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对我国资源学科发展简要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福建省近年来在土壤资源、土地资源、林业资源、地矿资源以及特色农业等方面取得的突出进展,以及各自未来的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2.
以区域土地资源优化配置为目标,针对区域的社会、经济、环境、资源等多个因素进行研判,利用区间直觉加权算术集成算子对群体意见进行综合集成,根据各配置方案与理想点的逼近程度对区域土地资源方案进行排序.最后以福建省土地资源配置案例证明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福建省土地资源遥感调查与分析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3S”技术对福建省土地资源进行遥感调查,拟订了土地利用的分类系统,系统地建立了全省的判图标志,绘制了2001年的1:250000福建省土地利用现状图并更新其数据库,在此基础上,简要分析了福建省土地利用遥感调查面积与详查面积之间差异及原因.  相似文献   

4.
随着农村劳动力持续向城市集聚,城市规划用地供给日趋紧张,如何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提高福建省城市土地产出率是亟需研究的现实问题.本文把政府干预程度、经济结构和城市用地规模等指标融入生产函数,以此构建土地产出率的理论模型,并采用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劳动力替代效应使得劳动力集聚与资本集聚相比对城市土地产出率的正向影响更强,但是劳动力过度集聚无法提升福建省城市土地产出率;劳动力的收入效应提高城市人力资本水平,进而提升福建省城市土地产出率;劳动力转移、土地供给扩张以及政府干预过度反而降低土地产出率.本文认为促进经济集聚、优化产业结构和合理利用土地等政策都有利于提高福建省城市土地产出率.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我国土地资源管理专业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与现状,对土地资源管理专业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土地资源管理专业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在学科定位、师资队伍、教学科研组织、开放型实验室建设等方面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福建省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及趋势预测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根据福建省1988年土地利用详查资料与1995—2001年土地变更资料以及相关经济统计年鉴,对福建省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及驱动力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宏观政策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后,对建设用地及耕地等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在区域尺度上采用逐步回归方法加以分析,得出第三产业发展、居民生活水平提高以及固定资产投资增加是建设用地扩展的主要驱动力,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与农业内部调整是导致耕地减少的主要原因.利用1995—1996年土地利用转移概率矩阵以及修正后的转移概率矩阵,运用马尔可夫过程对福建省土地利用结构进行模拟与预测,试图揭示该省土地利用未来走向,并为实现土地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7.
福建省土壤侵蚀敏感性评价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根据通用土壤流失方程的基本原理,结合福建省的自然环境特征,选择降雨侵蚀力、地形起伏度、土壤质地、植被类型4个自然因子作为评价指标,在G IS软件支持下对福建省土壤侵蚀敏感性进行评价,评价结果综合反映了福建省土壤侵蚀敏感性的分布规律,为土壤侵蚀防治、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以及土地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文章简要回顾了福建省呼吸病学学科发展历程,重点阐述了福建省呼吸病学学科在临床医疗、教学与人才培养、科研与学术交流、学科建设等方面取得的工作成果及不足,并对福建省呼吸病学学科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9.
居凤云  张文开  朱懋 《山东科学》2009,22(3):69-72,79
以福建省为例,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2007年相关数据为依据为各指标赋值,并运用熵值法确定各个指标权重值,横向对各设区市土地集约度在空间上进行评价和分析。结果表明:2007年福建省各设区市总体土地集约水平不高。为了提高土地利用水平,避免浪费土地资源,应进一步挖掘城市土地利用潜力。  相似文献   

10.
利用RS和GIS技术,将经济统计数据与基础地理空间数据、遥感影像数据相结合,对福建省耕地和林地的分布情况和利用效益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福建省人均耕地面积仅为0.0464ha,低于全国人均耕地面积0.1001ha;林地直接效益(10.2万元 km2)与耕地效益(274.5万元 km2)比较相差较大;在运用"3S"技术对全省土地资源进行宏观监测与分析时,把经济统计数据引入到土地覆被 利用的统计数据中进行相关分析可以更好地体现人类经济活动与土地的人地效应,但在方法、技术上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和提高.  相似文献   

