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Internet网络效能及其物理特征量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研究了开放复杂系统Internet的有效性问题·首先给出了Internet网络空间和时间效能的一般性定义,然后形式化定义了两种效能的物理表征参量:网络比重和Internet网络访问直径,并进行了量化分析·通过公式推导证明了网络比重和访问直径二个物理参量之间的数学关系,并基于此形式化定义了Internet网络效能因子,将Internet网络的时间和空间效能联系起来,实现了对网络效能的综合评判·最后给出了网络效能因子基于时间维演化的数学模型,这将有助于对Internet未来发展情况进行预测和评价·  相似文献   

2.
基于Internet的高速缓存技术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Internet的迅速发展 ,使网上的数据量惊人地增加 ,造成网络带宽严重不足。高速缓存是一种对频繁访问 Web信息的请求在本地实现的技术 ,它能降低 Internet的信息流量、提高用户的访问速率。文章在研究了高速缓存工作原理的基础上 ,综合分析了基于 Internet的缓存技术的 3种实现方案 :基于浏览器的客户机缓存、代理服务器和网络缓存 ,分析了它们各自的工作特点和应用场合 ,并展望了缓存技术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ADO技术研究及在远程教学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基于Internet的各种多媒体教学软件相继出现,介绍了数据访问技术ADO及其原理和结构,就其在远程教学中的应用给出了实例。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各分校区与中心校区的互连以及网络访问速度较慢的问题,对校区互连的实现方法及路由配置作了讨论;对采用CERNET和CHINANET两条链路接入Internet的路由配置方法及在路由器上实现数据分流、访问列表和策略路由作了讨论。经过这次网络改造,各校区之间可以实现互通互连,影响网络速度的瓶颈问题也基本得到了解决。  相似文献   

5.
基于Web日志的因特网协作推荐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当前推荐系统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个基于Web日志的Internet协作推荐系统。它在用户浏览兴趣度量时综合考虑了页面访问次数、浏览时间的长度和页面的大小,然后将具有相似用户浏览兴趣的页面进行推荐。算法过程如下:先对Web日志进行预处理后得到用户事务,然后对这些用户事务进行各个页面的浏览兴趣矢量表示,最后通过推荐引擎生成实时推荐。经实验表明,该系统比其他方法推荐的网页点击率高。  相似文献   

6.
随着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 ,基于Internet的各种多媒体教学软件相继出现 .介绍了数据访问技术ADO及其原理和结构 ,就其在远程教学中的应用给出了实例 .  相似文献   

7.
校园网的出口是网络规划和建设中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它关系到校园网用户对Internet访问的速度,本文就校园网的多链路接入方法进行了分析,并针对CISCO6509路由器给出了解决数据分流,地址转换,访问控制的具体实现.  相似文献   

8.
构造了一个面向Internet一般用户的探测链路当前状态与预报未来状态的框架.利用pathchar和packetpair等探测方法与工具来测量网络路径延迟,得到网络链路的带宽等状态参数,并采用TCPdump对用户所在局域网的网络业务进行收集与建模.用户根据探测的链路带宽和本地网络的业务状态,对未来状态进行预测,并主动控制自己的网络行为.利用EVT,提高了链路带宽估计的精度,使用RARIMA模型,对网络业务和链路状态进行预报.实际到量与预报数据表明本方法是正确有效的.  相似文献   

9.
Web数据库应用对来访者的身份认证分为Internet服务器(ⅡS)合法身份认证和数据库(SQL Serve)合法身份认证两层.当一个能匿名访问Internet服务器的用户不能匿名访问SQLServer数据库时,将不能获得数据库提供的服务,Web数据库应用难以实现.为此,笔者介绍了在利用ASP.NET进行Web应用程序设计中,匿名访问SQL SERVER数据库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深亚微米和3D条件下的cache访问延迟的设计和模拟技术.对不同容量、不同关联度、不同技术的cache进行了模拟.实验结果显示,深亚微米条件下,互联网络成为影响cache访问延迟的重要因素,40 nm工艺下它可占cache总访问延迟的61.1%;tag比较器的延迟对cache访问延迟的影响可达9.5%.但后者并未得到已有模型的重视.鉴于此,对已有的cache访问延迟模型进行了改进.基于3D条件下多核处理器最后一级大容量cache(L3C)的容量不断增长的趋势,eDRAM在功耗和面积上的优势使其更具吸引力.模拟结果显示,在容量为1 MB, 4 MB及大于16 MB的L3C设计下,相同容量的eDRAM cache延迟比SRAM cache小,差值为8.1%(1 MB)至53.5%(512 MB).实验结果显示,未来3D多核处理器设计中eDRAM是设计L3C的更佳选择.  相似文献   

11.
计算密集型、时延敏感型车载应用的不断涌现导致资源受限的车载终端设备无法在短时间内处理大量的应用任务,而且卸载节点的动态变化特性在复杂多变的车联网场景中会导致任务候选卸载节点存在不确定性。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强化学习的计算卸载策略来实现任务卸载预判和计算资源分配。结合设备链接时间与通信半径等因素制定卸载节点发现机制,通过考虑时延与成本对车联网移动边缘计算卸载系统的影响建立效用函数,并以最大化效用作为优化目标将车联网中的卸载问题转化为优化问题,基于卸载节点发现机制采用Q-learning方法提出一种智能节点选择卸载算法求解优化问题,实现任务的智能卸载。仿真结果表明,在车联网场景中,提出的计算卸载策略可实现更高的系统效用。  相似文献   

