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标题化合物分子式为C_(26)H)(18)O_2N_2Br_2Co,空间群A2/a,a=11.740(5),b=8.935(2),c=21.752(8)(?),β=95.80°(4),V=2269.9(?)~3,Z=4,M=609.20,Dc=1.789cm~(-3)。结构研究结果表明,中心原子Co处于二重轴上,与二个双齿配体的二个氧原子和二个氮原子配位,形成变形四面体构型,其中Co—O键长1.873(?),Co—N键长1.994(?)。  相似文献   

2.
在溶剂热体系下,2-(4-吡啶基)-1氢-4,5-咪唑二羧酸(H_3L)与氯化钴反应合成了具有开放骨架结构的配合物{[Co(HL)(CH_3CH_2O)](H_3O)}_n.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它结晶于四方晶系I4_1/a空间群(No.88),晶胞参数为:a=b=1.897 70(3)nm,c=2.489 5(8)nm,β=90°,V=8.965(4)nm~3,Z=2.其中,Co(Ⅱ)离子以八面体构型CoN_3O_3与3个HL-基团的N和O原子配位,有机配体HL-以T-型配位模式提供3个N原子和2个O原子与3个Co(Ⅱ)离子配位,形成了3,3-连接的开放骨架结构,同时对配合物的红外光谱、热稳定性和磁学行为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3.
考虑多重线性模型: Y_(×p)=Xβ_(××p)+ε_(×p) (1) 本文研究模型(1)下多组数据对最小二乘估计的影响大小问题,给出了探测强影响点集的两种度量及其化简式,并得到了富有意义的统计解释。第一种度量记为:S_I,其定义如下: S_I=tr[(β—β_(I)’x’x(β—β_(I))]其中:β=(x’x)~(-1)X’Y,β_(I)=(X’_(I)X_(I))~(-1)X’_(I)Y_(I),X_(I),Y_(I)分别为由X,Y剔除掉第i_1,…i_m行所得矩阵。  相似文献   

4.
用磁控溅射法在Si(100)基片上沉积不同厚度的Co底层,在Co层上先用溶胶-凝胶(sol-gel)法旋涂原始溶液,再经H2还原获得FeCo/SiO_2薄膜,并用X射线衍射仪测试样品的晶体结构,由振动样品磁强计(VSM)表征薄膜的磁性质.结果表明:随着Co底层厚度的增大,FeCo的晶面取向由(110)逐渐转变为(200);当Co底层厚度为10nm时,I(200)/I(110)值最大,即FeCo(200)择优取向最强,同时薄膜平行膜面的饱和磁化强度最大,矫顽力最小,即Co厚度增加有利于改善薄膜的软磁特性.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用△-(-)_D-[Co(en)_2(C_2O_4]~+及∧-(+)_D-[Co(en)_2(C_2O_4)]~+拆分NH_4(dL-BCS)的方法,制得了两种难溶非对映异构体盐的单晶:△-(-)_D-[Co(en)_2(C_2O_4)](d-BCS).3.5H_2O(Ⅰ)与∧-(+)_D-[Co(en)_2(C_2O_4)](L-BCS)2.5H_2O(Ⅱ)。探讨了晶体中可能的识别模式,用自制的 NH_4(d-BCS)简便地拆分了Cis-[Co(en)_2(NO_2)_2]~+;部分拆分了[(Co(en)_2(gly)]~(2+);讨论了 d-BCS~-对络合物的识别作用。  相似文献   

6.
(α,β)-几何是有限几何中一类重要的关联结构.讨论了(1,β)-几何在AG(3,q)中的全嵌入.证明了如果2<βq且t>q时,S是一个线性表示.  相似文献   

7.
β-Co(OH)_2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室温条件下,采用固相反应法以CoCl2·6H2O和NaOH为原料合成了Co(OH)2,采用XRD和热重分析对反应产物进行的结构分析表明,得到的Co(OH)2为单一相的β-Co(OH)2.电化学测试分析表明,Co(OH)2作为电极材料的放电容量达到466 mAh/g,远远高于商品AB5合金.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β-Co(OH)2电极电位偏高(达-783 mV,vs.Hg/HgO电极)和在充放电循环时放电容量波动较大.  相似文献   

