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1)本文实验证明:醇、醚、羟基醚等溶剂能促进碘正辛烷及溴正辛烷与锡直接反应,同时比较了乙二醇、乙二醇乙醚、一缩二乙二醇、二乙二醇二甲醚、正戊醇与正丁醚等六种溶剂对反应的影响,找出了合成二碘-二-正辛基锡及二溴-二-正辛基锡比较适宜的合成条件。(2)合成了四种二-正辛基锡有机酸酯,并初步试验了它们的物理性质。  相似文献   

2.
依据—NCO与—OH二级反应特性,建立了动力学方程。采用二正丁胺滴定法,分别研究了4,4’-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H_(12)MDI)与聚四氢呋喃醚二醇(PTMG)、聚己二酸-1,4-丁二醇酯二醇(PBA)、1,4-丁二醇(BDO)在不同温度下的反应特性。研究结果表明:H_(12)MDI与PTMG、PBA和BDO反应活化能E a分别为60.9 k J/mol、113.0 k J/mol和42.2 k J/mol,H_(12)MDI与醇类化合物反应时活性较低。  相似文献   

3.
应用过氧化氢在光催化辅助下对大港减压渣油进行氧化,并进行气相色谱-质谱(GC/MS)和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分析。结果表明:过氧化氢在大港重质减压残渣的光催化氧化过程中起到重要促进作用,能使重油原样中约占70%的正构烷烃逐渐转化成极性较强、有利于分离的含氧化合物(含量达92.94%);含氧化合物主要包括36.05%的有机羧酸、14.56%的有机酯以及9.05%的其他链式含氧化合物(醚、酮和酚类产物等),杂环类化合物达到21.57%,其中五元环醚化合物(呋喃类)占到19.12%;长链烃能被解聚而减小碳链单元数量;过氧化氢、催化剂、重油减渣的用量和溶剂种类等因素对过氧化氢的氧化作用都有影响。  相似文献   

4.
对浊点分光光度法测黑木耳中锌的含量进行不确定度评定,建立不确定度评定数学模型,估计不确定度来源、定量给出各不确定度分量,得出该法测黑木耳中锌含量的扩展不确定度为0.36μg·g(-1),黑木耳中锌的含量为(32.11±0.36)μg·g(-1),黑木耳中锌的含量为(32.11±0.36)μg·g(-1),k=2。指出各不确定度分量对测定结果不确定度的贡献,从理论和操作两方面指导分光光度法测定过程中选择量具和实验条件,降低测定不确定度。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以苯酚或萘酚为原料、溴代烷烃为烷基化试剂、KI催化作用下芳香醚的制备方法。在相似的实验条件下合成了苯乙醚、正丁基苯基醚、β-萘乙醚、β-萘正丁基醚。以正丁基苯基醚的合成为例,设计了正交实验考察反应温度、时间、催化剂用量对反应的影响,优选出较佳反应条件: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2h,碘化钾1.0g。表征产物的结构发现,其熔沸点数值及红外谱图与参考文献相符。  相似文献   

6.
针对乙二醇丁醚合成中传统催化剂产物后处理工艺复杂、污染环境等缺点,采用浸渍法制备KF/Al2O3负载型固体碱催化剂,催化环氧乙烷(EO)与丁醇反应合成乙二醇丁醚.考察了催化剂前驱体/载体比例、焙烧温度对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氟化钾(KF)负载量为30%,焙烧温度为600℃时,催化剂时EO和丁醇反应催化活性最高.对催化剂进行了XRD表征,并采用Hammett指示剂法测定了催化剂的碱强度:pKa>9.3的总碱量为3.0mmol/g催化剂,碱强度(H_)≥18.4,属中等碱强度催化剂.KF/Al2O3固体碱催化剂用于催化合成乙二醇丁醚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110℃,反应压力0.20~0.30 MPa,催化剂用量为0.5%(m/m),n(BuOH)∶n(EO)为5∶1,反应时间100~120 min,EO转化率达99.47%.  相似文献   

7.
为实现依兰油页岩萃取物中含氧化合物的分离与分析,采用索氏萃取法,在60℃条件下以CS2-NMP为萃取剂萃取依兰油页岩。用TiCl4/CuCl2两步络合法和硅胶柱色谱法对依兰页岩油中的含氧化合物进行富集,并对含氧洗脱组分进行了气相色谱-质谱串联(GC/MS)分析。结果表明:TiCl4/CuCl2两步络合法可以实现油页岩中含氮化合物的分离,脱氮率为82%,硅胶柱色谱可以实现对页岩油中含氧化合物的富集,富集组分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69%;柱色谱富集组分中鉴定出32种含氧化合物,其组成以酚、酮、醚、酯以及有机硅氧化合物为主;在这些含氧化合物中发现了甾醇类、萜类化合物的衍生物以及酰胺基团,说明依兰油页岩中的氧可能来源于成矿的高等植物和蓝绿藻。该结果可以为依兰油页岩资源的合理利用、油页岩的成因和油母结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设Q是多项式环k[x1,x2,…,xn]中的P-准素理想,P=Q是理想Q的根理想,J是k[x1,x2,…,xn]的子集,若Q∩J≠φ,则Q对J的商理想QJ的代数簇V(QJ)=φ;若Q∩J=φ,则QJ的代数簇V(QJ)=V(QJ);若P∩J=φ,则V(QJ)=V(Q).  相似文献   

