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为了给煤层气勘探和开发提供科学依据,必须对煤层气井井底瞬时压力进行分析。根据煤层气的地质特征及煤层气的产出机理,以多孔介质不定常渗流理论为基础,按垂直井、无限大煤层考虑,在一定的假设条件下,建立了非平衡吸附单相煤层气的数学物理模型,研究了非平衡吸附煤层气井底压力与煤层之间的关系,给出了煤层气井井底瞬时压力分析方法和步骤,从而可获得有关煤层气参数和井筒参数,为煤层气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瞬时压力分析是煤层气勘探与开发过程中获得煤层参数及井筒参数的重要手段,是对煤层气井生产能力的一种测试试验.为了给煤层气勘探和开发提供理论依据,必须对煤层气井井底瞬时压力进行分析.根据煤层气的地质特征及煤层气的产出机理,以多孔介质定常渗流理论为基础,按垂直井、无限大煤层考虑,在一定的假设条件下,建立了平衡吸附单相煤层气的数学物理模型,研究了平衡吸附单相煤层气井底压力与煤层之间的关系,给出了煤层气井底瞬时压力分析方法和步骤,从而可获得有关煤层气参数和井筒参数,为煤层气的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煤层气的开发概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主要介绍了煤层气,煤层气的开发意义,煤层气的开采、净化及增产技术,分析了我国煤层气的开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和难题,并从国外煤层气的开发利用状况中得到启示。  相似文献   

4.
浅谈影响煤层气利用率的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介绍世界煤层气以及我国煤层气开采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我国煤层气开采利用率低的问题,并分析了影响煤层气利用率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5.
陈召英  吴财芳 《科技信息》2010,(17):I0024-I0024,I0062
本文阐述了云南老厂矿区煤层气资源概况及其分布,对该区煤层气储存特征进行了详细研究和总结,利用体积法求出了煤层气的资源量,结合煤层气开发的主要评价参数,对勘查区做了进行了评价,并分析了老厂煤层气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煤层气的赋存条件和运移机理,分析了煤层气的测井现状,对比了煤层气的测井仪器。从而为煤层气的测井解释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决阜新矿井瓦斯(煤层气)在抽采与利用过程存在问题,分析了阜新煤层气的基本情况及开发利用现状,指出了煤层气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阜新煤层气资源开发的建议及措施。实践表明:煤层气有计划的抽采与利用,既保障煤矿生产安全,又高效利用了煤层气资源,节能减排,保护环境。该成果对中国的煤层气开发与利用有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魏晔 《山西科技》2014,(6):64-66
阐述了煤层气的概念,介绍了世界上煤层气的产地,探讨了煤层气的类型和成因。  相似文献   

9.
为了获得理想的煤层气井产能,结合几年来阜新盆地刘家区煤层气开发实践,对煤层气主控地质因素进行综合分析,认为影响刘家区煤层气井产能的主要因素为单井控制的煤层气资源量、地质构造、岩浆活动、煤储层渗透率、临界解吸压力、盖层条件和气井施工工艺.提出了煤层气开发的布井原则和有利区块,可对刘家区或其它煤层气开发区选择有利的煤层气井位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调研了煤层气吸附理论与实验、水对煤层气吸附解吸过程的影响与煤层气液固吸附理论体系等3方面的研究进展,总结了气相吸附理论在煤层气吸附研究中取得的成果以及水对煤层气吸附的影响作用,分析了气相吸附理论在解释煤层气吸附状态时存在的问题,介绍了最新的液相吸附理论及在此基础上的煤层气复合解吸理论。不同相态的水对煤层气的吸附作用不同,煤样含水饱和度较低时,气相的平衡水可以显著降低煤层气的吸附量;当含水饱和度达到一定临界值时,含水量对煤层气吸附量变化的影响不大;而煤样中含水进一步增大时,注水煤样中液相水可以增加煤层气的吸附量。煤层气的赋存状态与气相吸附规律并不相符,而煤层气的液相吸附理论可以同时解决煤岩在水环境下生烃的条件及气相吸附没有临界解吸压力的问题;在液相吸附的条件下,煤层气的解吸过程是由气相及液相解吸共同控制的复合解吸过程。  相似文献   

