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1 毫秒
1.
《科技知识动漫》2008,(3):48-48
海胆全身长满尖而长的刺,人们称它为“海底刺客”,海胆的名字很响亮,从字面上来理解,好像很吓唬人,其实不然,海胆是个天生的胆小鬼,它身上的刺完全是为了防身。海胆的再生能力很强,身上的棘刺和外部器官一旦损伤脱断,能很快再生,就连外壳的裂痕和伤口也会自动愈合。它的棘尖而细,能穿透人的皮肤,渔民对这个海底刺客常常是望而却步。  相似文献   

2.
九月爆料     
刺猬为了吃枣,先爬上枣树,摇晃树枝,待枣儿掉地后,再爬下树来,竖起浑身的尖刺就地一滚,让一地的枣儿扎在刺上,然后爬回洞内收起尖刺,慢慢地享用"胜利果实"。  相似文献   

3.
为了不让自己沦为动物的盘中餐,在植物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它们已经掌握了很多巧妙的“防身术”。比如,布满全身的尖利长刺。让动物们难以下口;不断散发出的阵阵恶臭,把动物们通通熏走;甚至自制毒药。对不怀好意的家伙痛下狠手……  相似文献   

4.
报道了山西省新记录的轮藻属植物3个种,它们是不连续轮藻Chara inconnexa Allen,卡尔文轮藻C. calveraensis (Wood) Ling,Deng et Li和尖刺轮藻C. aculeolata Kütz.,三种均属于双轮托叶组、被茎亚组、二列系.其中,不连续轮藻采于平定娘子关,卡尔文轮藻采于阳城蟒河,尖刺轮藻采于宁武公海.目前山西省已发现的轮藻植物共有4属,22种,8变种.  相似文献   

5.
<正>校园植物知多少“咦,这不是学校里的茶花吗?”“这是桂花,秋天开的时候特别香!”“这种长红果子的树不知道叫什么,它的叶子有刺。”…………安徽黄山市休宁县蓝田中心小学校园内,三年级科学课上,老师在播放课件,同学们议论纷纷。这个月,老师将带领大家深入认识校园植物。  相似文献   

6.
同一植物有不同的名称,叫“同物异名”;同一植物名称指的是不同植物,叫“同名异物”。我国疆域辽阔,植物种类繁多,历史文化悠久,古籍浩如烟海,加之各地方言不同,古代交流不便、信息不畅,植物的“同物异名”和“同名异物”现象很普遍。这给使用上造成很大混乱,甚至连著名学者和权威著作,也免不了发生错乱。“海桐”便是明显的例子之一。本来,海桐是我国著名的木本中药材植物。唐代李珣的《海药本草》载:“海桐生南海山谷中,树似桐而黄白色,有刺,故以名之。”因药用其树皮、枝皮或根皮,故药材名“海桐皮”。宋代掌禹锡的《嘉祐本草》载:“海桐…  相似文献   

7.
我们安文中学地处一个偏僻的山区,学校附近有一个造酒厂,制造酒的原料绝大部分是当地的金刚刺。蒸过烧酒或酒精后的金刚刺渣,每年就有上几百吨它既不能做猪饲料,又不能做肥料和燃料。为了进一步落实毛主席的《五·七》光辉指示,我校革命师生,遵照伟大领袖毛主席关于“社会主义不仅从旧社会解放了劳动者和生产资料,也解放了旧社会所无法利用的广大的自然界”、“综合利用大有文章可做”的教导,发扬敢想敢说敢干的精神,大搞综合利用的科学实验,经过反复试验,终于利用金刚刺渣制造成功了电器胶木粉。  相似文献   

