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从粘弹性圆柱体的微单元出发,通过分析微单元的受力情况,运用D'Alembert原理,建立轴向流动中粘弹性圆柱体的运动微分方程.然后引入三参量模型的微分算子,得到了轴向流动中三参量模型粘弹性圆柱体的运动微分方程,最后再分别引入无量纲量,将三参量模型的微分方程化为无量纲方程.  相似文献   

2.
依据房室模型和微分方程理论,对绿色农业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亚系统的能量流动过程进行了数学分析,建立了数学模型。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在绿色农业生态系统中,分解者亚系统能量流动过程中的平衡态是渐进稳定的。即该平衡态的稳定性机制为负反馈机制,该系统具有抵抗干扰和保持系统平衡态的自我调节能力,以确保能量流动的正常进行。最后,通过解微分方程,给出了该系统能量流动的数学模拟公式。  相似文献   

3.
便携式风力灭火机风机内部气流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深入了解便携式风力灭火机风机内部的气体流动规律,应用计算流体力学对风机内部三维气体流动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与分析。介绍了计算中的控制微分方程、紊流子模型、三维几何模型的建立方法与流动区域的离散化等,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可为便携式风力灭火机性能的改进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针对直销领域的直销人员的变化趋势进行了研究.根据直销的销售特征,建立了几种微分方程模型.在不考虑人员流动的情况下,只将人群分为直销者和待直销者两类,建立相应的微分方程模型;在第一个模型的基础上,考虑直销者中有退出直销系统的情况,得到了两个改进模型.通过对这三种模型进行分析,得到了一些有益的结论,为直销领域的决策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边界滑移是微流动的关键特征之一,通过改变流道壁面的滑移状态,为微流动控制提供了新的途径.基于微缝隙下的近壁面滑移效应,结合Navier滑移边界条件,建立亲疏液复合壁面下二维微缝隙剪切流的精确解模型.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进行微流动建模仿真以验证该数学模型的可靠性,在此基础上结合文献中试验测量所得的滑移参数值,针对壁面滑移状态不同的微缝隙,利用该数学模型研究其内部的微流动规律.结果显示:伴随着壁面运动的微缝隙滑移流场迅速变化,在毫秒级甚至更短时间内趋向于稳定状态.疏液型壁面的运动状态对滑移流动影响小,亲液型壁面的静止状态比运动状态对液体具有更强的束缚能力;在纳米级缝隙中,超亲液静止壁面和超疏液运动壁面结合时,液体将被强力地吸附在亲液壁面上.  相似文献   

6.
同心环形缝隙流理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液压技术问题的分析,研究和工程计算中,经常要用到流体力学中的同心环形缝隙流理论,即流量—压力差公式Q=πdh3Δp/12μL;而通常的研究中并未对这一公式由来作过严格的数学分析,只是根据平行板(平面)压差流理论作出变通分析而得出的结论。针对上述情况,引用粘性流体力学的普通方程——Navier-Stokes(N-S)方程在圆柱坐标系中形式,考虑到同心环形缝隙流中粘性刀为主导条件,忽略惯性力和质量(重)力,并考虑到流动的对称性,得出了流体运动微分方程,并进一步推导了速度分布和流量压差方程,得出与传统理论相异的结论,供进一步研究作参考。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离心流动超细粉碎机的工作原理和特征,并由广义的运动微分方程推导出离心流动超细粉碎机中粉碎球的运动方程,进而总结出离心流动超细粉碎机设计中最重要的设计参数——最优抛出角%的计算方法。为离心流动超细粉碎机的实际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与依据。  相似文献   

8.
在利用非均匀孔隙介质采场气体稳定流动微分方程来揭示采场气体流动状态中,孔隙介质的渗透性系数的估计是非常困难的.并且精确的估计也是无意义的,本文提出了模糊渗透性系数的概念,并讨论了相应的模糊微分方程的近似解法.这为利用模糊预测技术预测采空区自然发火趋势与位置提供了非常有用的分析工具.  相似文献   

9.
双重介质分形油藏非线性流动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在非线性偏微分方程中,根据弱可压缩液体的假设,忽略了二次梯度项,这在湿气石油和低渗透储层的计算中将产生误差。对于双重分形介质流动系统及其物质平衡方程,在保留非线性偏微分方程中所有项的前提下建立了新的双孔模型。采用Douglas-Jones方法,获得了定产生产和定压生产时分形介质双孔模型的数值解。结果表明,对于定产生产,油藏参数cLD对非线性影响更敏感,线性解和非线性解的偏差约为10%。对于定压生产,fLD的影响可忽赂不计。讨论了液体压缩系数和双重分形介质参数变化时的压力变化规律,给出了典型压力曲线。  相似文献   

10.
针对直销领域的直销人员的变化趋势进行了研究.根据直销的销售特征,在考虑人员流动的情况下,建立了三种微分方程模型并对这三种模型进行了分析,得到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阐述了岩体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采用模糊数学方法建立了考虑岩石单轴抗压强度,RQD,裂隙间隙,裂隙面粗糙度系数,裂隙水压力与最大应力比值的5因素洞室围岩综合评判模型,以及考虑岩体纵滤波速,完整性系数,变形模量,均一性系数,RQD,裂隙间距,承压水顶板岩体自重应力与承压水头比值的7在坝建基面模糊优选模型。  相似文献   

