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6 毫秒
1.
共振结构在芳香族硝基化合物、杂环硝基化合物以及高氮化合物中普遍存在,准确计算这些化合物中的共振能,对预测含能材料的冲击波感度,合理设计与合成新型含能材料分子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密度泛函BLYP/DNP方法,结合等键反应方程计算了4种苦基三唑衍生物的共振能。计算结果表明,4种苦基三唑衍生物的共振能与其撞击感度(H50)有内在联系,共振能越大,撞击感度越低。  相似文献   

2.
多氮含能材料的研究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国内外多氮含能化合物的研究以及应用进行了综述,介绍了多氮含能化合物中具有代表性的全氮含能化合物、叠氮含能化合物及高氮含能化合物在实验和理论研究方面的进展,评价了一些可以作为含能材料候选物的多氮化合物的理化性能,为此类化合物的分子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高氮化合物具有热稳定性好、碳氢含量低的特点,在高能材料应用研究中前景广泛,当前这类化合物已成为现代武器中的常用能量载体。该文主要介绍了高氮化合物及其含能材料在国内外的研究进展状况,对四唑环、四嗪环和呋咱环3类高氮含能化合物进行重点阐述,分别就其合成、性能和应用研究状况进行叙述。同时探讨了高氮含能化合物在未来军事领域和航空领域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
本文将具有良好生物活性的三唑环、-N=CH-以及-NH-COCH_2-等片段引入同一分子中,设计、合成6个新型3-取代硫基-4-N-取代邻羟苯基亚胺基-5-乙基-1,2,4-三唑类化合物(a~f),并通过核磁共振波谱(NMR)进行表征.生物活性测试表明目标化合物对大肠杆菌、金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念珠菌表现出良好的抑菌效果,对白色念珠菌的抑菌率均高于96%,特别的,化合物f对大肠杆菌和白色念珠菌的抑菌率达到100%.利用Auto Dock与Vina分子对接程序研究了目标化合物与FabI、FabH和FabB相互作用模式,结果显示目标化合物对FabI和FabB的结合自由能均优于其经典抑制剂,能依靠与FabI和FabB形成氢键及疏水作用而稳定存在于活性口袋,阻止其参与催化合成细菌脂肪酸,以达到抗菌的目的.分子对接结合自由能与抗菌活性测试表现的效果相一致,可利用分子对接提高抑菌化合物设计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5.
以咔唑为原料合成了一系列新型的具有发光性能的咔唑共轭化合物,通过对咔唑分子的修饰,以获得具有不同发光颜色、发光效率高、稳定性好的发光材料,并且通过紫外吸收光谱对所合成的化合物在光物理方面的性能作了初步的探索,为新型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的研制开发和应用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以3,6-双(3,5-二甲基吡唑)-1,2,4,5-四嗪(BT)和3-氨基-1,2,4-三唑为原料,合成了6-(1H-吡唑)-N-(1H-1,2,4-三唑)-1,2,4,5-四嗪-3-氨(PTTz)和6-(3,5-二甲基吡唑)-N-(1H-1,2,4-三唑)-1,2,4,5-四嗪-3-氨(DPTTz)2种新型高氮化合物,并培养出DPTTz分子的单晶,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仪确定其晶体结构.结果表明:DPTTz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_1/n,分子中含有1分子的结晶水.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与热重-微分热重法得到所合成2种化合物的DSC与TG-DTG曲线,研究了其热分解行为;同时,利用Flynn-Wall-Ozawa,Kissinger-Akahira-Sunose,Starink,Kissinger-迭代及Ozawa-迭代等方法计算得到其热分解动力学参数,之后,对其热安全性进行了评估.热安全性研究表明,DPTTz的自加速分解温度(T_(SADT))、热点火温度(T_(be))、热爆炸临界温度(T_(bp))均高于PTTz,因此,DPTTz的热安全性能更好.  相似文献   

