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江西省三次产业的产值及就业比重的变化趋势、就业吸纳弹性、结构偏离度的考察和分析,以此来研究江西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性问题。研究发现:随着经济的发展,江西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变化趋势基本符合配第—克拉克定理;但是,其就业结构的调整严重滞后于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第三产业也未能充分发挥其吸纳劳动力就业的作用,三次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还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2.
通过偏移-份额分析方法对银川平原城镇区域8市县三次产业的结构效益、竞争力等进行了分析;并通过产业结构偏离度来分析银川平原产业结构的合理性.结果表明,1990—2010年,银川平原城镇区域产业结构以第二产业为主,但就业结构以第三产业带动为主;银川平原城镇区域3大产业结构效益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异特征;银川平原城镇区域第一产业存在劳动力转出的可能,第二产业存在劳动力转入的可能,第三产业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较为合理.为银川平原城镇区域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区域整体竞争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促进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发展,是实现区域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和劳动力充分就业的根本途径。从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演变、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平衡等方面对贵州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性进行分析,提出促进贵州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4.
潘冬 《科技信息》2011,(14):I0120-I0121
本文通过对全国31个省级地区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进行聚类分析,将重庆进行归类,再将其与同类地区的比较劳动生产率作比较。结果显示,重庆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较低,第二产业比重过大,第三产业发展不足,且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不是十分协调。  相似文献   

5.
徐勇 《科技信息》2011,(14):120-121
本文通过对全国31个省级地区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进行聚类分析,将重庆进行归类,再将其与同类地区的比较劳动生产率作比较。结果显示,重庆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较低,第二产业比重过大,第三产业发展不足,且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不是十分协调。  相似文献   

6.
在工业化发展过程中,安徽GDP增速不快,产业结构的构成比例变化不明显,就业结构中农业劳动力比重较高.工业化发展对安徽人才的数量和层次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安徽省必须转变人才开发观念、健全人才培养体制、完善人才吸纳机制、创新人才配置方式.  相似文献   

7.
广东区域经济不平衡的结构性及人口因素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对广东省不同区域产业结构高度化状况、人口文化素质及全省各年度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偏离程度进行比较后认为:全省就业结构和产业结构偏离程度仍然居高,劳动力的产业间、区域间流动近年来遇到阻力,珠三角和山区及东西两翼的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及人口素质变化已出现明显分异。人口素质和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及就业结构水平互为因果,因此这种分异加大了缩小区域经济不平衡的难度。  相似文献   

8.
对产业就业结构进行分析和预测能为制定就业政策提供依据。在对中国三次产业就业结构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运用灰色成份数据的预测方法对中国2008~2015年的三次产业就业结构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到2015年,中国第一产业就业人口比重将降至30%左右;第二产业就业人口的比重则增到30%左右;而第三产业就业人口比重将上升到40%左右。可见,在金融危机期间,中国劳动力在产业间的流动是非常频繁的。  相似文献   

9.
重点分析了入世对我国产业间就业结构和所有制间就业结构的影响,指出入世后产业结构和所有制结构的新变化,将大大改变劳动力在不同产业间和所有制间的就业分布状况。  相似文献   

10.
在对传统偏离份额法进行修正的基础上,定量分析2000—2014年榆林市产业结构演进的特征.结果表明,榆林市产业结构发展有待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产值比例从2000年的13.344.442.3变为2014的4.868.326.9,仍以第二产业占主,但第二产业多样化指数从2000年的5.09下降到2013的4.44;产业结构相似度指数总体在0.91以上;榆林市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不协调,分别呈现"二三一"和"一三二"的特征;以能源化工为主的第二产业竞争优势和结构优势明显,成为榆林市产业结构演进的主要推动力.榆林市产业结构演进的主要驱动力是资源禀赋优势、市场需求结构、国家政策和固定资产投资.针对性地提出实现产业结构多元化、均衡化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通过构建劳动力和住房市场均衡模型,探究了生产率提高和产业结构变化对住房市场和劳动力市场均衡状态的影响,并利用我国35个大中城市2002—2012年的数据建立动态面板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生产率提高会引起房价上涨,且第三产业的效应强于第二产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房价上涨的动力.住房价格上涨是生产率提高和产业结构优化的必然结果,中央政府建立"稳定房价工作责任制"的调控措施不符合市场的发展规律.政府应当重点引导产业和劳动力向中小城镇流动,促进中小城镇与大城市产业和劳动力市场的均衡发展,建设以市场自我稳定为目标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2.
高等教育结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三者之间的关系表明,高等教育要想更好地发挥其经济功能和社会作用,适应并引领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关键在于三者之间互动与关联机制的形成。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灰色关联法,分别对高等教育结构与产业结构、高等教育结构与就业结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相关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第一,安徽省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之间呈现良性的互动关系;第二,安徽省产业带动就业的方向开始转变,第三产业容纳新增就业力量的能力有所加强,成为三大产业中吸纳和扩大就业的中坚力量;第三,相对于其他学科,与第三产业相关的学科更能适应安徽省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第四,安徽省目前的学科结构呈现一种"偏振型"状态,存在结构性就业矛盾。因此,要加强高等教育结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三者之间的互动与关联,以高等教育结构调整为龙头,使之匹配、适应乃至引领区域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变化,从而不断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在更大程度上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分析了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互动发展的机理,并借助产业偏离度等指标,对改革开放以来云南省的产业结构及就业结构互动发展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云南产业结构的变动与就业结构的变动存在着不一致;(2)近10年来,我省新增就业岗位的66.9%由第三产业提供,第三产业产值每增长1个百分点,平均增加就业岗位就达1.56万个,比第二产业多0.9万个,而且在现有产值规模下第三产业仍有吸纳就业的空间。  相似文献   

