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我国高等教育学费的历史沿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经过梳理将高等教育的学费历史按时间顺序分为以下六个阶段:从1898年至1905年,我国实行免费教育制度;1906年至1948年,高等教育实行有偿教育制度;1949年至1988年,免费高等教育时期重新来临;从1989年到1996年是高等教育学费制度改革试行阶段;从1997年至2000年,是收费快速增长时期;2001年至今是收费制度的稳定和完善时期。目前,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有史以来最高学费标准阶段,但今后如何走入健康、科学、法制的轨道,则值得我们继续探索。  相似文献   

2.
从1912年初到2012年初这一百年间,中国历史可以划分为治阶段;1978—2011:经济阶段。随着2011年十七届六中全会的召开,文化是这一时期的主旋律。三个阶段:1912—1949:军事阶段;1949未来三十多年将会是文化大发展大繁荣1978:政的阶段,  相似文献   

3.
半殖民地和半封建是两个不同的学术概念.半殖民地指的是一个国家的主权遭受损害的程度,其中,国家主权遭受损害最为严重的时期可以称为深渊或深渊的谷底.如果把中国近代史放在1840年到1949年这样一个完整的时段来考察,中国半殖民地深渊的谷底不是如有的学者所说的在20世纪前20年,应当是在1931年至1945年日本侵华战争时期,因为这一时期正是中国近代主权遭受损害最为严重的时期.至于半封建,则不存在深渊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西方逻辑在中国近代时期(1840—1949年)的第二次东渐,对这一时期中国哲学的发展产生了显著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逻辑东渐促成了当时哲学观念的新变化;第二,逻辑东渐为哲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视域和方法;第三,逻辑东渐诱发了“逻辑哲学”这一全新的学术研究方向和研究领域出现。西方逻辑东渐对中国近代时期哲学革新所产生的积极影响,标志着这一时期的知识分子对中国新文化建设蓝图的一种有益探索——妥善处理古今中外人类历史上所产生的进步文化成果,扬长补短,择优而从。  相似文献   

5.
由从事数学教育六十多年的数学教育家魏庚人教授主编,李俊秀、高希尧参加编写的我国第一部数学教育史专著——《中国中学数学教育史》第一卷,即将由人民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这部专著系统地介绍了自1862年晚清设京师同文馆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共八十多年间中学数学教育的发展史实,以及各个历史时期  相似文献   

6.
数学课程标准的国际比较与新世纪数学教育本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研究了九个国家或地区数学课程标准的特点,并以此为基础,从数学教育价值的拓展,数学教育目标的多样性及兼容性,数学过程和教育技术的重要性三个方面,进一步分析了新世纪数学教育的本质和数学教育改革中应把握的指导思想,主导方向及主要问题,为我国国家数学课程标准的研制及重庆地区实施对策研究提供参考思路。  相似文献   

7.
如何使我校培养的专科层次的小学数学专业的师范生走出校门后,能适应数学课程改革的发展要求,一个重要方面就是针对原课程设置的不足进行改进和优化,从以下五个方面来制定具有特色的专业新课程方案:一、强化数学专业课程;二、夯实通实教育课程;三、重视教育专业课程;四、强化教育实践课程;五、增加自主选修课程。  相似文献   

8.
我国数学课程改革是国际数学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各国关心中国数学教育的发展,我国也应该关心世界各国的教学改革,从中获得对我国数学教育有益的启示。综上所述,世界各国数学课程发展的成果显著,面临良好的机遇,也面临严峻的挑战。我国数学教育要面向中国实际,努力赶上世界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9.
1911年至1949年是<歧路灯>传播的第二时期,它的开始,是以现代印刷技术的介入为标志的.这一时期,<歧路灯>的传播主题渐趋多元,除了承续第一个传播时期"教育"、"淑世"的思想外,"商业利益"、"传统文化的复归"也成为了传播的主题元素.  相似文献   

10.
青藏高原历史地理研究作为区域历史地理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较强的典型性.自1912年起的近百年间,其学术研究进展在大的阶段性发展方面,可分为民国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后两个阶段,而民国时期又可分为1912-1932年的初创时期和1933-1949年的初步发展时期两个时段;建国后,可分为1950-1965年的继续发展时期、1966-1977年的严重受挫时期、1978-1989年的恢复发展时期和1990年到现在的快速发展并渐呈繁荣之势四个时段.我们简要探讨了各个时段的成绩与不足,对未来的发展走向提出了一些粗浅的看法,希望助益干青藏高原区历史地理研究.  相似文献   

