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物理化学试题库(安庆版)是在高师物理化学标准化考试试题库基础上改版升级而建成的,运行在目前最先进的中文Windows98/2000下,有各类试题一万多个,操作方便,功能齐全,一分钟不到就能生成一套试卷,并能对考试结果进行科学的统计分析,适用于各类高等院校.是目前国内试题数最多,质量最好,功能最全的物理化学试题库.  相似文献   

2.
OLE技术在试题库管理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试题库管理系统开发过程,介绍在Visual FoxPro中OLE技术的具体实现以及一些关键技术的使用,着重讨论OLE对象链接和嵌入方法对试题库中用到图形、公式等信息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3.
在线考试组卷算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网络化教学的需求,文中提出了一个在线考试系统,为了使生成的试卷更客观、科学、和有区分度,文中首先讨论了组卷原则,并围绕这组组卷原则,提出了一个结构合理的试题库和自动组卷算法,提出了一套合理的组卷参数,从而实现了一个自动化试卷生成及考试系统。该系统已嵌入到学校的网络教学系统中,运行良好。  相似文献   

4.
《科技潮》1997,(12):74-74
WPS97,是运行在Windows3.X、Windows95环境下的中文字处理软件,是一套图文表并茂、功能强大的图文混排系统,在保留原有文字编辑方式的同时,支持所见即所得方式的文字处理。WPS97在兼容Word7.0、Word6.0、Word5.0等文件格式的同时,还可直接读入以前任何版本WPS的文件以及TXT、WRI等格式的文件。与以前的各个版本相比,WPS97新增了以下功能:1.美观实用的用户界面。WPS97在提供了符合标准Windows界面的菜单、工具条、状态行、多文件档窗口用户界面的同时,文档窗口标尺可以方便地进行排版操作。  相似文献   

5.
针对工程制图学科的试题中杂带着各种图形和公式,开发题库、组卷系统难度较大这一问题,应用Visual FoxPro 9.0构建题库数据库,以VBA技术实现随机组卷、图文混排,以OLE技术实现图形、公式的编辑与维护。在此基础上研发了一套工程制图试题库系统,提高了该学科命题效率和质量,保证了教考分离,使考试环节能够更好地评价教学效果,该题库系统还可扩展至工科全部课程使用。  相似文献   

6.
多媒体通用试题库及测试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多媒体工具Authorware的强大编辑功能,作为主程序和屏幕界面设计,Access作为外部数据库,通过Windows提供的ODBC接口及SQL查询语句,与数据源通讯获取试题库中的试题,实现了通用科目标准化联机测试和试卷自动生成系统,并具有打印和查看标准答案功能。  相似文献   

7.
阐述了目前化工原理试题库存在的不足;分析了利用Visual FoxPro程序解决化工原理课程试卷图形、公式、文字混排问题的原理;设计了具有题库管理和试卷管理两大功能模块的试题库系统;开发了具有严谨性、适时性、开放性、广泛性和操作方便等特点相结合的化工原理试题库系统;实现了试题录入、修改、删除、查询和自动生成试卷等多项功能。  相似文献   

8.
Excel是功能强大的数据处理软件,而Visual FoxPro是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通过具体实例介绍如何将Excel文件与Visual FoxPro表文件进行相互转换,实现数据共享的方法,从而进一步扩展Visual FoxPro的功能.  相似文献   

9.
为了便于实现教考分离,促进考试改革,作者编写了电子线路计算机“试题库”,它具有图形功能强、运行速度快、交互性、通用性好,易操作使用等特点.可在文、理、工类各门课程中推广应用.编程思路新颖,图形处理采用了先进的对象连接与嵌入(OLE)技术.能根据指定范围、题量、难度等要求随机出题.  相似文献   

10.
张凯冰  刘辉 《科技信息》2009,(16):194-194
为了解决教考分离的问题,基于Struts框架技术和Hibernate数据持久化技术,以Linux下Tomcat为Web服务器、以Oracle为数据库实现MVC模式,构建了试题库管理系统,实现了试题库建立,试题录入、查询和管理,自动组题,试卷的生成、预览和管理等功能。该系统的技术实现使其具备良好的开放性、安全性、稳定性以及通用性,目前已经投入使用并且运行良好。  相似文献   

11.
软件体系结构的使用是提高软件质量、减少软件开销和促进软件生产率提高的最有效方法之一;对软件体系结构的研究也开始超出传统的对软件设计阶段的支持,并逐步扩展到整个软件生命周期。首先阐述了基于软件体系结构的软件开发方法,然后利用基于软件体系结构的开发方法对医院信息管理系统进行分析和设计,最后总结基于软件体系结构的软件开发方法在实际软件开发中的应用特点。  相似文献   

