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九汤十八礤”的丰顺县,有一个被称为“温泉之乡”的地方,她就是拥有着丰富的地热资源,以电声专业镇闻名遐迩的汤坑镇。 今天的汤坑镇,作为广东省城镇化技术集成应用工作的试点镇,在充分发挥自身电声产业优势的基础上,合理有效地开发利用本地的地热资源,努力打造一个充满科技含量的现代“温泉之乡”!  相似文献   

2.
陈佳 《天津科技》2005,32(4):20
截至目前,本市拥有采矿证的地热井共215眼,全市81.9万户居民用上了地热温泉生活热水;全市106个单位利用地热采暖,供暖面积达947万平方米,约占全国地热采暖总面积的75%,居全国首位,标志着本市在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居全国领先地位。此外还有很多单位利用地热水进行生产、种植、养殖等。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曲乃亥温泉地质特征及成因,通过地热地质调查、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剖面测量(CSAMT)、水样测试和阳离子温标计算等方法对该区地质、断裂构造、温泉水化学特征及热储温度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曲乃亥温泉主要接受北西侧山区大气降水补给,沿东西向张性下多隆断层及节理裂隙下渗至深部,经深部放射性热源加热后,热水沿近北北西向曲乃亥逆断层迁移至浅部。由于曲乃亥逆断层下盘相对阻水,热水在该逆断层与下多隆断裂交汇的共用上盘地势较低处出露成泉。该温泉水温最高96.6℃,水化学类型属Cl-Na型,热储温度为165.08℃,温泉天然放热量为3 604.22×10~7 kJ/a,折合标准煤1 230 t/a。本研究成果可为该温泉区地热资源合理勘查开发利用及保护提供基础数据及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4.
黄河三角洲地区是山东省地热资源主要富集区之一.具有热储分布稳定,水温适中,水量丰富且易于开发等特点.该区地热资源为低温地热资源,温热水型,地下热水主要赋存在新、古近系碎屑沉积岩中,属层状孔隙--裂隙热储.地热资源以住宅供暖、洗浴及高效农业开发利用为主,开发潜力大,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5.
南温泉位于重庆东南约30公里的花溪河畔。热水出露于南温泉背斜的两翼,东翼有南温泉热水,西翼有小泉热水;南部近背斜倾没端有桥口坝热水揭露。据实地调查,南温泉地区主要出露嘉陵江组地层,其灰岩溶蚀洼地、溶洞、地下暗河等岩溶景观相当发育。地下热水储集于嘉陵江组第二段角砾状灰岩(T_1j~2)中,水型为SO_4—Ca、Mg型,矿  相似文献   

6.
山东半岛温泉的分布规律与成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对山东半岛地热场特征,区域地质构造,岩浆活动与温泉分布关系的研究以及地热水化学特征的分析,认为温泉的形成与分布主要受断裂构造的控制。温泉的形成机理为深循环-地热增温,即大气降水或第四系潜水断裂带深循环,在正常地温梯度下吸收地球内热增温形成热水,再沿断裂破碎带上涌至地表而形成温泉。  相似文献   

7.
为了科学开发和保护地下热水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对南温泉背斜及邻近地区地下热水的水化学和水动力特征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南温泉地下热水起源于大气降水,补给区在与南温泉背斜为一个统一的地下热水系统的褶皱构造的铜锣峡背斜北端大巴山地区,地下热水由北往南流,南温泉背斜两翼、南北端的地下热水均有水力联系,整个南温泉背斜地下热水为一个统一的地下热水系统.背斜各地下热水开发点,应统一规划热水的开采量,避免由于各自为政过量开采地下热水,从而导致地下热水资源生态环境遭到不可逆转的破坏.此研究为科学开发和保护地下热水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在对安徽省地热温泉资源分布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从水温、流量、水化学、热储层等角度系统探讨了全省地热温泉资源的特征,特别是地热温泉的水质类型及功效特征,结果表明:1)安徽省已发现的地热温泉资源主要分布在淮北、沿江、大别山区和皖南山区,其地理分布与地质构造、地层岩性和地形地貌的关系密切,断裂带范围内多温泉出露和人工热水孔,断裂复合交汇处尤多,火成岩、沉积岩岩性对于温泉形成和出露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同时,开发历史、社会需求等方面也会影响温泉资源的选址、开发与规划。2)温泉的水温多为温热水或温水,少数为热水,大部分温泉流量的季节变化不大。3)在水化学特征方面,靠近深大断裂带的温泉水矿化度高,多数属于SO_4-Ca-Na型、SO_4-Na型或SO_4-HCO_3-Ca-Na型水,与古老地层及花岗岩岩体有关的温泉属于HCO_3-Ca-Na型水,而断陷盆地内的温泉或热水孔多以Cl-Na型水为主;热储层主要有层状、带状、层状兼带状三种类型,其中断陷盆地为层状及层状兼带状,断块隆起带和深大断裂带为带状。4)地热温泉热矿水兼备医疗和保健的理化作用,其中所含的化合物及微量元素对人体的药理和生物功效优于一般的人工水疗及药物浴疗。  相似文献   