11.
12.
对国民政府时期汽车制造与研究的情况进行考察.结果表明,在国民政府时期,我国机械工程技术人员曾进行过汽车和车用发动机的仿制与研究工作;一些官僚资本家、民族资本家曾开办过汽车制造厂,仿制、组装过汽车;国民政府曾制订过很好的发展汽车的计划,并积极付诸实践;国立清华大学、国立交通大学等学校开设了汽车工程课,以培养相应的工程技术人才.但囿于当时特殊的历史环境与条件,这些努力并未能在我国真正建立起汽车工业.  相似文献   

13.
图书馆管理是图书馆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代表了图书馆在整个社会体系中的影响力。自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后,西方的图书馆管理思想逐渐传到中国,使得中国的藏书楼逐渐向社会开放,形成近代的图书馆,图书馆管理从过去的经验管理到现代的科学管理、系统管理过渡。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论述了1912—1949年这个历史阶段中国图书馆管理思想的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30年代,陈独秀因反对国民党的“一党专制”和不抗日政策,被国民党当局逮捕,并被判处危害民国及叛国罪。针对这一“莫须有”的罪名,陈独秀根据宪政学说,进行了有力的抗辩。陈独秀的抗辩进一步激发了人们的宪政意识,加剧了人们对国民党当局的反感、蔑视和冷漠。  相似文献   

15.
自从1949年以来,在我国大陆正式出版的绝大多数中国文学史、分体断代史、分体文学发展史、古代文学作品选等书籍,都把中国近代文学分期的上限定在1841(或1840)年。应该看到,这种划分方法,显然直接受到历史学分期的影响,并不适合文学分期的客观情况,同时也是长期以来极左思潮在古代文学研究领域泛滥的结果,对研究清一代文学有百害而无一利,中国近代文学分期的上限只能定在1912年。  相似文献   

16.
袁世凯政府于1915年5月9日承认了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遭到全国人民的一致反对。5月9日就被确定为国耻纪念日。《申报》作为近代中国第一大报,就社会各界对“五九国耻日”之纪念进行了详细报道并发表了许多评论。从中可知,民国时期我国对“五九国耻日”的纪念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兴起阶段(1915—1918)、高涨阶段(1919—1931)、衰退阶段(1932—1949)。兴起阶段,在对待“五九国耻日”纪念的态度方面,学界超过政界、商界,一枝独秀;高涨阶段,随着1919年《凡尔赛和约》的签订,1923年日本租借旅顺、大连到期却拒绝归还,1928年5月3日的济南惨案而形成三个小高潮,国民党中央党部及各地方党部、工商界、各社会团体、学界等多方力量积极参加,《申报》还用广告形式反映了社会各界对“五九国耻日”的纪念;衰退与九一八事变和七七事变有关,国民党政府废止了“五九国耻纪念日”,设7月7日为纪念日,此后《申报》这方面的报道也逐渐减少。以“五九国耻纪念日”为代表的国耻教育激发了爱国情感,振奋了民族精神,对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中国的邮政视察制度有着悠久的历史。到了民国时期,邮政视察制度日渐成熟。表现在:逐步建立健全了视察机构,加强了邮务视察人员的相关立法,进而促进了中华邮政的财务管理。比起传统的邮政视察制度,是历史的进步。  相似文献   

18.
在农业垦殖影响下,民国时期川西北传统牧区有所收缩,农业区和半农牧区范围得到扩展,农牧结合趋于紧密。畜牧业生产受社会环境影响而有所起伏,畜牧业技术进步缓慢,牲畜及畜产质量下降。近代化处于萌芽和初步发展状态,管理经营不善,畜牧业经济效益低下,部分草场退化,牧区纠纷频繁严重。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代数学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期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在此期间,涌现出了诸如赵爽、刘徽、张丘建、祖冲之、祖日恒等中国数学史上的大家,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但这一时期又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乱世,高峰期出现在乱世引起了许多人的困惑.该文从中国数学的自身发展、学术思潮、社会政治、士人心态等诸方面进行了一些探析,揭示数学发展的高峰在此期间出现的历史必然性.  相似文献   

20.
麦克法夸尔与费正清主编的《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49—1965年》基于其特殊的历史观和研究方法,依据“王朝循环”的理论,从政治学角度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看成一个延续不断的整体,新中国的历史在他们眼中自然就成为了封建王朝史的延续,不仅逻辑上说不过去,在情感层面和理论层面也是为新中国历史研究工作者所难以接受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