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李芳成 《甘肃科技纵横》2015,44(1):98-100,9
论述血乳酸的产生和消除的过程以及在极限量、亚极限量、有氧运动、无氧和有氧混合运动训练中利用血乳酸指标指导运动训练、评定运动员训练水平、训练负荷状况等。同时论述了增加一些补充物对运动训练中、训练后人体血乳酸浓度的影响状况,阐述血乳酸在运动实践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2.
游泳运动员赛前高原训练的阶段划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原训练作为一种提高运动员成绩的手段和方法,目前在很多项目中进行了尝试。为了探讨高原训练的实效性,以3个阶段完成了1次高原训练。高原训练划分及要求:第一阶段以大运动量的低有氧耐力训练为主,要求血乳酸控制在3-4mmol/L;第二阶段以无氧阈训练为主,要求血乳酸控制在4-6mmol/L;第三阶段以血乳酸耐受能力训练为主,要求血乳酸控制在8-12mmol/L。在高原训练3周后的比赛中,3名运动员提高了个人最好成绩,2名运动员接近个人最好成绩,证明此次高原训练较好地利用了高原效应,防止了缺氧引起的过度疲劳,在短期内使运动员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3.
探讨了有氧与无氧训练对游泳运动员血乳酸等相关指标的影响及其相关因素.随机选取游泳队运动员,根据个人运动专长,安排相应专项训练,分别在训练前及运动后即刻抽取肘静脉血,检测血乳酸等生化指标及血常规指标.实验研究表明:有氧训练后血清ALB和钠离子显著升高、二氧化碳结合力明显下降;血乳酸变化与呈高度正相关,与二氧化碳结合力、NEUT和钠离子呈高度负相关;无氧训练后血清ALB、LYM和钠离子显著上升,二氧化碳结合力明显下降;血乳酸变化与ALB、LYM、LYM和钠离子呈高度正相关,与二氧化碳结合力、NEUT呈高度负相关;无氧训练后血钾浓度下降,与运动疲劳有关.  相似文献   

4.
赛艇运动员有氧乳酸阈和无氧乳酸阈的测试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江苏女子赛艇运动员有氧训练的科学化程度,运用赛艇运动员有氧训练中的血乳酸值及其对应的心率指标,来使运动员的有氧训练从原有凭经验的训练,提高到现在以指标为客观依据进行定性定量训练,提出了:1)赛艇运动员有氧乳酸阂和无氧乳酸阂的测定;2)赛艇运动员有氧水平的评定;3)有氧乳酸阈心率和无氧乳酸阈心率的应用,使得我们运动员有氧能力有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应用生化指标对参加备战全运会的400 m栏项目运动员进行训练监控。方法:以参加备战全运会的3名安徽省田径队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应用血乳酸指标对不同训练负荷及比赛后的血乳酸值进行监测。结果:1)BLA对有氧、混氧代谢的负荷确定效果较好;2)BLA对运动员无氧乳酸代谢能力训练负荷的能有效监控;3)对照400 m跑后最大BLA,可较为准确地评价运动员400 m栏专项能力和训练强度。  相似文献   

6.
无氧阈即随运动强度的增长,机体的供能方式由有氧氧化供能为主开始转向大量动用无氧分解供能的转折点,常以血乳酸值为4毫克分子/升时的对应运动强度为标准,用最大吸氧量利用率来表示.在这个程度上恰是吸氧量与肺通气量失去线性相关的点.但是在我国地市级以下的运动队及普通中小学业余体育训练中,由于条件所限,难以准确地掌握运动训练的无氧阈强度,使之以较小的生理代价取得较大的训练效果.为此,作者通过50名12岁至16岁男少年的运动试验,测得不同年龄和不同训练史男少年在无氧阈强度运动时的脉搏频率,以供体育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7.
利用乳酸阈强度-心率法设计身体训练方案,探讨乳酸阈强度训练提升心肺机能和改善身体成分的作用。采用渐增负荷进行乳酸阈运动实验,依据Stegmann和Kinderman等方法绘制个体血乳酸-强度动力变化曲线,标定乳酸阈,并获取所对应的心率值,确定靶心率及训练方案;受试者据此进行10周训练;进行实验前后身体成分、肺活量、最大摄氧量等指标的对比分析。实验组10周训练后,体脂率显著下降,瘦体重和肺活量、最大摄氧量显著提高;对照组无明显变化。10周乳酸阈强度训练可显著改善男青年的身体成分和心肺机能,有利于他们整体体质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8.
耐力是人体最基本的身体素质之一 ,有氧耐力又是耐力的基础 用接近无氧代谢阈的速度进行持续跑训练是发展有氧耐力的有效方法 持续跑时 ,练习强度控制在血乳酸值 30mg % - 33mg % ,心率 2 7次~ 2 8次 /10秒的跑速 ,能最大程度地提高有氧耐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进一步探讨高原训练负荷强度的掌控和机能状态的评定.方法:以我国3名优秀游泳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对其赛前3周多巴(2366米)高原训练期间血乳酸(BLA)、血红蛋白(Hb)、白细胞(WBC)、血尿素(BUN)、肌酸激酶(CK)等生理指标进行研究.每周强度课后即刻采指血,测试血乳酸(BLA)值.每周一清晨空腹取静脉血3mL测试血红蛋白(Hb)、白细胞(WBC)、血尿素(BU)、肌酸激酶(CK)值.高原初期和末期取晨空腹静脉血2mL测试睾酮(T)值.结果:由训练期间强度课的血乳酸等指标的监测可知本次训练是逐渐增加负荷强度的大强度训练.3周高原训练Hb、WBC、BUN、CK等指标呈高—低—高的变化,睾酮(T)值高原末期低于初期.结论:优秀运动员在高原低氧环境进行大强度大负荷训练是积极可行的,各项生理指标在正常的变化范围内.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自行车邀增负荷运动试验和运动现场乳酸阈的测定,对高原女子公路自行车运动员的无氧阈和最大吸氧量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通气无氧阈时对应的心率(137次/分)低子乳酸阈(4mM/L)时的心率(153次/分)。最大吸氧量的绝对值(2.8L/min)和相对值(47.4ml/kg.min)分别比平原运动员低222%和22.9%,但与平原运动员高原训练期间的测试值比较,上述差异消失。在相同最大吸氧量条件下运动时,高原运动员完成的最大功率(251W)低于平原运动员(274W)。  相似文献   

