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古代滇越国为西汉司马迁记录到的国家,我国史学界普遍认为滇越国为傣族先民所建,并认为其中心在今腾冲。随着研究的深入,部分中外学者对此提出了不同看法,有的认为滇越为印度阿萨姆地区的盘越国,有的认为滇越就是后来缅甸境内的骠国。结合国内外学者已有研究成果,从滇越国下落、腾越一名产生的时间、两汉时云南民族分布和迁徙态势、傣族西征史等方面进行研究,可以看出:滇越国并不位于今腾冲、德宏州和邻近地区,也不是傣族先民建立的国家,滇越国应该就是南北朝文献所载的印度东北部的盘越国。  相似文献   

2.
黎源新探     
海南岛上有丰富的考古文化遗存,证明这里很早就有人类的活动,根据文献及华南地区古代百越各支系活动的情况,黎族先民是海南岛上的最早居民,与古越人有密切关系,随着中央王朝对这里统治的加强及其他民族上海岛,黎族文化也获得了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宣威境内已发现的三个新石器时代洞穴遗址都具有以夹砂灰陶为主,以罐、碗和圈足器为组合,石器中有肩、有段器形等相同的文化特征,并与邻近地区新石器遗址有一定的渊源关系,这些特征表明,宣威新石器文化的族属应为百越民族。  相似文献   

4.
百越是对我国东南和南方古代民族的泛称,与今天壮侗语族的各民族有亲缘关系。文身是百越族裔的一个重要文化特征,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梳理了百越文身历史的演变,并概述了百越文身的意义,认为百越文身历史及意义的演变与汉文化的南向扩张密不可分,从实用的驱邪避害说转向作为符号运用的多元阐释之路,正是不断吸收汉文化的一种表现。  相似文献   

5.
三峡地区及清江流域使用釜的历史源于新石器时代的城背溪文化和大溪文化,在夏、商、周时期的早期巴人遗存中则大量出现,战国到两汉以后出土的铜釜和铁釜则是釜文化的延续和发展.釜是早期巴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器物,对后世的土家族文化产生过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6.
引证国内外考古的已有成果,通过对青州西辛古墓出土的金环首刀柄纹饰图案与斯基泰文化现象器物进行比对,列举了青州西辛古墓出土的金环首刀柄纹饰表现的艺术特点与具有草原文化特点的斯基泰文化器物的相同点,以及对青州西辛出土的银豆盒艺术造型所具有的栗特艺术特点进行研究,阐述古青州文化与草原文化之间的联系,从而推断出古青州曾是草原丝绸之路的终点。  相似文献   

7.
文章论述了以横山寨为中枢起点的百越古道的功能与作用及其深远的历史意义。百越古道上的民族与文化,是促进民族文化互动与交流,促进经济发展和民族融合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8.
民俗器物文化是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了鲜明的地域文化和民族个性。文章以西藏博物馆民俗文化展厅的民俗器物为研究对象,揭示民俗器物定名的科学规律,展现藏族民俗器物在每一段历史生活中的价值,为进一步对藏族民俗器物进行分类与定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从客家服饰看其文化与南方民族文化之融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客家”是汉民族的一大支系。自秦汉以来,尤其是西晋以后,客家先民大量从中原不断向南迁徒,在漫长的迁徒过程中,与百越诸族相互交流,相互融合,形成独具特色的客家族群。客家人的服饰不仅保留了中原汉族服饰之特点,同时体现出南方民族服饰之特征。客家文化与南方少数民族文化的相互影响,使两者的服饰呈现多元文化因素。  相似文献   

10.
生活在中国南方的壮侗两个少数民族都同是百越民族的后代 ,具有百越民族的文化特征。壮侗两个民族具有相同的神话传说 ,这都体现了壮侗民族文学具有同源的特点。但随着社会的发展 ,到了唐朝以后 ,壮侗文学开始分流 ,壮侗民间文学各有千秋 ,备具特色 ,而侗族文人文学确又不敢望壮族文人文学之项背。两个民族文学同源不同流 ,可以互为他山之石  相似文献   

11.
"百越古道"是连接中国西南至南亚"茶马古道",是通往中国东南出海口和东南亚的古老通道。这条古道不仅是经贸之路,也是民族迁徙和交流往来之路。历史上,中国南方民族通过这一古道向东南亚扩散。我国南方与东南亚有20多个民族是"同根生的民族",还有很多民族是"跨境民族",这一民族关系格局的形成与这一古道密切相关。百越古道源远流长,先秦时期,西南、华南与东南亚和大洋洲交往频繁,为古道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秦汉时期,百越古道初成格局。三国至唐宋,是百越古道大发展和鼎盛的时期。元至民国时期,百越古道继续发展与变革。解放后,百越古道获得了新生和繁荣。百越古道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为中国走向东南亚、走向世界,发挥了重要作用。文章通过追溯历史,考察百越古道在上述各个历史时期的发展面貌。  相似文献   

