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构建了不同决策模式下由单一制造商和零售商组成的双渠道供应链Stackelberg博弈模型,通过模型求解得出企业最优定价与减排决策,并分析碳税税率、碳排放限额对产品碳减排率及定价的影响。研究表明,政府针对不同碳排放类型企业应实施差异化混合碳政策:对于高减排投资效率清洁型制造商和高减排投资效率中间型制造商,政府加强碳政策约束能激励制造商减排且不会提高产品价格;对于低减排投资效率清洁型制造商,加强碳政策约束能提高碳减排率但也会提高产品价格,此时政府可对消费者提供适当补贴;对于低减排投资效率中间型制造商和污染型制造商,加强碳政策约束会降低产品碳减排率,且企业会将碳支出成本通过提高产品价格转移给消费者,对此政府可提供适当碳减排技术研发补贴以提高企业减排积极性。  相似文献   

2.
通过建立风险分析模型,预测了实施欧盟航空碳交易政策后,2012—2020年中国航空客运机票价格的变化,分析该政策对中国航空客运收入、费用、利润以及客票价格变化和航空客运CO2减排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探讨欧盟航空碳交易政策对中欧航空旅游及中国航空业竞争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欧盟航空碳交易政策减排效果有限;2)政策实施将引起航空客运价格、航空费用、碳减排量逐年上升,相应的碳排放配额不足、收入减少以及利润损失状况也将逐年加剧,截至2020年,将对中国航空业造成约2亿元的利润损失。  相似文献   

3.
通过建立风险分析模型,预测了实施欧盟航空碳交易政策后,2012-2020年中国航空客运机票价格的变化,分析该政策对中国航空客运收入、费用、利润以及客票价格变化和航空客运CO2减排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探讨欧盟航空碳交易政策对中欧航空旅游及中国航空业竞争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欧盟航空碳交易政策减排效果有限;2)政策实施将引起航空客运价格、航空费用、碳减排量逐年上升,相应的碳排放配额不足、收入减少以及利润损失状况也将逐年加剧,截至2020年,将对中国航空业造成约2亿元的利润损失.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究低碳服务提供商对供应链碳减排的影响,构建了由制造商与低碳服务提供商构成的二级供应链微分博弈模型,得到了不同权力结构下的最优定价决策,通过数值算例分析探究各因素对碳减排量和供应链利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供应链成员权力不对等会降低供应链总利润,供应链权力的转移会影响低碳服务提供商进行碳减排研发投入的积极性。碳交易共享比例是制造商在不对等权力决策中利润大小的关键,制造商应在碳交易收益上让利给低碳服务提供商,以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究渠道交叉效应、平台经营模式对减排和定价的影响,在综合考虑碳税政策、消费者低碳偏好、碳减排研发成本等基础上,构建了一个碳减排制造商、线下零售商和线上平台商组成的双渠道供应链,对比分析了集中决策和分散决策的均衡结果。研究结果表明,在分散决策模式下,尽管零售价格相同,但线上渠道仍会蚕食线下需求,当渠道交叉效应较大时,制造商只会在线上销售,增加渠道交叉系数可以提高减排水平、提高制造商和平台商的利润,但会损害线下零售商的利润;集中决策模式下,渠道交叉效应对减排的影响与经营模式有关,当渠道交叉效应较小时,不管何种经营模式,批发价契约均能实现供应链协调。  相似文献   

