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以色列立国30多年来,在众多的党派中,有两大政治势力——工党联盟和利库德集团,对国家政治生活起着主要的作用。前者从1948年起一直执政到1977年,后者从1977年起一直执政到现在。二者都以犹太复国主义为宗旨,在对阿拉伯国家实行扩张上有其共同点,但在对内对外政策的有些问题上,包括在阿以争端这一重大问题的处置上,又有所差异。以色列的政策如何,它同阿拉伯国家的关系如何发展,从其国内因素说,在很大程度上要取决于这两股势力的方针政策以及它们之间力量对比的变化。现将这两大集团  相似文献   

2.
编辑后记     
苏联同南斯拉夫两国之间的关系,一年来有了迅速的发展,最近南斯拉夫总统铁托的访问苏联和在莫斯科举行的两国领导人的会谈,更具有十分重大的国际意义。陈维同志的“苏南友好合作的新发展”一文,就苏南两国关系的现状和广阔远景作了分析。美国和李承晚集团一贯企图破  相似文献   

3.
正缅甸是中国的近邻,在东盟十国中,中缅两国的陆地边界线最长,达2100多公里。新中国成立后,缅甸是最早承认并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之一。两国老一代领导人共同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至今仍是指导两国乃至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在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等问题上,缅甸曾给予中国有力支持。过去几十年,无论国际风云和两国国内  相似文献   

4.
魏晋南北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二次民族大融合时代。前秦是氐族建立的国家,是汉化最深的北朝国家之一。而苻坚是一位在政治上比较清明的统治者,在对待民族关系上则实行较为平等的民族政策,他重用王猛、权翼等人,在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关系等方面进行一些改革,得到了其他各民族的拥护与支持。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苻坚的民族政策是进步的,为完成我国北方的统一和各民族的大融合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正苏联和俄罗斯都是多民族国家,民族问题在国家发展中有重要影响。该书系统研究了苏联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发展、演变及民族问题在苏联解体中所起的作用,研究了新俄罗斯是如何吸取苏联的教训、在保障国家统一性和民族多样性发展方面寻找契合点的。本书按时间顺序展开研究,分为三篇:"十月革命"到勃列日涅夫时期、戈尔巴乔夫改革和苏联解体、苏联解体以后至今。  相似文献   

6.
新的国家诞生了 1945年11月29日,南斯拉夫制宪议会通过了废除帝制的宣言,宣告了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的诞生。联邦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南斯拉夫人民英勇抗击法西斯德国的奴役、争取解放的结果。南斯拉夫的爱国者的这一斗争并不是孤立无助地进行的。在南斯拉夫的现代史中,记载着苏联人民和南斯拉夫人民在反对法西斯德国的共同斗争中用鲜血结成的兄弟友谊:在南斯拉夫人民解放军和苏联军队的并肩作战下,1944年10月20日,南斯拉失首都贝尔格莱德从希特勒匪徒的铁蹄下解放了。当时南斯拉夫人民解放军最高总司令铁托元帅在致电斯大林感谢苏联军队的无私援助时指出:“贝尔格莱德的解放对我国人民具有历史性的意义,因为在南斯拉夫,在这个人民长期遭受苦难的国土上,伟大的苏联的儿女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是马克思主义在适应中国社会需要过程中不断推进与发展、不断丰富与提升的过程.从发展上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不断解决好"三个错位",破除苏联模式、教条主义束缚,回应"两个挑战",思想解放不断深入发展的历程.从结果上看,思想解放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上的突破,深化了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国情的认识,端正了我们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使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现出鲜明的时代性、发展规律性和理论创新性.  相似文献   

8.
改革是当前世界的潮流对所讨沦的问题知之甚少,更没有什么研究。社会上义国家的改革已经成为一股不可逆转的潮流,这是谁都看得见的事实。在苏联,远的可以追溯到列宁的新经济政策,近的有赫鲁晓夫的改革,柯西金的改革,直到现在戈尔巴乔夫大张旗鼓的改革。在东欧,先有南斯拉夫,其后有匈牙利、波兰、捷克等国的改革。今天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第一次可以专门从改革这个新的角度按国别和综合比较研究社会主义国家的进程了。这是一个大反思、大探索、大变革的时代。目的就是要彻底发挥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正在改革中的中国,面临丰富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9.
一、渤海建国的历史背景 中国历史上的南北朝是民族大融合时期,经过长时间的演变,在中国东北形成了黑水靺鞨和粟末靺鞨两个分支,而渤海国是粟末靺鞨首领大祚荣以隋末唐初先后迁居于现今辽宁省朝阳地区的两批粟末靺鞨人和部分"高丽人"为基础建立的国家.  相似文献   

10.
<正>美国总统的"主义"每一任美国总统都希望青史留名,他们默许人们给自己在世界上的所作所为贴上"主义"的标签,梦想成为某个时代的缔造者。这种"主义"往小了说是发动海外战争的指导方针,往大了说是对外战略的阶段性特征。多数美国总统提出了具有历史性影响的"主义",比如门罗宣布西半球不再受欧洲殖民主义支配、威尔逊倡议消除战争根源创设国际联盟、杜鲁门正式拉开冷战帷幕、尼克松决定与苏联缓和关系并撤出越南、卡特动  相似文献   

