睑肿胀,有包块,再次入院治疗。否认既往眼疾史。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可,头颅、胸、腹,未发现明显异常,四肢关节无畸形,活动正常。眼科检查,双眼视力1.2,左眼上睑外上方皮肤种胀触及一约蚕豆大小之肿物,质中等度硬,有触痛,活动性差,眼睑闭合正常,屈光间质透明,眼底未见异常,右眼正常。实验室检查:血尿常规化验,胸透检查均正常,血沉10mm/h,抗“O”400单位,心电图正常,左眼正侧位X光照像,未见骨质破坏。诊断:左眼慢性泪腺炎。给予青霉素800万单位,地塞米松10mg,每日一次静点,消炎治疗20天,改土霉素0.5%,一日四次口服,地塞米松4.5mg一日一次口服,左眼上睑肿胀减轻、泪腺部肿长由蚕豆大缩小至黄豆粒大,继续治疗二个月,左眼上睑肿块始  相似文献   

13.
病例:女,61岁,患者患Ⅱ型糖尿病三年,多次住院治疗。自行进行饮食疗法并口服降糖灵片和优降糖片,血糖维持在10至15.6mm ol/L。尿化验尿糖( )。因糖尿病泌尿路感染入院。继续口服降糖灵片和优降糖片。第七天后病人突然出现意识丧失。昏迷,鼾声、血压:28/14Kpa。无颈强,右下肢巴彬氏征(±)。按“脑出血”给予脱水治疗,病情无绥解,三小时后行腰穿检查,脑脊液化验:糖:0.27mmol/L,急查血糖:1.11mm ol/L、BUN15.2mm ol/L。仃用降糖药物,给予50%葡萄糖100ml静脉注射,病人神志逐渐转清,血压降至正常。饮食正常,血糖维持在3.89mm ol/LL—8.00mm ol/L之间。停止静脉输入葡萄糖病人即出现烦燥、谵语、昏迷。 腹部核磁共振检查:肝胆脾胰腺正常。诊断:糖尿病Ⅱ型,低血糖症,慢性肾功不全,糖尿病肾病。现在病人发病六个月除正常饮食外还需输入葡萄糖。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丁香、柿蒂、代赭石治疗中风后顽固性呃逆的临床效果,并对其不良反应进行研究.方法3组患者均以对症治疗为基础,后续按方案实施.治疗1组:丁香10 g,柿蒂10 g,代赭石10 g.治疗2组:丁香15 g,柿蒂15 g,代赭石15 g.治疗3组(对照组):甲氧氯普胺(胃复安) 10 mg口服,3次/d,或甲氧氯普胺(胃复安) 10 mg肌肉注射,1次/d.结果治疗7 d后,1组总有效率为85.37%,2组为93.22%,对照组为78.91%,治疗1组、治疗2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 d后,与对照组比较,呃逆症状治疗2组改善更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丁香、柿蒂、代赭石治疗中风后顽固性呃逆为一种安全且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王连忠  王珺 《科技信息》2012,(18):113-113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联合疏血通治疗肺心病肺动脉高压患者的疗效。方法:将106例肺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3个试验组:对照组31例,常规治疗;疏血通组25例,给予疏血通6ml静脉注射,1次/d,共10d;前列地尔组25例,给予前列地尔注射液20μg静脉注射,1次/d,共10d;联合治疗组25例,同时给予疏血通6ml静脉注射,1次/d及前列地尔20μg静脉注射1次/d,共10d。观察治疗前后各组及组间肺动脉压力的变化。结果:3个试验组治疗后较治疗前相比肺动脉压力均明显降低(P<0.05),联合治疗组效果更明显,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前列地尔联合疏血通治疗肺心病肺动脉高压患者能显著降低肺动脉压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单用恩替卡韦与联合甘草酸二铵两种方案治疗慢性乙肝(CHB)的疗效.方法:将128例CHB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4例给予恩替卡韦分散片(用法:口服0.5 mg,1次/日)治疗,观察组64例给予恩替卡韦联合甘草酸二铵(用法:口服150mg,3次/日)治疗,比较肝功指标、炎症因子水平、两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12个月后观察组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转阴率、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阴转率、谷丙转氨酶(ALT)复常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肝功指标水平均下降(P<0.05),观察组肝功指标降幅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超敏C-反应蛋白(hs-CB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无明显差异,治疗后炎症因子水平均下降(P<0.05),观察组该指标降幅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恩替卡韦与甘草酸二铵联合治疗CHB疗效确切,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7.
对比分析全聋型突发性耳聋患者在实施鼓室内注射激素治疗不同用药时机的疗效。选择2014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46例全聋型突发性耳聋患者,其中22例即刻给予鼓室内注射激素(Ⅰ组):晨起顿服泼尼松(1mg/kg),同时鼓室内注射甲泼尼龙(40mg),1次/d,均连用5d;另24例1周后给予鼓室内注射激素(Ⅱ组):晨起顿服泼尼松(1mg/kg,连用5d),1周后再给予鼓室内注射甲泼尼龙(40mg),1次/d,连用5d。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的纯音听阈值进行检测,统计对比两组患者的听力改善以及有效率。治疗后两组患者听阈值均明显降低,Ⅰ组的听阈改善值(29.3±12.7)dBHL、总有效率68.2%(15/22),与Ⅱ组[分别为(28.4±10.3)dBHL、70.8%(17/24)]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t=0.375、X2=0.159,P0.05)。口服同时鼓室内注射激素与口服激素1周后再给予鼓室内注射激素针对全聋型突发性耳聋患者疗效是相似的,故应先口服激素治疗,1周后如疗效不佳再给以鼓室内注射激素治疗。  相似文献   

