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曹飞 《科技信息》2010,(34):310-311
对陕西科技大学学生参加体育运动损伤情况的调查表明:大学生运动损伤的时间多发生在课外活动和运动竞赛场。创伤部位以手膝踝关节处最多。作者认为造成大学生运动损伤以及康复慢的原因是:大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差,体育保健知识缺乏等,并提出相应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新疆高校排球教学、训练、竞赛水平及预防运动损伤,文章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专家访谈、数据统计及逻辑分析等方法,对新疆9所高校2012、2013级的大学生及学校代表队员的损伤情况进行调查,了解和比较分析高校男女大学生排球运动损伤的发生率、损伤类型、发生场合、损伤部位及易引起损伤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大学生排球运动损伤的发生率较高,排球运动损伤总体发生率为(62.7%),发生排球运动损伤场合为排球比赛(26.7%),经常发生运动损伤的部位为踝关节(21.9%)、指关节(15.9%)、膝关节(14.6%),运动损伤的主要类型扭伤(30.1%)和拉伤(23.6%),导致运动损伤的主要技术动作扣球(31.8%)和拦网(25.2%),而引起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在于技术动作不规范(24.7%)和准备活动不足(22.2%)。说明教师对学生运动损伤采取的教学保护性措施应进一步加强,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保护措施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3.
金昱 《科技咨询导报》2008,(33):176-176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问卷调查法,以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2006-2007级在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对高职学生的运动损伤状况进行调查和分析,对高职学生参加体育活动提出一些合理性建议,力求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体育系学生运动损伤调查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对213例(男172例,女41例)体育系学生发生的运动损伤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损伤发生的主要原因为技术动作错误;损伤部位以踝部占首位;损伤发生的场合以课外活动为主;损伤发生项目以篮球最为多见,根据运动损伤发生的特点和规律,提出针对性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5.
该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数据统计法和访谈法,对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在校体育生运动安全发生的现状进行调查,据此了解学校运动损伤发生的比例情况,学生运动安全意识、运动安全行为等情况。一方面为学校学生运动锻炼提供安全防护意见及措施,另一方面为学校体育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加强大学生"科学运动"的理念,减少大学生运动损伤发生的概率,提高大学生体育运动的质量。  相似文献   

6.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宿州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运动损伤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造成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是准备不足、动作过猛、强度过大及场地设施等;发生运动损伤最多的部位是踝关节及手腕;发生运动损伤几率较高的是篮球、足球、排球等对抗性集体项目;发生运动损伤的时间以课外活动时最多,运动损伤后学生偏向采用冷冻疗法和药物疗法进行处理;学生对运动损伤防治知识的需求是迫切的。  相似文献   

7.
关于高等院校体育运动损伤原因及其对策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河南省6所高校的1 500名在校大学生,针对学生运动损伤的情况进行随机抽样调查,以及对部分体育教师的访问,统计造成体育教学中运动损伤的情况和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以尽可能避免或减少体育教学中出现的各类运动损伤.  相似文献   

8.
普通高校大学生运动损伤特征因素分析及应对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海峰 《科技信息》2009,(10):223-224
本文通过问卷及访问调查分析,对广州市高校大学生参加课内外体育活动时发生运动损伤的类型、部位、时段以及原因等情况进行调查,试图找出普通高校大学生运动损伤发生的特征和一般规律,并提出针对性的应对措施,从而为高校大学生参加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时避免运动损伤的发生,提供理论上借鉴和指导。  相似文献   

9.
一、引言有关运动损伤的调查研究,过去多偏重于专项运动员和体育院校.至于高等师范院校体育系学生运动损伤的调查报告,文献公开报道甚少.本文对上海师大体育系81级学生,在校四年学习期间的运动损伤进行了调查,揭示了体育系学生运动损伤的发生原因、损伤性质、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析了高原地区在校大学生运动损伤的产生情况,力图预防和减少运动损伤的出现。  相似文献   

11.
SoC的可测试性设计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可复用的嵌入式IP(intellectual property)模块的系统级芯片(SoC)设计方法使测试面临新的挑战,需要研究开发新的测试方法和策略,结合系统级芯片的可测试性设计技术所面临的技术难点。详细介绍了当前系统级芯片的可测试性设计技术,分析了各种系统级芯片的可测试性设计技术的特点及其优缺点,着重讨论了国际工业界内针对系统级芯片测试的方案;IEEEP1500和虚拟插座接口联盟(VSIA)测试访问结构。  相似文献   

12.
Abbott A 《Nature》2000,405(6788):728
  相似文献   

13.
《Nature》2003,423(6936):101
  相似文献   

14.
[1]A Chinese-English Dictionary 《汉英词典》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徐齐平编Readings in Modern English Prose 《现代英关教文选》 Xu Qiping Edit Nankai University Press南开大学出版社 [3]Longman Dictionary of American English 《朗文英汉双解词典》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外研社  相似文献   

15.
分布式存储中的再生码综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布式存储系统中通过引入冗余提高系统的可靠性,纠删码作为重要的冗余策略在分布式存储中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分布式存储系统中,当某个存储节点失效后,需要引入新的节点来修复失效节点的数据.传统纠删码冗余策略在修复失效节点时需要传输的数据量较大近年来出现的再生码对传统纠删码进行改进以减少修复失效节点的带宽消耗.再生码引入网络编码的思想,在修复失效节点时,参与修复过程的节点首先将本节点内的数据作线性组合后再上传,最终修复带宽消耗最小 介绍了再生码的基本概念,然后介绍单节点修复再生码和合作修复再生码的编码策略,最后总结再生码的发展和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6.
浅议企业专利申请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引爆了企业中的创新热潮。对于企业中大量的技术创新成果,及时进行专利申请是极为必要的。本文将从专利申请的可行性分析、专利申请中的事务管理及常用策略等几方面来进行相关阐述。  相似文献   

17.
片上网络的拥塞现象极大地限制了路由器的有效性能,拥塞问题将直接影响到整个处理器芯片的性能.本文首先分析了片上网络中虚通道路由器通信流量的特性.提出设定不同的阈值将网络拥塞状态进行划分,将拥塞避免问题划分为拥塞预防和拥塞解除两个阶段.提出使用一种动态注入率策略,根据实时检测网络的拥塞状态,动态调整网络报文的注入率,将网络中的通信流量控制在一个合理水平内,减轻网络的负载压力,避免NoC完全陷入拥塞而出现瘫痪状态.仿真模拟结果表明,拥塞预防时NoC性能约在“最大负载点”,拥塞解除时性能约在“膝点”,注入率可以达到0.05,在避免拥塞的同时有效兼顾了网络性能.  相似文献   

18.
19.
鞍点逼近是一种对随机变量的密度或者分布进行逼近的方法,可将复杂密度函数或者分布化成一个简单,实用的形式,而且其误差较其他传统方法,比如正态逼近法及泰勒逼近法小得多,特别是在尾部概率的逼近方面优势明显.对已知函数进行逼近是简单的,但是实际试验中,试验数据的分布是未知的,本文对一组未知数据的尾部概率用两种不同的形式去进行近似.  相似文献   

20.
华锐  赵秀菊 《井冈山学院学报》2007,28(10M):32-33,37
鞍点逼近是一种对随机变量的密度或者分布进行逼近的方法,可将复杂密度函数或者分布化成一个简单,实用的形式,而且其误差较其他传统方法,比如正态逼近法及泰勒逼近法小得多,特别是在尾部概率的逼近方面优势明显。对已知函数进行逼近是简单的,但是实际试验中,试验数据的分布是未知的,本文对一组未知数据的尾部概率用两种不同的形式去进行近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