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令M_1,M_2,M_3是射影平面的任意射影直线u上的三个点,M是M_1,M_2,M_3的第四调和元素。若M_1,M_2,M_3是独立变量,则M是M_1,M_2,M_3的函数。用M=f(M_1,M_2,M_3)表示之。这篇文章将证明函数M=f(M_1,M_2,M_3)的连续性。 在射影平面的任意射影直线U上,讨论三点M_1,M_2,M_3。设M是这些点的第四调和元素,即配偶M,M_3与配偶M_1,M_2调和共轭。约定用记号M=f(M_1,M_2,M_3),且读作M是三个点M_1,M_2,M_3的函数。 在H.B.叶非莫夫(Н.В.E_(φиμοв))著,高等几何学第三版第五章(裘光明译,高等教育出版社,1954年版),提出了下面重要的定理。 函数M=f(M_1,M_2,M_3)对于任何位置的点M_1,M_2,M_3连续。 该书仅考虑了特殊的情况,本文给出此定理的证明。  相似文献   

2.
通过室温固相法合成M2P2S6(M=Mn,Ni)层状结构材料,经XRD,SEM,EDS,IR和TG进行表征.结果表明,Mn2P2S6由粒径为40~50 nm的纳米球堆积而成,Ni2P2S6由不同大小粒子组成块状结构.将M2P2S6(M=Mn,Ni)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进行电化学测试表明,M2P2S6(M=Mn,Ni)的首圈放电比容量分别高达800 m Ah/g和911 m Ah/g,说明M2P2S6化合物可能是一个潜在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1  相似文献   

3.
H·H·Andersen证明了若G是A_2型,α,β表两个素根,λ∈X(T),r=<λ,α_v>,S=(λ,β~v>. r,S满足条件则射影簇G/B上线丛L(λ)的第一上同调群H~1(λ)是首权为λ aPβ的不可约模。本文证明了,若λ满足条件(Ⅰ),L(λ)的第二上同调群H~2(λ)不可约当且仅当r S 2=0。同时证明了,若λ满足条件则H~2(λ)不可约。而H~1(λ)是具唯一单子模S(λ aPβ)的可约模,且 dimS(λ aPβ)<-(?)(L(λ))相似文献   

4.
设S_n和T_n分别是X_n={1, 2,…,n}上的对称群和全变换半群.对1≤r≤n,令T(n,r)={α∈T_n:|im(α)|≤r},则T(n,r)是全变换半群T_n的双边理想.对1≤r≤n-1,考虑半群T_(n,r)=T(n,r)∪S_n,得到了半群T_(n,r)的极大子半群S有且仅有两类:S=T_(n,r)\[τ_i](1≤i≤p=p_r(n))和S=T(n,r)∪G,其中G是群S_n的极大子半群.同时,证明了半群T_(n,r)的极大子半群和极大正则子半群是一致的.所得结果推广了已有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本文给出了圈C4的(S(t r+1),S(t r+2),S(t r+1),S(t r+2))-冠的定义,讨论了圈C4的(S(t r+1),S(t r+2),S(t r+1),S(t r+2))-冠的优美性,用构造性的方法给出了圈C4的(S(t r+1),S(t r+2),S(t r+1),S(t r+2))-冠的优美标号.  相似文献   

6.
对极小圈模对的性质及用它陈述二元域拟阵的特征进行了研究.首先证明了若M是在E上的二元域拟阵,则V(C0(M))是V(n,2)的一个子空间.其次证明了C1,C2是极小圈模对的充分必要条件,得到的主要结果有:证明了极小圈模对命题的逆命题是正确的,由C1,C2∈C0(M)∈C0(M)都有 C1ΔC2∈C(M)得到一系列用极小圈模对(C1,C2)表达的二元域拟阵M的特征,由此极简单地证明了命题7(White 1971).  相似文献   

