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广西资源县进行杉木苗木质量、施肥方法、造林时间和抚育方式的田间试验,试验采用L16(45)正交试验法。试验地总面积0.2hm2,共设4个水平,分16个小区实施。结果表明:苗木质量、施肥方法和抚育方式均对幼林的高、径生长产生显著影响,造林当年苗木质量的影响最大,其次是施肥方式;造林后第3年施肥因素的影响极显著,苗木质量的影响显著;造林第10年抚育方式的影响占主导地位,其次是施肥因素,但施肥因素对幼林胸径生长的影响仍然显著,且施放基肥(磷肥)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强化混凝法原位修复黑臭水体中易形成的二次污染和底泥负荷问题,通过模拟试验研究了新型碳素纤维(carbon fiber,CF)生态草填料协同曝气技术对强化混凝处理后的黑臭水体的净化效果。试验原水采自某流动性差的小型封闭黑臭水体,经高锰酸钾强化聚合氯化铝混凝沉淀处理后的出水作为试验用水,分别研究了空白处理、单独曝气处理、单独CF生态草修复和CF生态草协同曝气处理后水体中的浊度、氨氮、COD (chemical oxygen demand)和UV254(ultraviolet absorption)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CF生态草具有良好的亲水性、吸附性和生物亲和性,10 d后即可形成成熟较厚的活性生物膜。CF生态草协同曝气技术修复黑臭水体的效果显著高于其他三种处理方式,水体中的浊度、氨氮、COD和UV254的最高去除率分别达到95. 37%、80. 78%、77. 27%和77. 50%。可见CF生态草与强化混凝技术联用修复黑臭水体,可解决混凝沉淀技术易产生的二次污染和底泥负荷问题;强化混凝、曝气和CF草生态修复三种技术相组合的新型黑臭水体修复工艺,在黑臭水体的整治和修复中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3.
施磷肥对杉木体内微量元素状况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盆栽和野外山场试验,对杉木幼林(苗)施磷肥进行了研究,应用向量图解分析法对其微量元素状况作了诊断。结果表明:施肥后2a内磷肥的利用率福建山场试验高于江苏下蜀黄土的盆栽试验,各施肥处理以磷酸铵最高;施用常规肥料对土壤微量元素供应也有一定作用,盆栽杉苗施用单一磷肥增加了苗木对有效铁和氮素的吸收,氮、磷肥共同施用(磷酸铵)增加了杉苗对钼的吸收,这表明磷的缺乏可能会诱导杉苗有效铁和氮素的不足,氮素的缺乏可能会诱导钼的亏缺。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机场生态护坡的植被在生长初期抗冲刷能力的影响因素,对植被生长初期不同防护方式及不同植株密度的草皮进行直剪试验和抗冲刷试验,得到了不同生态防护方式下植株数量和土体粘聚力增量的关系式,不同防护方式不同植株密度植被的抗冲流速和冲刷破坏方式,分析了草株密度和防护方式对生态边坡抗冲刷能力的影响规律,得到了土壤粘聚力与草皮土抗冲流速的关系,并给出了工程应用的条件与方法。  相似文献   

5.
探讨梳棉试验机在纺纱打样试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通过原棉及棉型化纤等原料的试纺试验,发现原棉经梳棉试验机梳理后棉网中杂质较多、原棉及棉型化纤输出的纤维网纵横向不均匀、卷网滚筒在生头卷绕纤维网时较难粘住等现象.经多次试验、分析研究,对该设备相关部件进行了更新改造,实际运转试验后发现,棉网均匀且含杂较少,纤维网生头也很容易,改善了纤维层的均匀度,为后道纺纱打样试验工序提供质量较高的半制品原料.  相似文献   

