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2 毫秒
1.
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及数理统计法,分析中国赛艇女子轻量级双人双桨队员里约奥运会赛前水上训练内容与负荷特征.研究发现:①中国赛艇女子轻量级双人双桨队员里约奥运赛前训练(9周)分为强化期和适应期,其中强化期为赛前加量阶段,适应期为赛前减量阶段.②强化期与适应期水上训练以乳酸低于4 mmol/L的有氧训练为主,适应期不安排最大速度训练,而增加有氧训练.③强化期与适应期每日训练时间变化服从正太分布,且强化期休息日少,训练密度大,通过每日训练时间的增减变化来消除疲劳,调整状态.④强化期与适应期水上训练以小强度为主,乳酸阈强度为辅;此外,强化期每周水上小强度与乳酸阈强度训练高度相关,呈现一主一辅的交替变化特征,且在强化期开始与结束阶段以及适应期均以小强度为主,乳酸阈强度为辅开展训练.结论:赛前水上训练内容和负荷安排相对合理,运动员能在比赛中较好地发挥自身水平,但仍存在冲刺较晚、桨频慢和速度不足的问题,建议在训练中增加小强度和大强度的水上训练比例,逐渐逼近"两极化模式".  相似文献   

2.
以盐城市全运会大学生田径比赛部分女子短跑运动员与教练员为研究对象,从女子短跑运动员赛前训练的情绪变化,女子短跑运动员检录与上跑道赛前情绪变化,女子短跑运动员比赛成绩变化与影响女子短跑运动员比赛心理因素等方面,研究女子短跑运动员赛前心理变化的规律,并提出女子短跑运动员赛前心理控制与调节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王国华 《甘肃科技》2010,26(15):86-89
通过对优秀柔道运动员贾雪英备战第十一届全运会赛前训练周期安排及不同周期的训练特征及训练负荷的分析,探讨柔道项目运动员赛前训练规律,为教练员科学、合理地安排训练提供帮助;本研究综合运用了文献资料法、访谈法、测量法和数据统计法;贾雪英备战第十一届全运会前身体成分和部分生理指标基本达到最佳训练状态,贾雪英备战第十一届全运会赛前安排为两个大周期,每个大周期又分为准备期、竞赛期和恢复期,在准备期突出专项体能训练,竞赛期加强专项技术和专项体能训练的结合,并注重专项智能和心理能力训练;贾雪英备战第十一届全运会赛前周期安排符合竞赛目标任务,各个阶段的训练负荷基本达到了训练计划制定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男子中跑运动员室内赛赛前强化阶段CK与HB评定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协助上海市中长跑队备战第十届全运会过程中,利用生理、生化指标对运动员参加室内赛赛前训练进行监控,结果显示,大量中强度、中量高强度运动后血红蛋白值下降,反应运动员疲劳和深度疲劳;低量高强度调整后血红蛋白值上升,反应运动员恢复良好。说明采用血红蛋白评定负荷量是有效的,是监测大量、大强度训练的理想指标。血清肌酸激酶值的标准差特别大,个体差异也很明显,CK值的变化完全能够反映单个样本的疲劳程度,反映负荷的大小和运动员个体的适应情况,是评价负荷强度、负荷量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5.
优秀少年短跑运动员赛前训练血生化指标的评价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对少年短跑运动员赛前冬训期血清肌酸激酶、血尿素、血睾酮、血清皮质醇、血睾酮/皮质醇等生化指标的测定和评价研究得出:大负荷运动量训练后即刻CK、BU、T、C值都有较大幅度升高,与训练前安静时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Hb小于安静时值,无显著差异;次日晨CK和BU与安静时相比虽然均高于安静值,但无统计学意义;次日晨CK、BU、T和C值仍高于训练前安静时值,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次日晨与运动后即刻相比CK、T、C值有显著性下降(p<0.05);次日晨的BU值比运动后即刻有所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采用血液生化指标测定和监控能客观、准确评定运动员身体负荷和机能变化,为避免运动损伤,尽早诊断运动疲劳,保证训练系统性和科学性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6.
高校足球运动中赛前阶段科学化训练之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采用实验测试的方法,通过剖析足球比赛时场上的活动情况,就高校足球赛前训练与比赛负荷强度之关系进行探讨.结果表明,造成运动员比赛中体能下降的主要原因,是赛前训练的强度与密度均小于比赛时的负荷强度与密度.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赛前科学化训练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目的:赛前训练的跨度、训练内容的选择、方法手段的运用,以及运动负荷的安排,决定了赛前训练的效果.通过对第13届中国大学生田径锦标赛跳跃项目运动员赛前训练进行调查,研究中国大学生跳跃项目运动员赛前训练的特征与规律,为跳跃项目大学生运动员赛前训练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访谈、数理统计、逻辑分析等方法,对第13届中国大学生田径锦标赛跳跃项目运动员赛前训练的时间学特征、负荷特征、训练内容、方法与手段等指标进行研究.结果:1第13届中国大学生田径锦标赛跳跃项目运动员赛前训练时间一般为8~10周,分为动员阶段、加量阶段、强化阶段、赛前诱导四个阶段.2跳跃项目运动员赛前训练的负荷量,周课次安排在4~6次左右,每次课时间安排为90~120min.赛前训练的总负荷量平均安排在5 040min,其中最小值为2 880min,最大值为7 200min,负荷密度控制范围在80%~95%左右.赛前减量训练过程中的专项训练强度安排在85%~95%.赛前减量训练中的专项训练强度是平时训练强度的65%~80%.3跳跃项目运动员赛前训练的基本内容比例安排主要以专项速度和专项技术为主,平均比例为21.95%和23.63%.4跳跃项目运动员的赛前训练的方法以重复训练法和间歇训练法为主,技术训练以完整训练法为主.赛前训练的内容分为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柔韧和协调性等六个部分.  相似文献   