12.
东周时期玉器进入发展高峰期,不仅在社会礼制文明的进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还表现了承上启下的审美意识和艺术追求。越国作为春秋时期最后一个霸主,在文化艺术方面的发展体现出独树一帜的风格。以江苏无锡鸿山越国贵族墓葬出土的48件玉器为主要研究对象,在对其纹饰与形制整体把握的基础上,归纳出三点艺术特征:在静态的雕琢中追求动势,对线的提取与开放式韵律的追求,镂刻工艺与虚实相生的审美意境。越人正是通过这些纹饰与造型特征建构起属于自己的一套文化语境,进而呈现出独特的审美意识及艺术追求,表达了生命意志的张扬及人与自然万物的和谐之境。  相似文献   

13.
萨满文化蕴涵着北方先民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逐渐形成的思想观念,积淀着先民的探索自然坚强的心理意识,融会了先民们创造的原始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保留了丰富多样的原始文化。从原始文化研究的角度看,萨满文化遗存无疑是北方远古社会极其珍贵的"活化石",再现着原始文化的基本面貌。  相似文献   

14.
赵序茅  马鸣 《大自然》2013,(4):63-65
鹰猎,即驯养猛禽进行捕猎,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4000年前,中亚的一些民族就有养鹰、驯鹰的习俗;远古文化遗存的岩画或图腾中也存有先民驯鹰和狩猎活动的相关记录。随着时代的变迁,鹰猎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近年来,由于民族、区域和文化等因素的不断变化,鹰猎文化再次得到了世人的关注。在猛禽等珍稀动物受到法律严格保护的今天,捕鹰、养鹰和驯鹰却可以"法外开恩",有些地方甚至因此成为"鹰猎之乡"或"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5.
中国稻作文化起源于长江流域和南方地区,然后传播到了北方、东南亚和南亚以及世界上其他地区。考古发现揭示,中国南方地区人工栽培稻的起源显然是多源的,不仅与野生稻的分布资源有关,也与百越族群的栖息繁衍活动区域密切相关,透露了百越族群很可能就是最早驯化野生稻的先民。中国稻作文化中的内涵极其丰富,直接影响到了很多民俗的形成。  相似文献   

16.
2002年韦冬萍等在对76面越南出土铜鼓及18件相关物件样品进行铅同位素测定时,用电子探针的方法进行了成份分析,但只作了单点测试.2005年孙淑云等采用扫描电镜能谱仪无标样定量法对75面越南铜鼓及越南出土的13件其它相关器物样品进行了成份检测,结果显示与中国广西、云南出土铜鼓相比成份基本相同,但广西、云南铜鼓中锡青铜鼓占的比例高于越南铜鼓.而含砷铜鼓越南较中国数量多而且集中出土于平定.金相组织检测结果显示,越南铜鼓金相组织与中国铜鼓相似.从技术角度进一步提供了中、越古代铜鼓文化的交流传播的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17.
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是一处早期蜀文化古遗址群,在七十余年的发掘历史中,先后出土文物数千件。其中出土的具有音乐声学性能的器物,与战国时期蜀乐器和商代乐器之间有相似之处,并表现出蜀音乐文化自身的特征。通过考证与分析研究,这些器物的乐器功能浮出水面。  相似文献   

18.
雒越民族的族称是百越民族史研究的主要课题之一。雒越,又名骆越、貉越。关于"雒越"族称的起源,历代学者众说纷纭,但由于都没有找到其本义,所以至今没有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本文将对雒越之"雒、骆、貉"等字的起由的各种观点作逐一分析,并提出一种新的解释,以翼能为研究中国南方古代民族史及东南亚史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侗族生态智慧与技能漫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侗族是我国南方人数较多的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湖南、贵州、广西三省区的比邻地带。据史书记载,侗族出自我国的古百越民族。这是一个典型的濒水民族,秦汉时的典籍将他们称为“诸越”、“雒越”或“百越”,并提到他们凭借平原河网以渔猎为生,同时也从事粗放耕作。《淮南子》  相似文献   

20.
越南铜鼓和其他器物成份分析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2年韦冬萍等在对76面越南出土铜鼓及18件相关物件样品进行铅同位素测定时,用电子探针的方法进行了成份分析,但只作了单点测试.2005年孙淑云等采用扫描电镜能谱仪无标样定量法对75面越南铜鼓厦越南出土的13件其它相关器物样品进行了成份检测,结果显示与中国广西、云南出土铜鼓相比成份基本相同,但广西、云南铜鼓中锡青铜鼓占的比例高于越南铜鼓,而舍砷铜鼓越南较中国数量多而且集中出土于平定.金相组织检测结果显示,越南铜鼓金相组织与中国铜鼓相似.从技术角度进一步提供了中、越古代铜鼓文化的交流传播的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