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汤显祖不仅是戏曲大师,也是文章大手笔。从他的小品文中,我们既能看到他的文学主张、创作基本风貌,又能窥探他真实的内心世界。汤显祖一生自始至终追求个性解放和个性自由,这在他的小品有充分的展示。他不仅反对复古主义文学运动中有承前启后的历史地位,其文学风格地影响颇大。  相似文献   

2.
本文认为马君武是近代文人的一个光辉典范。他人品高尚,颇有一代宗师之风范;他个性显明,亦有诗人之光彩。  相似文献   

3.
《该隐的后裔》是日本近代著名作家有岛武郎的成名作,描写了地主对佃农的残酷剥削和佃农对地主的反抗。这部小说的命名源于圣经中关于该隐的传说,小说主人公广冈仁右卫门性格特点使他与该隐颇有相似之处。有岛武郎从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徒,变成了一个反基督斗士,在他思想的深处存在着一种基督的和反基督教的双重“自我”,这也是小说如此命名的另一个原因。  相似文献   

4.
郁达夫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个伟大的作家,他才华横溢且颇有争议,他的小说、散文、诗歌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他的人格精神也值得后人探究。本文试从他的成长历程和在抗日战争中所表现出的斗争意志与必胜信心探讨其爱国主义精神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5.
京派代表作家汪曾祺的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颇有影响,追求自然、和谐、健康是他创作的主题。他的小说代表作《受戒》就体现出主题的和谐、人物与自然环境的和谐、人物与社会环境的和谐、叙事情节的和谐以及小说语言的和谐,绽放出一种和谐之美。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20世纪文学的现代性进程中,小说的现代革命是经由鲁迅、郁达夫等先驱者的创作实践才得以形成气候的。郁达夫以他愤激的控诉、伤感的喟叹、对自然美的沉醉与散文式的行文笔触,使中国现代小说较古典小说相比具备了更齐全的花色品种与更开放的疆域。正是这种对传统小说的规定性的超越,成就了郁达夫的文学生命的个性,并影响了后来一代又一代的作家。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20世纪文学的现代性进程中,小说的现代革命是经由鲁迅、郁达夫等先驱者的创作实践才得以形成气候的。郁达夫以他愤激的控诉、伤感的喟叹、对自然美的沉醉与散文式的行文笔触,使中国现代小说较古典小说相比具备了更齐全的花色品种与更开放的疆域。正是这种对传统小说的规定性的超越,成就了郁达夫的文学生命的个性,并影响了后来一代又一代的作家。  相似文献   

8.
汤显祖不仅是戏曲大师,也是文章大手笔。从他的小品文中,我们既能看到他的文学主张、创作基本风貌,又能窥探他真实的内心世界。汤显祖一生自始至终追求个性解放和个性自由,这在他的小品中有充分的展示。他不仅在反对复古主义文学运动中有承前启后的历史地位,其文学风格也影响颇大。  相似文献   

9.
本文探讨吴组缃小说悲剧特点的来龙去脉,着重选取吴组缃三十年代颇有代表性的几篇小说,从结构人物、情节、结尾等多方面进行深入剖析,认为吴组缃高超的悲剧艺术完全能跻身同时代第一流小说作家之列,以期引起中国现代文学评论界对吴组缃作品研究的重视,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雨果小说《九三年》中颇有争议的人物朗德纳克进行分析 ,试图从人性原初、个性气质、情志特征这三个性格因子的纠缠与互动中 ,剖析朗德纳克性格走向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现代诗歌发展史上,于赓虞是一位被忽视的诗人和诗论家。他短短十年创作诗集达七部之多,并形成了自己完整、系统的诗学理论。生命诗学,艺术诗学,诗与灵感及修改,诗与科学,诗的静境,诗的读者鉴赏以及理论自身的遮蔽性七大内容构成了其诗学理论的主体。它经历了萌芽、自觉化、系统化与科学化以及修正与完善四大阶段,最终发展形成为理论体系。于赓虞的诗学理论对当时中国诗学观进行了有力的补正,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2.
林庚先生毕生创作并潜心研究中国诗歌,取得了许多创造性的理论和实践成果,为中国诗学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提出的"节奏音组"和"半逗律"的理论创见,丰富了对于中国诗歌民族形式的理性认知,并为格律新诗的创作奠定了理论基石;他在"楚辞"、唐诗和诗歌史研究领域取得了公认的成就,开创了中国诗学研究的新局面;他人格精神的诗学价值对于当下中国诗界也具有示范意义。  相似文献   