12.
谭水木 《河南科学》2007,25(1):129-132
基于软构件粒度的软件重用技术是软件工程的最新技术进展,从结构化与面向对象软件开发方法的比较出发,结合软构件的属性、分类、开发原则、应用条件和构件效能,详细讨论了软构件的度量、可理解性与可重用性之间的关系以及当前软构件技术发展过程存在的问题,重点分析了软构件粒度的分类及粒度大小对软构件的影响.对以软构件粒度为基础的软件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软件测试是确保软件质量的重要手段。对于不同的软件系统,其测试手段和方法也不尽相同,基于B/S结构的软件系统是当前应用比较广泛的应用系统,对这类型的软件系统测试与传统的软件系统测试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也对软件测试提出了新的挑战。从功能、性能、可用性、客户端兼容性、安全性等方面系统地讨论了基于B/S结构的软件系统测试方法,及其与传统软件测试的异同。  相似文献   

14.
基于模块化的软件可靠性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J-M模型的分析,结合软件可靠性、软件可靠性工程和软件测试以及概率论的相关理论,设计了基于软件模块化的软件可靠性测试模型,同时给出了软件维修时间的估计模型,最后讨论了参数对模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给出了软件芯片的定义,指出软件芯片由声明体和实现主体两部分组成.结合数控软件,给出其声明体的信息组成和芯片接口的标准化设计方法,并给出一个基于C++的设计实例.已用这种方法开发了若干数控软件芯片.结果表明,基于软件芯片的开发方法,能够有效提高数控软件的开发效率,减少重复劳动.  相似文献   

16.
计算机软件认识观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基于处理和基于反映的两种不同的软件认识观。方法从数据处理的变换过程的角度入手,将软件视为数据处理的工具或将软件看作人的认识基于机器的特殊反映。结果第一种观点,强调软件对数据的加工处理过程,是在软件出现早期,对软件形成的一种简单、片面性理解。第二种观点,从认识论角度,将软件看作是人的认识基于机器的特殊反映。它强调了软件对认识的反映,体现了软件具有的承载性、实体性和类主体性,是人们对软件的一种本质和较全面地理解。结论两种软件认识观是人们分别从不同角度对软件形成的认识,并对软件学科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决定性作用。这对软件的研究、开发和教育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在广泛推广应用电子计算机的今天,由于设计思想、设计方法及软件安全等原因,软件的生产还远远满足不了用户急剧增长的需求。软件危机还在进一步加剧。目前计算机得到广泛的普及应用,首先要归功于硬件的几次更新换代和现代化生产。还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日趋完善成熟的技术等环境支持,使计算机的生产从一开始就注重并实现社会化、规范化,因而能形成计算机产业,并在整个社会经济产业结构中占据重要的地位。然而,作为知识产品形态出现的软件,从一开始就只作为计算机“硬件”的附属品而存在,并且一直沿用手工编程和调试的方式生产软件产品。以现代产业标准衡量目前的软件生产,可以认为真正的软件产业尚未形成。从六十年代起,人们迫切需要有效的软件开发途径,并且作了积极的探索。在此基础上,根据硬件工业化生产的启示,提出了“软件工厂”的设想。软件工厂是软件生产实现社会化,标准化的一种组织形式,是能按需要形成批量生产软件产品的场所。这对解决目前的软件危机具有十分重要的现这意义。基于这样的认识,软件工厂应具有软件新产品开发、生产、检测(质量检测)和软件维护与扩展的职能。在软件的生产目的、手段等方面,它与传统的软件研究所、软件开发中心有区别。它着眼于批量生产,强调通过生产的社会化、标准化,逐步实现生产的半自动化、自动化和智能化。软件工厂必须生产出满足各种用户需求差别各异的软件产品,因而它还应强调生产产品的灵活多样的特点。软件工厂使软件产品生产减少资源(包括脑力资源)浪费,缩短生产周期,降低成本和方便用户。软件工厂的提出虽然已有廿多年的历史了,也在一些国家中进行了软件工厂化生产的尝试,由于相应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尚未达到足以产生可供推广应用的成果,因此,软件工厂的发展是缓慢的。然而软件工厂化生产势头仍不容忽视,我们应予以密切的关注和积极的探索。  相似文献   

18.
简要地介绍了我国软件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软件过程能力低,说明了软件过程信息化的重要性,以及采用基于.NET技术来构建软件过程管理系统,通过此系统来管理软件开发过程,实现软件过程信息化。  相似文献   

19.
基于软件测试技术的软件质量保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软件测试是提高软件可靠性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之一。本文首先描述了软件质量的概念,从提高软件质量的重要性出发,简要介绍了软件测试的概念和目的.分析了当前应用软件在开发、管理和测试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重视软件测试、提高软件质量和可靠性水平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软件质量度量的量化管理模型及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有效提高软件质量始终是软件工程领域的研究重点,基于软件质量度量的量化管理是保证软件质量的重要手段。从量化管理的角度分析了软件质量和软件度量之间的紧密关系,探讨了软件质量度量的作用,并给出软件质量度量模型的一个运用实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