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2 毫秒
1.
为查明祁连山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气源,在对该区可能烃源岩芳烃GC-MS分析的基础上,剖析了煤和泥岩的有机质来源、热演化程度和沉积环境。结果表明,研究区所有烃源岩样品中均检测到苯并蒽等陆源高等植物来源的芳烃化合物,且石炭系和侏罗系煤样1,2,5-TMN/1,3,6-TMN比值较高,分别为2.35和4.89,其余烃源岩样品该比值较低,为0.04~0.77,说明石炭系和侏罗系煤样陆源高等植物贡献较大,其余烃源岩样品则以低等水生生物输入为主;侏罗系(D-17)煤样F1和F2值分别为0.40和0.21,处于成熟阶段,其余烃源岩为高成熟烃源岩;侏罗系和二叠系煤样氧芴相对含量较高,分别为69.39%和40.92%,表征发育于氧化性环境,其余烃源岩氧芴含量较低,介于2.53%~13.43%之间,为还原性环境沉积的烃源岩。  相似文献   

2.
苏北盆地溱潼凹陷第三系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溱潼凹陷第三系主要分布有戴南组一段、阜宁组四、三、二、一段和泰州组6套烃源岩层.通过地球化学的方法研究了溱潼凹陷主要烃源岩的分布特征、有机质丰度、类型及热演化程度,描述了烃源岩中有机质族组成、甾烷和三萜烷系列化合物分布特征等,分析了不同层位烃源岩的母质类型、沉积环境及有机质演化规律.并根据生物标志物组合特征将烃源岩划分成A、B、C3类,A类烃源岩形成于相对咸化的还原环境,生源以低等水生藻类为主,为研究区的优质烃源岩,主要分布在泰州组二段、阜宁组二段中—下部和阜四段上部.  相似文献   

3.
海北次凹新生代古近系阜宁组及泰州组二段发育厚度不等的暗色湖相泥岩。从有机质丰度、有机质类型、有机质成熟度以及生物标志物等方面,研究了海北次凹新生代烃源岩的地球化学特征。阜二段和泰二段烃源岩有机质丰度高,为较好-好烃源岩;阜一段为较好-较差烃源岩,阜三段为较差烃源岩。有机质类型阜二段和泰二段优于阜一段和阜三段,阜二段有机质类型主要为Ⅱ_1-Ⅱ_2型,泰二段为Ⅱ_2型。有机质热演化程度较低,部分样品达到成熟阶段。泰二段、阜二段的烃源岩形成于强还原高盐度的半深湖-深湖环境,有机质母质与半咸水-咸水的藻类及高等植物相关。  相似文献   

4.
郎山组是措勤盆地内的主力烃源岩,位于措勤盆地它日错凹陷的郎山组烃源岩为研究揭示该区有机质生源构成、沉积环境和成熟度提供了珍贵的素材。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应用色谱和色谱-质谱分析技术,对郎山组烃源岩展开了生物标志物研究。结果表明:郎山组烃源岩遭受了1~2级的生物降解作用;正构烷烃、类异戊二烯烃、萜烷和甾烷等相关参数反映了烃源岩的母质为混合来源,并以低等水生生物(如藻类)为主。烃源岩的形成环境为相对还原的低盐度环境。烃源岩有机质热演化程度较高,达到了高成熟阶段。生物标志物参数进一步反映了郎山组烃源岩具有良好的生烃潜力,对该区油气勘探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渤海湾盆地庙西北洼PL-14-6-1井古近系烃源岩系统的取样分析,通过色谱—质谱(GC-MS)分析技术,剖析了烃源岩中饱和烃的地球化学特征,探讨了烃源岩有机质的母质来源、沉积环境和热演化程度。研究结果表明,较高的(C19+C20)/C23三环萜烷和C24四环萜烷/C26三环萜烷比值以及C27、C28、C29规则甾烷呈不对称“V”字形分布,指示烃源岩母质来源为混源型,既有陆源高等植物的输入,也有低等水生藻类的贡献。三环萜烷以C21为主峰碳的似正态分布和C26+长链三环萜烷“翘尾巴”的分布,表现出湖相的分布模式。Pr/Ph和伽马蜡烷/C30藿烷分别为1.45~1.92和0.03~0.16,反映烃源岩形成于淡水弱氧化—弱还原的沉积环境。烃源岩成熟度随地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加,东二段烃源岩主要处于低成熟阶段,东三段和沙一段烃源岩有机质演化已进入成熟阶段。  相似文献   

6.
内蒙古东北拉布达林盆地上库力组烃源岩生物标志物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GC,GC-MS等地球化学分析技术,探讨了拉布达林盆地上库力组烃源岩沉积环境、母源特征及成熟度等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烃源岩有机质丰度较高,达到了中一好的烃源岩级别,有机质类型以Ⅱ1型为主;各个地区的烃源岩沉积环境、有机质来源及成熟度都有所不同,上乌尔根附近为强还原超咸化的深水环境,母质来源以水生藻类和浮游生物为主,有机质热演化处于大量生烃的成熟阶段;上库力附近烃源岩形成于弱氧化-弱还原的淡水-微咸水环境,具有混合母质来源的特征,有机质热演化处于低成熟阶段.  相似文献   