11.
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及数理统计法,分析中国赛艇女子轻量级双人双桨队员里约奥运会赛前水上训练内容与负荷特征.研究发现:①中国赛艇女子轻量级双人双桨队员里约奥运赛前训练(9周)分为强化期和适应期,其中强化期为赛前加量阶段,适应期为赛前减量阶段.②强化期与适应期水上训练以乳酸低于4 mmol/L的有氧训练为主,适应期不安排最大速度训练,而增加有氧训练.③强化期与适应期每日训练时间变化服从正太分布,且强化期休息日少,训练密度大,通过每日训练时间的增减变化来消除疲劳,调整状态.④强化期与适应期水上训练以小强度为主,乳酸阈强度为辅;此外,强化期每周水上小强度与乳酸阈强度训练高度相关,呈现一主一辅的交替变化特征,且在强化期开始与结束阶段以及适应期均以小强度为主,乳酸阈强度为辅开展训练.结论:赛前水上训练内容和负荷安排相对合理,运动员能在比赛中较好地发挥自身水平,但仍存在冲刺较晚、桨频慢和速度不足的问题,建议在训练中增加小强度和大强度的水上训练比例,逐渐逼近"两极化模式".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有氧耐力训练、亚极量强度训练和超极量强度训练对血乳酸影响的分析,探讨了提高人体耐受最大血乳酸浓度能力的方法。籍以此提高抗疲芳强度能力和运动成绩,无疑对运动实践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讨了有氧运动训练和无氧运动训练对人体在不同功能状态下活性氧(ROS)生成及其清除体系中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的影响,分别对12名从事有氧运动训练和12名从事无氧运动训练的高水平运动员及其12名普通大学生进行了相关指标测试,结果发现:安静状态时,有氧训练组的GSH含量明显低于无氧训练组和对照组(P<0.05),ROS,GSH-PX活性无组间差异(P>0.05);定量负荷后3项指标均无组间明显差异(P>0.05);力竭性运动后,有氧训练组GSH含量又明显低于无氧训练组和对照组(P<0.05),而GSH-PX活性则显著高于无氧训练对机体ROS代谢水平无明显影响,有氧训练能有效降低血清中GSH含量,提高机体力竭性运动后血清中GSH-PX的活性,其机理尚不清楚。  相似文献   

14.
对枣庄学院参加2006年山东省大学生运动会中长跑队的8名男运动员运动后的血乳酸、血尿素等指标进行了测试,采用数理统计、实验研究等方法对测试数据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量化分析.从结果看,运动员完成相应负荷强度后即刻至次日晨(12小时后),血乳酸和血尿素水平均高于运动前安静值(P〈0.01),表现出与负荷强度和负荷量的高度相关性和个体差异.依据上述指标及时更正训练方案,结果表明:血乳酸与血尿素指标的联合应用能较准确监测运动员的机能状态和训练水平,从而科学地指导训练.  相似文献   

