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文针对长春市女大学生健康体适能水平监测结果的统计和分析,旨在了解、监测大学生体适能特征,对其健康状况作出客观的评价,为大学生体育锻炼予以科学指导。统计结果显示:将长春市女大学生的健康体适能指标的优秀率和良好率按顺序排列,由高到低依次为:肌肉力量适能、心肺适能、肌肉耐力适能、肺活量体重指数、柔韧适能、身体成分。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规律性爵士舞教学活动对改善女大学生健康体适能的功效。运用实验法、测量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手段,动态跟踪了200名女大学生的BMI指数、30 s仰卧起坐、立定跳远、20 s反复横跨、坐立体前屈及主观锻炼体验六项指标的变化趋势,结果显示:为期一个月的爵士舞运动对改善女大学生的身体成份,增强肌肉力量,提高灵敏性和柔韧性及调节神经肌肉松弛感均有积极的影响,可见,长期坚持爵士舞运动可有效提高女大学生健康体适能水平。  相似文献   

3.
探讨运动干预对大学生健康体适能的影响.选取非体育专业的27名大学生进行运动干预实验,方案为12周中等强度的有氧耐力和力量性练习,实验结果表明:12周的运动干预能够有效改善大学生身体成分比率,提高心肺功能,增强肌肉力量和耐力,有利于提高身体柔韧性.运动干预可以改善大学生健康状况,提高大学生健康体适能水平.  相似文献   

4.
运用文献资料、实验、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以中国海洋大学公共体育选修课228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按照《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要求,运用健康体适能理论,对其进行“套餐式”健美操教学改革.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为健美操教学所设计的教学方案,对提高大学生健身理论知识、心肺适能、肌肉适能和柔韧性适能等有积极影响,适用于普通高校大学生的健美操教学,能全面提高大学生的健康体适能水平,提高高校体育课程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实验法和文献资料法,对29名年龄为20±1周岁,没有任何运动史的女大学生进行健康体适能实验。将实验前后数据进行对比,结果显示,台阶指数、柔韧度均有显著性变化,体脂百分比、肌力与肌耐力也表现出差异。因此得出,冬季中长跑对普通高校女大学生的健康体适能有影响。  相似文献   

6.
科学的锻炼有益于健康,其本质是锻炼改善了体适能水平,增进了人体对环境的适应能力。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推理法等围绕游泳对健康体适能影响的五个方面(心肺机能、肌力及耐力、柔韧素质、身体成分、神经肌肉的松弛)探讨游泳体适能的研究进展,旨在为体质监测和游泳科学健身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7.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黑龙江省部分高校大学生健康体适能的各项指标进行测试,利用SPSS13.0软件对测试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黑龙江省大学生体适能总体发展水平良好,但呈现平缓下降趋势。在调查研究和测试的基础上对影响大学生健康体适能发展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了提高黑龙江省高校大学生健康体适能水平的相应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8.
运用文献资料法对国内外健身操改善人体健康体适能的现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长期参加健身操运动,可以有效改善人体心血管功能、肌肉力量和肌肉耐力,对于身体成分的百分比也有明显改变,另外对特殊人群的健康体适能也有明显的提高。探讨健身操对健康体适能的功效,可以为科学的健身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针对高校的普通大学生,实施相应的运动处方进行锻炼,通过对相关的健康体适能的评价指标的测试与分析,研究运动处方锻炼对健康体适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相应的运动处方锻炼,学生的健康体适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从而为有效提高大学生健康体适能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
耿爱华 《科技资讯》2014,12(25):218-218
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直接影响到我国人才培养的质量,由于不同年龄层次的大学生在生理上、心理上的显著差异,导致体适能课程在不同的学段有不同的任务和表现,研究高校体适能的教学,针对大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创编新颖的体适能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搞好体适能教学,从而使它在提高学生体质健康、形成终身体育上发挥强大作用。  相似文献   