7.
准噶尔盆地三叠系是否发育有效烃源岩一直具有不确定性。为解决这种不确定性提供参考,以盆地南缘地区三叠系暗色泥岩为例,通过进行有机地球化学分析,研究了有机质的丰度、类型和成熟度,并初步评价了其生烃潜力。结果表明,三叠系暗色泥岩有机质丰度达到了中等到好烃源岩标准;有机质来源以高等植物为主,类型为III型,也有少量II型有机质样品;有机质热演化进入成熟演化阶段,凹陷区和冲断带下盘可达到高过成熟演化;因此,三叠系是潜在的烃(特别是气)源岩,这在今后的油气勘探中值得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8.
GC、GC-MS分析表明,甘泉地区延长组长4+5、长6和长7各烃源岩有机质饱和烃色谱为单峰型,Pr/Ph值较高,γ蜡烷指数较低,规则甾烷αααRC27-C28-C29构型均表现为“V”字型或偏“V”字型,即C27> C28< C29,表明生物来源为混源型,为低等水生生物和高等植物双重贡献,其中长7水体较深,且低等水生生物占比重大,有机质类型偏腐泥型;各烃源岩沉积环境为较低咸度水体,有机质演化程度为成熟-高成熟阶段.  相似文献   

9.
贵州地区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黑色页岩发育广泛,并受该区早寒武世岩相古地理类型的控制,主要发育在中、东部地区的页岩盆地相地区中,少部分发育在页岩盆地相和碎屑岩台地相的过渡相中,极少发育在西部的碎屑岩台地相中.研究区牛蹄塘组黑色页岩沉积环境为缺氧还原性沉积环境,有机质母源主要为水生低等菌藻类生物,并混有少部分陆源高等植物.研究区牛蹄塘组黑色页岩具有有机质丰度高、母质类型好、有机质转化为烃类能力强的特征,显示出较大的生烃潜力和油气资源意义.但其高演化阶段作为成油的烃源岩意义不明显,作为成页岩气的源岩则前景乐观.  相似文献   

10.
应用岩石热解、有机碳、干酪根碳同位素、有机显微组分、镜质组反射率、饱和烃气相色谱等有机地球化学分析测试资料, 综合分析了沙尔布拉克地区下石炭统南明水组泥、页岩露头样品的有机质丰度、类型和成熟度, 探讨了有机质的原始沉积环境和生源特征。结果表明:南明水组第二、三亚组烃源岩有机碳含量高, 属于好烃源岩; 第二亚组的有机质类型为 Ⅱ2 型和Ⅲ型, 第三亚组的有机质类型为Ⅲ型;有机质热演化程度高, 处于高-过成熟阶段; 沉积环境为强还原、高盐度的开放性水体; 有机质生源以陆生高等植物为主, 并有部分低等水生生物输入。  相似文献   

11.
索尔库里盆地侏罗系烃源岩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油气勘探中,烃源岩的研究占有重要组成部分。侏罗系烃源岩在索尔库里盆地主体部位广泛分布,面积3 875.7km~2,最大厚度300 m以上,分布在盆地中南部。对索尔库里盆地侏罗系烃源岩样品进行有机地球化学分析。通过研究生物标记化合物来分析有机质的类型、成熟度和沉积环境。结果表明:研究样品中饱和烃馏分含量较高,在33%~75%之间。烃源岩样品Pr/Ph分布范围在0.49~0.99之间,说明其具有还原沉积环境;三环萜烷/霍烷分布范围为0.27~2.64,r-/0.5C_(31)丰度平均值为0.34,具有明显的淡水沉积环境特征。样品规则甾烷均呈C_(27) C_(28) C_(29)的V字型分布,认为烃源岩以偏腐泥混合型母质为主。藿烷与甾烷的成熟度参数存在差异,说明了烃源岩可能受到微生物降解作用。因此,对索尔库里盆地侏罗系烃源岩的研究,为以后该区的油气勘探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哈密拗陷下二叠统野外剖面观察和样品采集,运用岩石热解、有机碳测试、干酪根分析及饱和烃气相色谱等技术进行室内样品测试,在与前人分析数据相结合的基础上,利用风化校正作用对哈密拗陷下二叠统露头烃源岩有机质丰度、有机质类型进行评价,同时探讨了有机质成熟度、原始沉积环境和生源特征.结果表明,哈密拗陷下二叠统烃源岩属于好—很...  相似文献   

