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CY型泵自冷却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在泵体简化图上分块划分控制体积的方法,利用控制体积能量守恒定律,求解各控制体积油液温度的瞬时变化规律,定量分析CY型轴向柱塞泵的自冷却性能,这种方法还运用于其它泵。  相似文献   

2.
高层建筑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温度裂缝控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裂缝控制是施工中的一项重要课题。由内外温差引起的温度收缩应力是致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因此,控制好内外温差和温度变形是防止大体积混凝土出现裂缝的重要方法。文中依据现有理论与工程经验,结合具体工程的结构特点采取措施,对高层建筑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温度裂缝进行了有效的控制。  相似文献   

3.
保证大体积混凝土工程质量的关键在于控制温度应力。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控制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应力所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牛兆银 《科技资讯》2009,(20):69-69
针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易产生裂缝的技术难题,介绍邯郸输元河大桥承台施工中加强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各环节的技术措施控制,减少混凝土内外温差,控制温度应力,避免产生温度裂缝,从而提高大体积混凝土抗裂、抗侵蚀性,提高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  相似文献   

5.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裂缝控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由于水泥水化过程中释放的水化热引起的温度变化和混凝土收缩产生的温度应力及收缩应力,是其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而大体积混凝土的内部温升,又可视为强化水泥硬化、充分利用其活性的能源。因而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采取减少水泥用量,控制温差应力,稳定其体积,辅之以水冷却及其他措施,可以有效地控制温度应力和温度变形裂缝的扩展,取得较好的技术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6.
随着人工心脏研究、应用的发展,装置的可携带性、受者的舒适性变得越来越重要。人工心脏除了装置本体的体积需要更加紧凑,其附属装置,比如电池,控制系统的体积也要减小,同时须保证整个系统的易用性、可靠性,为配合我所最新研制的滚动轴承和洗刷系统的叶轮血泵及永磁磁浮叶轮血泵的驱动和控制,使血泵能够输出符合生理要求的博动血流量和压力,以及装置的微型化需要,笔者参考无刷电机驱动控制芯片ML4428的资料,并根据笔者以往的控制系统研制经验,对人工心脏的控制系统进行了设计,优化,试验结果表明该控制系统的性能达到了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7.
针对目前交换机的输入缓冲区读延迟增大导致交叉开关吞吐率下降的问题,提出了多VC共享预取结构SPB,用于隐藏数据缓冲区SRAM的读延迟.设计了旁路写入控制、读写地址管理、预取管理等关键功能,用Verilog语言实现了SPB结构,通过模拟器测试了SPB结构的读写性能.模拟和分析结果表明,采用SPB结构的输入缓冲区能够降低读写延迟,提高输入缓冲区的写入和读出吞吐率.SPB结构能够被方便地应用于静态分配多队列或动态分配多队列缓冲区中,加快缓冲区的读写速度,从而提高整个交换机的吞吐率.  相似文献   

8.
文章介绍了基础大体积泵送混凝土的施工过程,如何在满足混凝土强度、耐久性的基础上,确保混凝土的可泵性,降低混凝土的最高温升。减少混凝土的温差,从而控制混凝土的温度应力产生裂缝,达到一次连续施工不留施工缝的一些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9.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分析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变化机理,对大体积混凝土的结构计算温差及温度应力计算给出了较简便的方法;并对温度监测、施工措施等方面进行了探讨。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某大体积混凝土工程的裂缝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0.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控制机理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分析了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产生的机理和温度裂缝的主要影响因素,提出了控制大体积混凝土开裂的途径,为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场计算和控制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利用油泵污染磨损铁谱读数推导出了预测泵容积效率的公式,并用实验数据进行了验证,得出铁谱数据与泵的容积具有较好相关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本文应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研究了钻井泵缸套材料的磨损量与其硬度的关系、活塞与缸套对磨时活塞材料的磨损量与缸套的光洁度的关系、建立了磨损量的回归方程,并求得了磨损率最小的工作条件。  相似文献   