12.
岩石中相邻炮孔装药爆破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动力有限元DYNA3D程序中的Arbitrary Lagrange-Euler描述法(ALE),对岩石中相邻炮孔水耦合装药爆破应力场随时间的变化情况进行了数值计算,并分析了有效应力和剪应力的相互叠加作用,以深入了解孔间贯通裂隙的形成过程.结果表明,基于工程实践的数值模拟,能较客观地反映爆破破岩的动态过程,有助于为爆破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基于势叠加原理和微元线汇理论,建立了薄互层油藏中阶梯水平井生产段向井耦合流动模型,模型中考虑生产段油藏渗流与井筒变质量管流耦合作用和分支之间的干扰,并形成了考虑生产段耦合流动的阶梯水平井产能评价方法。采用所建立的耦合模型计算的双台阶水平井产能为64.26 m3/d,采用水平井解析公式计算的平均产量为76.27 m3/d。与该井60.19m3/d的实际日产油量对比,耦合模型的计算误差为6.76%,而采用水平井解析解公式所产生的计算误差则高达26.71%。  相似文献   

14.
本文提出人力资源流动为联系因素的地区、地区间的投入产出模型的内容,建立模型步聚及投入产出模型的运用。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冶金反应器内渣-金界面的传质,设计了研究液-液流动边界层传质实验.实验在保证油-水界面稳定的情况下,研究了苯甲酸钠示踪物质在油-水界面的传质现象.通过改变水流量Q(0.44~1.60m3/h),利用电导率仪测量苯甲酸钠示踪物质在水中的浓度变化,实验确定了液-液界面流动边界层传质系数的准数方程式,并尝试性地给出了液体黏度以及表面张力与传质系数之间的准数关系式.实验结果与液体流过平板边界层的传质过程作了比较讨论.  相似文献   

16.
确定抽油机井合理流压是采油工程与油藏工程的重要研究内容。本文建立了以系统效率最高为评价指标的抽油机井合理流压仿真方法,具体包括:基于抽油机井井筒油气水多相稳定流动的泵排出口压力与油井产液量的耦合仿真模型;有效功率的仿真计算方法;基于抽油杆柱轴向振动与悬点示功图仿真的电动机输入功率仿真模型;系统效率与流压、油藏参数、抽汲参数之间函数关系的仿真模型;给定流压条件下系统效率极值的仿真模型;系统效率极值随流压的变化规律以及合理流压的确定方法。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流压对抽油机井系统效率有显著影响,优化流压可以显著提高系统效率;含水率、气油比与饱和压力等油藏参数是影响合理流压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根据流变学原理,在圆形截面流道流动模型的基础上,采用截面面积等效法,从理论上建立了聚合物熔体在U形截面流道中流动时剪切速率、流率和压力降之间的关系式。这些模型可用于计算机仿真U形流道充填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平谷地裂缝是平谷盆地内一类重要的地质灾害,近些年来裂隙有所加剧,已经影响到了人们生产生活。本文对平谷地裂缝及隐伏夏垫断裂北段进行勘探研究,总结了平谷地裂缝的基本特征,讨论了地裂缝发育的成因机制及其与隐伏夏垫断裂关系。研究表明:平谷地裂缝主要分布于古白河冲洪积扇地下水溢出带,沿今错河河道分布,主要发育为北东或北西向两组,性质为张裂隙;地裂缝发育长度、深度规模有限,一般埋深约7-8m,无“断裂根”构造;地裂缝浅表层充填震动砂脉,揭示了震动液化的根本成因,而现今呈现裂缝塌陷是早期震动液化裂隙在降水或灌溉淋滤作用下砂土流失表现;隐伏夏垫活动断裂构造可能制约了平谷地裂缝发育位置和地裂缝分布特征,断裂带附近应力集中和节理破裂可能是地裂缝发育的构造基础。  相似文献   

19.
单轴压缩下预制2条贯通裂隙类岩材料断裂行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伺服控制单轴加载试验机上,对采用养护前期拔出预埋插片方式制作的含2条贯通裂隙类岩石试件进行压缩试验;基于滑动裂纹模型理论,并结合试件破坏全应力-应变曲线和贯通破坏面颗粒体破坏形态分析裂隙试件断裂破坏机理。滑动裂纹模型表明:驱动裂纹相对错动的有效剪力是裂隙倾角α和裂隙面摩擦因数f的函数。试验中发现:裂隙试件发生破坏时,依据裂隙倾角和岩桥倾角的不同,将会出现单裂隙微裂纹贯通破坏、预制裂隙贯通破坏和无微裂纹发育的脆性破坏;根据裂隙试件岩桥区受力特征的不同,预制裂隙发生贯通破坏时,将呈现拉伸破坏、剪切破坏和拉剪复合破坏3种模式,岩桥区贯通面上颗粒体破坏形态随之依次呈现无摩擦、完全摩擦和部分摩擦痕迹。  相似文献   

20.
临汾盆地是山西省地裂缝灾害的高发区,直接影响着工农业生产和城镇居民生活,严重制约着本区的经济发展.通过系统研究临汾盆地地裂缝灾害的空间分布、形成原因及成灾机理,提出了工民建筑、交通道路、地下管线等工程防治地裂缝灾害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