13.
The chief aim of the present work is to investigate the controversy origin of natural gas in the Ordos Basin by using the hydrocarbons of oil water. New evidence has been found: There is relatively high content of light hydrocarbons and low content of heavy components in the hydrocarbons fraction of oil water in the middle gas field of the Majiagou Formation, Ordovician reservoir. The hydrocarbons of oil water in Well Shan 12 and Well Shan 78 have relatively high abundance of tricyclic terpane. Tricyclic terpane/hopane of the two samples are 1.48 and 0.36, respectively. They also show that pregnane and hompregnane are in relatively high abundance with lower hopane/sterane ratio. Pr/Ph is less than 2.0. These characteristics reflected the source input of marine carbonate sedimentary environment. In contrast, the hydrocarbon of Well Shan 81 is lack of tricyclic terpane series and pregnane. It has a high hopane/sterane ratio and Pr/Ph is 3.27. These parameters are typical character of terrestrial organic matter. Furthermore, the hydrocarbons of oil water in Well Shan 37 and Well Shan 34 is between the two typical situations. They have little content of tricyclic terpanes. They may be derived from a mixing source of marine carbonate and terrestrial organic matter input. Similarly, the maturity parameters approve this suggestion. The samples of Well Shan 12 and Well Shan 78 which derived from marine carbonate have relatively high maturity and samples derived from terrestrial organic matter have lower maturity. The maturity of the hydrocarbons of mixing source is between these two situations. The suggestion coincides with the geological background and source rocks distribution.  相似文献   

14.
柴达木盆地德令哈拗陷中侏罗统烃源岩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柴达木盆地德令哈拗陷中侏罗统广泛发育,是该区主要的烃源岩层系.野外地质调查及有机地球化学分析表明,中侏罗统烃源岩主要以油页岩、泥岩、碳质泥岩和煤为主.油页岩有机碳的质量分数平均为7.95%,有机质类型属Ⅰ-Ⅱ型,为好生油岩;泥岩的有机质丰度交化大,但80%以上的样品有机碳的质量分数大于1%,65%样品的有机碳的质量分数...  相似文献   

15.
长岭断陷层烃源岩和原油样品的地球化学特征分析表明,火石岭—营城组是主要烃源岩,丰度较低、成熟度较高,以Ⅲ型干酪根为主。饱和烃参数、芳烃三芴系列组成特点均表明烃源岩主要形成于微咸-半咸水湖泊的弱氧化-还原环境中,物源以陆源高等植物输入为主,其次为低等水生生物。烃源岩及原油族组分、碳同位素特征、三环萜烷和四环萜烷系列、藿烷系列、芳烃系列分布特征与对比均表明,油源与营城组烃源岩具有较好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16.
 盐系地层所指示的古沉积环境更有利于优质烃源岩的发育.通过对551 块纵向连续碳酸盐岩样品进行热解测试,利用降解率法对有机碳恢复处理,得到可供烃源岩评价的热解数据,结合单井岩相特征综合分析显示:镇钾1 井马家沟组烃源岩整体有机地化指标偏低,部分为中-好级别烃源岩,主要分布于马五段相.马家沟组有机质丰度指标总有机碳(TOC)平均值为0.18%,各组中马二段TOC 平均值最高,为0.28%;TOC 最大值出现在马五段,为1.04%.镇钾1 井有机质类型多数为III型干酪根,但仍发育有一定量的I型和II1型干酪根,分布在马五段和马四段.整体上,马家沟组烃源岩已高过成熟,进入生气为主的演化阶段.泻湖相最有利于发育烃源岩,开阔台地相次之;黑灰色泥晶灰岩-(膏质)准同生灰色云岩-烟灰色岩盐的蒸发旋回中常见相对高的TOC 值.研究表明,烃源岩有机参数纵向变化特征显示马五段最有利于发育烃源岩,是天然气、石盐、钾盐等多种资源蕴藏的有利层位.  相似文献   

17.
为还原沁水盆地中东部热演化史,以某页岩气井山西组及太原组26件海陆过渡相泥页岩实测数据为基础,利用Petro Mod软件进行了热演化史模拟,依据模拟结果对油气生成及成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内烃源岩干酪根类型以Ⅲ型为主,有机质演化成熟度高,具有良好的生烃潜力;热演化史与构造演化史存在耦合作用,受印支运动及燕山运动影响,地层温度经历了缓慢上升-缓慢冷却-异常高温-快速冷却四个阶段;太原组及山西组烃源岩有机质演化过程中镜质组反射率(Ro)值发生一次跃变,最终演化至2. 0%左右,于早白垩世烃源岩发生二次生烃作用进入产气阶段,加之上覆致密的盖层形成了良好的煤系气藏。  相似文献   

18.
针对富黄“新”探区烃源岩生烃潜力以及区内含油层系的石油来源问题,采用有机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的手段 和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富黄探区长7 烃源岩有机质丰度高,有机质类型以I- II1 型为主,有机质成 熟度高,为好烃源岩;长6 烃源岩有机质类型以III -II2 为主,次为I -II2 型,有机质成熟-高成熟,为中等-好烃源 岩;长4+5 烃源岩有机质丰度中等-高,有机质类型以III 型为主,次为II2 型,有机质低熟-成熟,为非-差烃源岩。 长4+5、长6 原油性质相近,为陆相淡水湖泊成因的中等成熟油;长4+5、长6 和长7 烃源岩对长4+5 和长6 油藏均有 贡献,但长7 烃源岩贡献最大,长4+5 暗色泥岩的贡献较小。研究区三叠系长7 烃源岩的发现,拓展了鄂尔多斯盆地 延长组长7 有限烃源岩的分布范围,对指导油田的下一步勘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