6.
基于供应链制造商的高碳减排成本,考虑零售商为制造商投资进行合作减排,在消费者低碳偏好下,建立制造商和零售商之间的博弈模型,对制造商是否减排、零售商是否投资时的供应链最优决策进行对比。研究发现,消费者对低碳产品的偏好行为可以使制造商和零售商的利润都有所增加,但是会出现零售商"搭便车"现象,而零售商投资减排后能消除这一现象。碳减排量和线上线下产品价格都会随零售商投资比例的增加而增加,当零售商投资达到一定比例时,可以实现制造商和零售商双方的利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7.
考虑由一个制造商和一个负责回收的零售商组成的二级闭环供应链,研究不同情形下(无碳减排技术、考虑碳减排技术、考虑碳减排补贴)闭环供应链的最优生产决策及协调问题,并进行比较和数值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二部定价契约和支付转移机制相结合可以实现3种情形下系统的协调;无碳减排技术、考虑碳减排技术、考虑补贴情形下利润和产量依次增加,单位碳排放量依次减小,回收价格保持不变;产量、零售商利润、系统利润以及碳减排量是碳减排投资参数的减函数,单位产品碳排放量是碳减排投资参数的增函数,而制造商利润在一定条件下是碳减排投资参数的减函数,否则是其增函数.  相似文献   

8.
针对“双碳”目标下的供应链多周期碳减排问题,提出了单制造商、单零售商组成的多周期情形供应链模型,研究各周期碳减排水平和零售定价之间的协调优化问题。首先,建立单周期Stackelberg博弈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多周期供应链协调决策的动态规划模型,其次,利用Stackelberg博弈求解各周期产品零售价格与批发价格,之后运用动态规划求解出各周期最优碳减排水平并得出制造商与零售商的多周期最大利润;通过算例分析得出碳减排成本系数和低碳偏好程度等因素对碳减排、定价决策以及制造商、零售商利润的影响。研究发现,制造商各周期的碳减排量与周期剩余数以及低碳偏好程度呈正向关系,与减排成本系数呈负向关系;各周期批发价格、零售价格与消费者低碳偏好程度以及减排成本系数呈负向关系;各周期批发价格与零售价格随着周期推移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9.
在碳税政策和消费者减排偏好的背景下,针对由制造商、零售商和回收商构成的闭环供应链,分别建立了无减排和减排两种情形下制造商主导的Stackelberg博弈模型,得到了闭环供应链的生产和回收策略,比较分析了2种情形下的均衡策略和供应链成员利润,并通过数值模拟讨论了碳税对生产和回收策略的影响。研究表明,制造商采取减排策略是应对碳税政策的有效措施;当碳税水平低于消费者减排偏好系数时,制造商减排后零售商的订购量并没有因产品的批发价格提高而减少,反而是增多;消费者减排偏好系数的增大和减排投资规模系数的减小会使供应链多减排、多生产和多回收;随着碳税水平的增大,产品的单位碳减排量提高,废旧产品的回收率上升,但制造商的利润和闭环供应链系统的效益却下降。  相似文献   

10.
分别在垄断与双寡头竞争情形下,研究不同市场结构下的低碳供应链运营决策问题,考虑减排技术投资的不确定性会引起制造商的失望规避行为,在两种情形下构建相应的博弈模型,探讨供应链的最优减排技术投资水平与定价决策问题.研究表明:垄断情形下,均衡结果与失望规避系数负相关,与减排技术投资成本效率正相关;竞争情形下,无论是低碳制造商主导还是双方权力对等,均衡结果与失望规避系数负相关、与消费者单位旅行成本正相关,低碳制造商主导时的低碳产品零售价格高于权力对等时,低碳制造商主导时的减排技术投资水平小于双方权力对等时,低碳制造商的期望利润和效用与减排技术投资的成本系数负相关,而普通制造商恰恰相反.  相似文献   

11.
在碳限额及交易下考虑碳减排技术投入和制造商低碳宣传,分别建立了零售商不参与制造商低碳宣传计划、参与制造商低碳宣传计划的分散式决策和集中式决策的博弈模型,并指出零售商分摊制造商碳减排成本和低碳宣传成本能够实现双渠道供应链协调.研究结果表明:在碳限额及交易机制下,碳减排率、低碳宣传水平和双渠道供应链利润都与消费者低碳偏好对需求的影响系数、低碳宣传中宣传零售商品牌元素对线上线下需求的影响系数、低碳宣传对线上线下消费者需求的影响系数成正向变化关系;碳减排率与碳排放交易价格成正向变化关系,双渠道供应链利润与碳排放交易价格成反向变化关系,而低碳宣传水平与碳排放交易价格成U变化关系;碳减排率、低碳宣传水平和双渠道供应链利润与碳减排成本系数成反向变化关系.  相似文献   

