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基于预算与佣金约束的排污权关联价值拍卖机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建立了基于预算与佣金约束的排污权关联价值拍卖模型,并分析了佣金与预算约束条件下排污权关联价值拍卖机制中厂商的均衡出价策略,投标数量以及厂商、环保部门和拍卖行的期望收益等问题.结论表明,在排污权关联价值拍卖机制中,无论佣金是常数还是成交价格的线性函数,厂商的期望收益都不变.  相似文献   

2.
基于传统的排污权拍卖机制只考虑买卖双方在最大利益原则驱动下厂商的最优出价策略、卖方的期望收益行为等特点,分析了佣金条件下排污权的私人价值和关联价值拍卖机制问题.结果表明,佣金对厂商的出价策略、环保部门和拍卖公司的期望收益都存在影响,佣金的比例与拍卖公司的期望收益同方向变动,与环保部门的期望收益反方向变动,而与厂商的期望收益无关.  相似文献   

3.
拍卖机制理论中的收益等价性及应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利用一个静态的贝叶斯博弈,讨论两种以第一价格交割的拍卖(一种称之为"one-pay"拍卖,另一种称之为"all-pay"拍卖),得出两种方式下投标人的对称的贝叶斯纳什均衡出价策略和均衡期望收益及拍卖方的均衡期望收益,进而得出两种拍卖方式下投标人和拍卖方的均衡期望收益是完全相同的.由这两种拍卖方式的特点发现,在R&D之前,若能先进行研发权的拍卖或招标,使大量资金集中于一家企业,则可增加R&D成功的概率并减少浪费.另外,对于很多重复建设问题,也可以类似考虑.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全支付拍卖环境下支付规则对拍卖结果的影响,分别基于独立私人价值和关联价值前提,构建了一类广义的全支付拍卖模型,此时赢者支出为最高报价和次高报价的线性凸组合,未获得物品的投标人支付其报价.运用博弈理论,在得出贝叶斯纳什均衡策略及其存在性条件的基础上,分析了支付规则对投标策略及其区间的影响,进一步研究表明:在独立私人价值假设下,收益等价性定理成立,全支付拍卖的期望收益与支付规则无关;在关联价值假设下,收益等价性定理不再成立,拍卖期望收益依赖于支付规则,参数越大期望收益越高.  相似文献   

5.
为了有效解决非对称信息情形下国有企业治理中经理甄选问题,建立了一类事前对企业期望价值投标的多属性招标拍卖模型.通过竞标方对资产抵押投标保证其在事前对具有不可验证属性的企业期望价值投标时说“真话”,因为均衡时二者正相关;竞标方分别按自身期望利润最大化进行投标,最终管理技术类型最高、对国有企业期望价值投标最大、对资产抵押投标最多的竞标方中标,并且中标者可以创造相对最高的社会福利;模型最优时能够有效甄别竞标方的管理技术类型信息,在纳什均衡的意义上实现国有企业经营权的有效配置.  相似文献   

6.
田剑  高杰 《系统管理学报》2012,21(2):246-251
随着电子商务的兴起,网上一口价拍卖逐渐盛行。由于网上一口价拍卖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因而得以广泛应用,同时也出现在组合拍卖实践中。在对国内外一口价和组合拍卖相关研究文献回顾的基础上,针对两种常见的不同拍卖规则:固定一口价和持久一口价,在独立私人估价模型下,分析比较了上述两种规则下的拍卖方期望收益,并通过一个例子对不同拍卖规则下的拍卖方期望收益进行了计算。  相似文献   

7.
政府与大型企业集团的集中采购和大型工程项目的招标常采用网上逆向组合拍卖的方式进行,而为确保投标的竞争性必须有足够的投标人数。在文献中的组合拍卖的获胜组合数量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推导了单次出价平均可行解数量的计算公式,提出并证明了关于可行解数量的2个基本定理。即可行解数随投标人数的增加而增加,随标的物数量的增加而减少。按上述方法计算了不同规模组合拍卖问题的单次出价的可行解的均值,给出了对于不同数量标的物的逆向组合拍卖确保竞争性的必要投标人数。  相似文献   

