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检验沥青路面面层压实度是用沥青混合料最大理论密度标准进行计算,最大理论密度是取松散沥青混合料用真空法测定,将混合料试样浸入水中,在真空度为97.3kpa下持续15±2min,解除负压后测定其最大理论密度。这样用最大理论密度计算的压实度称为最大理论密度的压实度。本文结合规范有关条款及实际,就沥青路面压实度检测中的标准密度取值、实际密度测试方法及压实度标准等问题进行探讨,提出以理论密度作为压实度检测的标准密度。  相似文献   

2.
蒋立政 《工程与建设》2006,20(2):148-150
文章联系省道S319线某段沥青路面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的具体情况,浅谈混合料的设计、水泥稳定碎石施工工艺及技术要求和论述探讨施工中与压实度,强度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3.
检验沥青路面面层压实度是用沥青混合料最大理论密度标准进行计算,最大理论密度是取松散沥青混合料用真空法测定,将混合料试样浸入水中,在真空度为97.3kPa下持续15±2min,解除负压后测定其最大理论密度。这样用最大理论密度计算的压实度称为最大理论密度的压实度。本文结合规范有关条款及实际,就沥青路面压实度检测中的标准密度取值、实际密度测试方法及压实度标准等问题进行探讨,提出以理论密度作为压实度检测的标准密度。  相似文献   

4.
根据最大千密度、含水量和压实度的概念,结合现行规范中对"稳定材料剂量"的定义,提出稳定土施工中稳定材料用量的计算方法.该法以干密度、含水量、压实度、压实厚度及作业面宽度等为控制参数,以稳定土中的干素土质量为依据,适用于石灰土、水泥土等其它综合稳定土,并用石灰稳定土实例计算.  相似文献   

5.
结合邵怀高速公路第37,41合同段桥面沥青混合料铺装施工振荡压路机的实际应用,对采集的沥青路面的压实度增长率、横向压实度的均匀度和平整度等技术参数进行了分析,阐述了振荡压路机压实的工作原理.振荡压路机实际应用效果表明,振荡压实技术在桥梁结构免受振动冲击影响的前提下,能够快速提高沥青混合料压实度的增长率,充分保证沥青混合料的压实度,有效地提高了桥面的平整度.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振动搅拌技术对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生产施工中的设计参数(如水泥用量、集料级配、干密度、含水量和压实度等)存在着一定的偏差,对其混合料的力学性能的影响。在实际工程的数据基础上,本研究通过采用灰色关联理论方法分析振动搅拌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不同设计参数对混合料力学性能影响的大小程度。试验结果表明,影响混合料力学性能最为显著的设计参数是水泥用量,其次分别是干密度、集料级配、压实度和含水量。  相似文献   

7.
在某条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现场采集沥青面层压实度数据,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压实度变异水平.从下承层、沥青混合料出场温度、环境温度、厚度方面分析沥青路面压实度变化的规律.根据检测数据分析结果提出在施工工艺方面减小压实度变异水平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连续摊铺是否存在下层最佳预压实度,预先设计按照6种不同的击实次数换算成0、7%、20%、33%、67%、100%的下层压实度。制作由两种不同级配组合的双层马歇尔试件,先检测其密度和孔隙率大小,再采用两种层间抗剪试验,分别检测其在常温、低温和冻融条件下的层间抗剪切性能。结果表明,双层连续摊铺沥青混合料的下层最佳压实度为33%,此时的沥青混合料层间抗剪切强度最大,且混合料密度最大。  相似文献   

9.
王海飞  孔炜  魏向前 《科技信息》2012,(13):384-384,388
1总则路面稳定土基层是农村公路沥青及混凝土结构的主要承重层,在施工过程中尤其对铺土、粗、细集料、铺灰的厚度控制准确,结合料剂量检测符合设计要求,使用磨细生石灰合理控制闷料时间,严格控制含水量及压实度,防止稳定土基层中石灰、粉煤灰、土、碎石等材料不合格,控制配合比、拌合时间、摊铺平整度、压实度等检测项目、避免出  相似文献   

10.
为了建立振动轮振动加速度与路面压实度之间的关系以检测路面压实,分析了振动轮与路面压实材料之间的动力学关系,建立了振动压路机-路面系统动力学模型,提出了路面压实度连续检测技术的设计方案,研究了采用振动轮垂直加速度有效值表示压实度的技术及方法,并进行了现场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垂直振动加速度与路面材料刚度正相关,与阻尼负相关;路面基层、下面层、中面层的压实度与振动轮垂直加速度有效值之间存在较好的正相关对应关系,其相关系数R2分别为0.900 2、0.934 0、0.931 4;该连续检测系统可方便准确地进行测量,实时有效地控制路面质量,提高了压实效率。  相似文献   

