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黄丽卿 《奇闻怪事》2011,(1):40-42,37
“生活、游戏、综合”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所倡导的教育理念,幼儿教育生活化是幼教发展的趋势之一。生活化主题活动的行动研究以陈鹤琴先生的“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等课程理念为指导,把生活作为主题课程建构的基石,以“生活化主题活动的探究”作为研究的切入口,积极开发并充分利用本地的教育资源,从教育内容、实施原则、学习方式等方面探索“如何使幼儿园主题活动生活化”,揭示生活化主题活动对幼儿发展的价值,初步形成“将生活、主题、游戏有机融合”的综合课程。  相似文献   

2.
新《纲要》的三个核心理念就是生活、游戏和综合,即教育内容生活化、教学方式游戏化、教学手段综合化。几年来,我园在学《纲要》,用《纲要》的教育实践中,把一日生活看作是一个教育整体,寓教育于一日生活之中,将教育渗透于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里。我们通过生活的教育,使幼儿教育更加“生”(生动)“活”(活泼)。  相似文献   

3.
林勤 《海峡科学》2006,(3):89-90
21世纪呼唤高质量的幼儿教育,而高质量的幼儿教育需要与之相适应的具有现代教育水平和独特个性、面向世界和未来的幼儿教育新课程的有力支撑。自《幼儿园指导纲要》颁布以来,园本课程的实践研究已成为当前新一轮幼教改革中颇为瞩目的一个热点。所谓园本课程,顾名思义即指以幼儿园之“本”为基础的课程,是在幼儿园现实的根基上生长起来的与幼儿园的资源,师资等条件相一致的课程。  相似文献   

4.
国家教育部2001年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新《纲要》)使教师的教育观、儿童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新《纲要》的指导下,教师充分利用多种教育资源,积极捕捉幼儿的兴趣点,以幼儿的兴趣为线索来设计活动,同时又注重课程的生活化、游戏化,使幼儿在日常教育活动中,积极地感悟、体验、投入、参与,使幼儿在获得各种知识、各种经验、各种能力的同时,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相似文献   

5.
陈巍 《科技资讯》2006,(16):66-67
2001年教育部颁布了新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纲要》对现行的幼儿教育管理、教育内容、教育模式等进行了深入的改革。尤其是对原有的课程框架模式进行了改革,提出了具有创新意义的教育教学理念。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学校《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阐述了明确的观点。认为要使学校《形势与政策》收到实效,就必须“凸显价值认识,强化实践理念”,即科学定位该课程,明确其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性质,遵守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重视学生专业特点。在此基础上创新教法,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7.
幼儿园课程回归生活受到广大幼儿教育者的关注,幼儿园课程生活化具有丰富的内涵。但是幼儿园课程生活化的理念在教育实践中还存在一定的误区。幼儿园的游戏活动、教学活动都需要真正回归幼儿生活。  相似文献   

8.
幼儿数学教育生活化,既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明确要求,也是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学习能力所决定的。但幼儿教育工作者在教育实践中不能过分地强调生活化,忽视数学化,而要以现实生活为基础,在自然、真实的生活情景中强调对幼儿情感、态度、兴趣的培养,这才是最适合幼儿特点的数学教育方式。  相似文献   

9.
杜威的“教育即生活”理论,陶行知“生活即教育”学说,都告诉我们:充满教学活力的课堂,必须先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高中思想政治实施生活化教学,不仅有其必要性,而且具有可行性。教学模式是一定的教学思想和教学规律的反映,规定了教学运用的操作程序及策略。高中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的模式包括确定生活主题——模拟生活情境——解除生活疑惑——践行回归生活。实施生活化教学要防止误区,并且教师不应机械地套用,要根据自身能力、学校的条件、学生的实际情况有变通地采用。  相似文献   

10.
面向生活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的要求。此处的面向生活就是指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在设计、实施、评价等方面要面向学生的各种现实生活,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面向生活的教学对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提高教学的效果和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面向生活的课程开发应根植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生活现实,开发生活化的教学资源及其教学策略,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活动,营造生活化的教学氛围。  相似文献   