6.
以长白落叶松播种苗(1-0)为试验材料,采用裂区设计,主区为磷肥量,副区为水施比例,研究了磷肥量和水施比例对苗木生长和磷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各组织磷浓度、磷肥利用率在3个磷肥处理间差异显著,其中各组织磷浓度在326 kg/hm2磷肥处理下达到最大,而磷肥利用率则在最小磷肥量163 kg/hm2处理下达到最大,平均值为43 %,并且随磷肥量的增大而逐渐降低;各组织磷质量分数、磷含量以及磷肥利用率在5种水施比例间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并且在333 %水施比例处理下达到最大,其中全磷含量平均值为0079 g/株,磷肥利用率平均值为43 %。因此在326 kg/hm2磷肥施用量下,将2/3磷肥用做底肥,1/3磷肥用于水施追肥为最佳长白落叶松播种苗磷肥施肥方式。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传统CF算法和基于项目评分的CF算法中存在的问题,对其相似性计算和推荐集选取方法进行了改进,并提出了一种优化的CF算法。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同传统CF算法相比能显著提高推荐精度,同基于项目评分的CF算法相比能够有效减少计算复杂度。  相似文献   

8.
生态防护型边坡因其环保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三维网植草防护作为道路坡面生态防护的一种,可以利用自身结构固土蓄水、避免坡面冲刷,具有良好的工程效果、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将三维网植草防护应用于景观道路坡面防护中,可以克服传统圬工防护的生硬感,起到恢复植被、美化环境的作用,具有良好的景观效果并有助于工程区原始生态的恢复。  相似文献   

9.
施肥对菠菜中硝酸盐累积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田间小区试验条件下,研究不同氮肥用量,不同磷肥用量对菠菜中硝酸盐累积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菠菜中硝酸盐累积量随氮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大,氮磷配施能使菠菜中硝酸盐的累积量降低,其最佳氮磷配比施用量为138kg/hm^2和46.2kg/hm^2。  相似文献   

10.
在塑料大棚中进行小区试验,研究氮磷配施对黄瓜体内硝酸盐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后第7天黄瓜体内硝酸盐含量最高,之后随时间的推移而下降;黄瓜体内硝酸盐含量在高、中、低三个磷肥水平下均随氮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在高、中、低三个氮肥水平下均随磷肥用量的增加而减少;最佳氮磷配比为:氮375kg/hm^2,磷75kg/hm^2。  相似文献   

11.
热防护材料高温导热系数是进行高超声速飞行器设计不可或缺的参数。通过热防护材料导热系数理论分析以及传统稳态法试验原理数学推导,说明了热防护材料导热系数物理本质。探讨了试验温差对热防护材料导热系数测试的重要性和传统稳态法在测试热防护材料高温导热系数时的技术局限性。基于热防护材料内部温度分层特征以及导热系数-温度非线性关系函数形式直接假设,提出并分析证明了两种适用于大温差测试条件的热防护材料高温导热系数试验方法。对热防护材料高温导热系数获取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采用气流成网技术将稻草纤维制成纤维网,在成形过程中对气流和喂给量两个工艺参数进行了试验,研究和评价了这两个参数对成形过程中稻草纤维脱落以及最终纤维网的质量均匀度偏差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周敦强 《武夷科学》2006,22(1):117-122
对5年生不同苗木马尾松幼林施肥试验结果表明,造林苗木以选择马尾松切根裸根苗为宜,不同施肥处理的幼林树高和胸径生长有极显著差异,以施复合肥效果最好,树高和胸径增长率为40.79%和61.19%,单施P肥效果次之,树高和胸径增长率为31.41%和43.58%,单施K肥也有明显效果,而单施N肥则效果不显著,说明我省红壤严重缺磷肥,造林施肥宜选用磷肥为主,少量施钾肥,氮肥在马尾松幼林地上可不施用,或少量施用,尽量做到合理施肥,以提高林地施肥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论述了黄土高原高速公路边坡植被的栽植方案及抗旱机理,指出存在土壤贫瘠、含水率低及苗木栽植难成活等主要问题,提出种植边坡生态防护植物应满足抗旱性强、扩展性强、发芽力强等要求,对黄土高原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该文采用喷水硬化工艺制造了玻璃纤维编织网增强水泥基板材,试验研究了配网率和纤维编织网定位方式对其抗弯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玻璃纤维编织网可显著改善喷水成型水泥基板材的抗弯性能。随着配网率的增加,纤维网增强水泥基板材的抗弯强度和极限挠度明显提高。配网率为1.0%时,磁铁定位双层纤维网增强水泥基板材抗弯强度达10.64MPa,是无增强纤维网板材的3倍;极限挠度达6.74mm,是无增强纤维网板材的8倍。该工艺可解决需要快速搭建又无预拌条件工程的施工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不同磷肥对红壤铜吸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等温平衡法,测定了3种性质不同的磷肥(磷酸二铵,钙镁磷肥和磷矿粉)影响下红壤对铜的吸附量,应用Freundlich方程(Cs=KfCen)分析了土壤铜的吸附特征.结果表明,与对照(不施磷肥)相比,磷酸二铵、钙镁磷肥和磷矿粉均会显著提高红壤对铜的吸附,吸附量(Kf值)分别增加44.4%、336%和80.1%;不同种类磷肥改变红壤铜吸附量的次序为:钙镁磷肥>磷矿粉>磷酸二铵.随着非水溶性磷肥(钙镁磷肥和磷矿粉)用量的增加,红壤对铜的吸附能力逐渐增强;而磷酸二铵分别在低(磷铜摩尔比=1∶1)、中用量(磷铜摩尔比=2∶1)显著促进红壤对铜的吸附,而在高用量(磷铜摩尔比=4∶1)下则抑制了红壤对铜的吸附.试验结果表明,在铜污染红壤上,从提高土壤铜阻抗效果与降低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的角度出发,磷酸二铵不宜施用;而钙镁磷肥可作为磷肥的最佳肥源.  相似文献   

