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以日地距离、太阳赤纬和地理纬度等因子为根据,定量地论述了天文季节和天文气候带的形成,阐明了导致地球上热量时空分布的根本因素是太阳的天文辐射.  相似文献   

2.
远古天文,实指星象;古文字“文”与“纹”通,可证.当初,天文乃人类以点点繁星为背景所幻想的天空图案,故,古天文反映着古代人文.四象,又称四神或四灵.用为中国承传天文体系中的星空主要区划.四象既可表征四方与四时,又等分二十八宿为四宫,系二十八宿成熟期标志,并保留有更为原始的变演痕迹;隐现有远古人类对自然宇宙的神化与崇拜.视为人文区分,四象表征着远古人类族系间的征战、兴亡等混同拓展过程,四象也必然成为不同族系或族群所崇拜的图腾神;反映出东方文明的伊始条件.  相似文献   

3.
结合当前高校天文公选课教学现状及这些年的教学实践和体会,针对如何解决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趣味性的矛盾,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天文的兴趣、热情和科学素质,对如何上好高校天文公选课进行了一些新的探索.  相似文献   

4.
本书是天文观测指导丛书中的一本,天文观测指导丛书是一套写给天文学爱好者的书,为天文爱好者正在观察的东西提供最新的全面的信息,这也正是本书第一部分的基础内容,第二部分内容则为跟各种各样不同仪器工作在一起的天文工作者详细介绍观测技巧。  相似文献   

5.
科技界声音     
每个月的初一是无月夜.这是天文观测的最佳时间,而北京地区的秋冬季节无云少雨,同样也是天文观测的重要时机,因此春节对我们来说是个节日,更是工作中的一个重要节点。  相似文献   

6.
在当代学科交叉的背景下,既有校勘方法已不能满足历史工作者们对史料更高准确程度的要求.由于天文学可以精确逆推的特性,相关史料的校勘引入天文方法已是势在必行.通过三个具体校勘实例,以示史料校勘可以通过天文方法解决一些难题.  相似文献   

7.
随着人类文化科学和生产力发展,天文科学的进步,天文观测手段的不断现代化,日晷虽然早已淘汰,但日晷在人类历史上已沿用了几千年,它有古朴的科学历史价值,也有深刻的天文内涵,在广大农村至今还有实用价值。该文从日晷的起源、基本原理、结构装置和运用等方面进行分析讨论这种古典的天文测时工具。  相似文献   

8.
斯皮策太空望远镜是一架天文观测航天器,它以红外线波段对太空进行天文观测,而且具有非常高的灵敏度和分辨率。红外线能够穿透星际尘埃等物质的遮蔽,因此,这架望远镜可以观测到用可见光无法看见的某些天文现象,尤其适合观测恒星的诞生。斯皮策太空望远镜在被发射上天以来的一年半的时间里,陆续拍摄到了大量清晰的红外线照片,其中许多照片揭示出以前从未见到过的宇宙景象。  相似文献   

9.
数子巡天、来自轨道望远镜的数据及计算的发展,使近几年天文数据数量和质量大大增加,这就要求更敏捷的统计和分析研究技能。幸运的是近几年统计学方法论也有了长足进展,更加促进了天文学家和统计学家对天文统计学问题及其途径的兴趣,使他们形成了强有力的联合。  相似文献   

10.
科技界声音     
我国天文人才在质和量方面都远不能满足天文事业发展的需要。仅美国Sloan巡天这样一个项目投入的人才.就几乎相当于我国全部的天文人才,而Sloan巡天仅是美国众多项目中一个规模及投资都不大的项目。此外,我国天文队伍分布也不合理,主要集中在中科院各天文台。  相似文献   

11.
高校天文选修课教学实践中的困难和挑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结合这些年来在天文选修课教学中的经验和体会,对我国高校天文选修课教学的特点、教学模式进行了论述.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高校天文选修课目前所面临的困难,并就如何提高我国高校天文教育的整体水平提出了一些可行性策略.  相似文献   

12.
从天文学的发展出发,阐述了天文研究和教育的特点.海量开放型的天文数据和互联网络的技术发展,使虚拟天文台的建设必然而现实.重点讨论了虚拟天文台建设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利用虚拟天文台这一平台进行天文教育和研究的设想.  相似文献   

13.
讨论了当前广泛应用的卫星导航系统与天文学的关系,从卫星导航系统的时空基准、近地空间大气的监测、卫星的姿态控制等几方面简述天文学的应用.针对高校大地测量和导航、制导与控制专业研究生的培养,提出了对天文学知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李子金历算学著作的分析,揭示出西学传入中国,尤其是<西洋新法历书>颁布之后,李子金对西方历算学的反应.在此基础上指出,虽然他对中国传统历算学的处境深感忧虑,提倡对其加以研究和继承,但对于西学的优点也有较理性的认识.在李子金看来,在中学的框架内,对西学进行批判吸收,才是可以"垂范将来"的正途.  相似文献   

15.
系统讨论了17~18世纪欧洲天文学经过中国传入朝鲜李朝的情况,首先对这一传播过程的总体情况进行了分析,然后分别对欧洲宇宙学、星图与星表、天文仪器以及数学天文学知识在历朝的流传和影响问题进行了讨论.结果认为,这一时期从中国传到朝鲜的西方天文学知识使李朝天文学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是却没能使之真正走上近代化的道路.  相似文献   

16.
系统讨论了17~18世纪欧洲天文学经过中国传入朝鲜李朝的情况,首先对这一传播过程的总体情况进行了分析,然后分别对欧洲宇宙学、星图与星表、天文仪器以及数学天文学知识在历朝的流传和影响问题进行了讨论.结果认为,这一时期从中国传到朝鲜的西方天文学知识使李朝天文学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是却没能使之真正走上近代化的道路.  相似文献   

17.
大力开展天文教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回顾我国高校非天文类专业的天文教学研究的发展历程,考察我国高校天文教学的现状,分析开展天文教学研究的必要性,建议成立高校天文教学研究的学术团体,并在条件成熟时出版相应的学术刊物.  相似文献   

18.
讨论了天文学与哲学的关系.指出天文学研究要涉及到哲学问题,人类的许多重大哲学问题都与天文学有关,天文学与哲学有相互促进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第巴·桑结嘉措(1653-1705年)是清代藏族著名的第巴,藏族历 史上著名的政治家、科学家、作家。他一生勤于治学,著作等身,为藏族的天文历 算和医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