8.
3—甲基—6对甲苯基哒嗪的合成及晶体结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首次报道了在三苯基膦钯的催化下,用3-甲基-6-氯哒嗪与对甲苯基硼酸酯偶联合成了具有生物活性的3-甲基-6-对甲苯基哒嗪,并获其单晶,测定晶体结构,用IR,1HNMR谱对其进行了表征.晶体学数据C12H12N2,Mr=184.24g/mol,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a=1.00880(10)nm,b=0.58440(10)nm,c=1.7511(4)nm,β=97.190(10)°,V=1.0242(3)nm3,Z=4,Dc=1.195Mg/m3,F(000)=392,μ=0.072mm-1,R=0.0388,wR=0.0957,可观察衍射点1946个(I>2σ(I)).晶胞中两两环平面之间平行堆积,这样可以降低能量,有利于化合物在晶体中的堆积.  相似文献   

9.
对靶磁控溅射FeCoN薄膜的结构与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改进后的对靶磁控溅射系统,  以N2/Ar混合气体为溅射气体,  在未加热的Si(111)衬底上沉积FeCoN薄膜.  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超导量子干涉仪(SQUID)研究不同Co靶溅射功率对FeCoN薄膜样品的结构、 形貌和磁性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 固定Fe靶功率为160 W(电流I=0.4 A),  当Co靶功率为2.4 W(I=0.04 A)时,  薄膜由Co溶入ε-Fe3N中形成的ε-(Fe,Co)3N化合物相构成; 当Co靶功率为58 W(I=0.2 A)时,  获得了Fe3N/Co3N化合物相,  薄膜的饱和磁化强度(Ms)为151.47 A·m2/kg,  矫顽力(Hc)为3.68 kA/m; 当Co靶功率为11.9 W(I=0.07 A)时,  制备出具有高饱和磁化强度的α″-(Fe,Co)16N2化合物相,  薄膜的Ms=265.08 A·m2/kg,  Hc=8.24 kA/m.    相似文献   

10.
标题化合物K4[H3 xSiCoxW12-xO40]·16H2O(x=0.75)是由硝酸钴Co(NO3)2与β-11-钨硅杂多酸盐β-K8[SiW11O39]反应制得的.其晶体属于四方晶系,空间群为P4n2,晶胞参数:a=b=1.412(2)nm,c=1.2384(3)nm,α=β=γ=90(°),V=2.4692(8)nm,Dc=4.343g·cm-3,Z=2.X-射线单晶结构分析表明,其晶体是由具有硅氧四面体SiO4为中心,具有D2d对称性的阴离子[H3 xSiCoxW12-xO40]4-、阳离子K 以及水分子堆积而成三维结构;其中Co2 统计地取代了β-11-钨硅杂多酸盐的空位,不同于熟知的α-、β-或γ-型单空位取代杂多酸盐结构的形成过程也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在研究光学活性络合物的手性识别及拆分机理的过程中,需要合成一系列有特征构型的光学活性钻(Ⅲ)络合物,其配体皆为含N、O配位原子的多齿配体。但是按文献方法合成具有光学活性的u-fac-[Co(ida)_2](ida~2;亚氨基二乙酸根)、fac-[Co(β-ala)_3](β-ala:β-丙氨酸根)时,均存在着产率低或产物纯度低,反应时间长等问题,为其后续拆分带来不少困难。为此,本工作  相似文献   

12.
用 Co2 (CO) 8与两个含 SPNNC五员杂环前配体 SP(C6H4 OR) (S) N(C6H5) NCMe(R=Me,Et) (1 -硫 -2 -对烷氧基苯基硫化磷 -3 -苯基氮 -4 -氮 -5-甲基杂环戊烯 )反应 ,得到三类六个含PNNC桥基和 S、P桥基配体的二核、四核钴簇 (其中五个为新物种 ) .在反应中 ,前配体中的 C-S、P-S、P=S、P-N键发生断裂 ,形成多种复杂分子片与金属原子配位 ,重新组建成三类不同的羰基钴簇 .对这六个物种进行了元素分析及 IR、1HNMR,MS表征 ,其化学式分别为 :Co4(CO) 10 (μ4 -S) (μ4 -PC6H4 OR) ( a:R=Me, b;R=Et) ,Co4 (CO) 10 (μ3 -S)〔μ-η2 -P(C6H4 OR) N(C6H5) NCMe〕( a:R=Me, b:R=Et)和 Co2 (CO) 5〔μ-η3 -P(C6H4 OR) N(C6H5) NCMe〕( a:R=Me, b:R=Et) .并用 X-ray衍射法测定了 b 的单晶结构 ,结果表明 ,该晶体属单斜晶系 ,P2 (I) /C空间群 ,晶胞参数为 a=1 9.0 65(4 ) ,b=1 0 .0 81 (2 ) ,c=1 6.663 (3 ) ;β=97.3 6(3 )°.分子骨架为平面三角钉型 .并对其它五个簇合物进行了结构分析  相似文献   

