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晚清时期是西方近代数学在中国的传入初期,高等数学著作开始译入我国.李善兰与英国传教士伟烈亚历合作汉译了<代微积拾级,这是中国翻译出版的第一部高等数学著作,其创造的大量中文数学名词被普遍接受并沿用至今.这个时期尚未进入中国现代数学研究开拓时期,汉译的国外数学文献多是中国人和外国人合作完成的,为中国现代数学研究开拓时期的数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在17—19世纪,朝鲜主要通过汉译西方科技著作了解西方科技知识,朝鲜学者从《西洋新法历书》、《天学初函》、《天步真原》、《历学会通》、《律吕渊源》、《历象考成》等汉译著作中获取大量西方数学与天文历法方面的知识.17—18世纪朝鲜对汉译西方历法与数学著作的引进,是朝鲜引进西学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19世纪下半叶中国出版的汉译方数学著作在日本的流传情况,重点论述和讨论了《数学启蒙》和《代微积拾级》这两部数学著作的流播对当时日本数学的影响,认为汉译西方数学著作对于日本吸收和消化西方近代数学以及日本数学从传统向近代的转变都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揭示了16、17世纪中国引入西方数学的历史背景,指出中国通过传教士传授和翻译、中国学者评介和中西合作编译以及中西方数学交流三种途径引进西方数学。西方数学的引进,促进了中国数学研究的深入开展,培养了一批造诣较深的数学家,推动了数学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作为17世纪中国历法改革的学术基础,《崇祯历书》的编译在17世纪西学东渐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对中国乃至周边国家的天文历法和数学发展影响深远,它是汉译西方科技典籍中内容最为丰富、影响最为广泛、作用最为巨大的一套学术著作。《崇祯历书》国际会议的主题是“《崇祯历书》——交流与创新”,  相似文献   

6.
《几何原本》是随着传教士传入的科技知识一起传入中国的,在元朝时第一次传入.最早的汉译本由利玛窦和徐光启翻译前6卷,李善兰和伟烈亚力翻译后9卷.《几何原本》的翻译及传播培养了一批数学家,他们通过对西方数学和中国古代数学的研究,推动了中国数学的发展,出现了一批研究数学的作.将《几何原本》发展史融入数学教学中,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实验数学对传统演绎数学的挑战与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70年代四色定理的计算机证明和90年代初实验数学的诞生,在数学界、哲学界引起了极大的振动.尤其是实验数学的产生,数学的基本范式-欧几里德范式受到了空前的挑战,整个数学世界开始分裂,传统的数学信念发生了变革,计算机实验作为一种全新的研究手段或方式逐渐渗透到数学研究的各个分支,过分强调严格性有阻于数学的创新;在半严格数学时期,各种定理将被附上价格标签,概率开始赋予数学真理.  相似文献   

8.
19世纪著名汉学家、英国传教士伟烈亚力的"中国数学科学札记"是最早向西方全面介绍中国数学的珍贵文献.文中,伟烈亚力概述了中国数学文献,介绍了位值制、勾股术、大衍术、天元术、开方术(高次方程数值解)、四元术等中国古代重要数学成就,并通过中西之间的比较,对这些成就给予了高度的评价.此文在西方产生了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9.
幕府末期明治初期,日本引进西方数学时出现数学术语混乱状态,阻碍了西方数学的传播和数学教育的普及,成为数学界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通过分析当时日本数学名词术语,对近代日本数学名词术语的确定历程进行全面研究,确定其主要来源有三。和算中的术语成为传统数学家了解西方数学的工具,其中又涉及中国传统数学中的术语和明末清初汉译著作中的数学术语。明治以后的数学家们在理解西方数学著作原意的基础上,尝试创造新的数学名词术语,是明治初期涌现出众多新数学名词术语的又一缘由。近代日本数学名词术语得以规范和统一的工作主要由东京数学会社的"译语会"完成,对"译语会"成立的过程及确定诸多数学名词术语的详情做了全面考察,通过一手文献说明了"数学""代数学""算术"等重要数学名词术语确定的过程,最后指出规范和统一名词术语对数学发展的重要性,并说明近代日本确定数学名词术语的过程映射出近代中日数学交流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数学的社会建制状况和所取得的丰硕成果两方面的考察,认为从本世纪初开始,中国数学终于进入了从传统数学向现代数学的转换过程。并从数学发展的社会条件和内在规律等多方面分析了其历史成因。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传统数学在三代萌芽,经过春秋的发展,到战国至西汉以《九章算术》的编纂为代表,进入第一个高潮,在许多领域跃居世界前列.魏晋南北朝是第二个高潮,刘徽以演绎逻辑为主要方法全面证明了《九章算术》的公式、解法,奠定了中国传统数学的理论基础,并在世界数学史上首次将无穷小分割方法引入数学证明.第三个高潮发生在宋元,贾宪、秦九韶、李冶、朱世杰等创造了欧洲数学大师17-19世纪才得出的许多重大成就.上世纪70年代吴文俊指出,中国古代数学的算法具有构造性、机械化的特点,并出现几何问题代数化的思想.西方数学史家一直将中国排除在世界数学发展的主流之外.吴文俊提出“在历史的长河中,数学机械化算法体系与数学公理化演绎体系曾多次反复互为消长交替成为数学发展中的主流”,从而从理论上解决了中国传统数学是世界数学发展主流的一部分的问题.微积分的产生也证明中国传统数学属于世界数学发展的主流.微积分产生时的推理模式不是希腊式的,而是接近中国式的.吴文俊受到中国传统数学的构造性、机械化特色以及几何问题代数化思想的启发,产生了数学机械化思想,发展了笛卡儿、莱布尼茨、希尔伯特等的设想,创立了数学机械化理论.他首先在初等几何定理的机器证明方面取得突破.接着,提出了一个将问题化为代数方程组求解的数学机械化方案.他从朱世杰的四元消法得到启示,发现了三角化整序法,是目前唯一完整求解代数方程组的方法.吴文俊指出,继续发扬中国古代传统数学的机械化特色,实现数学各个不同领域的机械化,是绵亘整个21世纪才能大体趋于完善的事.  相似文献   

