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8 毫秒
1.
活性炭及基材种类对活性炭成型物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测定了以4种粉状活性炭,1种胶粘剂及5种多孔质基材为原料,在4种不同的胶炭比下制得的胶炭混合物和活性炭成型物的主要吸附性能及胶接强度;分析了原料活性炭以及基材的主要性质对活性炭成型物的吸附性能及胶接强度的影响,得出原料活性炭的吸附能力和孔隙发达程度与活性炭成型物的吸附能力和胶接强度有着密切的关系,表面官能团的数量对活性炭成型物的胶接强度未观察到明显的影响;多孔质基材的性质对活性炭成型物的胶接强度有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了不同粘结剂的配比对树脂结合成型活性炭材料吸附性能的影响;采用比表面积测定仪测定了成型活性炭的比表面积和孔结构,探讨了活性炭孔结构的变化规律及其对吸附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粘结剂6515酚醛树脂和332酚醛树脂的质量比为1:1,比表面积和孔容最大,平均孔径最小,最有利于微孔气相吸附,吸附速率相对较大。  相似文献   

3.
以粉末椰壳活性炭为原料、硅酸盐水泥为胶凝剂,利用水泥的胶凝作用将载银抗菌剂包裹在活性炭核芯的表面,制备了一种兼具吸附性能与抗菌性能的壳层结构球粒活性炭.用抑菌圈法评价试样的抗菌性能,用碘吸附值评价试样的吸附能力,选择甲醛与苯的吸附模拟使用效果.结果表明,将载银抗菌剂集中裹覆在成型活性炭颗粒的壳层上,试样的抗菌能力显著增强;壳层中抗菌剂的添加量对抗菌能力影响较大;为保持活性炭的吸附能力,壳层足够包覆住整个核芯即可.  相似文献   

4.
用粉状活性炭(Ⅰ)、颗粒活性炭(Ⅱ)、弱酸122离子交换树脂(Ⅲ),膨润土(Ⅳ)四种脱色剂对棕黑色的赖氨酸洗脱液进行脱色试验,结果符合Freundlich吸附方程式的关系,作出各种脱色剂的等温吸附线并求出相应的k和n值后,可对各种脱色剂的脱色能力和用量作出评价。脱色能力的顺序为Ⅰ>Ⅱ>Ⅲ>Ⅳ。  相似文献   

5.
 随着汽车排放标准的日益严格和汽车尾气净化技术的成熟应用,燃油蒸发在整车排放中的比例逐渐提高。碳罐是汽油车燃油蒸发控制的关键部件,其核心材料是汽油吸附用成型活性炭。碳罐技术要求成型活性炭具有高的比表面积、大的有效孔容(2~5 nm孔的孔容)和高强度,具有快速吸附和脱附汽油的性能。化学法和化学物理耦合的办法是制备高比表面和大孔容活性炭的有效途径,成型活化一体化是成型活性炭制备的发展趋势。本文综述碳罐用成型活性炭的性能要求、表征方法、制备技术及原理和在未来VOCs净化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用气相色谱法考察了活性炭从水溶液中对乙腈工业污染物的吸附行为,估算了吸附常数、孔扩散系数、吸附过程的焓变及描述吸附等温线方程有关参数.  相似文献   

7.
采用活性炭吸附预处理后的莠去津农药废水中的有机物,研究了活性炭种类、溶液pH值、盐含量对吸附的影响,测定了吸附等温线,并探讨了活性炭的再生性能.结果发现:pH值小于3时粉状木质活性炭对农药废水的吸附效果最好;废水中的盐含量越高,越有利于吸附;Freundlich模型比Langmuir模型能更好地拟合吸附等温线,pH值为3时的最大吸附量为250 mg/g.碱液可以将吸附在活性炭上的有机物解吸下来,再生后活性炭的吸附量可达到新鲜活性炭的98%以上.  相似文献   

8.
活性炭对低聚木糖的脱色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以HAC型粉状活性炭对酶解低聚木糖液进行吸附脱色,研究了活性炭的用量和酶解低聚木糖的初始浓度等因素对吸附脱色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酶解低聚木糖中含有少量不能被HAC型活性炭所吸附的色素物质,活性炭对色素的吸附率高于对低聚木糖的吸附率,并且对色素的吸附属于典型的“Langmuir”型等温吸附,以2.5g/L活性炭吸附16.0g/L酶解低聚木糖时,色素的吸附率可达到89.9%,低聚木糖的吸附率为14.7%。  相似文献   

9.
活性炭对水中MTBE和BTEX的吸附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活性炭对汽油成分苯系物(BTEX)和甲基叔丁基醚(MTBE)的吸附规律.结果表明:活性炭对BTEX和MTBE的吸附能力大小顺序为:乙苯>邻二甲苯>甲苯>苯>MTBE,其次序与污染物在水中的溶解度大小成反比例关系;椰壳炭是所考察活性炭中吸附性能最好、最稳定的炭型;在选炭的过程中,苯酚值可以有效地表征活性炭对于低浓度BTEX和MTBE的吸附性能.当苯系物与MTBE共同存在时,活性炭对于MTBE的吸附容量明显降低,对于苯系物的吸附容量基本没有改变.共存化合物的初始浓度越高,其竞争吸附效应越明显;相比单一竞争化合物,BTEX的混合共存更显著地降低活性炭对于MTBE的吸附.当BTEX和MTBE共存时,吸附性能较好的BTEX会将已经吸附的MTBE从活性炭上置换下来,导致了出水MTBE浓度突然升高的现象.  相似文献   

