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棉纺织业在山东的经济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20世纪初期山东开始出现机器纺纱业,在生产设备、经营管理、人才配备等方面都具备了现代化机器大生产的某些特征.棉织业的现代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生产工具的不断革新,二是工厂组织的出现.研究棉纺织业的现代化对于研究山东经济现代化具有典型意义.  相似文献   

2.
综述了纳米技术在医学领域引发的创新——纳米医学及其在临床诊断、纳米药物、组织移植、纳米医用机器等方面的成果.  相似文献   

3.
利用神经网络的非线性映射及其高度的自组织和自学习能力,将自组织神经网络(SOM)应用于轴流风机的故障诊断.根据故障信号及其故障类型来构造网络,用单一故障样本对网络进行训练,根据输出神经元在输出层的位置对故障进行判断.风机的不对中故障是指风机转轴与电机主轴之间由联轴器联结构成轴系,由于机器安装误差、承载后的变形及机器基础的松动等,造成轴系对中变化误差.本文就结合不对中故障的实际情况,通过MATLAB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4.
设计了液压伺服主、从机器手,并对力觉双向伺服控制算法进行了研究与实验.由于零开口对称伺服阀的结构特点使得主机器手控制力不能直接驱动本身执行器,而需要主机器手控制力信息通过控制器来间接驱动,这一过程必然影响控制系统的响应速度.通过采用主、从机器手的力偏差信号控制从机器手,用主-从机器手的位置偏差信号控制主机器手的力觉反馈.这种新控制策略改变了从机器手跟随主机器手,主机器手感受从机器手力的常规控制模式,提高了主-从控制系统的响应速度,并可根据主机器手对从机器手的跟随来判断从机器手是否出现干涉等,对力感觉机器人双向控制理论研究与实践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
针对单尾仿生机器鱼产生艏向摆动而使尾部推进效率大大降低的问题,提出全新的双体仿生机器鱼结构.运动过程中,机器鱼两条尾部所产生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横向作用力相互平衡,确保了机器鱼身体始终处于横向受力平衡的状态,从而在结构上解决了仿生机器鱼艏摇问题.运用Pro/Mechanism模块对所设计的双体仿生机器鱼进行尾部受力分析和动力学仿真,仿真和试验结果表明双体仿生机器鱼质心沿直线轨迹运动,验证了双体仿生机器鱼推进的高效性和可行性,双体仿生机器鱼的设计思想为解决机器鱼艏向摆动问题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一种自主避障的仿生机器鱼,给出仿生机器鱼的整体结构设计和尾部结构设计,并对仿生鱼的内部连接进行了描述.在仿生机器鱼的结构设计的基础上对仿生机器鱼的尾部运动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分析了仿生机器鱼在避障时尾部摆动与障碍物之间的关系.制定了鱼尾在避障过程中的摆动规则,从而使仿生鱼在避障时尾部不与障碍物有碰撞.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其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针对单机和两台机器的平行机排序问题,建立了工件同时具有学习效应和恶化效应,机器有可用性限制的排序模型.考虑了目标函数为极小化总完工时间的单机、两台机器的同型机问题和两台机器的同类机问题.对于机器在任意时间进行维修的一般情况给出了动态规划算法,通过数值例子说明了算法的有效性,对机器在使用前进行维修的特殊情况给出了多项式算法.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机器结构声发射的表征作了实验研究.所推荐的源描述符要求对机器与支撑结构的接触点的自由速度作测量,同时对机器的源导纳作测量或估算.本文对平动和转动的速度测量作了讨论,对力和力矩导纳的测量也作了描述.对一个机器家族——为建筑物服务的离心风扇,在三个自由度、多支撑点上的源描述符进行了评价.数据的表示作了简化.从而使得同类型的机器和一个机器中不同振动分量间可以作比较.在所研究的机器中,似乎在低频区垂直力分量引起的发射占主要.然而力矩的贡献却随着频率的增加,其相对重要性也增加,可能在高频区会占据主要地位.  相似文献   

9.
以鱼体运动行波方程为动力学基础,参照鱼体尾部运动函数方程设计了"BLRF--I"系列仿鲹科机器鱼.在该系列机器鱼中,采用模块化设计结构,可以方便地更改尾部驱动舵机的数量,形成仅有驱动舵机数量不同、其他机制完全相同的单关节、两关节和三关节仿生机器鱼.对"BLRF--I"系列机器鱼的巡游速度与最小转弯半径进行实验分析.结果表明,"BLRF--I"系列机器鱼尾部驱动舵机数量的增加可以有效地提高巡游速度,最小转弯半径在舵机数量为2时达到最小.进而论证了仿生机器鱼关节数目对机器鱼游动性能的影响,并提出了仿生机器鱼关节数目和巡游速度的关系方程.  相似文献   

