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微反应是人类真实情感识别的重要技能,在非言语行为研究中具有重要价值。鉴于反思问卷法和观摩法存在的问题,本文认为应引入微反应的识别技术,以更新课堂行为观察法的内容。  相似文献   

2.
课堂管理是一门综合的技术。在课堂管理中需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性质的问题应用不同的课堂管理技术。“第一信息”法和“没有失败”法是人本主义教育心理学家提供的课堂管理的技术。“第一信息”法是告诉学生你对其行为、对行为发生的情境的直接感受而不要对学生的人格、性格特点作出评论;“没有失败”法是针对学生的问题行为和学生协商找到一个共同接受的相互妥协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3.
学生课堂行为分析可实时反映出学生的课堂学习情况,为优化课堂教学策略和改进教学方法提供了重要依据,探索如何利用机器实时地检测与识别学生课堂行为是智慧教室的重要任务。以视觉显著性的视觉心理学动机为切入点,引入全局视觉显著性机制和BING特征,快速估计课堂视频流中的Objectness学生对象,采用Faster-RCNN模型和时空网络算法对8种典型学生课堂行为进行检测和识别,最后进行全样本学生课堂行为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视觉注意力机制BING特征的引入能大幅度提升算法的实时数据处理能力,计算效率提升近80倍,约为12.5f/s,算法并对8种典型学生课堂行为的检测和识别具有较高的识别精度,平均准确率为87.6%。  相似文献   

4.
根据课堂教学场景设计了三维卷积神经网络(3D-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3D-CNN),以动态性为主要特征,对教师进行课堂行为识别;提出了经过改进损失函数的YOLO-v5(you only look once version 5th)模型,并以多目标为主要特征,对学生进行课堂行为识别.2种模型均取得了较好的识别结果.为验证所选用模型的有效性,在所标注课堂行为数据集上进行了模型性能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所选用模型在教育场景下课堂行为识别工作中展现了较好的性能;课堂行为的精准识别能够帮助教师和学生了解课堂学情,有助于推动智慧课堂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在课堂教学中,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帮助实现学生行为分析自动化,让教师能够高效且直观地掌握学生学习行为投入的情况,为后续优化教学设计与实施教学干预提供数据支持.构建了学生课堂行为数据集,为后续研究工作提供了数据基础;提出了一种行为检测方法及一套可行的高精度的行为识别模型,利用Open Pose算法提取的人体姿态全局特征,融合YOLO v3算法提取的交互物体局部特征,对学生行为进行了识别分析,提高了识别精度;改进了模型结构,压缩并优化了模型,降低了空间与时间的消耗.选取与学习投入状态紧密相关的4种行为:正坐、侧身、低头和举手进行识别,该检测与识别方法在验证集上的精度达到了95.45%,在课堂上玩手机和书写等常见行为的识别精度较原模型有很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YOLOv5算法能够对异常行为进行检测,大幅度提高异常行为识别的准确率和速度。然而,其参数规模较大,GPU计算量大,不适合在资源受限的嵌入式终端上进行安装部署;同时,其对目标密集、易产生遮挡的学生课堂异常行为识别表现不佳。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融合MobileNetV3的YOLOv5算法,该算法通过改进网络结构提升了算法效率,通过小目标锚框改进了相互遮挡的多目标识识别能力。最后,在基准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网络模型参数量优于现有的YOLOv5算法,同时该算法在课堂异常行为数据集上表现出更好的识别效果。  相似文献   

7.
陆燕 《科技资讯》2024,(2):193-196
课堂是教学活动的主阵地,是教学质量的基础。当前,职业教育的课堂教学评价存在模式陈旧、指标单一、数据匮乏和算法灵活性差等问题,深度学习技术应用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可能。基于深度学习的课堂教学行为评价方法(Class Learning Evaluation Method, CLEM)的第一步是利用智能设备获取课堂教学行为的视频信息,第二步是对视频中教师和学生的表情、姿态、语音等进行检测与教学行为识别,最后以某高职院校课堂教学视频为例开展教学行为统计分析和实证研究。实验表明,CLEM方法能够快速、准确地识别师生教学行为和开展课堂教学评价。  相似文献   

8.
依据交际教学法的原则,对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基础德语课程中的合作教学实践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合作教学对学生的听、说、读、写、跨文化交际能力以及学生的非语言能力、课堂行为和教师的教学能力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研究课堂教学中非言语行为对实际教学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教学中非言语行为可分为视动符号系统、时空组织系统、目光接触系统和辅助言语系统,其具有伴随性、连续性、表情性等特点。非言语行为对辅助课堂教学、反馈课堂教学信息、控制学生课堂行为都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陈琼书 《科技信息》2013,(7):179-179,201
目的:探讨护理本科生课堂问题行为的特性、原因及相应的对策,为提高本科生学习质量和护理本科教学的质量提供依据和参考。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我校选取的150名护理本科生进行调查,了解本科生对课堂问题行为的存在、性质、表现和影响等方面的认识。结果:88.7%的护理本科生肯定自身存在课堂问题行为;68.6%学生表现为外向型,31.4%的学生表现为内向型,主要问题行为是玩手机(69.3%);课堂问题行为主要出现在选修课(49.3%)和非专业课(48.7%),整个学期中前半学期比较严重(84%)且主要在下午(49.3%)。78%的学生归因于外因,22%的学生归因于内因。结论:护理本科生的课堂问题行为较普遍,表现以程度较重的外向型为主,外因成为主导因素,主要是教师教学和课程设置,学习习惯不良和学习兴趣是主要的内因。  相似文献   