8.
2013年的诺贝尔和平奖颁发给了国际禁止化学武器组织,以嘉奖其为销毁叙利亚化学武器所做出的贡献.然而,发明和使用化学武器的鼻祖却非人类,而是植物.事实上,植物之间以及植物和动物之间使用“化学武器”的规模一点也不逊色于人类,而且这种“化学武器”的战争至今仍在继续. 在这个弱肉强食的世界,当有危险来临时,动物会抵抗、隐藏或者逃跑,而植物却只能待在原地.因此,它们必须有一整套防御策略才能保证自身的生存和繁衍.它们有的身上长刺,有的会伪装,有的会制造有毒物质,还有的则“雇佣”其他生物来保护自己.植物的“化学武器”只是它们的防御策略之一,幸好有了这些防御策略,我们才能看到现在色彩纷呈、种类繁多的植物世界.下面,我们就来认识一种善用“化学武器”的植物——胜红蓟.  相似文献   

9.
外来种在新栖息地种群建立的成功与否,其繁殖特性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为了揭示外来入侵植物刺苍耳(Xanthium spinosum L.)的入侵机理,本研究测定了刺苍耳的开花物候、传粉媒介、柱头可授性、花粉活力、柱头表面积与花粉粒横截面积的比值、繁殖分配及交配系统等繁殖生物学特征。结果表明:(1)刺苍耳种群花期很长,雄花花期91 d,雌花花期100 d;(2)刺苍耳为风媒传粉植物,即便在风速为0. 89 m/s的微风条件下,其花粉散播距离也可达到34 m;(3)柱头具有可授性的时间为11 d,1 d内花粉具有活力的时间为15 h;(4)柱头表面积与花粉粒横截面积的比值为742. 08,有利于雌花柱头成功捕获空气中的花粉;(5)繁殖分配比例高达53%,说明该植物将超过半数的母体资源都用于投资繁殖产生种子;(6)刺苍耳既自交亲和,又可以异交结实,从而确保繁殖成功。本研究表明刺苍耳具有很强的有性繁殖能力,这可能是其成功入侵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
食人植物     
近些年来,不断出现报道食人植物的消息。最早报道食人植物的是19世纪后半叶的一些探险家。其中有位名叫卡尔·李奇的德国探险家,一次探险归来后说:“我在非洲的马达加斯加岛上,亲眼见过一种能吃人的树木,当地居民把它奉为神树。曾经有一位土著妇女,因为违反了部落的戒律,被驱赶着爬上神树,结果树木8片带有硬刺的叶子把她紧紧包裹起来,两天后树叶重新打开时,只剩下了一堆白骨。”从此以后,关于食人植物的传闻便风传开来,同时关于食人植物的报道也多了起来。据报道,在巴西森林里,还有一种名叫亚尼品达的灌木,在它的枝头上长满了尖利的钩刺。人…  相似文献   

11.
2002年12月16日,日本“宙斯盾”导弹驱逐舰“雾岛”号在欢呼和抗议的双重声浪中驶离横须贺海军基地,以“协助美国反恐”之名开赴印度洋,一贯以政治“怪招”出奇制胜的小泉政府又一次吸引了世人关注的目光。第二个拥有“宙斯盾”舰的国家“宙斯盾”原本是希腊神话中的主神宙斯拥有的一面雕有女妖头像的防身盾牌,谁见了它就会变成石头。美国海军1970年开始研制“宙斯盾”系统,1983年研制成功,其全称为“全自动作战指挥与武器控制系统”。1993年5月美国“战区导弹防御系统计划(TMD)”出台,“宙斯盾”系统发展成海基拦截系统的一个重…  相似文献   

12.
植物也疯狂动物有报复行为,植物也有报复行为。秘鲁千多拉斯山里生长着一种不到半米高、有如脸盆大小的野花。每朵花都有5个花瓣,每个花瓣的边缘上都生满了尖刺。你不去碰它倒也相安无事,但如果你碰它一下,那就活该你倒霉。它的花瓣会猛地飞弹开来伤人,轻者让你流血,重者则会留下永久的疤痕。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中国计量学院武术教学开设“两拳、两腿、两擒、两拿、两攻防、两组合”的课程实验,发现学生学习武术的兴趣、自卫防身的意识、参与自卫与社会救助的信心有明显增强;学习武术所掌握的技能更适用于自卫防身。说明高校实施安全防卫教育完全可以通过调整高校武术教学内容来实现。  相似文献   