9.
王勇 《厦门科技》2011,(1):28-32
伴随着国际上各国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和工作时间的缩短以及产业结构的逐步“软化”,温泉旅游休闲业得以日益蓬勃发展。厦门拥有丰富的地热资源,在温泉旅游开发方面已积累一定的产业基础,并逐步成为厦门旅游的新品牌。基于此,处于厦门温泉资源集中分布区之一的翔安区大嶝岛,其新近发现的独特海上温泉势必将成为新阶段厦门温泉开发的热点。  相似文献   

10.
重庆南温泉背斜地下热水资源衰减过程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论述重庆南温泉背斜地下热水的水文地质特征的基础之上,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建立数学模型;并采用实测水位与模拟水位对比进行模型校正,当模拟水位与实测水位相近时,所得的模型是符合客观实际的.根据南温泉地下热水水位下降的特征,分4个阶段,采用已校正的数学模型模拟分析1962年到1991年南温泉地下热水资源量衰减的过程,定量分析其衰减原因.南温泉背斜地下热水水位降低,天然温泉断流,原因为同一个地下热水系统被多个开发点混乱开采.此研究为今后合理开发和有效保护地下热水资源环境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齐志龙  郭利  李强 《科技信息》2010,(12):305-307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资源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如何合理开发利用地热资源,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成为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所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以阿拉山地热区温泉地热田及其外围的地层、构造、岩浆活动情况,研究它们与地热显示、地热异常的关系,推断地热田的热储、盖层、导水和控热构造,地热田的地表热显示特征,测定地热流体的天然排放量及其化学成分,估算地热田的天然热流量,初步圈定地热异常范围,提出热储概念模型,评价阿拉山地热区温泉地热资源量,论证其地热资源开采技术条件,为阿拉山地热区温泉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庐山星子温泉地热资源及可持续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乾墙  吴力泓  钟鸣 《江西科学》2009,27(2):317-319
庐山星子温泉地热资源,主要为水热对流型地热水,分布在温泉出露区以及温泉以西相距约1km的南山公路南侧,水温60℃~64℃,最高72℃。探明C级可开采量3725m^3/d,水质以其富含氟、偏硅酸、硫化氢、氡为特色,适宜休闲、旅游、度假、理疗开发利用,现已有二十余个项目进驻当地进行地热开发,并已初具规模。地热经济对地热水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为保证地热开发能可持续发展,根据当地的地热资源情况并结合地热开发利用的需求,当今需要做好“探采结合、动态监测、科学管理、环境保护”四项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地热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3.
广西温泉旅游资源现状分析及开发利用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温泉作为一种珍贵的地热资源,不仅是医疗、农业、工业上的宝贵资源,也是发展旅游业的重要自然条件,该文分析了广西温泉资源的分布、类型及其旅游开发利用现状,提出在温泉资源旅游开发利用过程中,应注意合理利用温泉资源,综合开发;结合当地的旅游资源优势,提高温泉开发层次;加强温泉旅游区的基础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14.
世界上绝大多数的地热能开发是利用其产生的热水或热汽.文章通过研究对流循环型、传导埋藏型地下热水系统等天然地热资源的特征及利用模式,探索热干岩型地热资源通过深地钻探、水力碎裂等"人工激发"途径加以利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聊城东部地热田地质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热资源已成为现阶段重要的绿色能源之一.研究分析山东省聊城东部地热田,为开发利用本区的地热资源提供地质资料依据.该地热田位于阳谷凸起的北部区内,面积约600 km2,地热类型属低温层控岩溶裂隙型,盖层是第四系、新近系明化镇组及石炭-二叠系,常被利用的地热有新近系馆陶组和奥陶系马家沟组两个热储层.其中:馆陶组热储层中地热水矿化度为5000mg/L左右,其可利用地热资源量为2.5331×1018 J,热水资源静储量为1.4085×1010 m3;马家沟组热储层中地热水矿化度较高,为5251.38~5292.7 mg/L,其可利用地热资源量为1.1572×1018 J,热水资源静储量为2.16×109 m3.  相似文献   