11.
根据新课标提出的,重视语文的实践性,阐述了语文教学"生活化",学生生活"语文化"的意义.并结合语文教学实际从两大方面,对语文教学生活化、学生生活社会化进行了探索:走一走,留意生活,演一演,感受生活,做一做,还原生活;日常生活"语文化",学校生活"语文化",社会生活"语文化".语文教学改革就是要优化教学过程,使以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2.
根据新课标提出的,重视语文的实践性,阐述了语文教学"生活化",学生生活"语文化"的意义.并结合语文教学实际从两大方面,对语文教学生活化、学生生活社会化进行了探索:走一走,留意生活,演一演,感受生活,做一做,还原生活;日常生活"语文化",学校生活"语文化",社会生活"语文化".语文教学改革就是要优化教学过程,使以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3.
根据新课标提出的,重视语文的实践性,阐述了语文教学"生活化",学生生活"语文化"的意义.并结合语文教学实际从两大方面,对语文教学生活化、学生生活社会化进行了探索:走一走,留意生活,演一演,感受生活,做一做,还原生活;日常生活"语文化",学校生活"语文化",社会生活"语文化".语文教学改革就是要优化教学过程,使以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4.
学校图书馆是学校资料信息中心,是为学校教育教学、科学研究服务的机构,也是加强学生德育、智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强调,要充分发挥图书馆等课程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的作用,改变目前学校教育活动中的将教科书作为唯一课程资源,学生片面发展的错误倾向。因此,如何利用图书馆的资源优势为学校课程改革服务?如何通过课程改革推动图书馆发展,加大中学图书馆现代化建设步伐,便成为中学图书馆工作者探索与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专题化讲授研究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凤芝 《科技信息》2008,(34):207-207
根据中宣部、教育部规定,普通高校本科生从2006级起开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是我国高等学校本科生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作为一门新的课程,它所承担的功能就是从历史的角度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使大学生认识到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及其内在的规律性。因此,《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教学就必须紧紧围绕这一要求,不断进行教学专题化教学改革,并注重强化《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材与专题化讲授关系的研究和探讨,从而使这门新的课程在整体上达到优化。  相似文献   

16.
在新《纲要》理念的指导下,我们注重数学教学生活化、游戏化和思维化。从幼儿生活中寻找数学教学的支撑点,融幼儿的游戏活动于数学教学中,让幼儿在操作、探索中发展数学思维。使幼儿学得开心,教师教得轻松。  相似文献   

17.
在幼儿园如何结合幼儿的特点进行生活化的生命教育,达到保护幼儿生命、提高幼儿生命意识、促进幼儿健康成长目的,是广大幼教工作者探索和实践的重要内容。本文以陶行知教育理论为基础视角,从《纲要》基本要求出发,探讨了在幼儿园开展生命教育的实施过程。  相似文献   

18.
陶行知说:"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的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这就是说,学校教育,包括学校的课堂与课外教育,都必须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因此,在大力实施课程改革的今天,"让课堂回归生活"、"课堂教学生活化"应当成为改革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9.
在纪念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诞辰一百周年之际,重读了他的一些著名论文《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社会即学校》、《行是知之始》、《行知行》等光辉论著,再联系一下自己从事教学工作多年的体会,觉得颇有感触。 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的思想观点,早在1927年前后创办的“晓庄师范”教学中已付诸实施了。1946年陶行知写的《教育生活漫忆》一文中,曾叙述了他创办晓庄学校的目  相似文献   

20.
唯物史观是"中国近代史纲要"课教育教学的科学历史观和方法论。"中国近代史纲要"的课程性质规定其必须突出唯物史观培养的功能,而其教学的目的使唯物史观培养成为其题中之义。"中国近代史纲要"课教育教学要着力培养学生树立唯物史观和运用唯物史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