12.
构建了碳排放市场交易机制下考虑碳排放的延时补货库存控制模型,并与不考虑碳排放的情况进行对比,得出两者最优订购量和总成本在不同环境下发生的变化.碳排放市场交易机制有效地引导企业减少碳排放量,同时最优订购量取决于临界值的大小,碳配额影响总成本,企业可将多余的碳配额在市场上出售获得收益,最后通过算例分析证明了模型的有效性以及对企业生产库存最优化决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为避免全球变暖造成灾难性的影响,碳排放交易机制已成为一种人们普遍接受的控制碳排放手段。建立了碳排放交易机制下随机性库存控制模型,分析了不同条件下最优订购量与期望成本的变化,得出当碳交易价格增加时,最优订购量会减少;碳排放配额增加时,期望成本会减少,而最优订购量保持不变。最后用算例说明碳排放交易机制使政府更重视企业微观层面的节能减排,引导企业更倾向减少碳排放量。  相似文献   

14.
以厂商污染治理投入和排污权交易量为决策变量,以污染治理水平、排污权存储量、生产能力水平和单位成本为状态变量,以厂商总利润为目标函数建立了一个跨期间排污权交易中厂商的最优决策模型.对模型中各变量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对所得结论进行了经济解释.  相似文献   

15.
建立排污权交易初始定价模型,以得到的影子价格作为初始排污权的分配价格,进而分析初始分配价格的形成机制。在此基础上,建立二级市场上企业间的排污权交易模型,指出企业间交易均衡价格受边际交易成本、边际治污成本、边际生产成本,以及企业的平均利润等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6.
考虑一个制造商主导和两个零售商追随的两级供应链,研究零售商竞争情况下的合作减排及低碳宣传决策.运用Stackelberg博弈理论分别构建了无补贴(NS)、单一补贴(SS)和双重补贴(DS)模式的分散决策博弈模型,得到了减排水平、低碳宣传投入以及低碳宣传成本分摊比例的均衡解.通过比较分析发现:DS模式下制造商利润、零售商利润、减排水平和产品总需求量均高于NS、SS模式;DS、SS模式下低碳宣传投入相同,但高于NS模式;DS、SS模式下低碳宣传成本分摊比例与SS模式相同,与零售商的边际收益、竞争强度系数负相关,与制造商边际收益正相关.最后运用算例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针对“剥岩高峰”对矿山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研究了设备配置更新策略与露天开采外委剥离的优化问题.基于铲运设备的运营成本与生产能力随设备役龄变化的关系,建立了决策单台设备退役时间的动态经济寿命计算模型,并根据此模型给出了具体的设备配置算法步骤.设置一系列不同的矿山自剥离量与外委剥离量的分界水平,计算各分界水平条件下的外委单价可行区间,然后在区间内确定外委商谈价格并分析得出与之对应的总成本净现值最低的外委方案.实例计算证明,采用该方法减少设备投资的成本要高于外委岩石剥离成本.  相似文献   

18.
在政府给予减排补贴、制造商实施减排、零售商投入企业社会责任(CSR)的制造商领导的闭环供应链中,讨论了零售商、第三方回收商进行回收时供应链的减排决策。通过 Nash 博弈、Stackelberg 博弈分析并比较了不同回收形式对闭环供应链决策的影响,并通过Matlab算例仿真验证了结果的准确性。研究表明:两种回收模式下,随着零售商CSR投入水平的增加,减排水平、回收率、供应链成员利润及供应链整体利润(效用)都会提升;两种回收模式下,随着政府减排补贴系数增加,减排水平、回收率、供应链成员利润及供应链整体利润(效用)都会提升;在政府给予减排补贴、零售商投入CSR下,供应链中零售商从事回收活动的效用总是优于第三方回收的效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