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江西省三次产业的产值及就业比重的变化趋势、就业吸纳弹性、结构偏离度的考察和分析,以此来研究江西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性问题。研究发现:随着经济的发展,江西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变化趋势基本符合配第—克拉克定理;但是,其就业结构的调整严重滞后于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第三产业也未能充分发挥其吸纳劳动力就业的作用,三次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还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了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互动发展的机理,并借助产业偏离度等指标,对改革开放以来云南省的产业结构及就业结构互动发展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云南产业结构的变动与就业结构的变动存在着不一致;(2)近10年来,我省新增就业岗位的66.9%由第三产业提供,第三产业产值每增长1个百分点,平均增加就业岗位就达1.56万个,比第二产业多0.9万个,而且在现有产值规模下第三产业仍有吸纳就业的空间。  相似文献   

3.
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相互协调,对于促进区域经济的增长和充分就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伴随着市场化的推进,龙岩市的三大产业都得到了快速发展,然而在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和优化的同时,就业结构的调整却相对比较缓慢。以龙岩市历年的统计数据为依据,运用结构偏离度方法对该地区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协调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结构偏离度高,而第三产业的协调性则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4.
促进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发展,是实现区域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和劳动力充分就业的根本途径。从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演变、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平衡等方面对贵州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性进行分析,提出促进贵州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5.
产业结构是区域的"资源转换器",合理优化的产业结构决定着区域经济发展的速度、质量和效益.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在整个国民经济体系中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德城区、曲阜市分别位于山东省的西北、西南部,两地在发展第三产业方面都具备优势,但均属欠发达县域,未来迫切需要改革发展.通过区位商法、偏移-份额法对两地产业结构的比较分析,发现:德城区第三产业竞争力不断增强,经济带动作用明显;曲阜市第一产业比重过高,第三产业的竞争力太弱,与其资源品质不符.因此,德城区要着力提升第一产业的竞争力,培育第二产业新的增长点,以打造鲁西北、冀东南区域服务中心为目标,做大做强第三产业;曲阜市要积极发展高科技农业,升级第二产业的科技水平,形成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四平市和辽源市为研究区域,以2003年~2010年数据为基础,利用偏离.份额分析模型,测算了四平市和辽源市产业结构效益,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出如下结论:第一,与四平市相比,辽源市产业结构相对稳定;第二,四平市产业结构竞争力比辽源市产业结构竞争力强;第三,两市的产业结构都以第二产业为主导,而第一、第三产业极弱;第四,辽源市经济增长速度高于四平市经济增长速度.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优化产业结构对策.  相似文献   

7.
基于偏离份额分析的区域产业效率评价——以西藏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效率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内生变量,是区域产业内部协调性和外部竞争性的表现。文章以西藏为例,通过偏离份额分析方法,对各产业部门的份额分量、结构分量和竞争力分量进行实证分析,动态揭示西藏产业结构合理程度和产业竞争力强弱性。研究表明:西藏第一产业发展缓慢,结构亟需优化;建筑业竞争优势大于工汪,第二产业发展不平衡;第三产业发展势头好,产业效率高。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湖北省产业结构存在的突出问题,并针对产业结构层次低、就业结构与产值结构不协调,产业结构趋同、支柱产业地位不突出,产业组织结构低下的状况,提出产业发展的构想:扬长补短,大力发展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把开拓住宅市场和农村市场,作为产业调整的突破口;通过调整产品结构,振兴支柱产业;重视大型工程的波及效应,配套发展第三产业,信进城镇化和城市经济向服务型转化。  相似文献   

9.
基于SSM的江西省区域经济增长差异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江西省11个地级市为研究单元,采用偏离.份额分析方法计算2000-2008年各地市及其3次产业地区生产总值的结构份额分量和竞争力份额分量,根据各地市在产业结构与竞争力方面的优、劣势比较分析,探讨江西省产业结构和竞争力对区域经济增长贡献率的差异,研究表明:①江西省11个地市中景德镇市、萍乡市、九江市和南昌市的产业结构优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较大;新余市和鹰潭市的竞争力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突出.②江西省区域经济增长中起推动作用的主要是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有待提高和加强,各地市3次产业竞争力的差异性较大.  相似文献   

10.
中国西部地区1997—2010年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调整互动符合配第—克拉克定理和库兹涅茨法则。从就业结构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关系看:第一产业还有大量富裕劳动力急需转出,第二产业将来吸纳劳动力潜力较大,第三产业未来吸纳劳动力空间有限。将来要继续优化第一产业产业结构;努力挖掘第二产业;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加大财政支持力度,鼓励创新,努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相似文献   