13.
己酮可可碱渗透泵控释片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正交设计优化渗透泵控释片片芯处方,通过单因素考察,确定包衣液处方及包衣增重;通过以不同渗透压的溶液作为释放介质,考察其释放机理。制备的3批己酮可可碱渗透泵控释片呈现良好的零级释放特征,体外控释效果好,所制己酮可可碱渗透泵控释片遵从以渗透压差为释药动力的渗透泵式释药模式,工艺稳定。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电液比例控制负载敏感变量径向柱塞泵的工作原理 ,利用功率键合图建立了变量控制系统的数学方程式 ,以Matlab下的Simulink建立出系统各元件的仿真模型 .针对泵的变量实验结果得到的曲线 ,应用Simulink进行仿真 .通过对该系统的仿真 ,可以清楚地观察到泵的变量控制系统的工作过程和变化状态 ,为各种控制系统的设计提供了简单、方便、实用的计算机辅助设计方法 .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考虑了导管和排出管线中液体惯性影响的基础上建立了空气包以后管线中液体流量的微分方程.在将钻井泵排量表达为傅里叶级数展开式后,求出了液体流量的表达式.文章分析了影响空气包效能的若干因素,认为频率完全匹配(ω=ω)可使空气包效能达到最佳,但即使在ωc<ω时,也不会出现空气包加剧波动的负效应现象.文章提了了为了避免空气包尺寸过大,不一定以频率完全匹配作为设计原则,仍可用压力不均度不超过允许值作为设计依据.文章给出了计算空气包体积的动力学公式,并认为在现有钻井泵参数条件下,它和常规公式差别不大,但对大流量高速泵,二者可能有较大差别.  相似文献   

16.
离心泵在设计工况下泵腔内压力分布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泵腔内的液体流动简化为理想液体,利用Navier-Stokes方程建立了泵腔内压力随半径变化的关系式.应用离心泵欧拉方程式求解泵腔内的压力分布方程式,并将理论计算值与实验值比较,结果表明:越靠近密封环,计算结果与实测差值越小,在外径处差值最大;泵腔内液体旋转角速度等于叶轮旋转角速度的一半,这一假设有待于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7.
变转速轴向柱塞泵恒流量控制的建模与仿真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以变输入转速下泵控马达恒速系统为对象,分析轴向柱塞泵变量控制机构的控制机制和斜盘变量机构力矩特性,建立了变输入转速情况下泵的流量控制模型,针对泵转速扰动提出了扰动乘积补偿和PI控制综合抑制方法.并在仿真软件EASY5上建立了泵控马达系统和变量泵排量控制仿真模型,对变量泵变量时间和转速扰动抑制进行了系列仿真.结果表明,在剧烈输入转速扰动和负载压力扰动下泵输出流量依然能保持恒定.  相似文献   

18.
董勤  臧克江 《佳木斯大学学报》2006,24(4):554-555,558
提出了一种在UG环境下齿轮泵工作容腔容积的测量方法,对CB—B100型齿轮泵进行了几何建模和工作容腔容积的测量,并绘制出了各工作容腔容积的变化曲线.从图中可以清楚地看出各工作容腔容积的周期性变化规律,可以利用测得的数据对齿轮泵进行工作特性分析,为齿轮泵的流量等特性参的数数值分析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柱塞配流是柱塞泵的一种新型配流机构,它具备端面配流和阀配流泵的优点,同时又避免了两者的缺陷,其应用前景十分看好。闭死容积的研究是柱塞配流海水液压泵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主要研究:闭死容积密封长度的确定;困水过程的作用时间;配流过程数学模型的建立与仿真。其结果有助于泵配流机构的正确设计。  相似文献   

20.
由半导体光放大器速率方程及泵浦光、探测光在放大器中的传输方程,建立了交叉增益调制波长转换器中转换速率与输出消光比关系的小信号理论模型,并在不同泵浦光功率下进行了数值计算,分析表明转换速率对输出消光比有重要影响,为研究波长转换器的消光比特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