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关于贵阳旅游在全省旅游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分析了贵阳市旅游资源和旅游市场 ,并从旅游交通、教育、商品、服务等几个方面论述了贵阳市旅游在全省旅游业中的龙头作用 ,进而对贵阳市旅游业的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连续利好的政策环境和持续增长的休闲度假市场,催生了旅游地产发展的战略升级。近几年,伴随贵阳市知名度不断提高、气候优势不断凸显和旅游业发展如火如荼的势头,诸多知名地产企业进军贵阳,贵阳市旅游地产发展如日中天。本文采用swot分析法,综合分析了贵阳市旅游地产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挑战,并提出了打造区域发展模式等建议,以促进该市旅游地产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乡村旅游与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乡村旅游是新世纪我国新农村建设和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内容.文章讨论了乡村旅游的概念和内涵,指出乡村旅游具有乡村性、文化性、生态性和体验性,而乡村性是乡村旅游的本质特征.分析了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与存在问题,提出了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4.
科学发展观视角下大连乡村旅游发展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乡村旅游是以农业和乡村为资源而开发的新兴旅游形式。乡村旅游资源类型丰富,特色突出,发展条件得天独厚。从科学发展观的视角阐述了发展乡村旅游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分析了大连市发展乡村旅游的潜力和优势,提出大连市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5.
进入21世纪以来,乡村旅游发展迅猛,各地兴建了大量的乡村旅游项目,但目前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已难以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通过对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动力机制和产业链的分析,提出了乡村旅游多产联动发展模式,在分析水吉镇现有旅游资源和市场基础下,通过有效联动、整合及优化区域间及区域内产业要素的多产联动模式,夯实水吉镇乡村旅游发展基础,推动水吉镇乡村旅游经济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6.
婺源提升乡村旅游文化品位的路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围绕如何提升乡村旅游的文化品位,推动乡村旅游的持续化、高品位发展这一课题,陈述了对乡村旅游文化品位等理论概念的认知和剖析,紧密联系婺源和瑶里两个实践典型,考察分析了两地发展乡村旅游的文化特色,探讨了提升乡村旅游的文化品位路径,并提出了对策建议,以期望推动乡村旅游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7.
魏薇 《当代地方科技》2013,(22):112-112,115
随着市场需求的多样化转变,乡村旅游正面临着发展形态和发展模式的转型0本文首先总结了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历程和现有模式,提出了乡村旅游发展的新形态,并以企业庄园为例介绍了工业企业参与型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及其运行要点,探讨了乡村旅游高效管理的创新途径。  相似文献   

8.
乡村旅游与西部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给西部地区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农村旅游业的合理发展能大力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西部地区发展乡村旅游要立足乡村独特风貌,科学制定旅游规划,改善旅游环境,研究乡村旅游文化,创新发展模式,抓好规范管理和宣传促销,开拓乡村旅游的客摘要:源市场。  相似文献   

9.
城乡统筹背景下科学发展乡村旅游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条件适合的地方发展乡村旅游对于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针对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和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发展乡村旅游的思路:加强地方政府对乡村旅游开发的主导、引导与控制;拓展融资渠道,搞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素质;树立鲜明的乡村意泉以吸引目标市场;注重乡村旅游产品层次的提高和营销;实施城乡旅游一体化战略,构建大区域旅游网络体系。  相似文献   