11.
小剂量石灰稳定土强度特性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奎生 《河南科学》2011,29(3):315-318
为了研究小剂量石灰稳定土的强度特性,制备了石灰剂量4%~8%、压实度90%~95%的石灰稳定土试样,经标准养护后,分别进行了7~180 d龄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和劈裂强度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石灰稳定土的强度指标都随压实度增大而增大,且随时间增长而增大,但剂量4%的石灰稳定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在超过28 d后基本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12.
利用自主设计的仿冲击振动压实装置,选取21种试验工况,分别调节各影响参数,进行了多组压实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土壤的压实度和表面沉降量之间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且与碾压遍数有着某种内在的变化规律;在压实的前几遍,相对沉降量越大,则对应的压实度增加幅度也越大,而后期压实过程中,沉降量减小的趋势与压实度增大的趋势相似,并分别趋于某稳定值。根据压实度变化的一般规律及仿冲击振动压实试验离散点曲线,建立了压实度与压实遍数之间的函数关系式。采用Matlab编程,分别对21种工况及4种型号的压路机现场试验数据进行了验算,结果表明,计算值与实测值很接近,相对误差为0.2%~6%。  相似文献   

13.
改良土二次掺灰工艺的石灰剂量检测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公路建设中路床和路基部分大量使用了石灰(或水泥)改良土,为了保证改良土中含灰量达到设计要求,需要在不同时间检测改良土的灰剂量,为适合二次掺灰工艺,提出了EDTA标准液消耗量随时间降低的标准曲线,把它应用于宁淮高速公路路基改良土现场灰剂量检测中,得到了合理的测试结果。结论对改进灰剂量检测方法和控制工程质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讨铁尾矿大规模利用的新途径,以张家口地区铁尾矿为试验对象,通过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探究水泥改良铁尾矿强度特性。结果表明:水泥改良铁尾矿强度符合相关规范对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路面基层、底基层材料的强度要求;水泥改良铁尾矿强度特性与水泥土强度特性相同,其中水泥改良铁尾矿强度与水泥掺量或压实度关系可用幂函数表示,与养护龄期对数的关系可用线时性函数表示;基于试验结果提出一个反应水泥掺量和养护龄期对水泥改良铁尾矿强度影响规律的表征参数且水泥改良铁尾矿强度与表征参数近似呈幂函数关系。该表征参数可用于水泥改良铁尾矿强度预测,具有一定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论述了二灰砂的强度随龄期的增长而变化的规律,后期强度与早期强度的相对关系,以及压实程度、石灰质量等因素对后期强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李富盈  郭军 《河南科学》2008,26(3):285-287
详细论述了填筑时间较长的石灰稳定土中氧化钙和氧化镁含量的检测方法,对公路工程中石灰稳定土掺灰量的判定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7.
粉煤灰掺石灰混合料的工程性质试验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室内试验,了不同配比的粉煤灰掺石灰混合料的无侧抗压强度,击实性,渗透性,压缩性及抗剪性,确定出最佳配比,并分析了粉煤灰掺石灰混合料的强度形机理。由于这种材料具有较好的工程特性,故用其加固地基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级配、废旧沥青混合料(Reclaimed asphalt pavement, RAP)掺量、压实温度对再生沥青混合料压实特性指标空隙率、压实能量指数、压实速率、锁点的影响。设计正交试验,采用极差、方差分析因素与压实特性指标之间的影响程度,建立因素与压实特性指标之间的回归模型,分析了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采用实体工程进一步论证了不同因素对压实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级配、RAP掺量、压实温度均显著影响再生沥青混合料压实特性指标,级配的影响程度最高,RAP掺量影响程度相对较低;因素与压实特性指标空隙率、压实能量指数之间满足二次回归模型,且空隙率、压实能量指数与级配、RAP掺量、压实温度的变化呈负相关;以福银高速三明段养护工程为例,进一步论证了级配对再生沥青混合料空隙率的影响,发现越细的级配越容易压实。  相似文献   

19.
为确定花岗岩残积填土的水力、热物理参数,以福建省典型花岗岩残积土为例,采用土壤湿度自记仪进行水平吸渗试验及变水头渗透试验测定水力参数,同时推导热物理参数计算公式.结果表明:福建省花岗岩残积土的水分扩散率、非饱和导水率与饱和度之间呈现显著的幂函数关系;饱和导水率与压实度呈非线性关系,压实效果对土的饱和导水率影响较为显著,同时存在一个临界压实度,当压实度达到该临界值时,一味通过提高压实度增强路堤的防渗能力效果不明显;考虑土体压实度和含水率的比热容计算式,及综合考虑颗粒组成、压实度和含水率的热导率计算式更符合花岗岩残积土的热物理参数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