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比例因子对模糊控制器动态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影响模糊控制器动态性能的因素有多方面 ,如模糊控制规则、模糊推理和模糊判决方法等 ,其中比例因子 (量化因子 )对其动态性能有较大的影响 为了探讨各因子的影响 ,通过Matlab仿真语言对由二阶被控对象构成的模糊控制系统进行了仿真研究 方法是预先选定一组理想的参数 (包括被控对象参数和比例因子 ) ,分别改变比例因子 ,观察系统在阶跃信号作用下的响应 最后根据实验结果得出 :三个比例因子对模糊控制器动态性能的影响各不相同 同时提出了模糊控制器设计过程中比例因子的选择原则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2.
比例因子的选择对模糊控制器鲁棒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比例因子与系统性能的关系,通过仿真实验研究了比例因子对模糊控制器鲁棒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合理选择模糊控制器的比例因子能保证在被控对象的参数变化较大的情况下满足设计要求。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模糊控制器的设计和调整的指导性方法。  相似文献   

3.
比例因子的选择对模糊控制器鲁棒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比例因子与系统性能的关系,通过仿真实验研究了比例因子对模糊控制器鲁棒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合理选择模糊控制器的比例因子能保证在被控对象的参数变化较大的情况下满足设计要求.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模糊控制器的设计和调整的指导性方法.  相似文献   

4.
电液位置伺服系统模型辨识及其控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xPC半实物仿真技术和MATLAB系统辨识工具箱,以阶跃信号和液压缸位移为输入输出量,辨识得到电液位置伺服实验台的数学模型。以模型为控制对象设计一种由PID控制和模糊控制组成的复合控制器。控制器中引入积分因子和自调整修正因子,对修正因子模糊数模型采用在线插值运算;采用模糊切换来保证2种控制的平稳过渡,模糊切换的执行区域可通过设定其隶属函数的形状参数加以确定。半实物仿真结果表明:复合控制方法消除了模糊控制的稳态误差,提高了PID控制的响应速度,改善了电液位置伺服系统的综合性能,对被控对象参数(负载质量)变化有很强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模糊控制器的量化因子和比例因子对系统性能的影响,设计了一种自适应模糊控制器,能够在线调整其量化和比例因子以适应被控对象的变化,仿真结果表明该模糊控制器能获得较常规模糊控制器优良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6.
基于史密斯预估理论和模糊控制,提出了一种参数自整定模糊预估控制器。通过在线调整PID参数,并对模糊规则进行改造,实现纯滞后系统的自适应控制。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器比常规预估控制和常规模糊控制对纯滞后对象有较好的适应性,明显改善了控制系统的动态性能。  相似文献   

7.
提出了一种模糊PID(proportion integration differentiation)控制器的双层参数整定方法。将模糊PID控制器的参数整定分为比例因子的整定与模糊隶属度函数参数整定2部分。推导出模糊PID控制器的解析模型,该解析模型包括线性部分和非线性补偿2个部分。整定的过程中,把模糊PID控制器解析模型的非线性补偿看作过程扰动,由线性部分和被控对象的二阶纯时滞模型,基于系统的增益裕度关系,导出模糊PID控制器的比例因子。再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PSO,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对三角隶属度函数进行优化,使控制器进一步适应被控对象的动态特性。仿真结果表明了研究方法的有效性以及应用在芯片固化炉的温度控制过程中,提升温度控制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模糊PID控制器的适应性,首先对模糊PID控制器进行简化处理,简化后的PID被控参数与量化因子、比例因子和解析规则相结合,构成多参数寻优的模糊PID控制器,同时采用多级“思维进化算法“对参数进行分组分阶段交替寻优,以适应各种环境的变化。仿真结果表明,MEA—模糊PID控制系统的结构合理,解决了模糊控制中参数优化问题,取得了良好的控制效果;同时在保证控制效果的情况下,大大简化了模糊PID控制器的设计。  相似文献   

9.
分析量化及比例因子对模糊控制性能的影响,设计一类分层调整量化及比例因子的模糊控制器。仿真结果表明,其控制效果优于常规模糊控制器。  相似文献   

10.
DC/DC功率变换器是一种强非线性系统,传统的PID控制算法简单,设计容易,但依赖于其线性化小信号模型,且当功率变换器的参数发生变化时,其参数不能兼顾动态性能和静态性能,影响最终的控制效果.针对传统PID控制器的不足,结合模糊控制不需要建立被控对象精确数学模型的特点,以Buck变换器为例,提出一种新的模糊控制和PID控制相结合的方法.当输出的偏差范围较大时,采用模糊控制提高其动态响应速度;反之,切换到PID控制以提高其稳态精度.最后利用MATLAB对系统进行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模糊-PID复合控制器具有响应速度快、超调量小、稳定性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在分析描述模糊控制规则的常规解析形式基础上,提出了将误差及误差变化的绝对值在总量中的比值作为其自身加权系数的控制规则在线自调整新算法,设计了一种在线自调整模糊控制规则与输出比例因子自适应相结合的模糊控制器,以适应被控对象的变化。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对非最小相位系统具有很强的鲁棒性和自适应性.  相似文献   