10.
我国乡村旅游产品体系及其影响研究   总被引:37,自引:0,他引:37  
乡村旅游是可以实现旅游者、农民和乡村社区多赢的一种生态旅游方式,对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和解决三农问题,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文章通过考察多个国外的乡村旅游项目,分析了我国乡村旅游的特色与不足,提出了乡村旅游产品体系的系统概念,并对乡村旅游对我国农村可能产生的影响作出了分析,为我国乡村旅游的产业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我国乡村旅游营销策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德林 《科技信息》2009,(3):248-248,228
加强乡村旅游市场研究、创新乡村旅游营销策略是实现我国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通过探讨我国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对乡村旅游产品、目标市场的分析,以现代旅游营销理论为指导,对我国乡村旅游营销策略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前乡村旅游已经成为感受乡村气息,体验乡村文化的重要旅游方式。西安市的乡村旅游发展起始于20世纪90年代,它的发展一方面满足城市居民亲近自然,休闲娱乐的要求;另一方面是为了实现遏制农业衰退,增加农村收入的目标。本文从西安市旅游发展的前提出发,经实地调查,最后给出几种能突出西安市乡村旅游特色的发展模式,同时为了确保乡村旅游能够良性发展,提出若干发展策略,以期能够对西安市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3.
地处湘、鄂、渝三省交汇处的湖北省恩施州有着发展乡村旅游的优越条件,经短期开发乡村旅游便已成为恩施州旅游业的一大亮点。但是乡村旅游在恩施州农村经济中应有的地位和作用,还没有广泛地为人们所认识,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还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只有加强政府主导和支持,乡村旅游协会引导和农户配合,科学规划乡村旅游发展思路,才能不断推动恩施州乡村旅游业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4.
深度挖掘乡村特色文化以满足游客的心理需求、情感体验、学习需求的做法是发展可持续性的乡村旅游产业的必经之途.乡村特色文化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资源优势、地理优势、文化优势、客源优势等.目前研究区域文化在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的文献主要集中在:1)探讨区域文化的优势给乡村旅游带来的决策依据;2)讨论区域文化与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间的关系;3)如何利用区域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性来促进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综合以上三个方面的优点,结合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建立了一种新的区域文化与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机制.  相似文献   

15.
开展乡村旅游发展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研究,在乡村旅游推动乡村振兴、农村精准扶贫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运用遥感影像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IS)、PRA(参与型农村调查与评估)半结构访谈工具等方法,深入分析五峰县、英山县、监利市和微山县等案例地乡村旅游发展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四个案例地的乡村旅游发展和土地利用情况在十年间发生了较大变化,在乡村旅游发展的大背景下,五峰、英山、监利和微山四县中土地利用的强度、功能、布局均发展迅猛,土地利用效益也因此得到了提高.总体来看,乡村旅游发展能够有效促进土地利用水平、显著提升土地利用质量.表明了乡村旅游能够正面影响土地利用变化.该研究结果能够为乡村旅游和土地利用相关理论提供新的参考,为乡村旅游发展与土地利用模式优化和旅游用地相关政策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6.
川南地区喀斯特旅游资源丰富,发展喀斯特乡村特色旅游,既可带来经济效益又可恢复生态环境.本文主要根据发展乡村旅游的相关研究,结合川南宜宾市筠连县筠连镇古楼坝区位条件和旅游资源条件,分析了在川南喀斯特农村地区,将农业观光旅游和自然景观观光旅游相结合,发展乡村特色旅游,以促进川南喀斯特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乡村旅游对促进乡村区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乡村旅游绩效进行评价能发现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不足.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从游客、社区居民、开发主体三个视角构建乡村旅游绩效评价体系,并对湘西乡村旅游发展进行评价,发现存在以下问题:(1)基于游客感知的乡村旅游整体环境满意度较差,旅游产品性价比不高;(2)社区居民对环境绩效感知不明显,乡村旅游对当地居民收入提升影响不高;(3)开发主体客源市场不稳定或市场来源单一,员工培养重视程度不够.从完善旅游服务设施建设,增强区域合作,构建无景区化乡村旅游社区等方面提出了提升乡村旅游绩效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国内外乡村旅游研究的回顾,从乡村旅游地规划开发角度,对中外乡村旅游地开发的发展历程、动力机制、旅游产品形式、经营管理方式进行系统对比分析,并针对中国乡村旅游地开发面临的问题,提出相应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9.
Based on field survey, the thesis analyzes the key factors affecting development of rural tourism systematically,taking Chengdu as an example. These factors include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level & leisure tradition, tourist market &traffic, tourist resource, spatial agglomeration and competition of rural tourism, and decision-making behavior. Among them,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level & leisure tradition and tourist market & traffic are prerequisit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tourism which have an impact on tourist's consumption level,consumption custom, operator's investment ability, tourist destination distribution and scale; Tourist resource, spatial agglomeration and competition of rural tourism are restrictive conditions affecting character and distribution of rural tourism; Government's decision-making behavior is of importance for expansion of scale and popularity of regional rural tourism, meanwhile, operators' decision-making behavior includes investment scale and operational strategies, and for operators from the outside, location selection is included additionally. All these decision-making behaviors are subjective condi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touris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