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黑向日葵籽壳天然色素的提取及理化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从一种贵州独特的黑向日葵籽壳中提取的天然红色素,实验表明该色素属花色苷类色素,并对其理化性质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
分析肠道微生物对葡萄酒花色苷稳定性的影响及花色苷结构与稳定性的关系,旨在为花色苷的消化吸收和提高葡萄酒花色苷生物利用率提供指导。采集健康受试者的肠道微生物,利用体外培养方法混合培养肠道微生物与赤霞珠红葡萄酒样品24h,分别于0、4、12、24h取样进行花色苷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结果表明,肠道微生物促进葡萄酒花色苷的降解。与肠道微生物共培养24h后,葡萄酒总花色苷的降解率达到19.10%,而对照组仅为9.57%;肠道微生物作用下,葡萄酒中5种基本花色苷的降解水平均高于无菌对照组,但不同处理间没有显著差异;对比无菌对照组,葡萄酒中3种酰化花色苷含量在肠道菌群的作用下显著降低。花色苷B环取代基与酰基种类影响花色苷的稳定性。B环羟基数量增加,花色苷稳定性下降;B环甲氧基数量增加,花色苷稳定性增强。乙酰化花色苷稳定性强于对香豆酰化花色苷。肠道微生物对葡萄酒花色苷降解的促进作用与花色苷结构有关。  相似文献   

3.
为完善插田泡果实花色苷的萃取方法及提高花色苷得率,比较了微波辅助法、超声波辅助法、超声-微波协同萃取法3种方法对花色苷得率的影响,并选取微波功率、微波提取时间、酸化乙醇体积分数(pH值为2)3个因素进行Box-Behnken试验设计,利用响应面法对插田泡花色苷的微波萃取工艺进行优化,建立了插田泡果实花色苷得率的回归方程。结果表明,微波萃取法的花色苷得率远高于超声波辅助法及超声-微波协同萃取法。插田泡果实花色苷的优化微波萃取工艺参数为微波功率148W、微波提取时间1.10min、酸化乙醇体积分数74%(pH值为2),该条件下花色苷得率可达372.39mg/100g。  相似文献   

4.
本文利用化学定性反应、HPLC-MS、GC以及FTIR等方法对血橙中花色苷及黄酮类化合物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血橙中主要含有8种花色苷和4种黄酮类物质,矢车菊素-3-葡萄糖苷和矢车菊素-3(6"-丙二酰)葡萄糖苷是血橙中主要花色苷,芸香柚皮苷和橙皮苷是血橙中主要的黄酮类物质。  相似文献   

5.
几种天然花色苷色素稳定性的比较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比较了几种天然花色苷色素的稳定性 ,用纸层析法分离了这几种色素 ,得出了每种色素所含主要花色苷数量。讨论了花色苷种类多少对色素稳定性的影响。实验研究表明 ,色素所含花色苷种类越多 ,色素稳定性越高  相似文献   

6.
通过单因素和Box-Behnken设计优化了最佳提取料液比、温度、时间条件,同时比较了最佳工艺条件下的超声辅助提取、传统酶法提取和静置提取的花色苷提取率及花色苷吸收光谱,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了3种提取方法对花色苷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辅助提取最佳条件为提取时间119min,提取温度69.7℃,超声时间45.8min,稀释倍数7.8,预测得到花色苷的最大提取率为58.83±1.78%.在最优条件下,花色苷的提取率为58.64±0.32%,相对误差仅为0.95%,模型准确度高.超声辅助提取比传统酶法提取的花色苷提取率高12.96%.经HPLC分析,超声辅助提取提高了花色苷组分的提取率.  相似文献   

7.
诃子对花色苷色素抗氧化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花色苷色素对光、热不稳定,其降解速度与pH有关.从诃子中提取出的天然抗氧化剂鞣质作为该类色素的抗氧化剂,研究了它对花色苷类色素的抗氧化作用.结果表明,鞣质能有效地抑制花色苷色素的氧化降解,延长其半衰期,使其稳定性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8.
以四种不同产地的黑豆为原料,经过人工去皮得到黑豆种皮.采用超声波提取法提取黑豆种皮花色苷,通过单因素试验,比较了四种产地黑豆种皮花色苷的质量比.结果表明,其他条件相同时,提取时间为20 min时,绥化产黑豆种皮浸提液中花色苷的质量比最高,为2.668 mg/g;提取温度为60℃时,大连产黑豆种皮浸提液中花色苷的质量比最高,为2.113 mg/g;料液比为1∶50时,五常产黑豆种皮浸提液中花色苷的质量比最高,为3.035 mg/g;提取剂体积分数为40%时,五常产黑豆种皮浸提液中花色苷的质量比最高,为2.617 mg/g.  相似文献   

9.
几种天然花色苷素稳定性的比较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了几种天然花色苷色的稳定性,用纸层析法分离了这几种色素,得出了每种色素所含主要花色苷数量,讨论了花色苷种类多少对色素稳定性的影响。实验表明,色素所含花色苷种类越多,色素稳定性越高。  相似文献   

10.
理化因素对风信子花色苷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理化因子对风信子花色苷稳定性的影响,采用体外试验,以风信子‘Woodstock'花瓣为材料,研究了温度、光照、pH和金属离子等各因素对风信子花瓣中花色苷呈色及光谱特征变化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风信子‘Woodstock'花色苷不耐高温和强光,温度升高及延长加热时间均使花色苷降解褪色,且随着pH增大,花色苷最大吸收波长朝长波方向移动; Fe3+、Fe2+、Al3+和Cu2+均使花色苷变色,但Mg2+对其无明显影响,Ca2+和Zn2+则在高浓度时有增色效应,Pb2+会破坏花色苷的稳定性而产生白色沉淀。除了Fe2+和Pb2+产生蓝移外,其他金属离子都使花色苷发生不同程度的红移。  相似文献   