10.
活性炭对萘吸附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普通煤质活性炭进行酸碱改性处理,研究了不同活性炭加入量、吸附时间、溶液pH值、温度等条件下,对萘溶液的吸附规律。结果表明:活性炭对萘的吸附量随着萘初始浓度的增大而增大;随温度升高,吸附量呈略下降趋势,且温度对吸附影响并不大;溶液pH值对活性炭的吸附量影响也不明显;对萘吸附在30min内达到饱和,饱和吸附量较大,约为200mg/g;由吸附等温公式拟合结果显示为物理吸附,吸附能力顺序为:酸碱改性活性炭〉酸改性活性炭〉未改性活性炭。此外,还考察了用无水乙醇对吸附萘达饱和的未改性活性炭洗脱效率与时间的关系,浸泡90min,洗脱率达98%。  相似文献   

11.
以电厂粉煤灰炭为基础原料制造活性炭 ,实验结果表明 :原料经浮选后 ,只要原料中灰分小于1 5 % ,就可以制出性能较好的活性炭 实验采用煤焦油、沥青作为粘结剂 ,水蒸气为活化介质 ;同时 ,对生产过程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 活性炭的强度达 87% ,水容量为 1 0 1 .9% ,吸碘值 72 5mg/g ,亚甲基兰吸附值 1 39mg/g ,比表面积 1 0 35m2 /g 可用于有机溶的回收、空气与水的净化及作催化剂载体 ,产品质量高 ,经济效益及环境效益较好 图 1 ,表 6 ,参 5  相似文献   

12.
通过假定铜、铬、银浸渍炭对氯化氰的脱除过程为-吸附反应器过程,同时经历物理吸附与一级催化自失活反应的两个独立过程,建立了浸渍炭催化剂床层脱除气流中氯化氰的数学模型及其在线性吸附等温线条件下的解析解,结果与不同浸渍炭床层上的实验数据较好吻合.  相似文献   

13.
通过浸渍法将制备的掺氮TiO2光催化剂负载到活性炭上制备掺氮TiO2-活性炭复合吸附材料,并对其吸附特性、可见光催化活性以及再生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掺氮TiO2光催化剂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与良好的可见光吸收性能;活性炭对低浓度甲醛气体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掺氮TiO2的负载对活性炭颗粒的吸附性能影响甚微;掺氮TiO2-活性炭复合吸附材料具有优越的可见光再生性能,它实现了对低浓度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吸附和光催化分解解耦,提高了活性炭的循环利用性能.  相似文献   

14.
Haberer工艺由上向流轻质滤料技术、再絮凝过滤技术及其载粉末活性炭过滤技术组成,集接触絮凝、过滤及粉末活性吸附为一体,以扩大过滤的原水范围,提高水处理效果,变革了水处理传统工艺.本文分析了其除浊、去除有机物的机理及特点,并提出了其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含甲氰菊酯农药的模拟水样进行混凝活性炭吸附处理,分别考察了混凝剂种类、投加量、pH等因素对混凝效果的影响以及木质粉末活性炭投加量、吸附时间、pH等因素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对水样作常规混凝处理时,氯化铁的处理效果优于其他混凝剂,当氯化铁的投加量为20mg/L,pH为8时,甲氰菊酯去除率可达59.4%。对水样做活性炭吸附处理时,适宜pH范围为6~9,木质粉末活性炭最佳投加量为40mg/L,最佳吸附时间为70min,在最优吸附条件下,甲氰菊酯去除率可达81.6%。在最优混凝吸附条件下,氯化铁混凝协同木质粉末活性炭吸附去除甲氰菊酯的去除率均大于90%,对水中甲氰菊酯去除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6.
以ACF为原料,酚醛树脂为粘结剂,采用真空成型技术制备柱状或管状的ACF基复合分子筛材料(ACFCMS),着重考察了粘结剂的用量及活化工艺条件对产品吸附性能的影响,用扫描电镜分析ACFCMS产品的表面形貌,用重量吸附法测定CO2在ACFCMS产品上的吸脱附能力,结果表明:粘结剂的用量对ACFCMS的吸附性能有较大影响,延长活化时间可以提高ACFCMS的吸附性能。ACFCMS对不同的吸附质具有不同的吸附能力,表现出一定的分子筛性能。ACFCMS中相邻的ACF在其接触点处由源于粘结剂的热解炭连接在一起,这斌予了ACFCMS产品独特的,有利于吸附质在其体相内快速流动的开放式孔结构。  相似文献   

17.
采用船用6160A型柴油机为热源,设计了一台发动机余热驱动的吸附式制冰系统.该系统中的吸附工质采用了块状活性炭,所设计的系统日产冰600kg.在吸附床设计中,充分考虑了传递通道的影响,通过对以往块状活性炭吸附床吸附性能数据的分析,完成了吸附床的性能预测,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吸附式制冰系统可以满足要求.经模拟仿真计算,系统的最佳循环时间在35min左右,相应的单位质量吸附剂的制冷功率为35W/kg.  相似文献   

18.
以受污染湖水为研究对象,通过小试和生产试验,考察了预氯化/粉末活性炭(Cl2/PAC)与高锰酸盐复合剂(PPC)预氧化对水中有机污染物,藻类以及由其引起的臭、味的去除效能.通过色质联机分析,探讨了2种工艺的除污染特性.结果表明,由于PPC兼具氧化,吸附和架桥作用,PPC预氧化能够显著的提高对有机物,藻类及臭味的去除效率,处理效果明显优于Cl2/PAC工艺.  相似文献   

19.
活性炭纤维对气体中乙醇吸附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活性炭纤维作为吸附剂,吸附气体中的乙醇,吸附实验是采用鼓泡法进行的,以高纯氮气为载气使乙醇饱和蒸气通过吸附柱,对影响活性炭纤维吸附性能的活性炭纤维用量、吸附时间、入口气体温度等因素进行了探讨。实验结果为活性炭纤维净化乙醇废气的工业应用提供了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