16.
马世旺 《科技资讯》2006,(9):190-190
胶东半岛温泉地热属性为濒临板缘高温地热带的板内中低温地热系统,它以偏高的大地热流值为地热背景,以局部控热构造聚敛的大地热流为热源,以地形高差影响和相应的水力压差作用为动力,入渗的大气降水吸收岩石中的热量而被加热,并沿断裂出露形成温泉地热水。结合国内外地热开发利用途经及本地区地热开发利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的问题,提出了适合本地区进一步开发利用地热资源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为探测石棉县田湾河流域的地热构造,查明该区域地热资源的赋存特征,基于野外地质调查,在田湾河流域大热水温泉区布置了4条AMT(音频大地电磁法)测线进行地热勘探。结果显示:研究区发育一条东-西走向的断裂(猫猫石-草科断裂),断裂形成宽度大约60 m的断裂破碎带,AMT电阻率在工作区断裂破碎带和热储层上均有异常反应,断裂破碎带与周围围岩范围内电阻率有较大差异且呈不连续变化(高-低-高),热储层表现为明显的低阻异常。钻探结果与AMT探测反演结果吻合。推测猫猫石-草科断裂是控制田湾河两岸一系列温泉、地热井和地热异常的主要控制性断裂,也是地下热水上涌的主要通道,同时说明AMT方法在山区地热探测中能有效识别热储层的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18.
文章在对温泉文化内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汝城热水温泉的旅游资源特色,对汝城温泉文化内涵的挖掘提出了相应的策略,借以探讨温泉文化在温泉旅游开发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福建省地热能学科发展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热能是一种洁;争的新能源,福建地热资源丰富,已发现温泉点计203处,居全国第五位,以温度计最高121.5℃居全国第四位。已探明水热型地热资源量61522940m^3/年,约相当于35.16万吨/年标准煤,从福建地质构造条件分析,我省东南部蕴藏有大干150℃的高温地热资源,具备地压地热、干热岩地热开发潜在条件;若通过热泵技术加大开发低温地热资源后,我省现已探明地热资源仅占地热总蕴藏量的一小部分,地热能必将成为福建经济持续发展新的增长点之一。地热资源开发利用历史悠久,20世纪70年代以后,进入地热资源开发利用高潮期,主要应用于城市集中供热、温泉旅游、水产养殖,医疗保健,农业利用、体育训练、地震观测等方面。地热能开发利用的原则是:统一规划,科学开发,加强管理,综合利用,集中供热,多能互补,保护环境,讲求效益。建议加强地热资源勘探评价,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出台具体有利于地热能开发利用的优惠政策,做到政策扶持、资源保障,加强国际合作、鼓励多渠道资金投入,以加快我省地热能开发利用步伐。  相似文献   

20.
李志军  罗建琛  徐春荣 《科技信息》2012,(5):522-523,537
运城-1地热井位于运城市西南角,区域水文地质及地热条件较好。该井含水层为第三系砂岩层,井深2038.38米。单井出水量为2622.72米3/日、降深29.00米、温度为61℃,为经济型地热资源。该地热水不能饮用,但水里含有锂、锶、溴、碘、偏硼酸等微量元素,对人的身体有保健医疗功效,具有极高的医疗价值。该地热水对钢材、混凝土具有极强的腐蚀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