17.
氮磷肥对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多点田间试验研究了农四师66团氮、磷肥施用量对小麦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的影响,建立了氮、磷肥施用量与小麦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间的效应函数方程。试验结果表明:小麦生产中氮肥对穗数、穗粒数、产量的影响高于磷肥;氮肥(N)的适宜用量为137~407kg·hm-2,此时可获得小麦最佳经济产量为7413—11071kg·hm-2。小麦产量对土壤养分的平均依存率为63%。  相似文献   

18.
边坡生态防护技术具有良好的环境效应和社会效应,是公路建设工程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对策之一。结合工程实践,从边坡生态防护的原理和生态防护施工方法等出发,研究和总结我国公路边坡生态防护技术的发展现状,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进一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9.
本文采用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方法,建立了西葫芦产量与氮、磷、钾肥用量间的回归模型,经检验证实该模型可充分反映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通过模型解析知,磷肥对产量的影响大于氮肥大于钾肥,氮磷钾肥之间存在互作效应。通过计算机模拟试验,得出了本试验条件下高产方案的频率分布,求出了最高及最优产量。  相似文献   

20.
油菜秸秆覆盖还田及磷肥调控对水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田间试验分析了油菜秸秆覆盖还田和磷肥调控对水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探索了适宜的磷肥调控措施.试验设置了4个油菜秸秆覆盖水平和4个磷肥施用水平,采用条区设计,共16个处理,观测了不同处理下水稻分蘖动态、地上部分鲜重、产量和磷肥利用效率等指标.结果表明:(1)油菜秸秆覆盖还田可以促进水稻分蘖和产量增加,水稻分蘖可增加2.5%~11.4%,增产6.7%~28.2%.但过量还田导致稻田成穗率降低.(2)油菜秸秆覆盖还田条件下,增施磷肥可促进水稻分蘖和产量增加,水稻最高分蘖可增加2.2%~32.8%,增产4.1%~40.3%.但磷肥增产效果和磷肥的利用效率随着磷肥用量的增加而降低;过量施磷会降低稻田成穗率,适施磷肥为45~90kg/hm~2.秸秆就地全量还田,施加磷肥45kg/hm~2,不仅有利于磷肥的高效利用,还可以提高水稻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