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鞘舌卷柏(Selaginella vaginata Spring)、狭叶卷柏(S.mairei H.Lev)、小翠云(S.kraussiana (Kunze) A.Br.)、镰叶卷柏(S.drepanophylla Alson)、单籽卷柏(S.monospora Spring)5种卷柏的大、小孢子进行了详细的观察.结果表明,5种卷柏科植物的孢子在形态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都为三裂缝、辐射对称.其孢子具有复杂的外部纹饰特征,可作为种间鉴别的重要分类依据.  相似文献   

2.
中国卷柏科植物的研究(Ⅲ)——3种卷柏小孢子形态的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较详细地观察了细叶卷柏SelaginellalabordeiHieron .、异穗卷柏S .het erostachysBaker、蔓出卷柏S .davidiiFranch .的小孢子 ,重点对所观察小孢子的形态特征 (分别从形状、大小、三裂缝、纹饰等方面 )进行了描述 ,并讨论了各种之间的差异 ,丰富了卷柏科孢粉学研究资料 .  相似文献   

3.
本文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大叶卷柏(Selaginella bodinieri Hieron.)、疏松卷柏(S.effusa Alston)、具边卷柏(S.limbata Alston)、海南卷柏(S.rolandi-principis Alston)4种卷柏小孢子进行观察,描述分析其形态结构,并与光学显微镜下的观察结果做对比,本次观察对传统处理扫描电子显微镜样品的方法进行改进,节省了可利用空间,减少了污染。本文为卷柏科系统分类学和孢粉学补充了有价值的资料。  相似文献   

4.
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裂叶苔科植物(Lophoziaceae)6属,8个种的孢子形态及纹饰,其中4个种为SEM形态的首次报道.8个种的孢子均为近球形,无萌发孔类型,属于细小孢子(〈10μm)或小型孢子(10—25μm),表面纹饰为疣状(乳头状)、条纹状(蠕虫状)和皱块状3种类型。  相似文献   

5.
由于全球气候变化以及城镇化的快速发展,燕山地区的生物多样性正在遭受严重威胁。近年来,为了摸清该区域的植物本底,在充分收集文献的基础上,采用样线和样方相结合的方法对燕山地区进行了全面调查,为生物多样性的有效管理提供基础资料。调查结果显示,燕山地区植物资源相对比较丰富,共发现河北省维管植物新记录8种,分别是卷柏科(Selaginellaceae)的膜叶卷柏(Selaginella leptophylla Baker)、凤尾蕨科(Pteridiaceae)的普通凤了蕨(Coniogramme intermedia Hieron.)、毛茛科(Ranuculaceae)的卷毛蔓乌头(Aconitum volubile Pall. ex Koelle var. pubescens Regel)、茶藨子科(Grossulariaceae)的黑茶藨子(Ribes nigrum L.)、葫芦科(Cucurbitaceae)的刺果瓜(Sicyos angulatus L.)、槭树科(Aceraceae)的细裂槭(Acer pilosum Maxim.var.stenolobum(Rehder)W. P. ...  相似文献   

6.
利用扫描电镜对我国产葫芦藓科(Funariaceae)3属8种植物的孢子进行了观察,其中4种孢子形态为首次报道。结果表明,本科植物孢子与其他科区别明显,孢子较大,具明显的近极薄壁区,纹饰多样,属之间可以凭借孢子特征区分开,进而从孢粉学角度探讨了刺边葫芦藓(Funaria muhlenbergii)的分类位置。  相似文献   

7.
贯众孢子壁的结构和发育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光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对鳞毛蕨科(Dryopteridaceae)贯众(Cyrtomium fortuneiJ.Sm.)孢壁的形成和发育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贯众成熟孢子两侧对称,单裂缝,表面具耳状褶皱纹饰,孢子外壁由外壁内层和外壁外层构成,表面光滑;周壁可分为周壁内层和周壁外层两部分,周壁内层薄,周壁外层是由绒毡层残余物在周壁内层表面疏松沉积的同时逐渐隆起形成的,隆起进而形成了孢子的耳状褶皱纹饰.探讨了孢壁各层的形成和发育规律,为孢粉学和蕨类植物系统演化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山东崂山产4种藓类植物的孢子萌发和原丝体发育特征.4种藓类分别是:小石藓Weisia controversa Hedw.,拟草藓Pseudoleskeopsis zippelli(Dozy et Molk.)Broth.,淡叶长喙藓Rhynchostegium pallidifoli-um(Mitt.)Jaeg.和东亚小金发藓Pogonatum inflexum(Lindb.)Par..参照Nishida对藓类植物孢子萌发和原丝体发育类型的划分,4种藓类植物孢子萌发的类均属于孢子壁外萌发,东亚小金发藓的原丝体发育类型为葫芦藓型(Funaria-type),其它3种为真藓型(Bryum-type).  相似文献   

9.
对我国产川滇蹄盖蕨(Athyrium mackinnonii)配子体发育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川滇蹄盖蕨的孢子为两面体型,两侧对称,极面观为椭圆形,赤道面观为豆形,周壁具皱状纹饰;孢子萌发为向心型;原叶体发育为铁线蕨型,成熟原叶体为对称的心脏形,雄配子体为带状.该研究试图为蹄盖蕨科植物的系统分类研究积累资料.  相似文献   