9.
低硫、低芳化引发的柴油润滑性问题越来越突出。以加氢处理的柴油为研究对象,通过添加不同含硫、含氧杂原子化合物,考察其对柴油润滑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含硫化合物对柴油润滑性的影响不同;含氧酸性化合物是改善柴油润滑性的主要物质之一;含硫和含氧化合物混合后对改善柴油的润滑性能起到的作用是不同的。随后,在加氢处理的柴油中添加了2种抗磨剂,考察不同抗磨剂的抗磨效果,并对抗磨剂进行了红外分析。结果表明,不饱和酸的抗磨效果优于饱和酸,长链的不饱和酸优于短链的不饱和酸。  相似文献   

10.
按照国家标准GB 5009.149-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栀子黄的测定》的检测原理和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蛋糕中的栀子黄,标准规定了食品中栀子黄的代表性成份为藏花素和藏花酸。根据CNAS-GL06《化学分析中不确定度的评估指南》和JJF 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的规定,建立数学模型,分析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蛋糕中的藏花素和藏花酸含量的不确定度来源,并对各个不确定度分量进行量化,计算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糕点中藏花素测定结果为(0.060±0.006)g/kg,k=2,p=95%;藏花酸的测定结果为(0.026±0.002)g/kg,k=2,p=95%。评定结果发现在评估的6个不确定度分量中,影响检测结果不确定度的主要分量为标准溶液配制引入的不确定度、标准校正曲线拟合引入的不确定度。实验中可通过减小这些不确定度分量来提高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1.
运用三维CFD软件,建立柴油机分别燃用纯柴油和小桐子油的计算模型.分析了柴油机燃用2种燃油的燃烧过程,模拟了喷雾的发展历程,通过在一台单缸直喷式柴油机上燃用柴油、小桐子油的试验来验证模型,模拟所得结果与试验结果较为吻合.通过对2种燃料的油滴颗粒发展和缸内燃油质量分数分布进行比较,对喷雾特性差异的成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不同燃油的质量分数分布变化的趋势大体相同,与柴油相比,小桐子油在喷射的初始阶段的喷射速度较柴油的略大,但主喷射期的喷射速度较低,油束的贯穿距离较小,小桐子油的喷射时间较早,在开始喷射后,小桐子油的质量分数分布变化速度明显小于柴油,到了燃烧后期,其燃油质量分数较高的区域较大.  相似文献   

12.
通过配比柴油/生物柴油/正丁醇混合燃料、柴油/汽油/正庚烷混合燃料,分别和柴油/2,5-二甲基呋喃混合燃料的汽化潜热和黏度一致。基于高压定容装置,利用高速摄影技术对不同含氧燃料的宏观喷雾特性进行研究,分析汽化潜热和黏度的改变对燃料喷雾锥角和贯穿距离的影响。结果表明:含氧燃料的黏度增大,喷雾锥角和贯穿距离均变小;且对喷雾锥角影响显著。汽化潜热增大,会引起喷雾锥角的降低和喷雾贯穿距的增大。相比于其他两种含氧燃料,柴油/2,5-二甲基呋喃混合燃料在相同试验工况下的喷雾特性更好,有利于增强燃料雾化混合质量。  相似文献   

13.
通过在体积分数为90%的柴油中分别掺混10%生物柴油、10%DMC,连同柴油组成B10、D10和柴油3种燃料.考察了低比例含氧燃料对柴油机燃烧过程、经济性和排放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标定工况下,2种舍氧燃料对柴油机缸内最大爆发压力和压升率峰值影响不大,而DMC的加入使DIO的放热峰值明显升高;和柴油相比,BIO的滞燃期缩短约1℃A.而D10的滞燃期较原机状态延长约2℃A。可见DMC造成的着火延迟效应要比同比例生物柴油造成的着火提前效应更为明显:B10的燃油消耗率与柴油基本相当。而DIO的燃油消耗率明显上升;发动机燃用B10时。除NOz在全负荷时升高7.9%外,CO、HC和烟度排放相对有所降低,而混合燃料中DMC的引入虽不利于HC和CO的氧化.但可消除柴油机燃用石化柴油时NOx和烟度排放此消彼长的关系,D10的NOx和烟度排放平均要比柴油分别降低约13.1%和17.7%.综合来看.在柴油中添加低比例生物柴油或DMC可在几乎不影响柴油机性能的基础上部分实现对柴油的完美替代.  相似文献   

