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五味子红色素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乳酸发酵、酒精发酵、醋酸发酵和果酒酿造工艺进行五味子红色素分解试验,探讨五味子红色素在发酵食品加工中的稳定性.结果表明:五味子红色素在乳酸发酵、酒精发酵、醋酸发酵过程中,红色素的分解率分别为78.36%,41.10%,18.74%,其分解率与发酵产生的乳酸质量浓度、酒精体积分数、醋酸质量浓度正相关,相关系数R2分别为0.94,0.96,0.89,而在不同酸度的五味子果酒酿造过程中,其红色素的分解率为11.05%,明显低于红色素的酒精发酵过程,其分解率与酸度负相关(R2=0.97),因此证实适当提高酸度会增加五味子红色素的稳定性.五味子红色素在发酵食品加工中的稳定性研究对进一步优化五味子发酵食品工艺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玫瑰花红色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玫瑰花红色素的性质,综述了玫瑰花红色素的提取方法及其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并展望了玫瑰花红色素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采用微波萃取技术从红苋菜中提取苋菜红色素,并对苋菜红色素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微波萃取技术提取苋菜红色素的工艺路线是合理可行的;氧化剂和还原剂对苋菜红色素都有一定的降解作用,常用食品添加剂和几种金属离子对其影响甚微.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了天然苋菜红色素的最佳浸提条件,并探讨了在浸提过程中温度,时间,酸度等因素对苋菜红色素浸提率的影响,确定了天然苋菜红色素提取工艺最佳浸提条件,。  相似文献   

5.
从苋菜提取的红色素,其色泽美丽,食用安全可靠.苋菜红色素提取工艺简单易行,所需生产设备是通用的.苋菜红色素对酸稳定,对碱敏感,耐热能力较低,所以,它适用于低温处理的食品.  相似文献   

6.
超声波作用下桑葚红色素的提取及其稳定性实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在超声波作用下及其他的提取工艺的对比,可知超声波作用可以快速高效的提取桑葚中的红色素;并且实验分析了外在环境对桑葚红色素稳定性的影响,得到了储存桑葚红色素的一般环境。  相似文献   

7.
陈咏梅 《科技信息》2007,(25):27-27,43
本文运用硅胶柱层析法对红辣椒中辣椒红色素提取进行研究。利用辣椒红色素和辣椒素的结构差异,在固定相和洗脱液之间分配系数不同进行分离,确定提取的最优条件。实验表明,不同的洗脱液对辣椒红色素的分离效果不同,丙酮和石油醚(1:10)优于乙醇和石油醚(3:6),其分离现象明显,速度快。通过对辣椒颗粒、品种、提取液的选取,确定最佳提取温度和浸泡时间,以提高辣椒红色素产率。实验表明,小颗粒辣椒粉末提取率要高于大颗粒辣椒粉末提取率。在提取液的选取上,丙酮作提取液时色素产率要高于乙醇与石油醚的色素产率。在样品的选择上,甜红辣椒中所含红色素成份要高于朝天椒中所含红色素,其红色素产率分别为5.64%和5.42%。在浸泡时间上,浸泡48小时产率要高于浸泡24小时和12小时。运用硅胶柱层析法和溶剂法对辣椒红色素辣味去除进行研究。实验表明,硅胶柱层析法和硅胶柱层析法与溶剂法相结合的方法都能提取出深红色油状辣椒红色素,用硅胶柱层析法所提取出的辣椒红色素产率高,但脱辣不完全,可用于对辣味要求不是十分苛刻的情况。硅胶柱层析和溶剂法相结合辣椒红色素产率不高,色素辣味去除较完全,可用于精细化妆品行业。  相似文献   

8.
文章主要探讨了从蟹壳中提取的蟹红色素的性质,以及蟹红色素的生产提取工艺。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用碱浸提剂从龙虾虾头壳或龙虾前大腿壳中浸提天然虾红色素工艺条件,包括浸提剂用量、浸提剂浓度、浸提温度等因素对浸提溶液的吸光度的影响,以及沉淀虾红色素的 pH和虾红色素在不同酸碱性溶液中的还原性、在不同条件下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在50℃下用 0.5 mol·L-1NaOH溶液浸提龙虾壳中天然虾红色素,然后将浸提液pH调到4.0或5.0沉淀虾红色素,效果好,工艺简单,可节省酸碱试剂和能耗;虾红色素在不同酸碱性溶液中都具有还原性;对时间、温度有较好的稳定性,阳光照射稳定性一般.  相似文献   