13.
本文研究了中性络合物mer~-、fac-[Co(β-ala)_3]和[Co(gly)_3]的合成、分离和拆分.用葡聚糖凝胶交换剂(SP-SephadexC-25)短柱(40×3cm)完全分离了[Co(β-ala)_3]的异构体,用事先交换了酒石酸锑根的葡聚糖凝胶阴离子交换剂作为手性交换固定相,在水的淋洗下,柱大小54×2cm,高产率地完全拆分了200mg的mer-[Co(β-ala)_3],并将这种方法与使用手性淋洗剂淋洗的拆分方法进行了比较,讨论了这种固定相的优点.  相似文献   

14.
以1,4-萘二酸(H_2NDC)和1,3-二(4-吡啶基)丙烷(bpp)为配体,在水热条件下合成新型配位聚合物[Co(NDC)(bpp)(H_2O)]_n(1).单晶结构分析表明:合成的配合物属单斜晶系,P21/n空间群,晶胞参数:a=1.204 3(2)nm,b=1.311 1(3)nm,c=1.421 55(12)nm,β=103.113(19)°,V=2.185 9(6)nm~3.配合物中Co(Ⅱ)与来自于两个1,4-萘二酸根的三个O原子、两个1,3-二(4-吡啶基)丙烷的两个N原子以及一个水分子的O原子配位,处于变形八面体环境中.Co(Ⅱ)经NDC2-桥连形成一维链状结构,链与链之间通过bpp桥连形成二维网状结构.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讨论C~*-代数A、B的代数张量积AB的C~*-范数唯一性和*-正则性,得到了下述结果:(1)IB和A/IB具有C~*-范数唯一性,则AB也具有C~*-范数唯一性;(2)AB是*-正则的充要条件是,IB和A/IB都是*-正则的。其中I是A的闭双侧理想。作为上述结果的直接推论,文中给出了核C~*-代数扩张性质的另一证明。  相似文献   

16.
合成了含多胺的三脚架配体 1,3,5 三 (n 2 ,5 二氮杂己烷基 ) 苯 (L) ,在 (2 5 .0± 0 .1)℃ ,I =0 .1mol·dm-3KNO3 溶液中测定了其质子化常数以及配体与二价过渡金属离子Co(Ⅱ )、Ni(Ⅱ )、Cu(Ⅱ )、Zn(Ⅱ )的二元稳定常数 .对配体与不同金属离子的配位能力的比较发现 ,配位情况符合Irving Williams序列 .  相似文献   

17.
用过氧化物法合成了[Co(bamp)(cmen)Cl]ZnCl4(bamp=2,6-二胺基甲基吡啶;cmen=1,2-二胺基丙烷)]中的两个经式异构体,解析了其中一个异构体阳离子的晶体结构为m1.晶体学参数单斜晶系,空间群C2/c,a=2.0120(6)nm,b=0.9408(3)nm,c=2.0521(6)nm,β=92.045(6)°,V=3.8822(19)nm3,Dc=1.786g/cm3,Z=8,F000=2104,μ(MoKα)=27.83cm-1,R=0.0426,RW=0.1038.配合物离子中Co3+为六配位.晶胞中含4个配合物离子,对映体的比例为11.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了合成[Co(sep)]~(3+),u-fac-[Co(ida)_2]~-的实验条件,其中,sep=六氮杂双环二十碳烷,ida=亚氨基二乙酸根,光学折分及CD光谱表明[Co(sep)]~(3+)-[Co(ida)_]~-,[Co(en)_(ox)]~+-[Co(ida)_2]~-两手性识别体系的有利缔合离子对均是异手性的,通过对比类似络合物的手性识别,指出络阴离子内的张力大小对手性识别是有影响的。  相似文献   

19.
采用化学镀制备了Co-Ni-P磁性合金薄膜,分别用能谱仪、XRD和AGM对薄膜的成分、结构和磁性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化学镀液中硫酸铵浓度对薄膜成分、结构和磁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硫酸铵浓度的增加,薄膜中的Co含量增加,Ni、P含量逐渐下降;结构逐渐由密排六方结构(hcp)-αCo的固溶体转化为面心立方结构(fcc)-βCo的固溶体;矫顽力随之显著增加,矩形比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20.
对于出现在分析色散方程U_t=αU_(xxx)数值稳定性中的一个极值问题,本文考虑它的一个推广形式并给出其解答,证明的主要结果是定理.对于正实数α>1,β>1.记G(x,θ)=(1+x)/[x~α(1—θx~β)].则有 sup{infG(x,θ)}=G[X(1),1],I=(0.1).其中 X(1)是下面超越方程的唯一正实零点: (α+β-1)x~(β+1)+(α+β)x~β-(α-1)x-α=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