8.
讨论Winner-pay和All-pay两种不同支付方式下一类异质物品的一级价格拍卖机制的收益特性,以指导拍卖者选择拍卖机制.这类异质物品拍卖广泛应用于网上广告位拍卖和比赛奖金分配中,其特点是各拍卖物品价值具有相关性,投标者只投1个标价,机制根据标价的大小顺序进行物品分配.采用静态贝叶斯博弈分析方法,通过计算两种拍卖方式下拍卖方期望收益,得出两种拍卖机制下拍卖方收益相等的结论;同时,证明了投标者在Winner-pay下的期望支付比All-pay高.从本文拍卖收益计算的特例,还可计算得到k件同质物品拍卖收益等于k 1级密封拍卖的收益.  相似文献   

9.
在第一价格密封价格拍卖背景下,建立竞拍方与干预方间的四阶段序贯博弈模型,通过分析两者期望收益得到双方均衡策略。最后,进一步探讨均衡条件得到拍卖方的串谋概率以及干预方的审核概率。提供一种依据竞拍方的竞拍价格,以筛查竞拍方是否存在价格串谋行为的方法,为是否需要证明价格串谋的存在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依据寡头垄断模型和拍卖理论,针对当前基于拍卖后市场的研究理论难以真实反映拍卖后产品市场的差异化竞争及拍卖过程中的风险规避态度的现状,在现有的基于拍卖后市场竞争的拍卖模型基础上进行拓展与改进,分别建立基于拍卖后产品市场差异化竞争的英式拍卖模型及基于投标双方风险规避的英式拍卖模型,研究改进模型下的投标人的最优投标策略及政府的期望利润,分析模型参数对最优投标策略及政府期望利润的影响。研究表明:1拍卖后产品市场产品差异性越大,投标者对市场准入许可证的报价越高,政府期望利润越大;2投标者报价与投标者的风险规避度正相关,政府的期望效用与政府风险规避度负相关,与中标者的风险规避度系数正相关。研究改进了现有拍卖模型在拍卖后产品市场差异化以及拍卖双方风险规避方面的不足,具有更为普遍的现实意义与适用性。  相似文献   

11.
将数量折扣引入到具有随机等价互补品的序贯二价拍卖中,研究了数量折扣对买者均衡报价战略及期望剩余的影响,建立了卖者如何选择最优的数量折扣以最大化自己期望收益的规划问题. 分析结果表明:采用适量的数量折扣可以激发买者之间的激烈竞争行为,进而使得卖者的期望收益得到提高,而最优的数量折扣随着买者人数的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12.
对于拍卖品的最终估价,投标人面临着不确定性,在拍卖之后不确定性得到消除。在第一价格密封拍卖环境下,从拍卖方来说,引进具有撤销权的拍卖可能是适宜的。当存在拍卖品给投标人带来负的或较低效用的情况时,通过引进有撤销权拍卖,可改善拍卖方的预期收益;而当拍卖品给投标人带来较高效用时,拍卖方的预期收益在不采用撤销权的拍卖中更高,拍卖人就没有兴趣采用有撤销权的拍卖方式。  相似文献   