11.
紫甘薯花色苷对人肝癌细胞HepG2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人肝癌细胞HepG2为模型研究紫甘薯花色苷的抗肿瘤活性.通过MTT实验检测紫甘薯花色苷对HepG2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HE染色观察细胞形态,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周期变化.MTT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紫甘薯花色苷处理HepG2细胞24、48、72,h后,低浓度的紫甘薯花色苷促进肿瘤细胞的生长,高浓度的紫甘薯花色苷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800,μg/mL花色苷处理72,h抑制率高达80%.HE染色结果表明,正常HepG2细胞的细胞核和细胞质清晰可见,而加入花色苷后,出现细胞核固缩、染色质浓集于核膜表面、形成新月形致密小斑块、细胞膜形态变得不规则等凋亡的特征.流式细胞仪分析结果表明,花色苷能够促进肿瘤细胞的凋亡,且细胞的凋亡率随花色苷浓度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12.
本实验以紫薯为原料,以乙醇为浸提液提取其中花色苷成分并研究其抗氧化活性及其稳定性.结果表明:紫薯花色苷粗提物粉末中的花色苷含量为0. 29 mg/g,其在不同pH值下会有不同颜色变化.通过比较紫薯花色苷与Vc对DPPH、·OH自由基的IC50值,发现紫薯花色苷对DPPH、·OH自由基均有较好的清除能力.其IC50值分别为0. 23、0. 384 mg/L均低于Vc的6. 07、106. 3 mg/L,说明花色苷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活性.另外,紫薯花色苷在不同温度、pH值、光照下均有很好的稳定性,最好的储存条件为4℃、pH 4、避光.从红外光谱和电镜照片可以看出紫薯花色苷由于酰胺化而有了较好的稳定性,且其在多糖交联结构的保护下,增强了紫薯花色苷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
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探讨桑葚花色苷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同时比较了大孔树脂纯化前后桑葚花色苷的抗氧化活性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桑葚花色苷提取最佳条件为:70%甲醇、料液比1∶55(g/m L)、提取时间60 min,该条件下提取率为6. 497%.采用静态吸附的方法,通过6种不同型号大孔吸附树脂吸附和解析效率的比较,确定了NKA-9型大孔树脂为桑葚花色苷的最佳纯化树脂.桑葚花色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且纯化后的桑葚花色苷抗氧化效果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4.
董立建  权静 《科技资讯》2013,(30):86-86
研究了常用食品添加剂对蓝莓花色苷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苯甲酸钠和甘氨酸对蓝莓花色苷均有增色作用,即使在较低浓度下也可提高其稳定性;抗坏血酸会降低蓝莓花色苷的稳定性,使其色泽变浅,故在食品中要限量添加。  相似文献   

15.
花色苷结构与稳定性的关系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探讨了花色苷的结构与稳定性的内在关系,并综述了国内外对花色苷结构稳定性应用的研究成果,目前可使常见的稳定性较差的天然花色苷得到实际应用较好的方法是分子间辅色作用和化学改性;生物工程技术使本身结构稳定的一些花色苷大量生产成为可能,通过更深入的研究,合成安全的花色苷等同物色素也是解决目前食用红色素应用问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植物组织中是否有花色苷及其类型,可通过植物组织的颜色、抽提液的颜色、抽提液在pH梯度中的颜色等作大致的推断,但对植物组织中的花色苷进行较精确的定性还需做进一步分离、纯化和鉴定.定量分析要依据材料不同而选择不同的方法,本文对花色苷定性定量研究方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7.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黑米中花色苷类物质的方法.黑米粉经石油醚和乙酸乙酯去脂后,70%乙醇浸提、超声波处理、浓缩后,进行高效液相检测.该方法花色苷质量浓度在0.005 2~0.052 mg/mL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2 =0.999 8),平均回收率为99.72%,RSD为0.91%,花色苷最低检测限为0.1 ng/mL.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精密度和稳定性好,可用于从黑色稻米种质资源中筛选高花色苷含量的黑米品种.  相似文献   

18.
花色苷作为-种天然色素,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笔者综述了常用的研究花色苷体内抗氧化性的研究方法,例如DPPH(2,2-diphenyl-1-pierylhydrazylradical)、ORAC(oxygenradicalabsorbancecapacity)、ABTS(2,2’-azinobis3-ethylbenzothiazoline-6-sulfonate)等.并综述了近年来花色苷体内抗氧化性的研究进展.最后对未来的研究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以龙陵紫皮石斛(Dendrobium devonianum)紫茎为试材,研究其色素的抑菌作用。用溶剂法提取花色苷,通过固体和液体培养基的试验方法,研究了龙陵紫皮石斛花色苷对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cocus aureus)、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的抑菌作用。3种类型紫皮石斛花色苷对枯草芽孢杆菌抑菌作用较为显著,且抑菌作用与花色苷浓度呈正相关。抑菌作用大小为: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  相似文献   

20.
茶树芽叶花色苷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茶树芽叶中的花色苷含量测定尚无国家标准,目前仍沿用单一pH法进行测定.比较了单一pH法和pH示差法对花色苷含量测定的结果.单一pH法所测花色苷含量高于pH示差法,两者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2 7).pH示差法能较好地消除干扰物质对测定结果的影响,为茶叶的花色苷定量分析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