12.
分层调整因子的模糊控制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分析量化及比例因子对模糊控制性能的影响,设计一类分层调整量化及比例因子的模糊控制器.仿真结果表明,其控制效果优于常规模糊控制器.  相似文献   

13.
王敏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3,13(10):2695-2699
在实际的工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着大量输入、输出强耦合的非线性控制系统。解决耦合问题的经典方法有前馈解耦法和状态反馈解耦法,但均需对被控对象进行精确建模。提出了一种不依赖于被控对象精确数学模型的模糊解耦控制算法。依据模糊控制策略和解耦补偿思想,设计了以模糊控制器分别作为解耦器和主控制器的双模糊解耦控制系统。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简单、易于实现且具有优良的解耦能力、较好地动态响应和有较强的鲁棒性能。  相似文献   

14.
对遗传算法(GA)进行改进,将改进后的遗传算法应用到模糊控制器的设计中.以工业过程控制为对象,通过二阶系统模型的计算机仿真表明:改进后的遗传算法比传统方法具有更好的控制性能,可实现模糊控制规则的自校正和量化因子的寻优.  相似文献   

15.
几种模糊控制算法的MATLAB仿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模糊控制算法发展至今已有多种算法,对其中的几种常用算法进行分析研究,以比较各种不同算法的特点和优越性是一项十分有意义的工作。通过仿真研究分析了Mamdani模糊算法、具有可调因子的模糊算法以及模糊CCC算法的性能,并解释了模糊CCC算法相对于其他两种算法的优越性。还总结了量化因子和比例因子对模糊控制器的影响及因子的修改方法,并在仿真过程中加以了应用和验证。  相似文献   

16.
基本模糊控制器在面对复杂控制对象时,其稳态精度比较差。针对这一问题,文中以二级倒立摆系统为控制对象,提出了一种新的模糊控制器。该模糊控制器通过对基本模糊控制器中结构参数的寻优和调整,以及系统输出结构的完善,实现了二级倒立摆的稳定控制。仿真研究表明,提出的模糊控制算法无论是在动态指标还是在稳态精度方面与基本模糊控制器相比,都有了明显的改进。  相似文献   

17.
在高阶大惯性环节对象的控制问题中,采用普通PID难以实现其良好的控制作用.设计了一种基于模糊控制原理的模糊PID参数自适应控制器和模糊控制器,根据偏差和偏差变化率来实时调整参数,水位控制实验结果表明,这种模糊控制器比常规PID控制器有更好的控制效果,明显改善了系统的动态性能和稳态性能.  相似文献   

18.
在中央空调温度控制系统中设计应用了一种参数自寻优模糊控制器。针对中央空调温度控制系统被控对象非线性、大滞后和时变等特点,该模糊控制器在规则可调整模糊控制器基础上引入了加权因子α和比例因子Ku的在线调整优化算法。运行结果表明,这种算法增强了系统的鲁棒性,在不同工作条件下,系统保持了良好的控制品质。  相似文献   

19.
带修正因子模糊PID控制的PMSM交流伺服系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了克服永磁同步电机(PM SM)伺服系统的非线性和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提高伺服系统的控制精度和性能特性,提出了带修正因子的模糊比例、积分和微分(PID)控制。它是集PID控制和模糊控制的优点于一体的控制系统,根据转速偏差来决定速度控制器采用模糊控制算法还是PID控制算法,并且根据控制系统的转速偏差和速度误差率,利用修正因子对模糊控制器的参数进行在线修改。仿真结果表明:带修正因子的模糊-PID控制优化了系统的动静态特性,满足系统的高性能要求,验证了该控制策略的优越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20.
温度控制系统具有非线性、参数时变、大惯性、迟滞系统等特性。基于模糊控制算法对控制对象具有很好的逼近作用,将模糊控制理论和PID控制两者结合起来,设计出模糊PID控制器。将模糊PID控制器应用到热压炉温控系统中,满足热压炉对温度控制的性能要求。利用Matlab软件对温度控制系统进行建模和仿真,结果表明基于模糊PID控制的温度控制系统具有较好的动态响应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