7.
设(M,T)是一个带有光滑对合T的光滑闭流形,T在M上的不动点集为F={x︱T(x)=x,x∈M},则F为M闭子流形的不交并.证明了当F=P(2m,2m)∪P(2m,2m+1)(m≥3)时,有且只有下列两种情形对合(M,T)存在:(1)w(λ1)=(1+a+b)2m+2,w(λ2)=(1+c+d)2m+1;(2)w(λ1)=(1+a)(1+a+b),w(λ2)=1+c+d,其中:λ→F=λ1→P(2m,2m)∪λ2→P(2m,2m+1)是F在M中的法丛,且λ→F与λ1→P(2m,2m)不协边;a∈H1(P(2m,2m);Z2),b∈H2(P(2m,2m);Z2),c∈H1(P(2m,2m+1);Z2),d∈H2(P(2m,2m+1);Z2)是生成元.  相似文献   

8.
关于圈C_n的(r_1,r_2,…,r_n)-冠(n=7,8)的优美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给出了圈Cn的(r1,r2,…,rn)-冠的定义,讨论了(当n=7,8时)圈Cn的(r1,r2,…,rn)-冠的优美性,用构造性的方法给出了(当n=7,8时)一些特殊的圈Cn的(r1,r2,…,rn)-冠的优美标号。证明了(当n=8时)一些特殊的圈Cn的(r1,r2,…,rn)-冠是交错图。  相似文献   

9.
随着正交试验法的普及推广,正交表的构造问题进一步引起人们的注意和兴趣。用差集法构造L_(λP(?))(P~(λP+1))型正交表,开始于R.C.Bose和K.A.Bush,他们证明了:有了差集D(2P,2P,P,2)可以很容易构造出L(?)(P~(2P+1))型正交表。因此,构造此种类型的正交表,关鍵在于构造出差集D(2P,2P,P,2)。资料[1]给出了对P为6n-1  相似文献   

10.
证明了具有光滑对合T的(4n+2m+2+k) 维闭流形M,如果对合的不动点集为F=P(2m,2n+1),其中2m≥8,2n≥2m,k>0,则(M,T)协边于零.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追踪观察患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双重急性变(M2a,M2b)的诊断及治疗过程,以期对慢粒急变有更深入的了解.方法 对患者整个病程给予追踪记录.结果与结论 通过对患者病程的诊断、治疗和观察,进一步研究和探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变机制及基因、染色体的结构变化.  相似文献   

12.
测定了标题3个化合物乙腈溶液的电子光谱,应用简化为Oh对称性的配位场理论以解释其d-d跃迁光谱,计算出化合物中有关金属离子的配位场参数,发现四核物中不同结构环境的相同金属离子能敏感地在谱学性质上反映出其差异。  相似文献   

13.
14.
关于M_1-空间     
1961年,J. Ceder引入M_i-空间(i=1,2,3)。由定义,M_1→M_2→M_3。G. Gruenhage和H. Junnila独立地证明了M_3→M_2。至于是否M_3→M_1是一般拓扑学中最困难的经典性问题之一,至今尚未解决。本文介绍了这一问题以及M_1-空间性质的最新研究成果,包括作者和他的学生们的一些结果。  相似文献   

15.
本文叙述了孕性程度不同的大豆M_1及后代各性状的相关统计性分析结果.结果表明,可供用作M_1代生物损伤指标的植株性状与M_1代各性状间的相关关系比较复杂。M_1主要产量性状及一粒英率与M_2各性状简单相关性显著,但多元相关性显著则甚少.因此,很难以一、二个简单明确的M_1损伤指标来预测后代的突变情况,对辐射后代材料应早期开始多性状和连续性选择。  相似文献   

16.
本文证明若干关于Mi空间的映射定理,作为推论,得到以下定理:散布(Scattered)分层空间是属于类的空间。  相似文献   

17.
本文给出(h_0,h,M_0)—全局稳定性定义及(h_0,h,M_0)—有界性定义,并用Liapunov函数给出判别准则,所得结果补充了[1]且推广了[2]、[3]的相应结果。  相似文献   

18.
主要利用向量Lyapunov函数方法及比较定理给出了微分系统的(h_0,h,M_0)-一致稳定性与(h_0,h,M_0)-一致渐近稳定性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ThemolecularorbitalinvestigationofthemetaltriplybondedcompoundsM_2X_2(NMe_2)_4LiMing,FuWentao,DengChuanyue(DepartmentofChemi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