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从东亚地区的实际出发,吸取金融危机的深刻教训,当前区域经济合作的战略重点至少应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加强东亚国家之间的金融政策协调以稳定汇率:二是通过地区内的双边和多边经济合作创造与扩大“东亚集体内需”。  相似文献   

2.
经济合作进展如何,决定着东亚合作的前景。与其他地区经济合作不同的是,东亚地区的经济合作是从较高层次的金融领域开始的,这是为什么?有人说人民币与日元未来会有一番争斗,真的如此吗?东亚合作的障碍、困难有哪些?新世纪的东亚合作会有哪些特点?针对这些问题,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助理李若谷给出了他的答案。  相似文献   

3.
地区主义是相对于全球主义的一个国际现象,它既是一种理论,也是一种实践.当前国际社会中存在着欧洲、北美、东亚三大地区主义中心,地区主义及其发展趋势也成为当今国际关系研究中的一个热点.东亚地区同样经历了从旧地区主义到新地区主义的发展阶段.通过分析比较东亚新、旧地区主义的异同,力图探索东亚地区主义的未来发展趋势,以对东亚地区合作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4.
东亚是否具有地区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亚正处在塑造其地区性的阶段。东亚地区的地理与生态单元已经确定;东亚已经是一个自发的、跨国的社会体系。由于国家推动的东亚地区合作已经开始,东亚当然已经不再只是一个单纯的地理概念,而越来越成为全球经济和世界政治中的一个地区。  相似文献   

5.
正《东亚地区合作2019》(亚洲区域合作研究丛书)作者:郭延军崔海宁定价:89.00元ISBN 978-7-5012-6302-82019年,国际形势经历深刻变革。本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为机制梳理,分别就东亚地区主要合作机制进行跟踪研究和趋势评估。下篇为重点问题研究,聚焦地区合作中关注度较高的问题领域和域内外主要国家地区合作战略进行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最优货币区理论(OCA理论)出发,重点讨论了东亚各国之间进行货币金融合作的经济基础,认为东亚地区具有组成最优货币区的特征,但由于各种经济因素和政治因素的制约,需要分阶段、循序渐进的进行。  相似文献   

7.
阐明了壮大农村合作金融对支持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意义,以及当前的西部经济建设为农村合作金融发展所提供的难得机遇;重点论述了西部地区农村合作金融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和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8.
阐明了壮大农村合作金融对支持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意义,以及当前的西部经济建设为农村合作金融发展所提供的难得机遇;重点论述了西部地区农村合作金融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和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9.
关利花 《科技资讯》2010,(15):230-231
亚洲金融危机结束,东亚各国已经认识到加强地区货币合作、推动地区货币一体化对于防范和克服货币危机或金融危机,对于东亚地区持续稳定的经济增长极为重要。本文运用最优货币区理论的判别标准-指标分析法对东亚货币一体化的可能性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冷战结束后,东亚地区的政治经济格局正在发生历史性的演变。从经济格局的演变来看,东亚经济将持续增长,地区经济合作迅速发展,不断推进改革与调整仍然是今后东亚经济生活的主旋律,“增长三角”更加蓬勃发展,中国经济崛起对东亚经济发展将产生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经济格局的变化必将导致世纪之交政治格局的巨变。东亚形势将保持相对稳定,加强地区安全合作成为各国的普遍要求,中国的地位将进一步增强。面对跨世纪的东亚政治经济格局,中国要深化国内经济体制改革,建立完善的市场机制,保持经济良性循环。要积极参与和促进东亚地区国际经济合作。在处理对外政治关系方面,要以“韬光养晦”“有所作为”作为基本指导思想,积极推动建立符合东亚情况的地区安全合作机制,要大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增强东亚各国在政治经济合作中的精神纽带和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1.
赵森 《泰山学院学报》2011,33(2):104-110
东亚区域经济合作是东亚国家与地区为应对经济全球化浪潮,在区域经济一体化方面的有益尝试。尽管地处东亚,但长期以来由于政治因素的干扰,台湾地区经济有被边缘化的危险。只有通过与祖国大陆建立更紧密的经济合作,台湾才能准确定位自身、参与到东亚区域经济合作进程中来。泛蓝重新执政使两岸关系发生了积极变化。从建立两岸经济合作机制入手,应是台湾实质性参与东亚区域经济合作,在"国际空间"问题上获取绝对收益的务实解决之道。  相似文献   

12.
以东亚金融危机为借鉴,从我国经济运行中的泡沫成份、银行不良资产、国际收支等方面进行了实证分析,揭示了我国金融隐患的严重性。并提出了建立和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新型金融体制;财政、信贷、企业等方面协调配合,消化银行不良资产;强化资本项目管理,加强国际金融监管合作等化解金融隐患、防范金融风险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首届东亚峰会的召开,为东亚区域合作搭建了一个新平台。这次历史性会议,是东亚合作进程中的一件大事,标志着东亚合作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合作步伐不断深入发展的背景下,东亚峰会担负着探讨和促进本地区各国相互依存、共同发展和繁荣的艰巨任务。尽管前进道路不平坦,但只要共同努力,就能不断谱写本地区和平、稳定、发展与繁荣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14.
回顾与总结了战后以来日本东亚地区主义的演变历程,认为无论日本的东亚地区主义如何演变,但是始终体现出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其"独自性",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日本东亚地区主义的这种特点给东亚经济合作战略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1997年爆发的东亚金融危机给整个地区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这使东亚各国和地区认识到建立区域货币合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文章通过从国际政治经济学的角度对东亚货币合作中各国的权力与利益进行分析,进而在此基础上提出东亚货币合作的实现必须处理好全球霸权国、地区大国及东盟各国间的权力与利益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进入制度化发展的新阶段,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调整迎来了一个契机。东北老工业基地应充分利用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平台,大力提高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对外开放水平,重振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优势,提升产业竞争力,积极推进东北亚次区域经济合作,为东北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创造条件,从而加快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  相似文献   

17.
危机孕育出的合作--析非传统安全对东亚地区合作的推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非传统安全的特质决定了各国在该领域的关系不同于传统安全的"囚徒困境"模式,而是一种合作型的"保证博弈";从非传统安全对地区内国家合作的影响程度看,可分为危机型和危害型。东亚的非传统安全合作可分为两个阶段,亚洲金融风暴以及随后一系列危机的爆发促使该领域的合作在地区层面展开;通过对非传统安全因素促进地区合作的多层面分析,不难得出,非传统安全问题将在广泛领域推动东亚合作,而不仅仅局限在非传统安全领域。  相似文献   

18.
19.
加快技术创新合作,促进城市经济互动,有利于缩减区域差距,最终实现协调发展.本研究基于社会网络分析和引力模型的方法,分析中国30个省会城市技术创新合作网络与经济网络的时空演进特征,研究发现:省会城市间的直接技术创新合作不断增强且呈现多中心化趋势,合作突破地理局限且东西部差异较为明显;城市经济网络密度有所增强但整体偏低,核心区域与边缘区域的经济联系发展不均衡,各城市在经济网络中位置变化不明显.二次指派问题(Quadratic Assignment Problem,QAP)分析表明技术创新合作网络与经济网络存在正相关关系,格兰杰检验进一步证明二者互为因果关系,但技术创新合作网络对经济网络的影响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