11.
文章运用产业结构熵、产业结构高级化、偏离-份额分析法定量测算了2000—2017年湖北、湖南省资源型城市三次产业的结构、竞争力及其空间分布的演变趋势与特征,结果发现:1) 2000—2017年6个资源型城市的产业结构熵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下降,整体上呈现产业结构专业化趋势;衡阳市、邵阳市、鄂州市的产业结构高级化程度加深,郴州市、娄底市、黄石市的产业结构高级化程度有所降低.2) 2000—2017年湖北、湖南省资源型城市三次产业的结构与竞争力均呈现向好发展的趋势,第一、三产业的竞争力优势不断提升,第二产业的结构优势不断提升.最后,从政府政策层面及各资源型城市发展特点角度出发,为资源型城市发挥产业结构优势、提升产业竞争力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2.
萍乡市是国家首批资源枯竭城市之一,随着资源的枯竭,其产业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产业转型也迫在眉睫。本文基于萍乡资源枯竭的宏观背景,分析近年来萍乡市产业结构的特点,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模型全面分析三大产业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并为今后萍乡的经济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对涪陵区1998-2016年三次产业生产总值和就业人数的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发现第二产业生产总值的增长幅度大于第一、三产业,第三产业的就业重要性高于第二产业,第二产业的就业重要性高于第一产业.为了促进涪陵区的产业结构向更高水平优化,建议助推新型农业现代化、建立现代化工业体系、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实现产业结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4.
扩大就业是促进河北省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基于1985-2009年河北省三大产业的结构变动,运用SPSS软件验证产业结构和就业人数之间的相关性并运用EVIEW软件对产业结构和就业趋势进行预测。结果显示:河北省投资对就业具有一定的拉动作用,政府应制定相应政策鼓励多渠道投资,以缓解就业压力。  相似文献   

15.
"十三五"期间,我国体育产业成为经济调结构、稳增长的主要产业,体育产业结构的合理性是实现经济增长新动能的关键.本文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同发展阶段为依据,以历史发展视角研究我国体育产业结构发展现状,结果显示:1)我国体育产业脱胎于体育事业,是融合、裹挟在其他产业和社会进步中前进,未形成完善的独立结构;2)我国体育产业结构分别经历了萌芽、探索及稳步平稳及快速发展阶段;3)目前我国体育产业内外结构还存在产值比例低和主体结构失衡现状;4)我国体育产业结构是点状发展还未形成有效产业链.因此要实现体育产业增强经济新动能的功效,试需从以下途径实现:即确立体育新型战略产业地位、深化体育产业市场化、转变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升级体育产业供给侧结构、突出体育产业融合中的主体地位.为推进新时期体育产业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6.
刘勇  徐晓霞 《河南科学》2011,29(1):99-103
运用"区位熵的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2008年中原城市群各市的产业结构从19个细分产业进行测算,结合三次产业结构数据进行分析,认为中原城市群各市产业结构同构性不明显,各市主导产业已有初步分化.并在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分析了中原城市群城乡间产业结构优化的限制性因素,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7.
三峡工程的防洪效益与江汉平原产业结构调整设想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江汉平原一直遭受洪水的威胁,三峡工程的修建将大大减少洪水可能带来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为此,我们提出江汉平原产业结构调整的设想:1)增加农业基础设施投资,发展高效农业;2)培育和建设医药化工、机械电子、食品饮料、纺织服装、建筑建材等支柱产业;3)大力发展第三产业;4)开发地下矿产资源兴建以盐化工为主的化工企业;5)适当发展能耗大的工业。  相似文献   

18.
银川平原城市竞争力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马俊成  段汉明 《河南科学》2012,30(6):789-792
考察了银川平原现状,对银川平原城市竞争力进行实证研究,在确立城市竞争力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综合评价方法中的均方差法对银川平原城市竞争力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银川平原各城市竞争力强弱明显,表现出一定的层次梯度,资源型和新兴工业城市排名靠前.  相似文献   

19.
广东区域经济不平衡的结构性及人口因素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对广东省不同区域产业结构高度化状况、人口文化素质及全省各年度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偏离程度进行比较后认为:全省就业结构和产业结构偏离程度仍然居高,劳动力的产业间、区域间流动近年来遇到阻力,珠三角和山区及东西两翼的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及人口素质变化已出现明显分异。人口素质和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及就业结构水平互为因果,因此这种分异加大了缩小区域经济不平衡的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