14.
东北剌人参     
人参及其药用价值,自古以来无人不晓。中医认为,“一碗参汤有起死回生之效”。然而它的“一母同胞”——同科不同属的植物东北刺人参,知道的人就不多了。东北刺人参(Oplopanax elatus)是一种小灌木,高1—3米。树皮灰黄,髓大呈白色,地下茎发达多分枝。茎密生针刺,尤其节部刺特多。叶柄长5—17厘米,叶掌状5—7裂,叶片上有细锯齿,叶基部心形,长15厘米,宽35厘米,叶脉上有刺毛,叶缘有刺芒,花腋生,微形花序,小花黄绿色,花瓣5,雌蕊5,子房2室,花梗密布褐色毛。8月中旬开花,9月下旬成熟,浆果状核果,球形,熟红色或黄红色,顶端有宿存花柱,2粒种子。  相似文献   

15.
在室温水溶液中,采用离子液体[C_4im]Cl调控合成了AuPd纳米刺球。采用多种表征技术对产品的形貌和结构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所制备的AuPd纳米刺球由0.5~1.0μm的球形颗粒组成。颗粒表面较为粗糙,有许多纳米级颗粒组成的尖刺,具有明显的微纳分级结构。同时,AuPd刺球在有机染料亚甲基蓝的降解过程中表现出良好的催化活性,整个反应过程仅需150 s,反应速率常数为0.017 4 s~(-1),其催化活性是商用Pd/C催化剂的1.67倍。  相似文献   

16.
武建勇 《大自然》2009,(1):48-49
十大功劳是小檗科的一个属(其中有一个种的中文名也叫十大功劳),拉丁属名为Mahonia,十大功劳又名土黄连、刺黄连、刺黄檗、刺黄柏等。十大功劳的名称最早出现在清代张璐纂述的《本经逢原》中,称其为“枸骨,一名猫儿刺,俗名十大功劳……其木严冬不凋,叶生五刺,其子正赤”。该类植物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其根和茎中含有多种生物碱,在民间广泛代替中药黄连和黄柏使用,而且也是中、西成药中黄连素的良好代用品。由于药用部分为其叶(也夹杂一些果实),  相似文献   

17.
绿色开花植物为了繁衍后代,也要“恋爱”和“结婚”。自花传粉植物也好,异花传粉植物也好,一般都是由雄蕊的花粉传到雌蕊的柱头上,通过受精结成胚珠,发育成种子。在百花竞放的自然环境里,花粉自由传播,雌花“情窦畅开”,它们之间的“恋爱”虽然很自由,然而,各种植物的“成亲”总是有“规矩”的,例如,水稻和  相似文献   

18.
“9·11”事件以及随后而来的炭疽病毒,给用于防身、报警、联络、保安等一系列高科技产品提供了发挥作用的机会,各种各样的高科技产品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  相似文献   

19.
已加工表面上的鳞刺对加工质量影响很大,而有关鳞刺形成的机理一直存在着争论。国外学者一般认为鳞刺是由于积屑瘤脱落在已加工表面上而形成的。可是,在极低的切削速度下没有积屑瘤却仍有鳞刺又该如何解释呢?周泽华教授提出,鳞刺是经过在切屑根部产生“导裂、层积和刮顶”等几个阶段而形成的。  相似文献   

20.
刺果瓜原产美国,因其具有攀援生长、迅速成景的绿化效果,曾经被广泛栽种用作藩篱植物,但它强烈的侵占能力又使人感到恐惧,为此,许多国家已将它认作有害杂草,以限制它的蔓延.本文报道刺果瓜对大连生态的影响,提出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