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一步法制备烷基糖苷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采用对甲苯磺酸和十二烷基苯磺酸为催化剂进行了一步法由葡萄糖和月桂醇制备烷基糖苷的工艺研究.探讨了反应温度、原料配比和催化剂用量对产品得率、反应时间和多糖含量的影响,确定了较为适宜的操作工艺条件.在对甲苯磺酸催化下,烷基糖苷的得率可达149.63%,而在十二烷基苯磺酸催化下,烷基糖苷的得率可达152.23%.对所得产品的表面活性也进行了测定.  相似文献   

2.
介绍一种二氯乙酸乙酯的合成方法.以二氯乙酸为起始原料,研究了催化剂对二氯乙酸与乙醇脱水醚化反应的催化性能,同时讨论了不同带水剂苯、甲苯、环己烷及其用量对反应的影响,得到以FeCl3·6H2O为催化剂,环己烷为带水剂,乙醇既作反应原料又为溶剂,制备二氯乙酸乙酯,最佳反应条件:二氯乙酸12.9 g,无水乙醇20 mL,环己烷15 mL,催化剂用量0.5 g,反应温度:回流,反应时间40 min.反应产物蒸馏收集153~156℃的馏分得到无色液体二氯乙酸乙酯,纯度大于98%,蒸干溶剂后,进行催化剂重复使用试验,其结果为:重复反应4次,累计反应时间为240 min,二氯乙酸乙酯产率分别为85.4%,77.1%,83.4%,78.3%.  相似文献   

3.
在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氯盐中以纤维素基固体酸为催化剂对葡萄糖脱水制备5-羟甲基糠醛的反应过程进行了研究,并通过响应面法对葡萄糖脱水制备5-羟甲基糠醛的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选取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催化剂用量3个因素进行Box-Behnken设计,利用Design Expert 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拟合,建立葡萄糖转化率和5-羟甲基糠醛得率与各因素之间的数学模型,并通过方差分析和验证实验证明了得到的数学模型是可靠的.经响应面法优化后,纤维素基固体酸催化葡萄糖脱水制备5-羟甲基糠醛的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160℃,反应时间15 min,催化剂用量50 mg.且在该反应条件下葡萄糖的最大转化率为80.1%,5-羟甲基糠醛的最大得率为47.1%.  相似文献   

4.
磷钨杂多酸催化剂催化合成双酚AP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磷钨杂多酸催化剂对催化合成双酚AP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主催化剂的用量、助催化剂的用量、酚酮摩尔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是影响产品收率主要因素 ;使用磷钨杂多酸催化剂 ,双酚AP的单程收率可达 5 4.5 % .制备双酚AP的最佳工艺条件为 :酚酮摩尔比 5∶1,反应温度 12 0℃ ,主催化剂用量 6 % ,助催化剂用量 0 .15mL ,反应时间 4h .  相似文献   

5.
2步酯化法制备棕榈酸甲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棕榈酸和甲醇为原料,浓H2SO4为催化剂,采用2步酯化法制备棕榈酸甲酯.第1步反应的最佳条件为:温度为(65±2)℃,催化剂用量为棕榈酸质量的0.5%,甲醇用量为棕榈酸质量的80%,反应时间60 min,酯化率90.06%;第2步反应的最佳条件为:反应温度为(100±5)℃,甲醇流速为1.0 mL/min,反应时间为60 min,棕榈酸甲酯的酯化率为99.26%.  相似文献   