13.
英国偕我公会著名传教士苏慧廉( William Edward Soothill)在中国温州传教长达25年,对中西宗教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文章将以译者的汉学家身份为切入点,对其《妙法莲华经》英译本进行探析。试图探究出:以一名严谨的职业汉学家的身份翻译此经,苏氏,相对于先前其他的一些传教士译者而言,已摈弃固有的基督偏见,翻译更加客观、准确,简明,进而揭示其翻译的真正动因是为西方学者研习佛经之用,为了达到中西宗教文化的密切交融。  相似文献   

14.
:“九叶诗人”穆旦因其创作实绩深厚而成为中国诗坛上一颗最亮丽的星宿。近年来诗界对他进行了严肃、认真、虔诚的研究 ,从多方面考察了他的诗歌艺术。穆旦生命中的独特的品质由他生命的高蹈意志和生命的悲剧意识构成 ,正是这两者共同演绎了诗人丰富而痛苦的一生 ,以及形成了他那独具个性的诗歌品质。  相似文献   

15.
佛教音乐是中国民间音乐中影响很大的一部分,它的体制和风格上的独特系统在汉、唐之间逐渐形成。呗赞音乐、唱导音乐、佛曲音乐在一个重要方面实现了宗教艺术的功能,使得佛教音乐系统显示出一种自我完足性。  相似文献   

16.
民国之初,除嘉兴范古农外,浙江佛教居士中对佛学深造有得且影响甚大者,当推寓居杭州的一代儒学宗师马一浮(1883-1967).马一浮不仅于1914年组织了"般若会"这一浙江最早的学佛同好组织,而且还与杭州禅僧密切交往,形成了对中国佛学的独特理解.马一浮的"知性化"学佛取向,透过《大乘起信论》等中国化佛典,关注禅宗、华严宗等中国化佛教宗派的义理析取,设法融入其儒家经学义旨的探求.这一取向,因其过于学理化及个体化,限制了马一浮对佛教实践修持的理解,最终导致他复归于儒家学统.  相似文献   

17.
王纯  王青 《菏泽学院学报》2007,29(3):137-139
颜光猷是清初曲阜有名的"颜氏一母三进士"之长兄。其为官爱民爱兵,素有政绩;为文推崇韩愈、苏轼的文章,反对雕章琢句而内容空虚的文风。善诗,其《水明楼》诗集,诗数百首,格调老成,清新秀逸。对颜光猷其人其诗的研究目前在国内尚属首次,是拓荒性质的工作。我们在整理注释馆藏善本《水明楼》诗歌的基础上,对诗人生平进行了较为翔实的考证。  相似文献   

18.
谢斌 《韶关学院学报》2012,33(11):11-16
发挥好禅文化载体的作用在韶关市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禅文化是佛教的心法,传到中国后在六祖慧能的弘扬下与中国文化高度结合,生发出禅宗"一花五叶""五家七宗",对中国思想文化产生深远影响。六祖慧能在韶关弘法37年,演绎出佛教的圣典《六祖坛经》。韶关还有众多的佛教重要寺庙、遗址和文物,是当之无愧的历史文化名城。对此,韶关应加大认可、宣传力度,发挥好原有载体、潜在载体和新建载体的作用,把韶关市建成为一座名副其实的历史文化名城。  相似文献   

19.
佛教音乐是中国民间音乐中影响很大的一部分,它的体制和风格上的独特系统在汉、唐之间逐渐形成.呗赞音乐、唱导音乐、佛曲音乐在一个重要方面实现了宗教艺术的功能,使得佛教音乐系统显示出一种自我完足性.  相似文献   

20.
虚云和尚是韶关近代禅学界影响最大的人物,在韶关的十八年,他驱逐流棍,修复祖庭;农禅并举,安世济民;制订规约,整肃道风;弘法传道,广布四海。虚云和尚对韶关的禅文化传播做出了巨大贡献,是继慧能之后又一位重要的韶关禅文化名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