10.
玫瑰茄红色素的理化性质和提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测定了玫瑰茄红色素的理化性质,并提出了提取工艺.为玫瑰茄红色素的提取和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以70%乙醇浸提商陆浆果红色素,采用吸光度值的变化和光谱扫描法研究了光照、温度和pH值对色素稳定性的影响,测定了商陆红色素的还原力、清除DPPH.和OH.的能力.结果表明:商陆红色素在pH3~9较稳定,对光和高温不稳定,因此可以作为冷饮食品的着色剂开发;商陆红色素有一定的还原力和抗氧化性,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2.
文章报道了β-CD对九头狮子草红色素的包合方法,研究了β-CD红色素液的热稳定性、光稳定性、耐氧化还原性和pH值稳定性,并就食品中常见的几种金属离子和常用添加剂对β-CD红色液稳定性的影响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采用β-CD包合九头狮子草红色素后使色素的化学稳定性明显改善,使九头狮子草红色素运用于食品生产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3.
筛选了木棉花红色素的稳定化试剂。结果表明,0.05%柠檬酸、0.02%茶多酚和酰基化处理均能提高木棉花红色素的稳定性。色素的耐光性(2 200~2 300 lux)有不同程度提高,用阿魏酸酰基化的色素耐光性最好;色素的耐热性(30~80°C)显著改善;茶多酚能减缓氧化剂对木棉花红色素的破坏作用;而柠檬酸能减缓还原剂对木棉花红色素的破坏作用。  相似文献   

14.
微波诱变选育红色素高产菌株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红色素产生菌W0为出发菌株,通过微波诱变、微波和紫外复合诱变,得到3株产红色素较高的生产菌W1,W2,W3,结果表明,复合诱变比单一因子诱变的效果好,复合诱变筛选到的W3产生红色素的色价由1.073提高到1.748,提高了63%.遗传稳定性实验表明,3株突变株的产红色素的性能较稳定.  相似文献   

15.
以蜀葵紫花为材料,对其红色素的提取工艺及性质进行了研究,正交实验结果表明:以水为溶剂,pH值为2,温度55℃是提取红色素的最佳条件,稳定性结果表明,其红色素水溶性好,对热稳定性较好,对光稳定性较差。  相似文献   

16.
辣椒红色素的制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莹 《应用科技》1998,(6):10-10
辣椒红色素是辣椒中的主要成分,是一种可食型的天然色素。由于辣椒红色素具有颜色鲜艳及色调多样性等特点,深受人们的欢迎,广泛应用于医药、高级化妆品、食品(糕点、熟肉食制品)及饮料等方面。将辣椒红色素用食用酒精以1:15溶解后,当稀释至l/5000时呈桔红色,l/8000时呈桔红色,l/12000时呈黄色。辣椒红色素在摄人量方面,国际上规定“不限制”。辣椒红色素具有很重要的使用价值和生产价值。我国是辣椒生产的第一大国。目前,我国辣椒主要用于制作辣椒干、辣椒粉、辣椒油等食用品,而在辣椒红色素方面的开发较晚,生产厂家甚少,…  相似文献   

17.
辣椒红色素的应用、提取方法及市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系统分析了辣椒红色素的成分、应用领域、提取工艺和生产与市场现状,总结我国辣椒红色素生产的问题和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8.
以手撕牛肉为研究对象,优化其护色工艺及储存条件。通过测定明度、黄度和红度为评定标准判断红曲红色素、辣椒红色素、亚硝酸钠等发色剂对手撕牛肉的影响;进行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探究茶多酚、D-异抗坏血酸钠等发色助剂及光照对手撕牛肉存储的条件。结果显示:得到较优显色效果的发色剂是红曲红色素,其次是辣椒红色素、亚硝酸盐,且当满足亚硝酸盐0. 06‰、红曲红色素0. 12‰、辣椒红色素0. 10‰时,复配显色效果较显著;在最佳护色配方的样品中添加发色助剂D-异抗坏血酸钠0. 6‰能减缓手撕牛肉色泽褪色效果;黑暗条件更利于手撕牛肉的保存。实验结果为手撕牛肉工业化生产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采用普通的分光光度法,在特定的实验条件下,研究了萝卜红色素在不同pH值的缓冲溶液中的吸光度.利用 图解法求出萝卜红色素的离解常数pKa=6.98±0.02,取得了满意的结果,为萝卜红色素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20.
对月季花红色素进行了烷基化改性,并重点比较了改性前后的月季花红色素的稳定性.结果表明:经过烷基化改性后的月季花红色素,最大吸收波长由530nm移至510nm:对光、热、还原剂的稳定性有明显提高;对酸、碱、氧化剂的稳定性基本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