18.
评价口服头孢妥仑匹酯片治疗呼吸系统急性细菌性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对26例急性呼吸系统感染的患者给与头孢妥仑匹酯片0.2g,口服,每日2次,疗程(7-14)天,治疗前后行血常规、胸片、呼吸道分泌物细菌学等检查.结果:临床治愈率73%,有效率92%,细菌清除率90%,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4%.头孢妥仑匹酯片是治疗急性呼吸道感染疗效确切,安全、口服应用方便,患者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19.
患者 ,女 ,29岁 ,住院号 :80596。因第二胎孕足月头位顺产后阴道流血36d ,伴高热、腹痛16d。于2000年5月10日入院。入院前因胎盘残留已在当地医院反复行清宫术3次。入院检查 :体温38 8℃ ,脉搏102次/min ,血压80/40mmmHg,呼吸28次/min。一般情况差 ,面色苍白 ,神志清 ,心率102次/min ,律齐双肺呼吸音清晰。妇科检查 :外阴血染 ,阴道流血 ,子宫约孕10w大 ,压痛。B超提示 :子宫增大 ,11 9cm×7 6cm×6 8cm ,胎盘残留。血色素69g/L,经抗休克、止血、抗炎等处理后 ,一般情况好转 ,给予清宫 ,未清出组织 ,于5月18日在B超监视下行宫腔镜检查 ,见…  相似文献   

20.
输卵管子宫内膜异位腺肌瘤结节在临床上很少见,现报道输卵管子宫内膜异位腺肌瘤结节1例,并复习有关文献,旨在提高对该病的认识.1病例患者,女,55岁,因"双附件肿块5年,绝经3年,阴道不规则流血半天"于2011年5月4日入院.病史:患者5年前出现左下腹间断性疼痛,当时无异常阴道流血,无腹泻、腹胀等不适,我院B超示:双侧附件肿块,右侧附件肿块直径5cm,左侧为3 cm.建议手术但被患者拒绝,遂予桂枝茯苓胶囊口服治疗,随后症状消失,未返院复诊.今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阴道流血,量同以往月经,色鲜红,无明显血块,无下腹痛、腹泻等不适.孕4产2,足月产2次,人流2次,1984年曾行经腹双侧输卵管绝育术.绝经3年,绝经前月经规则,无痛经,绝经后无异常阴道出血.妇检:外阴已产式,阴道畅,见少量血迹,无臭味,宫颈常大、光滑、质软,无接触性出血,宫体前位、常大、质中、轻压痛,子宫左侧扪及一个直径约4cm大小的包快,实性,表面光滑,边界清楚,与子宫分离,可活动,无压痛,右附件未及明显肿块.实验室检查:血尿常规未见异常,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癌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199(CM99)等肿瘤标志物正常范围,血雌二醇(E2)<10 pg/mL(正常绝经后<28 pg/m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