8.
主要对江苏省女子足球队备战十一届全运会大负荷训练进行录像记录与数据分析,并通过POLAR表进行实时心率监控,对训练负荷强度、密度等进行分析。通过研究分析,发现江苏女足在大负荷训练中的实际负荷情况,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采用实验测试的方法,就篮球运动员赛前训练与比赛负荷强度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结果显示,造成运动员比赛下半场体力下降的主要原因,是赛前训练的强度与密度均小于比赛时的负荷强度与密度,如赛前训练中的间歇次数过频、间歇时间过长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训练对策。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贾超风的第十二届全运会比赛前一个月的素质训练和在2015年中国北京国际马拉松中贾超风取得的个人最好成绩的比赛前的一个月的素质训练分析,通过这两次比赛前一个月的素质训练对比、分析,发现在这两次比赛前的素质训练中的训练强度有一定的差距,相对而言取得的成绩也有一定的差距。而该文的目的就是希望为甘肃省大学生的赛前素质训练分析提供一个参考意见,希望甘肃地区的女子马拉松能够采用科学的赛前训练,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  相似文献   

11.
以国家赛艇队女子双桨组8名优秀运动员为研究对象,记录高原训练中每日训练负荷,测量两次高原训练前后有氧运动能力的变化及循环血红蛋白、铁蛋白和皮质醇浓度,用以比较优秀女子赛艇运动员奥运会年两次高原训练负荷特征及有氧运动能力变化.结果发现:1)两次高原训练的训练量相近,均以水上训练为主,低强度有氧耐力训练占比95%以上;无氧阈及以上强度的训练第一次高原训练约占1%,而第二次高原训练增加至3.6%.2)第一次高原训练后多级递增负荷测试同级强度下即刻心率均升高,而第二次高原训练后均下降;第一次高原训练后仅250 W功率对应的即刻血乳酸浓度降低,但第二次高原训练后血乳酸浓度均下降,且组间150 W和200 W功率对应的即刻血乳酸浓度的变化存在显著差异.3)第一次高原训练后循环血Hgb、Fer均升高,Fer显著升高,但第二次高原后Hgb、Fer均下降,Hgb显著下降,组间Hgb、Fer的变化存在显著差异.说明以低强度有氧训练为主的两次高原训练相比较,无氧阈及以上强度训练占比更高的第二次高原训练后有氧运动能力得到了更大幅度改善,并伴随有循环血血红蛋白和铁蛋白浓度的下降.  相似文献   

12.
跟踪观测国家古典式摔跤队多哈亚运会重点参赛队员赛前一个月“2+1”模式大强度训练实况,采集血液指标,分析Hb、血清CK的变化规律及其对训练负荷强度和疲劳恢复的反映.结果显示:一次大强度训练后,CK升高(P〈0.05),Hb变化无显著性(P〉0.05);四次大强度训练后CK继续升高(P〈0.01),Hb降低(P〈0.01);七次大强度训练后恢复三天,CK与初始值无差异(P〉0.05),Hb与初始值有差异(P〈0.01).提示:CK(反映负荷强度)对疲劳程度的反映表现出很强的同步性,可能反映“2+1”模式大强度训练下疲劳的产生;Hb(反映负荷强度)对疲劳程度的反映表现出滞后性,可能反映“2+1”模式大强度训练下疲劳积累.CK对疲劳恢复的反映比敏感,Hb对疲劳恢复的反映滞后.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游泳运动员赛前训练的生化特点和身体机能的变化规律,对参加全国游泳冠军赛的15名运动员赛前训练期的部分生化指标进行了监测.结果发现:(1)优秀游泳运动员的Hb,RBC,HCT在赛前训练初期没有明显变化,训练中期明显下降,到训练后期逐步回升并且达到整个训练周期的最高水平.(2)血清CK在赛前训练中变化幅度较大,训练中期有明显的升高,在训练末期回落到较低水平;男、女运动员BU变化幅度不大并且均在正常范围之内.(3)T/C比值在训练初期明显降低,在训练末期回升到赛前水平.结论:这种负荷方式的赛前训练既达到了对机体形成刺激作用又能达到适应和恢复的目的.在训练末期优秀游泳运动员的血液携氧能力、营养状况、内分泌机能状态等均得到恢复和改善.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广东省女子短跑运动员备战第11届全运会阶段的生化指标进行监测,为建立有效的女子短跑项目机能评定指标监测体系提供理论依据,为第十二届全运会赛前科研提供借鉴.监测指标包括血睾酮、血清肌酸激酶、尿素氮、血红蛋白等.结果表明:HB、BUN、T、CK等指标的综合使用,对评定女子短跑运动员的身体机能水平有较强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相似文献   