11.
杜鲁门时期,美国对东欧国家实施了遏制政策,1948年苏南冲突公开化后,为了分化瓦解苏东集团,对南斯拉夫制定与实施了不同于其他东欧国家的差别政策。美国强行对苏东国家航空方面管制,但南斯拉夫例外;美国利用南斯拉夫分裂苏东关系,在东欧国家内培育第二个铁托政权;美国对苏东国家实行贸易管制,但对南斯拉夫不仅放松出口管制,而且在经济与军事上援助南斯拉夫。  相似文献   

12.
在相差不到一年的时间内,美国与中国相继提出了"十万强计划"与"留学中国计划",二者是两国留学政策的集中反映。二者的区别较大,主要体现在"十万强计划"强调面向第三世界国家输送留学生,并由美国社会组织主办,而"留学中国计划"强调面向世界各国接收留学生,由中国政府主导。两项留学政策不同的原因在于两国不同的留学现状、经济发展水平、发展目标以及政府角色。  相似文献   

13.
周兰 《科技信息》2006,1(12):193-194
二战后,苏联作为社会主义阵营的"老大哥",其民商法观、民事立法模式影响了包括中国在内的所有社会主义国家.苏联民法观延续了从德国开端的财产法民法观的转向,使从罗马法以来一直奉行的市民社会民商法观的链条至此断开.此外,苏联的商品经济民法观也是一股暗涌,这依次产生的两种民法观引起了中国50年代-80年代的2次大讨论--通过调整对象理论体现出来;同时,一国民法观与其民事立法模式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苏联的财产法民法观、商品经济民法观在立法模式上相应体现为对潘德克吞体系的移植,这些都对中国历次的民事立法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当今中国新民法典的制定前夜,它的民法观、立法理念仍如幽灵一般在其上空盘旋.本文从民商法观、民事立法模式、当前我国民商法典的制订来谈谈苏联民商法对我国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自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的半个多世纪中,中韩两国都面临反对日本及西方列强侵略、捍卫民族独立的伟大任务.长期以天国自居的清朝从自身安全和传统关系考虑,帮助韩国实行对外开放、"以夷制夷"、均势外交、谋求发展的政策.但由于当时清朝和韩国的腐败落后,这种政策没有收到预期效果.通过明治维新实力大增的日本积极推行侵略性的"大陆政策",给东亚人民带来深重灾难.中韩两国人民的抗日斗争经历了艰苦曲折的道路.历史证明,落后就要挨打,腐败必然亡国,实力与正义才是一个国家的立国和胜利之本.  相似文献   

15.
半月述评     
继苏英会谈之后,苏法两国领袖举行会谈,南斯拉夫总统铁托即将访问苏联,苏联宣布将在一年内裁减军队一百二十万人,苏日签订渔业条约和海上营救协定,中埃建立外交关系等等--这一系列的重要事件的进展都有利于国际局势的进一步趋于缓和。  相似文献   

16.
吴剑剑 《世界博览》2013,(21):22-23
国际核秩序处于十字路口可以预见,美印核合作将对伊核、朝核问题的解决进程带来消极的"示范效应",并可能对推动通过政治和外交手段解决两核问题起到一定的"反作用",一是强化两国国内主张发展核武器的强硬派声音,二是弱化国际社会根据安理会决议针对两国的国际核管控努力。在今年9月26日举行的联大有史以来首次核裁军问题高级别会议上,巴基斯坦总理纳瓦兹·谢里夫呼吁国际社会结束核武器问题上的歧视行  相似文献   

17.
少数民族高等教育招生政策是少数民族教育优惠政策中的一种重要形式,政策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其最初的价值定位发生了扭曲,本文以教育公平为基点,结合罗尔斯"正义即公平"的"正义论原则",对执行中表现出的个体价值冲突、民族价值冲突、国家价值冲突形式进行分析,并通过正义两大优先原则的梳理,探索对少数民族招生政策价值冲突的最终定位。  相似文献   

18.
1944年11月末,科索沃获得解放。从此,科索沃的历史发展进入了一个新时期,而这片土地上的民族问题,塞尔维亚人和阿尔巴尼亚人之间的矛盾和纷争也就具有了新的性质。一时间,科索沃成了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和苏联之间争夺的要地,同时,苏联、英国和美国间外交政策和活动中也出现重要分歧。铁托和霍查:两个共产党人,两个“强人”在巴尔干地区,南斯拉夫和阿尔巴尼亚相比是个大国。阿尔巴尼亚共产党的成立得到铁托的全力支持。二战期间,铁托在霍查的最高指挥部里派有自己的代表,参与各种军事决策。所以,实际上,铁托是把阿尔巴尼亚看成是自己的具有被保护性质的盟国。霍查虽然  相似文献   

19.
针对住房供应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国家出台了"小户型"政策,即2006年5月19日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成果管理条例(修订草案)>(文中简称"国六条政策").从国家政策可以看出,我国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控制住房建筑面积和大户型面积的比例.小户型将成为市场主流.该政策对住区规划、单体设计、户型设计产生诸多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0.
杨进 《世界知识》2014,(6):22-24
在俄罗斯和乌克兰两大民族关系的历史上,苏联时期也是值得大书特书的一笔。正是这一时期两大民族之间的关系演变加速了苏联解体,并奠定了其后两国关系发展日趋复杂化的基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