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种新型的PMSM直接转矩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传统永磁同步电动机直接转矩控制系统中存在定子磁链和电磁转矩脉动的缺点,提出了一种改进方法,即用变参数PI速度控制器和模糊控制器分别替代传统直接转矩控制系统中的PI速度调节器和滞环比较器,在此基础上重新建立了永磁同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新的控制框图.利用MATLAB仿真软件对传统永磁同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和改进后的直接转矩控制系统进行了仿真对比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新系统有良好的动、静态性能,减少了转矩和磁链的脉动,能满足控制系统快速响应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双极矩阵变换器(TSMC)在永磁同步电机(PMSM)闭环控制的基本原理,针对传统PI控制器对电机转速控制响应速度慢,控制精度低,以及电机调速、负载参数变化时,很难达到预期效果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模糊控制构建模糊自适应PI控制器,实现转速和电流闭环控制,该方法利用模糊推理能实现对PID参数的在线自整定,进一步完善PI控制器的性能,提高系统的控制精度。最后,在Matlab/Simulink软件上搭建了系统仿真平台,仿真结果验证了模糊自适应PI控制器能快速准确地跟踪转速的给定及具有良好的抗干扰性。  相似文献   

3.
将模糊控制器用于永磁同步电机的控制,利用模糊控制不依赖于对象模型和鲁棒性强的优点来克服永磁同步电机中参数漂移、非线性和耦合等因素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基于模糊控制的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系统与传统PI控制相比,具有较快的响应速度、较高的稳态精度和较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4.
简化矢量控制系统控制结构简单,能有效地降低生产成本,常被用于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系统中,但该系统的速度响应及转矩响应性能欠佳.本文采用遗传算法整定简化矢量控制系统中三个PI控制器的参数,使之达到与传统矢量控制系统相似的控制性能.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基于遗传算法整定PI控制器的永磁同步电机简化矢量控制系统,在连续时间域和离散时间域内都取得了良好的速度响应和转矩响应性能.  相似文献   

5.
结合永磁同步电机(PMSM)的数学模型和经典直接转矩控制理论,采用空间矢量控制方法,以定子磁链角增量为控制目标,将模糊控制器作为转速与转矩调节器和定子磁链优化控制器.运用MATLAB/Simulink软件对该控制系统建模和仿真.结果表明:与经典DTC控制系统相比,该控制方式能够减小转矩脉动,降低系统损耗,从而提高了效率.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一种比例谐振(Proportional Resonant,PR)控制器的改进模型,将其应用于永磁同步电机控制中.用改进的PR控制器替代传统的PI控制器,节省一次坐标变换,省去了受温度及电机参数影响的交叉解耦项和前馈补偿项,简化了控制算法.仿真和试验结果表明,引入改进PR控制器的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系统控制性能优越,能够实现对交流输入信号的无静差跟踪,系统对低次谐波以及指定次谐波具有很强的抑制能力,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随着工业的发展,控制系统复杂程度的不断加大,参数随机多变,传统PI速度控制器已经不能满足系统对性能的要求,在传统PI速度控制器基础上,根据模糊控制理论,设计了模糊PI控制器,利用MATLAB/Simulink进行传统PI控制器和模糊PI控制器的仿真,对比仿真结果说明模糊PI控制器具有更加好的稳定性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8.
在永磁同步电机(PMSM)的直接转矩控制策略中,PI控制器参数的优劣直接影响到系统的性能.将蚁群中每个蚂蚁的混沌动力学机制与所有蚂蚁的自组织优化机制进行巧妙结合,从而给出混沌蚁群算法,用混沌蚁群算法来优化直接转矩控制系统中PI控制器的参数.通过仿真实验得出:混沌蚁群算法应用于永磁同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系统中PI参数优化时,相比遗传算法和蚁群算法,在收敛速度、全局优化性能以及控制精度等方面都有较大的提高,从而有效地降低了电机的磁链脉动,提高了系统的响应速度.  相似文献   