14.
合理的产业结构是经济增长的重要保证。测度产业结构有序度有助于正确把握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引入产业结构有序度测度模型对2005~2014年福建省产业结构有序度进行测度,采用三角形图表法对各地市产业结构演变特征进行揭示。研究表明:福建省产业结构有序度上升较快,以2008年为拐点,出现波动;产业结构有序度演变经历了"低有序度—高增速"、"高有序度—波动"和"高有序度—稳定"3个阶段;不同城市之间的产业结构有序度变化存在较大差异。建议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巩固第一产业基础地位;着力培育战略新兴产业和提升传统产业相结合,优化第二产业内部结构;积极发展新兴服务业,提高第三产业比重;努力推动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5.
产业结构错位系指产业产值结构与劳动力就业结构的不一致性。三峡区域在过去10多年的发展中,社会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和升级。但由于种种原因,就业结构转换严重滞后于产值结构转换。为此,试图运用产业结构错位分析方法,分析三峡区域产业结构错位现状及其产生原因,并有针对性提出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降低产业结构错位幅度、提高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16.
比较分析了1995—2010年吉林省四平市综合城市化水平、人口城市化水平和工业城市化水平关系,从人口、产业结构和就业共3个方面具体分析了四平市综合城市化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结果表明:(1)四平市综合城市化水平15年来呈现稳步上升趋势,但总值偏低;(2)四平市城市化人口主要为市内农村人口向城镇人口的转移,这是四平市呈现“虚城市化”的主要原因;(3)四平地区工业发展的较好大环境和资源基础对综合城市化水平贡献较大,第一和第三产业的发展滞后于第二产业;(4)四平市就业结构为“一、三、二”模式,就业结构较落后.针对以上问题,提出相关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数字经济持续蓬勃发展,传统型劳动者难以适应新兴数字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文章从技能、行业和产业三个角度实证研究数字经济和劳动力结构之间的动态关系,发现数字经济促进了高技能、高技术行业以及第三产业劳动力就业比重,减少了中、低技能劳动力就业比重。产业结构升级在数字经济对劳动力就业结构的作用中存在中介效应,表明数字经济通过产业结构升级促使劳动力结构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测算就业弹性系数入手,分析了安徽省1979-2006年间就业增长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安徽省的就业弹性与全国一样呈现出下降趋势,安徽省就业结构的变化和产业结构的演进趋于同步。与此同时,本文的经验数据分析也表明,安徽省第一产业就业人数总量虽然在不断地上升,但是就业增长率却处于下降的趋势,就业弹性系数处于减小的趋势;第三产业经济增长率和就业增长率处于上升状态,就业弹性系数有所下降,但仍然维持在较高的水平,第三产业就业弹性系数平均值远大于一、二产业,第三产业吸纳就业的能力超过第一、第二产业。因此,"十一五"期间,安徽省就业问题的解决应从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尤其是新兴第三产业以及加快农业产业化方面着手解决。  相似文献   

19.
台湾经济在近四十年的发展过程中,随着国民经济的增长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国际技术的推动,它的产业结构也由低级向高级发展。战后初期,台湾地区的产业结构处于典型的非现代化状态。即在产业结构中,第一产业占主要地位,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则处于次要地位。而随着工业化的进行和经济发展,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农业所占比重下降,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上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也急剧上升。产业结构的变化,又引起劳动力分布的变动,农业部门的劳动力迅速从农业部门游离出来,大批进入第二、三产业部门。  相似文献   

20.
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分析了河北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及三次产业内部结构对劳动力就业的影响,并提出了促进就业结构良性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