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纳米技术与汽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纳米技术的迅速发展,分析了纳米技术,特别是纳米功能塑料在汽车上的应用。并对纳米材料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塑料在汽车制造业中的应用与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用于汽车制造业中的塑料种类和性能,阐述了塑料在汽车制造上的应用现状,预测了塑料在未来汽车上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4.
5.
进入1990年代.纳米科学得到迅速的发展,产生了纳米材料学、纳米化工学、纳米机械学、纳米生物学等等.由此产生的纳米技术产品也层出不穷,并开始涉及汽车行业。纳米车用配件。纳米界面材料技术即超双亲性二元协同界面材料技术(亲水亲油)和超双疏型界面材料技术(疏水疏油),可以在任何材质表面实现。因此.如果国产橡胶材料应用该技术,困扰国产汽车的漏油渗油等问题将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6.
孙领霞 《科技信息》2007,(12):167-167
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和体会,认为在《汽车电气设备》课程的教学中,应注意:一、注重本课程与其它相关课程的关系;二、合理处理教学章节内容之间的衔接;三、处理好教学内容与教学实物的配合与应用;四、处理好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五、努力创造一个开放型的教学环境。  相似文献   

7.
8.
注塑模CAD/CAE/CAM技术自80年代以来已逐渐进入实用化.其中,注塑模CAD/CAM的重点在于注塑制品的造型、模具结构设计、图形绘制和数控加工数据的生成.注塑模CAE主要用来指导和预测模具在方案构思、设计和制造中的行为.华中理工大学模具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长期从事注塑模结构设计及注塑流动、冷却模拟软件的研究开发,最近成功地开发出实用化注塑模CAD/CAE/CAM系统HSC2.0.  相似文献   

9.
10.
11.
介绍了在道路与底盘测功机上,汽车质量、轮胎充气压力对汽车滚劝阻力系数影响的试验研究,采用滑行法或反拖法测量底盘测功机的系统阻力,其偏差不大于4%。  相似文献   

12.
科技书屋     
《苏南科技开发》2004,(2):56-56
《细胞培养与蛋白质工程》 《细胞培养与蛋白质工程》由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范代娣著,全书共分八章。本书系统阐述生物工程领域细胞的生理、生化、代谢特性,探讨了细胞的生长动力学,微生物发酵、调控、检测技术和手段、发酵过程、工艺与工程参数的取得,对发酵放大这个难题,作者做重点阐述,对细胞重组  相似文献   

13.
郭又新 《扬州科技》1996,4(6):41-42
本文介绍了塑料油箱的优点,试验要求,原料选择及制造方法。  相似文献   

14.
杨文  胡旖旎 《南昌高专学报》2003,18(2):51-51,55
在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课程的创新能力培养中,应当注重实用性和前瞻性,选择“动”、“静”结合的教学内容;采用研究式的教学模式;建立考查能力的机制。  相似文献   

15.
名刊摘要     
《信息化建设》2003,(9):2-2
迫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需要,PKI在发达国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尤其是在一些对安全有特别需求的网上交易业务以及一些容易引起法律纠纷的领域常常需要CA来保驾护航。 我国的PKI发展中虽然存在着一些令人尴尬的现象,如全国六十多家CA中心,总共发证量还不到二百万份,同一省  相似文献   

16.
《汽车机械基础》是高职类的汽车专业基础课,为学好汽车专业课起着重要的作用.但由于《汽车机械基础》涵盖的知识体系太广,使这n课程每章联系不紧密,内容繁杂.很多教材只是把这些知识体系简单化,然后直接堆砌,里面的内容也与汽车专业知识严重脱节.所以为了更好地上好这门课,我们有必要对《汽车机械基础》教学内容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17.
“汽车人,变形!” 在动画片《变形金刚》里,每当响起这句口号,马路上的“普通”汽车就会立即变身,成为拥有巨大能量的汽车人!这一幕总是让我羡慕嫉妒恨,不过,动物界却传来了不屑的声音,原来真正的变身高手在这儿——  相似文献   

18.
金惠英 《甘肃科技》2003,19(10):26-27
在分析塑料管材特点的基础上,对其应用及质量控制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9.
依据《汽车构造》课程教学特点及教学实施中的问题,设计了基于网络环境的《汽车构造》教学辅助系统,提出了基于网络环境的新型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实践证明,利用现代网络化、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个别化学习和协作学习能力,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理念。  相似文献   

20.
依据《汽车构造》课程教学特点及教学实施中的问题,设计了基于网络环境的《汽车构造》教学辅助系统,提出了基于网络环境的新型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实践证明,利用现代网络化、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个别化学习和协作学习能力、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