10.
将物料报废作为随机事件引入不可靠机器制造系统优化控制的研究中,提出了有效生产剩余的概念,讨论了生产剩余和有效生产剩余的关系.以物料报废服从Bernoulli分布的单机器单零件类型不可靠机器制造系统为例,描述了基于有效生产剩余的控制思想.将该思想应用于不可靠机器制造系统优化控制研究,建立了以有效生产剩余为状态变量,以生产率为控制变量的单机器单零件类型不可靠机器制造系统优化控制模型,得到了这类系统的一种优化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11.
于冬青 《太原科技》2006,(11):72-74
编织部件是针织圆纬机的核心部件,是影响针织圆纬机生产效率及布面质量的关键。论述了编织部件中三角、织针等成圈机件与编织工艺的关系,介绍了针织圆纬机三角、织针等关键机件的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2.
针织服装上衣结构特点及其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建立适应针织服装结构设计的方法体系,以科学、准确地设计针织服装样板.用立体裁剪方法进行了针织面料与机织面料在上衣结构中的对比研究,探索出了针织服装上衣结构特点及其变化规律.在同样贴体款式造型下,针织物的弹性对大多数部位的尺寸变化都有显著影响,只有腰围等少部位的尺寸面料弹性对其变化无显著影响.该结论对揭示针织服装上衣结构特点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为科学、准确设计针织服装样板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针对针织电脑横机的编织原理,提出一维元胞自动机、二维元胞自动机用于针织横机编织系统的机理,给出一些元胞自动机初值和演化规则生成的新方法,并根据图案颜色的需要生成多彩色的图案,最后将上述结果应用于针织横机编织系统.  相似文献   

14.
The dynamic yarn tension variations during knitting cycle are very difficult to control and be-come one of barriers to knitting on modern warp knitting machine.Examination of experimentaldata and theoretical analysis show that the relative position of spring rail to knitting elements suchas needle,guide as well as their displacement has noticeable effect on tension variation so that theknitting condition can be much improved by rearrangement of the knitting elements and theirmovement within a knitting cycle.  相似文献   

15.
针织医用金属内支架变形与回复性能是十分重要的性能指标之一,它与内支架材料本身的性能和制作工艺密切相关。采用实验测试方法,着重探讨了针织医用金属内支架制作过程中的定型工艺路线、定型工艺参数和编织工艺参数与其变形、回复性能的关系,得出优选定型工艺和编织工艺参数的较佳值。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中国针织工业的发展作了初步探讨。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从引进到仿制手摇袜机、横机和改进其它各类针织机器设备的发展过程及针织业发展地区作了分析。认为采用引进国外针织技术设备并加以技术改造之方法来发展中国针织业是行之有效的,使得中国针织业在短短几十年内走完了国外从发明针织机到完善针织设备的几百年历程。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在经编针织中 ,利用新型纺织材料混纤丝研制新品的过程 .从原料选择、设备改造 ,组织结构设计等方面进行阐述 ,分析了生产中应注意的技术要点 ,展望了该产品广阔的市场前景 .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论述了CPLD技术在电子提花圆机上的应用,并运用CPLD专用软件的仿真功能对CPLD技术在电子提花圆机上的运行的可靠性和可行性进行了论证,为电子提花圆机的控制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三维成形针织间隔结构材料的编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半球体为例,通过在电脑横机上编织三维成形针织物的研究,分析和探讨了影响编织可靠性和产品结构与性能的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工艺优化方法。  相似文献   

20.
The knitting industry CAD/CAM system's development needs a solution of computer representation of the designed objects.One of them is a transformation of knitting rows and stitches form knitting pattern and its automatic analysis is to control data from the knitting design data.A method of the pattern CAD system including the analyzing and the compiling of the pattern data was developed in this paper.By rasterizing the pattern map,the drafted pattern could be compiled into knitting row data and stitches.The storage format of knitting rows data and stitches data could be defined by analyzing the motion of computerized fiat knitting machine.By reassembling the control data,it could be analyzed into the execute data of the controller in computerized flat knitting machine.This method mainly focused on the weak areas of multi-needle-bed technology and fully-fashioned knitting technology in inland and could be applied to most of control systems in the master-slave mode.The knitting row data and pattern row data in a " *.ptn" format file were integrated.Giving a corresponding analytic calculation process of control data and realizing independent development of the upper machine and the lower machine,the final knitting control data not only have low computation and transmission cost but also have fast transfer speed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