11.
根据当前体育教育专业女生入学时身体素质和运动技术基础较差,对学习田径课存在一定的心理障碍,影响学好田径课这一实际情况.采用了预先(期待)、及时和总结性“鼓励”措施进行教育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鼓励”能帮助体育教育专业女生克服心理障碍,形成良好的心理状态和学习动机,明显地提高了田径课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
采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和数理统计法,对258名大学生进行17周的实验控制,按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对大学生进行体质测试和数理分析,对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得分进行实验前后的综合评价.结果:实验前,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在3个实验组、性别层面无显著性差异存在.实验控制后,实验组和安慰组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同样效果地得到改善,说明体质健康水平的变化是因为增强的心理作用提高了对练习密度的重视而改变的,而且男女大学生之间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对大学生的练习密度的加强,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可以得到改善.建议女大学生要更加注重对自我的鞭策,以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的体质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3.
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数理统计等方法,对2009~2011年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在校学生体质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发现:学生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与学生个体成长环境有关;部分学生心肺功能与国家体质健康标准有一定的差距;学生身体素质发展不均衡等。针对研究结果,提出今后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应从加强学生体质健康工作、让体育教师成为学生健身的引导者、广泛开展体育课外活动、改革体育考核内容和形式等方面来增强学生的体质。  相似文献   

14.
跆拳道运动自从传入我国至今,短短数年间已覆盖全国城乡各个角落,这足以说明跆拳道作为一个新兴的运动项目深受人们喜欢。跆拳舞是跆拳道运动发展中产生的一个新生内容,具有很强的健身价值,深受大学女生的喜欢。目前高校开展的体育课对促进女生进行体育锻炼的效果并不是很理想,我们可以通过开设跆拳舞这样一个休闲体育项目,把女生吸引到体育锻炼中来。  相似文献   

15.
欲探讨常德市幼儿体质现状,揭示幼儿生长发育的特点和规律,按《2010年国民体质监测工作手册》的要求,从常德市城乡随机抽取1 866名3~6岁幼儿进行了体质测试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2010年常德市3~6岁幼儿的体质水平城镇优于乡村,男童优于女童,也优于2005年湖南省3~6岁幼儿体质水平;幼儿体质不合格率为13.9%,且女童高于男童,乡村高于城镇,但明显低于2005年湖南省幼儿体质不合格率(24.6%);67.6%的幼儿生后4个月内母乳喂养,82.9%的幼儿食用过"垃圾食品",63.9%的幼儿由父母看护,99.8%的幼儿能上幼儿园,但在幼儿园每天身体活动时间明显偏少.建议加强幼儿保健宣教工作的力度,提高社会、幼师、家长对幼儿保健的认识,合理安排幼儿膳食和生活日程,增加幼儿身体活动时间和活动强度,进一步提高幼儿身体素质,改善幼儿体质状况.  相似文献   

16.
文章通过对64名女大学生的血红蛋白指标的研究分析麦西来甫健身操的健身价值,采用SPSS对所有数据进行比较处理。目的在于研究各民族对比干预过程中的生化指标变化,评定麦西来甫健身操的健身价值,从而为新疆多民族群众安全、科学、有效的健身提供理论依据和新的途径,以期提高他们的体质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论瑜伽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瑜伽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具有积极的作用:(1)对身体素质尤其是柔韧性与力量素质的改善与提高有明显作用。(2)对神经与内分泌系统的调节效果显著。(3)增强学生心理自我调控能力,提升他们的幸福感。瑜伽练习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需求,是大学生健康机体和完善心理的身体艺术。  相似文献   

18.
运用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法、专家访谈法、统计分析法对重庆市1995级和2005级大学生男、女身体素质7项指标的测试结果进行了全面分析,结果表明:重庆市大学生十年来在身高、体重、弹跳力方面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学生肺活量、速度、耐力、肌肉力量出现明显下降趋势;大学生们体型结构的改善与重庆直辖后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密切相关,而身体素质不进反退,这可能与学校及家长对体育工作的重视程度、学校的场地设施、学生锻炼身体的意识等有关.  相似文献   

19.
高校体育教育应重视发展学生的体育能力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在进行国内外高校体育教育比较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高校在发展学生体育能力方面的现状,概述了高校发展学生体育能力,对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提出了我国高校应重视发展学生的体育能力,高校的体育课程和体育教育应以发展学生的体育能力为核心,以增进学生身心健康为体育课程的主要目标;应从学生的需求出发来建构高校的体育教育;体育课程应体现综合性;以及评价领域的改革等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三所高校高年级学生的调查研究,就目前高年级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康状况大幅度下降的现状,结合学生的健身意识及态度,认为开设高年级体育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