11.
人力资源管理学科发展短却迅速,福建省人力资源管理学科发展也很迅猛。本研究从人力资源开发、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招聘与就业、绩效管理、薪酬管理、职业发展、员工关系管理、团队管理、跨文化管理、闽台人才交流合作等方面,对福建省人力资源管理研究者研究成果或人力资源管理研究者在福建省学习期间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分析福建省人力资源管理学科发展的趋势,提出福建省人力资源管理学科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2.
土地科学学科内容的丰富性与土地科学暂未列入一级学科的现实性导致了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本科生专业课程学习的盲目性.研究分析表明:围绕学科、专业与课程三者密不可分的关系,以专业课程学科方向的归属性为出发点,注重对分支学科专业课程的组合学习;以专业课程学习数据的多源性为着眼点,注重对分支学科专业网站学习数据、专业期刊学习数据的综合学习;以专业课程的实践性为落脚点,注重专业实务操作能力的训练.是当前本科生学好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课程的关键点.  相似文献   

13.
陈璟 《海峡科学》2011,(12):13-15
目前,在我国土地资源极度紧张的状况下,还存在着大量批而未用的闲置用地,严重影响了土地资源利用效率,因而对批而未用土地的治理问题被人们所关注。该文通过对国家及福建省出台的相关政策及实施效果研究为基础,分析其存在问题与弊端,从而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该报告论述了结核病流行现状、结核病影像学在结核病控制工作中的地位,重点阐述了福建省结核病影像学学科发展现状以及所面临的困难与机遇,对福建省结核病影像学学科发展趋势进行初步预测和目标展望,并对未来福建省结核病影像学学科发展思路以及战略对策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福建省土地集约利用动态变化及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口的增长,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的实施,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福建省的建设用地需求量增加较快,土地供需矛盾将进一步加剧.根据福建省1996年和2007年的土地利用变更数据及一些经济指标,采用特尔斐法与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福建省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动态变化情况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研究时段内,福建省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有了很大幅度地提高,但仍存在耕地面积减少、非农业建设用地扩展迅速、土地利用方式粗放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对福建省土地集约利用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和指导意义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土地资源科学是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以及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而产生和发展的,它是为解决或缓解人与资源之间的关系,由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工程技术科学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相互结合产生的学科领域。人类对土地资源的认识不能仅满足于其相邻学科的分散研究,必须借助相邻学科的研究成果以“嫁接”,使之系统化和深入化。由于土地资源学是多学科交叉的产物,存在着较复杂的性质,因而决定了其基础理论涉及面广而且复杂,特别是在可持续发展理论和思想指导下,其基础理论更有待深化和系统化。  相似文献   

17.
《海峡科学》2012,(1):122-128
目的:探讨福建省医院消毒供应中心专业学科发展与趋势,促进学科建设,提升学术水平。方法:通过对国内外本专业学科发展的回顾,采用现状调查的方法对福建省91所二级医院消毒供应中心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分析学科发展趋势。结果:福建省医院消毒供应中心人力资源结构、人才梯队配置不够合理,未建立集中管理模式占62.64%,未配置清洗设备占52.75%,灭菌效果监测有待进一步规范,同时缺乏针对性的岗位培训及继续教育制度。结论:福建省医院消毒供应中心专业将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应加大卫生资源投入,建立质量评价体系,推进集中管理服务模式,加强消毒供应专科人才队伍的培养。  相似文献   

18.
作为数字化发展较早的福建省,高校数字媒体学科的发展关系到福建省数字化发展的后劲和人才储备。该报告从学科发展的历程出发,梳理部分高校数字媒体学科的建设情况,总结福建省数字媒体学科发展的特点和面临的主要问题。借鉴国外数字媒体发展的路径,以及对数字媒体未来关键技术的预测,有针对性地对福建省数字媒体发展路径进行探讨。最后,分析福建省数字媒体学科发展面临的挑战、问题和机遇,提出福建省数字媒体学科发展的思路、目标和战略任务。  相似文献   

19.
食用菌学科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该学科的发展对福建省现代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在总结概括目前国内外食用菌学科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福建省食用菌学科的发展、与国内外学科发展水平的差距,展望了福建省食用菌学科发展的趋势,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促进福建省食用菌学科发展的思路和目标,确立了学科发展的关键技术,并提出学科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西南土地资源评价与监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西南土地资源评价与监测重点实验室是在1992年成立的四川师范大学城镇土地经济评价研究所基础上,整合本校地理与资源科学学院、遥感与GIS应用研究中心、经济与管理学院的相关学科和专业实验室建立而成,2006年被批准为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2008年被批准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