7.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工业上对各种功能材料的需求越来越多.与此同时,各种计算软件程序的开发使得计算机理论计算的能力也不断提高,因此越来越多的物理、化学和材料等领域的研究分支也日益壮大.近年来,伴随一些过渡金属碳、氮化合物在一定实验条件下的合成,过渡金属碳、氮化合物独特的一些物理性质如高熔点、高硬度及超导性等被人们逐渐重视.在切割工具、扩散障碍层、太阳能电池等工业应用方面过渡金属碳、氮化合物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因而引起了众多科学家的研究兴趣.  相似文献   

8.
 由于微孔材料独特的结构特点及在分离、吸附、离子交换和催化等方面的应用,探索合成具有新颖结构的微孔化合物成为当今研究的热点。磷酸盐分子筛是应用和研究最为广泛的一类微孔材料。亚磷酸盐微孔化合物作为磷酸盐分子筛材料的延伸,近年来引起科学家的极大兴趣。人们致力于合成具有大孔、螺旋、手性骨架等新颖结构的亚磷酸盐系列化合物,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微孔化合物的研究。目前,亚磷酸盐微孔化合物的研究已经涉及到元素周期表中的大部分金属元素,合成方法多样,所用模板剂种类繁多。通过对不同金属亚磷酸盐的综述,总结了亚磷酸盐化合物的结构特点、合成方法及模板剂在化合物合成中所起的作用,并介绍了其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用取代酮腙与异硫氰酸酯反应合成了11个新型含三唑基的亚胺基硫脲类化合物,其化学结构经IR、^1H NMR、MS和元素分析确证.生物活性测定显示部分化合物对小麦锈病的抑制活性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10.
通过 3取代4氨基5巯基1,2,4三唑与卤代烃之间的亲核取代反应合成了 12 种含烷硫(芳硫)基的1,2,4三唑类衍生物,结构经1 H N M R 及元素分析而确证,并对所合成的化合物进行了初步的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部分化合物表现出一定的除草活性和杀菌活性  相似文献   

11.
综述双螺旋碳纤维(CMCs)的力学性能、电学性能、热性能,以及其在导电手性吸波材料、传感器元件、复合材料、储氢材料、储气材料、超级电容器的电极材料、生物医疗材料、作为模板制备螺旋结构或中空结构化合物等方面应用的研究现状,并对双螺旋碳纤维今后的发展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2.
多金属氧簇-紫精基化合物是一类由紫精和多金属氧簇通过配位作用、阴阳离子的静电吸引以及氢键等相互作用构建的化合物.在此类化合物中多金属氧簇作为富电子的无机构筑块起到了提供电子的作用,将电子提供给紫精阳离子,从而赋予材料结构设计多变、良好的光热稳定性、多刺激响应等优点,实现了有机-无机杂化材料应用的升华.文中综述了近年来多金属氧簇-紫精基晶态化合物的合成、结构与性能、刺激响应中的电子转移途径,及其在智能传感、光催化领域的应用研究,最后总结了目前该领域发展的难点和不足,并提出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富氮化合物类新型烟火气体发生剂燃烧产生的主要有害气体,综述了目前国内外关于典型烟火药剂燃烧气体定性和定量检测的研究进展,阐述了富氮化合物类新型烟火气体发生剂燃烧气体的各种去毒化技术手段,最后对富氮化合物类烟火药剂燃烧气体的进一步环保排放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不对称合成是当前有机化学研究的热点和前沿。催化不对称合成是制备光学活性化合物的有效方法,金属有机化合物作为试剂或催化剂在这一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简要综述了金属有机化合物在不对称合成中的应用与进展。  相似文献   

15.
1 Results Enzyme catalysis is most attractive for the synthesis and modification of biologically relevant classes of fine organic compounds, which are difficult to prepare and to handle by conventional means[1]. In this study, commercial immobilized lipase from Candida antarctica (Novozym 435) was used in the preparation of fine organic compound with excellent properties and application as raw material for cosmetic formulation - oleyl palmitate. The effect of various reaction parameters were optimized c...  相似文献   