15.
卢洪利  孙慧峰 《科技信息》2009,(10):194-195
利用血乳酸指标对女子拳击运动员无氧代谢能力进行评定,为教练员指导运动员的训练以及相关生理生化指标的应用和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二次跑台试验法,测试运动员运动前后血乳酸指标值;通过观察法,跟踪拳击运动员训练;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对所得数据进行数理分析。结果:拳击运动员安静时有6名队员的血乳酸值高于正常范围,定量负荷下以及极量负荷下,运动后血乳酸值明显升高且极量负荷下血乳酸峰值基本上出现在运动后的第三分钟到第五分钟。同时运动员的血乳酸指标值个体差异明显。结论:运动员所取得的成绩并不是由单一的血乳酸指标决定的,而是其身体机能和比赛时心理素质等多种因素的综合结果。  相似文献   

16.
研究负荷后放松活动强度对恢复效果的影响,选择血乳酸作为评定恢复效果的指标.通过研究表明:放松活动强度影响血乳酸清除速率,在血乳酸清除速率方面,中、小强度具有明显优势.血乳酸下降血线的特征,反映了血乳酸浓度与其清除速率、恢复时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研究负荷后放松活动强度对恢复效果的影响,选择血乳酸作为评定恢复效果的指标。通过研究表明:放松活动强度影响血乳酸清除速率,在血乳酸清除速率方面,中、小强度具有明显优势。血乳酸下降血线的特征,反映了血乳酸浓度与其清除速率、恢复时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急、慢性有氧运动后大鼠血液白介素IL-2和IL-6的变化情况,探讨运动后白介素的应答、适应性反应.方法:120只3月龄SD大鼠随机分为急性运动组和四周运动组,跑台速度为25m/min的恒定负荷.各组运动前、运动后即刻和运动后3h取血,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大鼠血液中IL-2和IL-6的变化情况.结果:1、一次急性运动后,与安静对照组相比,IL-6的浓度在运动后即刻、运动后3h均出现升高的趋势,但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IL-2浓度的变化与IL-6相似,运动后即刻有所下降,3h后虽有回升,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2、4周有氧耐力运动对白介素的影响:1周有氧耐力训练后,WK1-B,WK1-A,WK1-3h与C组相比,大鼠血液中IL-6的浓度显著升高,差异非常显著(P0.01).WK1-3h组与WK1-B组相比,IL-2的浓度有明显升高(P0.05),而与WK1-A组相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有氧耐力运动两周后,WK2-B,WK2-A和WK2-3h组大鼠的IL-6水平与C组有显著的升高(P0.05).两周的有氧耐力使IL-2浓度在WK2-B组较C组有明显的升高现象,差异非常显著(P0.01).WK2-A组与C组相比,IL-2浓度变化不明显(P0.05).WK2-3h组与WK2-B组相比,IL-2浓度有显著升高(P0.05)第三周和第四周大鼠IL-2和IL-6的浓度变化不明显,与安静对照组相比,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一次性有氧运动对大鼠白介素的影响不明显,白介素在急性运动后的变化情况与运动强度大小可能有关.周期性有氧耐力训练促进大鼠机体产生良好的适应性,白介素呈"升高-下降"的变化趋势,1-2周是免疫应激阶段,3-4周大鼠机体实现了良好的免疫调节,处于适应阶段.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高原递增性负荷训练对女子中长跑运动员摄氧、运氧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备战2017年全运会的6名山东省田径队优秀女子中长跑运动员为研究对象,于冬训期间进行高原递增性负荷训练,为期5周.于训练前后采用意大利柯世迈心肺功能测试系统测试运动员的心肺功能(经典的布鲁斯方案),采用血常规测试运动员的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结果:训练后,运动员的VO_2max增大,但无显著性变化(p0.05).但最大相对摄氧量、VO_2/HR高于训练前,VO_2max心率低于训练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运动员的无氧阈(AT)、AT心率高于训练前,AT时间长于训练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运动员高原训练结束后的RBC,HB,HCT逐渐降低,但与训练前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运动员高原训练结束后1周的RBC,HCT高于训练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原递增性负荷训练能够提高女子中长跑运动员的心肺适应能力,增强机体摄取氧和运输氧的能力,提高运动员的有氧代谢能力.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不同强度有氧训练16周对高血压患者血压及血浆内皮素-1的影响规律.方法:26名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经预试验后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进行中等强度的持续有氧练习(CE组)和较大强度的间歇有氧练习(IE组)16周,分别于训练前、后期测定安静血压及外周血浆内皮素-1.结果:经16周的练习两组高血压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显著降低(P0.05),但CE组对脉压差的影响不明显(P0.05),IE组则可以使脉压差明显下降(P0.05);CE组的训练后血浆内皮素-1浓度下降(P0.05),IE组训练后血浆内皮素-1浓度显著下降(P0.01),两组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对较大强度的有氧练习适应良好,训练后血压下降,血浆内皮素-1的浓度下降.高血压患者进行较大强度的有氧练习是可行并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