15.
文章首先对女子竞走运动员准备期训练、强化期训练、比赛期训练进行分析,然后对竞走运动员赛前训练的心理变化从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两方面进行了分析.赛前训练安排是否科学合理将直接影响运动员在赛场上的竞技状态,赛前运动员的心理状态又将影响到运动员的比赛成绩.比赛前一周降低训练强度有助于运动员调整心态,并保持良好的竞技状态.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世居长居高原中长跑运动员赛前在甘肃榆中高原强化训练期间Hb、BU、CK、T、C及T/C值的变化分析,评价运动员赛前的身体机能状态。方法:备战第九届大运会的中长跑运动员8名,进行为期四周的赛前强化训练,分别测定运动员的Hb、BU、CK、T、及C值。结果:训练后各周的Hb值与训练前一周相比,不存在显著性差异;BU和CK值与训练前一周相比,在训练后第一、二、三周都存在差异(P0.01或P0.05),但与训练后第四周不存在显著性差异;T值训练前和训练后第四周之间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0.01);T/C训练前和训练后第四周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通过四周的强化训练之后,运动员的Hb、T、T/C值均逐渐升高;BU、CK值先升高后降低,最后接近正常水平,表明运动员身体机能状态逐渐得到提高,适宜参加比赛。  相似文献   

17.
摔跤运动不仅仅是在站立中进行角斗,而是站立与俯卧角斗相结合的重竞技体育运动。以将对手摔倒为目的的格斗类竞技运动项目。跪撑是摔跤比赛中取得胜利的重要环节,通过运用现有的摔跤技术训练及比赛的文献资料,采用数理统计法、专家访谈法分析广东省女子自由式摔跤队队员使用交叉抱小腿技术的成功率,由分析得出交叉抱小腿在摔跤技术中的重要性。研究在比赛中的运用特点规律,希望对广大自由式摔跤运动员及教练员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对广东省女子曲棍球队17名运动员在第十届全国运动会决赛前进行5次综合数据测试。观察运动员恢复期血红蛋白(Hb)、尿素氮(BUN)、血清肌酸激酶(CK)和血清睾酮(T)四项测试指标的变化,并进行分析研究以判断运动员对训练的适应情况及赛前身体机能状况。结果显示:在赛前训练以及比赛期间,运动员的机能状况总体一般。个别运动员的体质状况和对运动负荷适应情况及恢复情况波动较大,还有待随时进行调整,以适应更大负荷的训练。  相似文献   

19.
运用调查法对我国优秀女子中长跑运动员陈萍高原训练计划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陈萍高原训练安排的特点是上高原前强度小,训练量大,主要采用持续跑的训练方法;上高原后训练量略有减少,经过一周的适应期后训练强度增加,强度达到极限.下高原后的前一周以一般耐力训练为主,赛前的专项训练以无氧训练为主,运动负荷减少.  相似文献   

20.
采用追踪实验研究法,观察并记录女子举重运动员在夏训期间的训练情况及每个周期的血睾酮、血红蛋白生化指标。结果显示:举重运动员在前两周大运动量训练期间血红蛋白变化不大,基本保持在正常水平;从第二周期开始,血红蛋白平均值显著下降,第三、四周期血红蛋白平均值明显上升;女子举重运动员的血睾酮(T)平均值从第一周期开始与基础值相比有极显著的下降(P0.01),并达到了整个训练周期的最低值;在第二、三周期T平均值有所回升,但仍然低于基础平均值水平;在第四周期T平均值继续保持上升趋势,与基础值相比有较显著的升高(P0.05)。结论:女子举重运动员的血清睾酮值个体差异极大,其各个指标的生化基础值要比其它项目的运动员的基础值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