16.
泡沫铝基高分子复合材料制备及其性能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为了提高泡沫铝基高分子复合材料的机械性能,通过向泡沫铝孔洞中浸渗入高分子材料的方法制备了四种泡沫铝基复合材料,并对其压缩、抗冲击和阻尼等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与所预测的结果相一致,即制备的泡沫铝基高分子复合材料的如上三性能均较其复合相得以提高.研究结果既寻求到一种制备功能结构一体化材料的新途径,又有助于促进泡沫铝应用范围的扩展。  相似文献   

17.
通过间苯二胺和三硝基二氯苯的缩合,再经过硝化、叠氮化、脱氮反应、合成了含氢少、密度高的题称含能材料,并对有关理论问题作了说明。  相似文献   

18.
Interaction of hydrogen with metal nitrides and imides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Chen P  Xiong Z  Luo J  Lin J  Tan KL 《Nature》2002,420(6913):302-304
The pursuit of a clean and healthy environment has stimulated much effort in the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ies for the utilization of hydrogen-based energy. A critical issue is the need for practical systems for hydrogen storage, a problem that remains unresolved after several decades of exploration. In this context, the possibility of storing hydrogen in advanced carbon materials has generated considerable interest. But confirmation and a mechanistic understanding of the hydrogen-storage capabilities of these materials still require much work. Our previously published work on hydrogen uptake by alkali-doped carbon nanotubes cannot be reproduced by others. It was realized by us and also demonstrated by Pinkerton et al. that most of the weight gain was due to moisture, which the alkali oxide picked up from the atmosphere. Here we describe a different material system, lithium nitride, which shows potential as a hydrogen storage medium. Lithium nitride is usually employed as an electrode, or as a starting material for the synthesis of binary or ternary nitrides. Using a variety of techniques, we demonstrate that this compound can also reversibly take up large amounts of hydrogen. Although the temperature required to release the hydrogen at usable pressures is too high for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the present material, we suggest that more investigations are needed, as the metal-N-H system could prove to be a promising route to reversible hydrogen storage.  相似文献   

19.
呋喃噻吩齐聚物具有优异的性质,主要采用stille交叉偶联合成。有机氟化合物在各个应用领域都显示出独特的性能,目前合成氟代呋喃环的方法非常有限。由于氟原子较强的电负性,将氟原子引入芳香环使得邻位的C-H键易于接受亲核试剂的进攻,从而使简单的氟代化合物能够转变成较为复杂的结构。该研究发展了合成单氟呋喃类化合物的方法,以2-噻吩乙炔为起始原料,在碱的作用下合成单氟呋喃环骨架,并通过溴封端的噻吩-氟代呋喃-噻吩中间体与硼酸酯反应制备氟代呋喃-噻吩齐聚物,考察了氟代呋喃-噻吩齐聚物的结构等对样品的光谱吸收范围、发光波长和热稳定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多金属氧酸盐(POMs)作为一类新颖、独特的无机构筑单元,可以通过调节合成条件使端氧或桥氧活化,从而得到多种化合物。为了研究POMs的电化学性质,选择Keggin-型磷钼酸和1,4-双(咪唑基)丁烷(L),通过水热法合成了一种新的基于多金属氧酸盐的无机-有机杂化化合物(H2L)3(PMo12O40)2,研究了该化合物对于亚硝酸盐的电催化活性。通过元素分析,红外、热重、X射线单晶衍射和X射线粉末衍射对化合物进行表征,探讨了合成过程中反应条件(例如pH值)与目标化合物结构之间的关系,测试了目标化合物的电化学性能和电催化性质。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表明,多酸是通过氢键与配体连接的三维结构,属于Triclinic晶系,空间群为P-1;荧光分析表明,化合物的荧光主要来自配体贡献。该化合物对亚硝酸盐有较好的电催化活性,有望用于实际样品中亚硝酸盐的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