6.
以丙酸酐为催化剂、氯气为氯化剂,合成了α-氯丙酸.研究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催化剂的加入方式等因素对产品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130℃,丙酐与丙酸的摩尔比n(丙酐):n(丙酸)=1:6,氯气的流速为90 mL/min,空气的流速为15 mL/min.产品纯度达96%,收率达89%.绘制了动力学曲线并作了理论分析,初步探讨了其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7.
以NaBH4为还原剂制备均匀分散的Pd/C催化剂,考察其在乙二醛选择性氧化生成乙醛酸的催化效率及负载量、反应温度、空气流速、pH值等的影响,发现当Pd负载量(质量分数)为4.7%时,在50℃、100 mL/min空气流速和pH=7.7条件下反应3.5 h可获得乙醛酸的最佳得率30%,优于氢气或甲醛还原制备的Pd/C催化剂.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经过溶剂脱酸预处理的麻疯树油、甲醇为原料,在氢氧化钠催化作用下,研究了通过转酯化反应制备生物柴油工艺并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试验依次考察了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醇油摩尔比及反应时间对脂肪酸甲酯产品(即生物柴油)得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最佳转酯化反应条件为:氢氧化钠用量为麻疯树油重量的1%,反应温度为50℃,醇油摩尔比为6:1,反应时间为60min。在此条件下脂肪酸甲酯产品得率为87.2%。  相似文献   

9.
以己内酰胺和乙炔为原料,己内酰胺与叔丁醇钾制得的己内酰胺钾盐为催化剂,对叔丁基邻苯二酚为阻聚剂合成N-乙烯基己内酰胺.考察催化剂用量、阻聚剂用量、搅拌速率、反应温度及反应时间对产品收率的影响.用红外光谱仪、核磁共振波谱和质谱对产品结构进行表征.并依据小试条件进行放大实验.结果表明:在催化剂用量为3.5%,阻聚剂用量为0.04%(以己内酰胺质量计),搅拌速率200r/min,温度90℃,反应8h的优化工艺条件下,产品收率为75.4%,质量分数达99.87%.放大40倍后,产品收率为74.6%.  相似文献   

10.
以对氨基苯甲酸与乙醇为原料,浓硫酸为催化剂,微波辐射催化合成对氨基苯甲酸乙酯。优化了合成条件,结果表明:当乙醇为15.0 mL,对氨基苯甲酸为3.00 g,催化剂为3.80 mL,微波辐射功率为500 W,反应温度为85℃,时间为24 min时,反应产率达70.3%。产品经熔点测定仪和红外光谱仪表征,证实与目标产物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11.
针对共沉淀法存在的催化剂元素混合不均、比表面积小、导热差、催化剂容易失活等问题,分别采用共沉淀法和浸渍法制备了两种Mo-Bi-Fe-Co基催化剂.所得浸渍法制备催化剂的最佳制备条件为:浸渍时间为6 h,浸渍液浓度为1.25 mol/L(以Mo的摩尔浓度为标准),浸渍次数为2次,柠檬酸加入量为Mo/Citric acid=1.3,煅烧温度为620℃.在温度为380℃、空速为7 200h-1、异丁烯与空气比为6:94的反应条件下,该催化剂的转化率和选择性分别为88.9%和68.0%.浸渍法制得的催化剂的活性明显优于共沉淀法制备的催化剂.  相似文献   

12.
硝基吡啶类化合物广泛用于有机合成,特别是杂环药物及细胞因子抑制剂的合成。本文以粘溴酸为原料,分别经与亚硝酸钠反应、与3-氨基巴豆酸乙酯环合、水解、与DPPA反应、脱保护等五步反应最终得到目标产物2-甲基-3-氨基-5-硝基吡啶。此方法仅需要最后一步进行柱纯化,操作简单,后处理方便,总收率为9.1%。  相似文献   

13.
夏热冬冷地区建筑围护结构节能要兼顾保温与隔热,从外墙、外窗和屋面的围护结构方面提出了保温和隔热的影响因素和应采取的节能措施。  相似文献   

14.
通过重氮化、偶合、还原反应成功地合成出目标化合物.尤其对还原剂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自制的还原剂二氧化硫脲在氢氧化钠的乙醇-水介质中可以成功地将偶氮化合物还原成目标分子.该还原法具有工艺简单、反应时间短、产率较高等优点.同时对还原剂用量对收率的影响也作了研究,得到了较佳的工艺条件:偶氮化合物6.5g、氢氧化钠12.5g、水60mL、乙醇(95%)60mL、自制的还原剂二氧化硫脲10g,反应温度60~65℃,反应时间2h,产品最高收率为64.3%.另外,用熔点、红外光谱、元素分析等对目标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  相似文献   