14.
以0#柴油为基础油配制了四种甲醇质量占比为5%、10%、15%、20%的四种微乳化油,分别标记为M5、M10、M15、M20。在发动机结构和参数未做改动的条件下,对比研究了0#柴油和四种微乳化油的燃烧和排放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微乳化油主燃烧持续期随着甲醇比例的增加而缩短;动力性有所下降,且随甲醇含量的增加,转矩降低越多,但降幅均未超出15%。在常规排放中,CO和NMHC排放量有所增加,NO_x的排放量有所减少;soot排放量大幅度减少。非常规排放物中,甲醛和未燃甲醇的排放量有所增加,且随甲醇含量越高,排放增加量越高。  相似文献   

15.
棘托竹荪子实体鲜品的化学成分及抑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棘托竹荪子实体鲜品的挥发油,每100g得到0.093g.用石油醚冷浸提棘托竹荪子实体鲜品,每100g得到0.475g.应用GC-MS对提取物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用HP-5MS柱分离,质谱法分别鉴定出35种和37种成分,其中有18种成分是首次从竹荪属中检测到的.挥发油主要成分为醇、芳香烃、倍半萜、脂肪酸、酮等;石油醚提取物主要成分为脂肪酸、醇、芳香类、酯、胺等.提取物的抑菌效果:挥发油石油醚提取物.挥发油对受试的霉菌、酵母菌、细菌都有强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地面燃机燃用不同燃料的燃烧室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发动机燃烧性能的角度出发,研究了航空发动机改地面燃机后燃用其他燃料对燃烧室性能的影响.利用流体计算软件Fluent,针对地面燃机燃烧室燃用航空煤油、轻柴油、工业酒精、天然气4种不同燃料,进行模拟计算,给出燃用不同燃料时的燃烧性能.结果表明,从燃烧的角度来看,轻柴油的燃烧性能与航空煤油差别不大,可直接替代航空煤油或与航空煤油混合使用,燃用天然气的NOx排放及CO排放都很低,天然气是一种理想的低污染燃料.工业酒精由于物性及热值与航空煤油差距很大,地面燃机改烧工业酒精还需作相当深入的研究.该研究对发展下一代航空替代燃料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柴油机燃用柴油/乙醇混合燃料的性能与排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给柴油/乙醇混合燃料的应用提供试验和理论依据,进行了柴油机燃用柴油/乙醇混合燃料的性能与排放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燃料中乙醇掺混比例的增加,有效燃油消耗率有所增加,但当量柴油有效燃油消耗率降低,有效热效率增加;在掺混比例较高时,需要添加十六烷值改进剂提高混合燃料的十六烷值;在同一工况下,发动机排气烟度随乙醇的加入而减少,NOx排放则无明显的增加;排气烟度的下降率随含氧量的增加而增大,未添加十六烷值改进剂时升高的幅度小于添加十六烷值改进剂后.减小供油提前角,NOx排放下降,排气烟度增加。  相似文献   

18.
利用晶体结构数据库中S…O相互作用结构数据,本文选取甲醚与二甲基二硫复合物作为模型,在二级MФller-Plesset微扰理论MP2/aug—cc—pVTZ水平研究含硫蛋白结构中的硫与醚氧的相互作用本质。LMOEDA能量分解分析揭示,静电能、色散能和极化能都是体系稳定的重要因素。最后选取合适的模型扣除了氢键的贡献,发现...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煤粉添加半焦后混合燃料的燃烧性能,通过热重分析研究煤、半焦及其混合物的燃烧过程,得到燃烧特性参数.由于不同温度区间的燃烧反应机理不同,利用分段法对燃烧过程进行动力学分析,对燃烧反应的前、后期分别使用缩核反应模型和缩核内扩散模型进行模拟,从而得到动力学参数.结果显示,随着混合燃料中半焦含量增加,其可燃性指数和燃烧特性指数都减少,燃烧前期活化能由76.79 kJ·mol-1增加到92.75 kJ·mol-1,后期活化能由102.62 kJ·mol-1增加到107.94 kJ·mol-1,说明半焦的添加会降低混合燃料的燃烧性能.对比不同半焦含量的混合燃料的燃烧特性参数和动力学参数,半焦的质量分数应控制在15%以内最适宜.  相似文献   

20.
以玉米秸秆块状成型燃料为试验原料,LLA-6型户用生物质炉具为试验装置,选取了废弃机油、废弃柴油2种废弃液体燃料为配制原料,按不同的体积比(5∶1~1∶5)相互混合,配制成9种液体引火助燃剂,以不同的用量对助燃剂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发现,当用量≥5mL时除废弃机油和废弃柴油按5∶1配比混合的助燃剂①JC51外的8种助燃剂均能顺利将成型燃料引燃,并且废弃机油和废弃柴油按1∶5配比混合的助燃剂⑨JC15引燃效果最好,当用量为8~9mL时,40s即可使炉火达到炊事要求,比不加助燃剂的燃料引燃时间缩短了30~40倍。引火助燃剂的研究解决了秸秆固化成型燃料推广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点火难和使用不方便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