11.
关于注气开发煤层气机理的探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依据扩散渗透理论和多组分吸附平衡理论论述了注气开发煤层气提高抽放速率和抽率作用机理,并指出了今后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2.
煤层气的富集成藏类型初探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通过对煤层气赋集成藏因素和机理的分析,结合煤层气勘探中有煤层却没有煤层气赋集,有煤层气赋集未必是勘探的有利选区等地质认识,探讨了煤层气藏的概念,并根据煤层气藏的成因和构造形态对煤层气藏类型进行了详细划分,共划分了8种煤层气藏类型,包括了目前所有已经发现煤层气藏类型。并认为只有在含气饱和度较高的煤层气藏,且具有较高的渗透率,才能成为煤层气勘探的有利区块。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核磁共振成像技术的成像机理以及在煤层气开采方面的应用,指出储层渗透率是反映煤层气运移规律的重要参数,它与通过核磁共振实验得到的核磁渗透率具有良好的相关性,介绍了求解核磁共振渗透率的计算方法,结果表明采用核磁共振技术对煤层气赋存和运移规律进行实时、定量研究分析更为准确、可靠,因此利用核磁共振成像技术研究煤层气赋存和运移规律为提高煤层气采收率开辟了崭新的研究手段和技术途径,对现场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压缩煤层气替代水煤气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煤层气和水煤气的比较,阐明了煤层气替代水煤气的优势,介绍了煤层气的输送及压缩、减压与供气工艺流程,提出了古书院矿煤层气替代水煤气工程的具体实施步骤及内容。  相似文献   

15.
晋城西区煤层气成因及其赋存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煤层气成因和西区矿井煤层气赋存特征进行了综合分析,阐明了地质构造等因素对其生成及赋存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超声波干扰提高煤层气抽放率的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对超声波干扰提高煤储层渗透率和煤层气解吸率的作用机理进行研究,分析了空化效应对煤储层渗透率的影响.分析了超声波诱发的热效应,会引起煤-煤层气系统温度升高,煤分子和煤层气分子的热运动加剧,动能增大,促进煤层气分子脱附,提高煤层气解吸率.分析了超声波穿过煤储层时的机械作用.因此利用超声波的空化作用、热效应和机械作用等能有效提高煤储层的渗透率,提高煤层气的解吸率,这为煤层气抽放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本文就目前国内外对煤层甲烷含气量的预测研究进行了分析总结,并对各种预测方法的适用条件作了进一步的介绍。  相似文献   

18.
针对贵州六盘水煤层气富集带,从向斜构造、封闭条件、煤层割理、煤的演化和含气量5个方面探讨了该地区煤层气可能富集高产的原因,认为该区大面积的向斜构造为煤层气富集高产提供了基础条件。根据各向斜煤层气赋存特征及资源状况,并考虑煤层气富集高产有利因素和经济地理条件等综合分析,提出最有利区块4个,有利区块4个。重点评述了格目底向斜和盘关向斜重点勘查目标区的最有利区块。  相似文献   

19.
影响鸡西盆地煤层气赋存的地质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掌握鸡西盆地煤层气赋存的影响因素和规律,利用鸡西盆地钻井资料、瓦斯解吸资料、矿井瓦斯涌出量、瓦斯突出事故资料和大量样品测试资料,通过对盆地煤层煤化程度、埋藏深度、储层特征及地质构造分析,得出鸡西盆地内煤层埋藏较深、煤化程度高、生气量较大,煤层储层以微小孔为主、渗透率相对较差、不利于煤层气运移,瓦斯压力接近静水压力、围岩封闭条件较好、节理不发育、故煤层含气量大;构造对煤层气的赋存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一级构造单元中的隆起部位不利于煤层气富集,坳陷部位有利于煤层气富集,若坳陷内次级背斜核部缺失穆棱组上部地层含气量小,反之则变大.该成果对鸡西盆地煤层气开发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煤层气聚集理论研究进展综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煤层气是一种非常规天然气,其"自生自储"的特点与常规天然气的生、储、盖、运、聚、保等基本成藏地质条件不同,煤层气成藏富集的基本条件主要包括生成条件、储集条件和保存条件。通过对国内外大量文献的调研,分析了煤层厚度、煤变质程度、煤岩组分、煤岩孔隙-裂隙结构、封盖条件、水文地质条件、构造条件等7个因素对煤层气富集成藏的控制作用。对煤层气聚集成藏领域的新进展进行了综述,并指出了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