10.
利用红外光谱技术对卷柏属10种药用植物进行了比较鉴定研究.结果表明,10种植物样品通常具有10个共有红外吸收峰,但又具有各自的特征吸收峰(卷柏、垫状卷柏、疏叶卷柏、细叶卷柏、异穗卷柏等),或所有吸收峰的组合具有种间特征性.可利用整体峰形及吸收峰的数目、位置(cm~(-1))、强度等特征,尤其是指纹区(1 250~400 cm~(-1))的上述特征,对各个种进行有效的鉴别.根据光谱图的相似程度,推测异穗卷柏Selaginella heterostachys、细叶卷柏S.labordei及伏地卷柏S.nipponica之间具有较密切的亲缘关系,江南卷柏S.maellendorffii与中华卷柏S.sinensis的关系也较接近;并结合形态解剖学等方面的差异,提出将薄叶卷柏的变异类型作为它的一个变种处理.研究证实,红外光谱操作简便、快速,可有效辅助用于近缘植物种的分类鉴定,辅助解决鉴定中的某些疑点问题,推断部分种间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11.
利用扫描电镜首次观察了内蒙古境内5种冰草属植物的花粉形态,发现其花粉在表面蚊饰、孔缘、孔盖及孔缘的纹饰等4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并根据这些差异编制了冰草属植物花粉形态分种检索表,同时也探讨了花粉形态特征在种间关系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内蒙古柴胡属植物花粉形态及其分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次用扫描电镜观察了内蒙古柴胡属7种11株植物的花粉形态。该属植物花粉形态相对一致,但在花粉粒形状、纹饰细微结构和孔膜等方面有差异。根据形状和孔膜特点本属花粉可分为近菱形,卵形和近长方形等三类;以外壁纹饰特征又可分为皱波状纹饰较明显和不明显两类,后两类与以小总苞片特征所得的类群基本吻合。柴胡属某些种花粉形态在种内有变异现象。  相似文献   

13.
采用扫描电镜(SEM)对沙地云杉Picea mongolica及其近缘种的植物花粉形态进行了详细的观察描述.掌握了它们在扫描电镜水平上的形状、大小、表面纹饰、气囊、萌发器官类型及数量等形态特征.这些形态特征可为3种云杉的分类学特征提供花粉形态的扫描电镜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中药溪黄草及其药用近缘种的花粉形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中药溪黄草4种基源植物折花粉形态进行了观察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光学显微镜下该四种植物的花粉形态相似,赤道面观长球形至扁球形,极面观6裂圆形,具6沟,外壁具粗网状纹饰,而扫描电镜下4种花粉在外壁纹饰、萌发沟等方面存在着明显差异,这些差异可为近缘种的鉴定以及该类生药的鉴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对11株榆叶梅花粉进行了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11株榆叶梅花粉的形态、大小与外壁纹饰存在一定的差异,表明榆叶梅花粉的形态出现了分化。  相似文献   

16.
内蒙古岩黄芪属(HedysarumL.)植物花粉形态及其分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扫描电镜观察了内蒙古产岩黄芪属8种、2变种植物的花粉形态.该属植物花粉形态相对一致,但在花粉粒形状、纹饰结构和孔膜等方面有差异.根据形状和孔膜特点本属花粉可分为近球形、近长球形、长球形和超长球形及孔膜外突和不外突序类型;以外壁纹饰特征又可分为网状、细网一穿孔状和穿孔状纹饰三类.结合其他分类学特征.对一些种进行了讨论和分类学处理,同时支持建立新变种:戈壁岩黄芪HedysarumfruticosumPall.var.gobicumY.Z.Zhaoetal..  相似文献   

17.
胡枝子属与米口袋属花粉亚显微形态特征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道了山东胡枝子属6种植物花粉与米口袋属4种植物花粉的亚显微形态特征,并对两属进行了比较分析.它们韵花粉从赤道面观均呈近长球形,极面观呈三裂圆形;具三条萌发沟;花粉粒的大小,极轴长27.2~19.5μm,赤道轴宽21.3~11.8μm.两属植物花粉的大小、表面纹饰、花粉粒萌发沟的沟裂宽度均有明显差别。研究结果表明,胡枝子属和米口袋属花粉的亚显微形态特征支持传统分类中的属、种级水平的分类。  相似文献   

18.
山东堇菜属(Viola)植物花粉形态研究及其分类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了山东Viola属20种、亚种的花粉超微结构,探讨了花粉特征的分类意义,研究揭示了各个种花粉粒的大小、形状、萌发孔沟类型及表面纹饰等特征,是研究该属分类的新资料。  相似文献   

19.
借助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凤尾丝兰花粉形态进行了观察,该种植物花药内具多种类型花粉,有舟形、球形、近球形,萌发孔有远极单沟、无萌发孔、远极单沟—拟沟三种类型.外壁纹饰有网纹、脑纹.根据花粉形态特征,对其花粉萌发孔演化趋势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国槐及其变种、变型花粉形态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扫描电镜对国槐(Sophova japonica L.)及其变种、变型的花粉形态进行了观察,描述了其花粉形态特征.通过比较研究表明花粉具有种内一致性,均为长球形,具3条萌发沟;花粉大小和表面纹饰的形态结构特征表现出种、变种和变异之间存在差异,可以作为分类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