9.
张春燕 《科技资讯》2009,(28):89-89
本文将模糊PI控制器应用于永磁同步电动机控制系统,克服了基于矢量控制的永磁同步电动机的非线性,耦合性以及在运行过程中电动机参数发生突变的影响,达到较高的控制精度。通过仿真实验表明采用模糊PI控制比传统的PI控制器具有较高的稳态精度和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0.
利用控制对象的非线性、参数时变性的特性,将基于模糊推理的模糊PI控制器加入到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系统中,在MATLAB/Simulink中建立相应的仿真模型.仿真结果显示,该系统具有反应速度快、超调小、动态性能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在解决不相同时间延时的多变量自校正控制问题中,任意交互阵起了重要的作用,但在实际中,交互阵是不容易求得的。本文提出一种当交互阵为对角时的多变量自校正解耦控制器的设计方法。本文把Koivo(1980)推广到了不同时间延迟的系统,并且对加权阵进行了合理的选择。从仿真图形来看,本方法具有良好的解耦特性。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一种由IBM PC/XT与SMC-8000工业控制机构成的双机多功能可编程序控制器。这种控制器使用方便,用途广泛,是一种通用的多功能系统。  相似文献   

13.
主要是介绍针对慕尼克电梯而设计新的门控制器,其特点是采用运算放大器和时基电路来产生控制信号,控制灵活,电路简单。  相似文献   

14.
将遗传算法(GA)、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器和小脑模型控制器(CMAC)神经网络的优点结合起来,设计了一种新的CMAC与PID并行控制器,并用改进的遗传算法对该控制器的五个参数进行寻优,很好地解决了PID控制参数调整繁琐和CMAC神经网络参数学习困难的问题.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超调量小和响应时间短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周汝雁 《河南科学》2003,21(1):81-83
自适应控制对由于工况变化、干扰或环境改变引起的对象特性变化能自动辨识,并自动调整控制策略;模糊控制可对复杂及难于建立数学模型的对象或过程实施有效的控制。自适应模糊控制则为解决复杂性、非线性和不确定性系统的控制问题提供了非常有效的方法。本文介绍了自适应模糊控制器在太阳房室温控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PDFF调节在交流永磁同步电机控制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结合传统PID调节在高性能电机控制中的应用介绍了PDFF调节的不同点及在交流永磁同步电机控制中的具体应用,并与传统的PID调节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此种方法具有较好的DC刚度和响应能力等优点,在电机控制中是一种综合性较好的调节方法,具有广阔的应用性.  相似文献   

17.
白羽  陈志微  李刚  王云鸽 《科技信息》2010,(29):I0101-I0103
稀土永磁发电机在实际运行时,由于不利因素的影响,会发生振荡现象。发电机振荡对其本身及用电系统极为不利。严重时造成电器及设备等损坏,会使用户不能进行正常工作。发电机振荡问题是很复杂的,这里只针对同步发电机稳态小振荡进行分析。基于模糊PID控制器对稳态小振荡进行控制。介绍了小值振荡的分析,模糊PID控制器的原理与作用。仿真研究结果表明模糊PID控制器较常规PID控制器对于消除小值振荡有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In this paper, a prototype direct-drive electro-mechanical actuator is proposed to select gears in a high performance gearbox. Because of the nonlinear behavior of the actuator, a fuzzy logic controller is adopted. The result of simulation has proved that the dynamic response obtained using the fuzzy controller is much faster than that obtained using traditional PD controller.  相似文献   

19.
提出了一种闭环辨识和2自由度控制器组结合的设计方法,从前馆控制器和反馈控制器两方面,根据预测误差,适当地选择辨识对象和加权函数,闭环辨识与控制器设计相结合,仿真结果证实,辨识容易,设计简单,方法有效。  相似文献   

20.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architecture and implementation of an industrial robot control system based on Windows NT. This robot control system, which is based on a single-processor structure, can run on general industrial computers. Owing to using Windows NT's real-time extension RTX, the control system can achieve good realtime performance and friendly user interface in one general-purpose operating system. A three layer hierarchical architecture of control software is proposed to make the system more scalable and flexible. Furthermore a communication and configuration system is implemented to enable modules to communicate with each other, which make the control system scalable and flexibl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