12.
在物联网接收数据流速度出现较大波动的情况下,会导致节点任务负载量过大,影响整个物联网的整体性能。当前分配系统大多采用负载均衡策略,忽略了节点间传输数量迅速增加的情况,导致时间延迟和能耗增加。为此,设计了一种新的物联网节点任务负载量非对称分配系统。当物联网节点接收到新的任务后,利用非对称分类策略对任务负载量进行分配,选择最佳转移服务器,以保证节点任务负载量分配过程中通信链路的稳定性,给出服务器选择过程。利用"握手"操作交换物联网节点和服务器的计算能力信息,获取物联网节点和服务器进行负载处理的具体比例,实现非对称分配。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系统能耗和时延较低,有效带宽利用率较高。  相似文献   

13.
采用CAIDA提供的海量数据样本,主要针对网络中的瓶颈时延行为特征进行分析.首先针对路径中的关键时延进行统计分析,发现超过80%的路径中产生了瓶颈时延,进一步对瓶颈时延量化分析得出,由于瓶颈时延的存在导致网络直径相差不大的路径,其网络时延相差悬殊;接着将网络时延和瓶颈时延两端的IP地址在地理位置上的分布特征进行统计,发现二者的地理分布特征有较大差别;最后研究分析了产生瓶颈时延的原因,得出在远距离范围内,传播时延是导致瓶颈时延最重要的因素,而在近距离范围内,排队时延是导致瓶颈时延最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14.
在恶劣的环境下传感器节点能量限制一直是制约油气管道物联网性能的关键因素.网络端对端延时决定了油气管道物联网对于管道安全事故的反应时间.为此,针对油气管道物联网能量限制和端对端延时问题提出基于多目标优化的管道物联网无线路由算法,通过将节点剩余能量以及节点到汇聚节点之间的距离作为机会路由中选择候选转发节点的指标,实现了物联网中能量的均衡,通过减少数据传输跳数,达到减少网络端对端延时的目的.仿真结果表明,与经典机会路由算法相比,该算法能有效兼顾网络寿命和网络延时改善网络性能,不仅能使网络获得较长的使用周期,还能减少油气管道物联网对安全事故的反应时间.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传统物联网大数据传输算法存在的网络链路抖动频繁、传输能力受限以及传输误码率大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区域时变聚类采样机制的物联网大数据传输算法。首先,根据物联网信号发射中常用的LTE-5G信号特性,采取分信道传输及抽样过滤技术来实现数据传输过程中的正交化,消除节点间因信号频率相似而导致的干涉现象,提高网络数据传输效率;随后,几何聚类机制与能量-阈值映射裁决方法,构建了稳定聚类采样方法,利用功率最佳及能量最佳的方式来实现传输节点的筛选,强化传输链路的稳定性能,降低因链路抖动而导致误码的风险。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与常见的超高斯频率漂移传输提升机制(Transmission Mechanism of Super Gauss Frequency Drift Transmission, SGFD-T机制)及拉普拉斯信道滤波传输机制Laplasse Channel Filtering Transmission Mechanism,LCF-T机制)相比,所提算法具有更大的上传带宽和更低的数据采集错误率与误码率。  相似文献   

16.
小波变换奇异性在电力系统行波故障测距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输电线路行波双端故障测距具有很高的精度 ,但需要高速A/D采集、大量的数据存储、复杂的行波波头辨识 ,对近距离故障测量存在困难。提出利用小波变换的时频分析特性 ,结合行波传输的特点 ,对行波信号利用小波变换提取故障时行波的故障信息。利用GPS作为同步时钟 ,测量波头到达测量端的时刻 ,构成输电线路的行波测量网络 ,通过调度通信进行故障测距 ,可以提高测距的可靠性和精度  相似文献   

17.
考虑了一类非线性、非单调时滞格微分方程行波解的存在性,并通过构造完备的赋范空间,借助Schauder不动点定理,得出了行波解的存在性和与时滞的无关性.  相似文献   

18.
在自然界中,非局部扩散现象更广泛存在,因此,对非局部扩散方程的研究更具现实意义。在研究扩散系统的过程中,为了克服非局部扩散问题,常用卷积算子或积分微分方程研究扩散系统。基于状态依赖时滞的非局部的种群模型行波解存在性的研究,研究了更一般的状态依赖时滞的非局部扩散方程的行波解存在性。通过利用合适的上下解及有关假设构造一个算子所在的集合;通过Schauder不动点定理,证明了当波速大于临界波速时单调行波解(波前解)的存在性。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Internet标准结构熵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分析发现,Internet的标准结构熵具有随时间而逐渐降低的趋势,以riesling节点获得的Internet监测数据的计算结果为例,Internet标准结构熵从2000年4月的最大值0.379下降至2004年5月的0.318,月平均下降幅度为0.12%,即由高熵值拓扑结构向低熵值拓扑结构的状态变化.由此可知Internet的宏观拓扑结构在演化过程中存在着拓扑结构的信息代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