11.
在大学生英语课堂参与行为的研究中,学生的性格是其影响因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该文根据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课堂参与行为和性格分析的调查,分析了大学生英语课堂参与行为与性格之间的联系.从而为教师组织不同性格的学生以不同的方式参与到课堂中来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
英语教学的宗旨是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语言的能力,采用互动教学策略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课堂互动中的言语行为是教学内容传授和信息交流的主要载体,而非言语行为以潜移默化的形式贯穿整个交际过程。论述了非言语交际行为的内涵,着重探讨分析了非言语交际在大学英语课堂互动中的同步性、调控性和暗示性等特质,并提出非言语交际在英语课堂互动中应用途径,为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果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
针对现有的人体行为识别方法中易受到噪声、光照以及复杂背景等因素的影响,同时,未充分考虑到人体交互区域的作用。提出一种结合普通彩色视频和深度信息的人体行为识别方法。首先,对于识别中提取人体运动目标时,利用深度图中物体表面法向量提取运动目标的边缘;同时结合加权累计帧差法获取运动模板。其次,结合深度连续性提取非人体区域(人体与动作的交互区域)并进行描述,作为人体行为表示的一部分。最后利用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进行训练和识别。实验部分在CAD-120数据集中测试,通过与一些现有的人体行为识别方法相比较,动作识别准确率提高了5%左右。  相似文献   

14.
电磁对抗环境下匮乏的数据资源与有限的反应时间是非合作通信行为识别研究发展所面临的主要挑战。现存的通信行为识别方法大多依赖大量监测数据或者繁琐的数据预处理流程,难以完成非合作通信行为识别任务。提出一种融合了多维通道注意力机制(MSENeT)的非合作通信行为识别方法,通过扩充通道维度提升注意力模块对通道间关系的全局视野,增强注意力中权重的精确度,从而提升深度卷积神经网络(CNN)对有限数据样本的特征提取能力,并保证带来的算法计算复杂度在可承受范围内。同时构建了对抗条件下通信行为频谱监测数据仿真场景,为后续的通信行为识别相关研究提供数据支持。最后的对比实验显示,在非合作条件下,基于MSENeT的通信行为识别方法相较于仅使用CNN和基于SENeT的方法在通信行为识别准确率上分别有14.9%和8.5%的提升。  相似文献   

15.
李丰荣  裴习峰 《科技信息》2013,(26):308-308
在体育教学的全过程中,教与练习结合紧密,教师与学生接触频繁,教学内容与场景不断转换,充分利用非言语教学手段对于加强师生间良性互动、科学组织和合理控制学生体育课堂行为、优化体育教学效果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在大跨度结构非均匀温度场的监测数据处理中常常需要处理温度数据,但是传统的温度识别处理方法在处理非均匀温度场数据时过于粗糙,无法较好的保留温度场的数据细节。因此本文通过BOLL通道法巧妙引入第三方数据与原始数据构建上下轨线,求取偏离值得到改进BOLL通道法完成对相关的非均匀温度场异常温度识别处理。同时对比了移动平均线法和三西格玛准则在数据识别处理的优劣。研究结果表明:改进型BOLL通道法在识别处理非均匀温度场方面具有独特的区域自适应性,在识别异常温度值的同时较好保留了非均匀温度场研究的突变温度细节,并且处理漂移温度数据和跳点温度数据的效果优于移动平均线法和三西格玛准则。  相似文献   

17.
课堂问题行为在中小学具有普遍性。课堂问题行为的产生既有学生个体差异的因素,也有教师和环境等学生外部的因素。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建设良好的课堂环境、及时干预与重新塑造等防治措施可以有效地防止和减少课堂问题行为发生。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课堂教学中非言语行为的基本内容,归纳了外语教师在课堂中运用非言语行为的技巧;并在分析非言语行为与外语教学文化渗透的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非言语行为交际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9.
非言语沟通行为在课堂中无处不有,本文通过体育教学训练中非言语沟通行为的阐述,进一步表明,深入研究并合理运用非言语沟通行为,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和训练效果。  相似文献   

20.
课堂问题行为在中小学具有普遍性.课堂问题行为的产生既有学生个体差异的因素,也有教师和环境等学生外部的因素.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建设良好的课堂环境、及时干预与重新塑造等防治措施可以有效地防止和减少课堂问题行为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