13.
对Milgrom-Weber模型进行了拓展,假定投标人数是服从Poisson分布的随机变量,利用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的方法,得到了第一价格全支付拍卖中投标人的均衡报价函数,解决了实际中难以确定投标人数的困难。并在此基础上对投标人的目标函数进行了修正,引入两个参数反映投标人对获胜概率和净收益的偏好程度,得到了相应的投标人均衡报价函数,能够更好地符合实际情况。同时,对均衡报价函数的解析表达式做了更进一步的推导,为投标人做决策提供了科学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在收益等价性及应用的完整框架下对四类拍卖的收益等价性问题进行了总结、研究和探讨.在对收益等价定理进行推论和应用的基础上,确认了SIPV(对称、独立、私人价值)假设下四种拍卖期望收益与期望支付的等价性,推导了二价全支付拍卖的均衡竞价策略.在此基础上比较并解释了SIPV假设下四种拍卖均衡报价的排序关系.总结,比较并解释了关联价值假设下四种拍卖的期望收益的排序关系.指出不同的信息结构设定是影响不同假设下拍卖收益等价性和不同假设拍卖模型对经济现象解释能力的关键因素.最后,展望了拍卖收益等价问题的新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常见拍卖形式的均衡出价策略及其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一个拍卖形式的各种性质和特征的分析都建立在我们对其中的竞价者行为的分析以及对均衡结果得了解的基础上。然而,在多数情形下,拍卖的均衡没有显式表示,但在风险中性的假设下,买者的期望报酬是可加的,它是期望收入和期望支出的差,这种拟线性结构为求解拍卖的均衡策略带来极大的方便,事实上在多数情形下我们能够得到解析解,关于拍卖理论的核心结论也大多建立在风险中性的假设下。本文的目标是对各种拍卖中及其在不同的假设和限制下竞价者的出价行为以及均衡结果进行归纳和总结。  相似文献   

16.
企业竞购双方通常会在收购前增持目标公司股权,这种初始持股行为对于企业竞购时机具有重要影响。在竞购企业价值与目标企业价值服从二维随机性的条件下,结合竞购双方关于对手溢价大小具有信息不完全的现实,通过建立考虑初始持股影响的最优停时模型,得到了企业具有初始股权情形下的竞购阈值方程,并通过对阈值函数方程的深入分析得出了比较有现实意义的结论。最后,通过数值分析,验证了结论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7.
在研究两阶段序贯二价拍卖时,为提高卖者的收益而将数量折扣引入到序贯拍卖中,该问题本质上是一个二层规划问题. 首先推导出买者的均衡报价战略,然后建立了卖者的规划问题并对其进行求解得到最优的数量折扣,最后研究了最优数量折扣下的价格趋势问题. 分析结果表明能否通过采取数量折扣来增加卖者的期望收益取决于两个因素:引入数量折扣能否增加买者的报价以及物品有无可能被分配给不同买者,这对组织拍卖活动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针对现有的模型均以投标人是对称的这一刚性假设的局限性, 建立了基于非对称投标人的反向多属性英式拍卖模型, 并在新的拍卖模型中加入投标质量属性最低值约束, 弥补了现有模型在没有考虑实际反向拍卖中拍卖人一般对投标质量属性值会有最低限制这一客观需求的缺陷. 最后基于新的拍卖模型, 给出了结构化的最优投标策略和拍卖过程描述及示例. 上述研究结果适用于通过反向多属性拍卖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网上自动化采购和投标人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9.
针对短波认知电台在网络高负载情况下频点冲突严重的问题,依据短波频点衰落特性,结合真实在线双拍卖模型,提出了基于冲突分解的真实在线双拍卖(trueful online double auction based on conflict decomposition, TODA-CD)模型。在TODA-CD模型中,卖家模型考虑不同链路间差异性,重构卖家定价模型,提升了链路可靠性;买家模型以预期收益最大化为优化目标,首先利用广度优先搜索算法生成频点冲突树,解析短波认知网络内频点冲突关系,然后设置频点抢占切换惩罚函数,计算不同切换方案预期收益,重构买家竞拍价格,以第二密封价格拍卖完成频谱交易,最终实现网络内频点指配的抢占最优。仿真结果表明,在网络高负载情况下,TODA-CD算法能够有效提高频谱利用率,降低抢占切换次数,从而提高系统收益。  相似文献   

20.
This article examines a two-stage second-price procurement auction, to which suppliers with asymmetric capacities are invited; suppliers with small capacity are only able to attend the second stage of the auction. By building and solving the game theory model, we derive the optimal bidding strategies for both large and small suppliers. Through simulation, we draw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first, although the expected procurement cost will be reduced, large suppliers tend to inflate their bids at the first stage; second, as the number of small bidders increases, buyers may also experience a higher procurement cos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