15.
齐志华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4,14(14):235-238,278
电力控制系统是一个非线性、时变系统,常规控制方法难以获得较好的控制效果,提出一种融合人工鱼群算法和支持向量机的电力系统优化控制方法(AFSA-SVMCA)。采用非线性学习能力强的支持向量机对控制器参数进行离散化处理,得到控制规律,将系统超调量引入到控制对象的优化目标函数中,同时采用人工鱼群算法对支持向量机处理后的参数进行在线优化,进一步提高了系统控制性能。仿真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算法,AFSA-SVMCA算法不仅加快控制系统的控制精度,而且超调量小、抗扰动能力强,可以获得高品质的电力系统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现有MIMO-OFDM系统信道估计算法性能,降低算法运算的复杂性,提出一种基于变换域的MIMO-OFDM信道估计方法.该算法不需要任何信道统计信息,通过变换域内自适应低通滤波器降低了高斯白噪声和子载波间干扰对该估计算法准确度的影响,并且利用在变换域内得到的导频位置的信道估计结果,通过补零内插算法得到其他子载波位置的信道估计结果.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的误码率性能优于最小平方算法,稍逊于线性最小均方误差算法;该算法计算复杂度低,易于在实际系统中实现.  相似文献   

17.
研究求解非线性偏微分方程精确解的G'/G展开法和经典的Tanh方法,发现这两种方法是等价的.通过这两种方法可求得相同的精确解,并给出两种解的系数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以 1,3 二氯-1,1,3 ,3-四苯基二硅氮烷 (DCTPS)为原料,采用丁基锂脱氯化氢关环法,合成了 1,3-二 (二苯基氯硅烷基 )-2 ,2 ,4,4-四苯基环二硅氮烷 (BcPTPC)。研究发现 ,不同溶剂中所得产物不同。在非极性溶剂中 ,能够顺利地得到BcPTPC ;而在极性溶剂中,得到的产物为DCTPS的低聚体。对于BcPTPC及低聚体,采用1H NMR、29Si-NMR谱及场解吸质谱 (FD)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9.
目前中国四川地区页岩气开发大多采用大排量分段压裂工艺技术,部分页岩气井在施工过程中出现套管变形的现象,导致后续施工改造无法顺利进行,严重影响了页岩气井的正常生产。因此准确了解压裂过程中套管应力的变化规律具有重要意义。区别于传统模型,基于分步有限元方法,考虑了钻井、完井、压裂整个施工过程,构建了页岩各向异性下套管-水泥环-地层组合体有限元分析模型,模拟多级压裂过程中组合体应力以及温度场随时间的变化特征。分析了两种模型下注液温度、套管内压、地应力变化、地层孔隙压力变化、水泥环弹性模量以及地层弹性模量等因素对套管受力状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压裂过程中,采用传统模型会低估套管应力的增大程度;(2)大排量压裂施工过程中,井筒内温度震荡变化,注液温降导致套管应力明显升高;(3)地应力分均匀性以及孔隙压力的增大会导致套管应力有所增加;(4)页岩各向异性对套管应力的影响较小,其中地层性质的下降会导致套管损坏的几率增加。因此在今后的页岩气压裂改造过程中,有必要采用分步有限元模型,综合考虑这些影响因素,合理优化相关的压裂作业参数,从而确保后续压裂完井作业的正常进行。  相似文献   

20.
N人合作对策的shapley值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对n人合作对策的最大效益进行分析 ,并用shapley值法对实际n人合作问题进行求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