12.
中国现代学术意义的数学史研究起步于20世纪20年代,在以整理祖国科学文化遗产为宗旨的学术背景下,受外国历史语言障碍及学术国际化水平的限制,对外国的数学史研究相对薄弱,改革开放之后逐渐走上正轨.在中国,对日本数学史及中日数学交流史的研究经历了3个历史阶段:(1)改革开放以前;(2)从改革开放至20世纪90年代初;(3)20世纪90年代以后.概述了中国学者对日本数学史及中日数学交流史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斐波那契LiberAbaci英译本《计算之书》(BookofCalculation)的翻译,发现在斐波那契的书中不仅有许多与中国古代数学相近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引述了与中国古代数学相近的算法,如分数算法、衰分算法、盈不足术.对《计算之书》的翻译,展示了13世纪东方数学向西方传播的历史画卷,对《计算之书》中与中国古代数学相近的问题和算法的深入研究,将有助于揭开中国古代数学如何传入西方的谜底.  相似文献   

14.
利玛窦构建了良好的知识结构,具有很深的数学功底;他注意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学以致用,为他到中国传播西方的数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以数学赢取民心支持,在中国不仅传播了欧氏几何,而且还传播了大量非欧几何等数学知识;他一方面激活了正在走向衰落的中国传统数学,开创了中西数学文化融合的新纪元,另一方面他也激励了一大批中国数学家的成长、成才,推动了中国近现代数学的萌芽发展.  相似文献   

15.
李敏 《潍坊学院学报》2006,6(6):152-155
对宋元时期中国数学的主要成就进行了研究总结,分析了中国古代数学在宋元时期达到顶峰进而由盛转衰的历史原因,并对如何认识中国古代数学,怎样学习与借鉴、继承与发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90年代末到21世纪初,数学交流逐渐引起国内数学教育界的广泛关注。本文介绍了数学交流的有关概念,阐述了数学交流的教育价值,并对如何培养数学交流能力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尽管拉丁词mathematica的汉文音译在17世纪初就已出现,但"数学"作为一个与英文mathematics相对应的学科代名词,是20世纪30年代经过反复讨论并由教育部以文件形式确定下来的.中国古代代表数学这一学科的名词很多,如数、数术、数学、算、算学、算术等等,西学东渐以来,又出现了几何、度数之学等新名词.考察了这些数学学科代名词的使用情况与历史演变.  相似文献   

18.
克林  王新民 《少儿科技》2011,(11):23-24
1.世界文化名人中有一位中国人,叫做祖冲之他是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数学家、天文学家和机械制造家,曾任过参军、县令等职其最大贡献是领先西方一千多年的数学成就。  相似文献   

19.
第九届国际数学教育大会 (ICME - 9)对 2 1世纪国际数学教育发展的大趋势提出的主流观点是 :1.数学教育正处在第 4次高峰之中2 .数学教育在反思调整中发展和创新3.东西方的数学教育应该交流和融合4.倡导数学知识的应用 ,提倡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5 .教师培训———新世纪数学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  相似文献   

20.
有效教学问题的研究源于20世纪初的教学科学运动,有很多学者对数学有效教学的概念给出了具体的界定.所谓"有效",简单地说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研究对我们数学教学具有实际的意义,目前国内有很多学者对数学教学的有效性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